【摘 要】文章以刘禹锡《秋词(其一)》的课堂教学为例,从联读导入、吟诵解意、质疑提问、拓展迁移四个方面,论述提高初中语文古诗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教学;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025-03
初中课堂中,古诗的教学是教师教学任务中至关重要且异常艰难的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学段古代诗歌的学习作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学生“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1]。但由于古诗的内容往往简洁凝练,使得其意境与情感通常含蓄深晦,给学生的品读与鉴赏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学生的古诗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因此,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下面笔者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刘禹锡《秋词(其一)》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在这方面的教学方法。
一、联读导入,有效走近诗歌
【片段一】巩固旧知
师:春华秋实,四时流转,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以四季之景抒胸中之意不胜枚举,那些我们学过的诗歌,你还记得么?老师考一考你。你能把表格补全吗?(出示表格内容)
师:请同学们把诗题连着诗句一起读一下。(学生自由誦读)
师:同样是写秋景,从诗题和诗句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景物特点,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生1:《观沧海》中景物特点为“苍茫辽阔”,“洪波涌起”给人宏大、壮阔之感,此时曹操东征乌桓得胜而归,所以抒写内心志得意满的豪情。
生2:《天净沙·秋思》景物特点应为“萧瑟凄
凉”,从“枯”“老”“瘦”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羁旅漂泊的寂寞愁苦。
……
师:情随景转,同是写“秋”,情感抒发却不
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刘禹锡笔下的“秋”,一起学习他的诗歌《秋词(其一)》。
分析: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的奠基石。精心设计的导入,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古诗教学中,不乏优秀教师的创新设计,如图片式的直观导入、吟诵式的诗词导入、表演式的情境导入,都能起到不错的氛围营造效果。但这些导入往往过于程式化,“为导入而导入”,反而显得故弄玄虚,对实际的诗歌教学助力不够。要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就要让学生能实实在在地进入文本,而最迅捷的方式就是以旧有知识带动新知识的获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走近诗歌。
《秋词(其一)》仅仅只有28个字,却推翻了历来文人悲秋、伤秋的老调,体现出刘禹锡诗歌创作的别具一格。对于作家和作品的不熟悉会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打退堂鼓”,因此,要让学生在陌生的领域里找熟悉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不少与“秋”有关的名篇,如曹操的《观沧海》、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消除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感,才能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投入课堂学习中[2]。因此,在选择本课的导入方式时,必须要有所突破,可采用联读导入,把已学的四首诗歌采用表格的方式条理清晰地呈现出来,通过对几首诗歌中相关诗句的景物特点与情感抒发的梳理填写,巩固旧知识,从而与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构建起互通的桥梁,达到消除陌生感,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距离的作用。这样的导入,避免了冗长的铺陈,开门见山,让学生在课堂伊始迅速地走近诗歌,便捷、高效。
二、吟诵解意,有效感知诗意
【片段二】溯源解意
师:这些加点字的字音有何特点?(寂寥 春朝 碧霄)
生:韵母都为ao,这些字称为韵脚。
师:你是如何划分节奏的?
生:我根据句意划分为四三。
师:很好,也可分为“二二一二”,使得吟诵更有节奏感,请同学们试着吟诵这首诗。
(生个别吟诵,师点评指导)
师:请同学们齐诵这首诗,注意停顿处要延长尾音而不断。(生齐声吟诵)
师:嗯,同学们已经诵读得很棒了,那么在吟诵的基础上,请根据你对诗歌大意的理解,在两条横线上各填写一个表达情感的字?
自古 秋
我言 秋
生1:自古“悲”秋,我言“爱”秋。
生2:我觉得第二条横线填“颂”也可以。
师:同学们填得很对。那同学们知道作者所认为的古人“逢秋而悲”,有何依据吗?那我们一起来赏读这几句诗吧!(出示相关的诗句)
师:悲秋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和宋玉在《九歌》《九辩》中描写秋景。认为“悲哉,秋之为气也”,自那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彩,一种情绪。而刘禹锡却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直言爱秋,认为秋胜过春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生:通过对比,表现刘禹锡观点的与众不同。
分析:古诗教法千千万,但万变不离其宗,重在一个字——“读”。若是一堂“无声”的古诗教学课,那必然不能让学生感知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当然,读诗也有众多不同的读法,首先要能读通读顺,在读中与诗歌作者产生共鸣。
《秋词(其一)》作为七言绝句,篇幅短小、语言简明、节奏鲜明,采用吟诵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演读,最为高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先通过扫清字词障碍、明确诗歌韵脚、划分诗句节奏,做好诵读的充分准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吟诵诗句,诵出诗歌音调的抑扬顿挫、情感的张弛起伏。在这里,学生的个别吟诵和集体吟诵可以相结合,在学生的个别吟诵中,可以指出平长仄短、尾音延长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给学生以具体明确的指导。学生的集体吟诵,则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增强学生的集体参与度。吟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吟诵”与“解意”一脉相连,相辅相成。在吟诵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就水到渠成了。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来看,不难发现,正是因为对诗歌的诵读到位,才让学生轻松把握了诗人“爱秋”与“颂秋”的主题,有效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内核。68EB8AA4-D0E9-44B5-BE64-6DB3B7D2D6BC
此外,要能读得入诗入境,读得深、读得透,可采用赏读的方式,有效感知诗意。“赏”即交流,古人的心和读者的心碰在一起,有共同语言、共同情感[3]。刘禹锡的这首诗情感与众不同,所以在赏读时可以采取“群诗共赏”的方式,在赏读的过程中,既能读出历来诗人悲秋的依据与根源,更能通过对比,品悟出刘禹锡的独树一帜的思想情感。
三、质疑提问,有效融入诗境
【片段三】析字绘景
师:诗人通过描绘怎样的画面来表现“秋日胜春朝”的?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这句诗用文字具体描绘出来。
生1:天气晴朗,蔚蓝的天空下,一群鹤排开飞入云朵,直冲蓝天。
生2:秋高气爽,广阔无垠的天空下,一只鹤奋力飞进云朵,直冲向九霄云外去了。
师:根据两位同学对秋景的描绘,同学们有没有什么疑问?
生:老师,“鹤”到底是一“只”还是一
“群”呢?
师:老师听完两位同学的描述,也同样有此疑问,有没有同学能来解答一下。
生1:这里应该理解为“一只鹤”,比起一群鹤,更像是诗人的特写,更加有视觉冲击力。
生2:我也认为诗人写的是“一只鹤”,就像诗人自己一样的特立独行。
师总结:虽然“一群鹤”气势更磅礴,但这一只鹤更像是诗人的化身。
生:既然这“鹤”是一只,所以“排”不应该理解成“一排”,而应该理解为动词“排开”。
师:理解得非常透彻。“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排开云朵,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
师:这景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1:明丽刚健。
生2:赏心悦目。
生3:催人奋进。
师:作者描绘这晴空中的一鹤破云而出,搏击长空的景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奋发激昂。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后两句诗,读出激越向上的豪情。
分析:教师一定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发挥主观能动
性[4]。在古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先入为主,认为“古诗难掌握,全得靠我教”,因为对教材的了如指掌,备课时的充分准备,而将所有的问题都精心设计好,并且在脑海中预设好相应的答案,这样做表面上能快速地实现一节课的既定目标,但未必真能让学生吃透文本,还会让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欲望。并且,当学生的回答或疑问不在老师的预设之内时,课堂会变得非常被动。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最为清楚自己的疑点、难点在哪里,他们提出的问题也许不是最精当的,但一定是最贴近学生心理的,这样才可以有的放矢,高效解决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5]。
在分析诗歌画面的这一环节中,笔者明确意识到对于鹤的数量、“排”这一动词的理解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理解中容易出错的点。因此,在备课时,笔者预先设计好了两个问题:“同学们认为这里的鹤是一只还是一群呢?”“‘排字能否换成‘飞字,说说你的理解。”但在课堂中笔者发现,学生在描绘画面时就已经对这两处提出了疑问,并且通过他们对整首诗的理解和感悟能够自行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正式上课时,笔者放弃了直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先来描绘诗歌画面,从两位同学的分歧中,抛出疑惑,学生能轻而易举地找出困惑点。这时候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最终描绘出了最符合诗歌意境的画面,学生的思考热情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四、拓展迁移,有效知人明志
【片段四】体悟诗风
师:刘禹锡的诗如此激昂向上,是否是刘禹锡志得意满时所写呢?其实不然,这首诗正是写于刘禹锡被贬朗州,身处困顿之时。白居易评刘禹锡“诗豪者也”,请你结合本诗和所给链接,说说你对白居易称刘禹锡为“诗豪”如何理解?(出示刘禹锡的相关诗歌作品)
生1:刘禹锡称自己为“种桃道士”,可见他不把贬谪当做苦难,很有笑对苦难的豁达精神,所以说他是“诗豪”。
生2:明明是多次被贬谪,却笑称“刘郎又来”,可见其豁达傲岸。
生3:“吹尽狂沙始到金”,表现他坚定的信念,独立不倚的品格。
师总结:可见,刘禹锡的“豪”,既是他作品的风格,更是他人格的体现,刘禹锡是个傲视忧患、独立不倚、弃旧图新的豪俊之人。
分析:让学生“举一隅能以三隅反”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诗与诗之间的互通性不容忽视,尤其是出自同一诗人的作品,往往能不同程度映射出作品的风格与诗人的风骨,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课内与课外诗歌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知人明志[6]。刘禹锡的《秋词(其一)》虽一反悲秋常调,却与他一贯的创作风格相一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刘禹锡诗作的补充拓展,对补充材料的解读和体悟,既能够作为体会本诗情感的深层依据,更能让学生在丰富的诗歌中尽可能地贴近作者,还原作者刘禹锡“诗豪”的内在特质。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他们已经能够从刘禹锡的其他作品中解读出刘禹锡的形象,从而更加明确刘禹锡的作品风格,为今后的古诗学习奠定基础。
初中学段是学生古诗学习的重要时期,古诗的教学,要从诵读入手,重在让学生解意、绘景、明情,最后达到知人明志的最终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好每个环节,运用有效、高效的方式,才能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精准把控课堂生成资源,在课堂中紧抓学生的眼光、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潜能,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陈梅芬.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能浅探以《雨霖铃》教学公开课为例[J].课程改革,2018(6).
[3]杨高旺.初中语文古诗教学八法以杜甫《春望》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之友,2017(9).
[4]汪淑琴.找准课堂立足点,实现教学有效性——古诗《秋思》教学案例[J].语文知识,2016(4).
[5]顾雅芳.基于学习者视角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以《商山早行》的课堂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2020(30).
[6]李骏.求同存异与求异存同——古诗教学中的迁移比较阅读[J].新课程学习,2010(2).
【作者简介】
施顺飞(1994~),女,汉族,江苏苏州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师范)。68EB8AA4-D0E9-44B5-BE64-6DB3B7D2D6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