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自路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政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紧扣新课程标准,明确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立足于生情和学情,以议题式教学为主线,精心展开教学设计,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素材来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
引言
新课程标准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要以议题式教学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议论,逐步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增强议题式教学设计实效性的价值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中政治学科要充分发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锻炼逻辑思维品质、形成良好个性品格、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政治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以议题式教学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在议题探究中自觉主动地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以议题为核心的各种开放性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感悟和内化,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并进行理性思考,增强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同,培养对现实社会理性分析的科学精神,树立融入社会生活必备的法治意识和观念,提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增强议题式教学设计实效性的过程
所谓议题式教学,往往指教师结合某个教学议题,以案例探究、集中讨论或专题辩论等形式阐释和分析现实问题,开展一系列具有逻辑性的思考辩论活动、可选择性的认知和实践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下面以必修四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为例,谈谈笔者的教学设计和感想。
(一)依据高考知识、能力素养要求完善设计理念
以最新的考试大纲为参考标准,以教材为教学依据,结合国内外重大时政的命题热点,整合本框题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所有知识,采用议题式教学形式,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同时,加深其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深层次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基于学生现实能力分析学情
高中生知识结构体系不够完整,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不够,无法准确地将时政材料、情境素材与理论知识有效融合。因此,在教学中急需夯实学生的学科理论知识基础,帮助其构建完善的知识架构,提高组织、调动和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教学中渗透重大时政热点,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答题技巧,强化学科知识的运用、学科素养的培养以及解题技巧的提升。
(三)参照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设定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结合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启发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当前加强环境治理的正确性,增强对党和国家加强环境保护的目标、政策、措施等方面的政治认同。
2.科学精神: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运用辩证思维理性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分析现实问题,做出科学理性的判断。
3.法治意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出台这一案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在环保领域法治建设的完善,个人也要增强法治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4.公共参与:在环保建设方面增强自身的公共参与意识,做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不斷提高公共参与能力。
(四)精选时政内容,创设情境,设计议题,完成学科任务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引出“雾霾与人之间的联系”这一总议题和“十面霾伏”“霾之历史”“霾之危害”“共除霾害”四个子议题探究活动。在开展“十面霾伏”议题探究活动时,让学生通过课下搜集现实素材,体会到雾霾泛滥对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方面面造成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的联系观分析现实问题。在“霾之历史”的议题探究环节,让学生通过整理搜集雾霾产生的历史,自行发现雾霾并非今天特有,古人普遍认为雾霾是不祥之兆,是上天在惩罚当政者的看法实际上是脱离客观联系的主观臆断,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分析问题。在“霾之危害”的议题探究环节,将学生搜集的素材制作成形象而直观的视频材料,展现雾霾对生产、生活的危害,使学生正确理解雾霾与人类活动的多重联系。正是基于雾霾危害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在“共除霾害”探究环节,引导学生根据雾霾与人的多种联系,通过各组成员角色扮演开设发布会,让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讨论,分组分主题讨论如何治理雾霾。结合我国《环境保护法》出台这一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在环保领域国家法治建设正逐步完善,而公民个人也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做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不断提高公共参与能力。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增强议题式教学设计实效性的思考
(一)设计议题时要考虑议题是否具有可议性和思辨性
教师在选择议题时要考虑议题具有议论、探究、思考的空间,能够激发学生多维度、深层次、全方位进行思考,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在教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时,可设计一些“你是如何看待‘十面霾伏’这一现象的”的评价类议题、“雾霾为什么产生”的解释与论证类议题和“治理雾霾应该怎么做”的预测与选择类议题。对于不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判断性问题以及陈述性问题尽量少设计,例如“雾霾是不是对人体有害?”“雾霾是一种什么现象”等问题则不适合作为议题出现。
(二)议题设计要贯穿知识解读的全过程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结合现实生活对教材知识进行解读,从而确定总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延伸若干子议题,将议题探究贯穿于知识教学的全过程。再通过师生之间合作与交流、分析与讨论,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和逻辑思维结构,理解学科理论知识,获得探究成果,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议题要有生活性、社会性和时效性
议题素材的选择要立足于自身生活体验,将贴近生活的议题贯穿于知识理论观点的阐述之中。在政治课教学中努力做到素材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多从身边寻找情境材料和发现现实问题,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促进其核心素养生成。
(四)议题设计要发挥正确价值引领的导向作用
设计的议题要起到帮助学生准确地构建起书本知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塑造健康的生活态度、厚重的家国情怀和积极的责任担当意识的作用,进而促进学生内心情感的升华,实现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推进,政治教师要紧扣新课程标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增强议题式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林锦荷,林巧.基于核心素养的体验式政治课教学活动尝试[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4).
[2]邱斌,左群.试述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活动课堂构建[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4).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