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丽霞 张静 杨永香 刘燕 李冬梅 王荣学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 2.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
巴彦淖尔市是内蒙古枸杞主产区,所产枸杞果实粒大、皮薄肉厚,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受种植技术、生产成本、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巴彦淖尔市出现杞农大面积清地挖树的现象。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杞农及企业,笔者对巴彦淖尔市枸杞种植发展历程、发展优势、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发展枸杞产业的思路。
巴彦淖尔市从1956年开始引种枸杞。1962年,乌拉特前旗先锋公社红卫村林场场长杨过计从宁夏中卫带回2 斤枸杞种子进行试种,经过10年的努力,培育出了大麻叶、小麻叶枸杞品种,种植面积达200多亩。1972—1982年,辐射带动周边村社村民种植枸杞。之后,杭锦后旗沙海乡、五原县美林乡也开始引种枸杞。经调查,1985年前后,全市枸杞种植面积约2 万亩。
1988年,巴彦淖尔市从宁夏引进“宁杞1 号”,全市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1 万亩。20世纪90年代,巴彦淖尔市广大农民种植枸杞的热情不断高涨。1997年,乌拉特前旗先锋镇被内蒙古自治区确定为枸杞种植示范基地。
2000年,巴彦淖尔市引进了“宁杞3 号”。2000—2005年,由于全国枸杞价格持续下滑,农户开始大面积挖苗清地。2007—2010年,全市枸杞种植面积减至5 万亩左右。
枸杞产业基地
2011—2013年,枸杞市场价格为每斤13 元左右;2015—2019年,枸杞市场价格为每斤18 元左右;2020年,枸杞市场价格涨至每斤25 元左右,全市枸杞种植面积为4 万亩左右。在此期间,巴彦淖尔市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获得多项荣誉。2013年,乌拉特前旗先锋镇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2014年,“先锋枸杞”被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中国绿色食品”A 级产品;2016年,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先锋枸杞”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继续推进巴彦淖尔市枸杞基地建设,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带。
2021年,枸杞市场价格有所降低,每斤17 元左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批农副产品价格大幅提升,导致广大杞农大面积清地挖树。2021年,全市年产枸杞干果420 万公斤,综合产值达1.42 亿元,枸杞收入仅占当地农民收入的20%左右。
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西部,总面积6.5 万平方公里,黄河流经巴彦淖尔市345 公里。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日照时数3202 小时,无霜期135 天;属于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非常适宜枸杞的生长发育;地处黄河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而且无工业污染。区域内土壤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腐殖质多、熟化度高,耕作性好,有利于枸杞的糖分和淀粉的积累。
巴彦淖尔市种植的枸杞品种以“宁杞”为主,还推出“蒙杞1 号”“蒙杞2 号”“科杞608”3 个品种。巴彦淖尔市水、土、热资源优于新疆、青海地区,与宁夏地区相似;光照、温差优于宁夏、甘肃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灌溉条件使产出的枸杞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其鲜果晶莹剔透,红艳欲滴,形似红宝石;干果色泽红润,皮薄肉厚,味甘籽少。生长快,苗木和果实生长量是甘肃、宁夏地区的1.5倍,经过对比,“蒙杞”品种3年生长量可达到“宁杞”5年的生长量。“蒙杞”品种含糖量高于宁夏、甘肃地区的枸杞,略低于青海地区的枸杞;有机质、维生素含量高于宁夏、甘肃和青海地区的枸杞。
经鉴定,巴彦淖尔市枸杞富含铁、锌、锂、硒等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硒含量较高。
巴彦淖尔市枸杞产业深加工能力不足,仅供应鲜果,人工采摘成本过高,是宁夏、甘肃地区的2 倍,成品成本价每斤高于宁夏、甘肃地区5~7 元。由于杞农利润降低,出现了清地挖树现象,如杭锦后旗沙海镇许多杞农开始改种农作物,全市枸杞种植面积逐渐减少。
主要表现在枸杞采摘和晾晒过程。枸杞的采摘属于劳动密集型作业,目前,全市枸杞仍以人工采摘为主,效率低下。对于采摘回来的枸杞,许多杞农仍采用自然晾晒的传统方式,烘干率低。若逢连雨天,枸杞容易发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由于信息流通不畅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竞争关系,收购商收购枸杞产品时存在明显的压级、压价现象,杞农不同程度遭受了经济损失,挫伤了杞农的生产积极性。
全市枸杞品种仍以“宁杞”为主,现有枸杞品种不能全面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当地推出的优良品种“蒙杞”“科杞”得不到有效推广,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和品牌带动。
目前,全市枸杞产业仍然处于进一步发展壮大阶段,初级处理、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存在许多弊端,加之同类行业的激烈竞争,政府职能和企业经营理念能否转变成为全市枸杞产业能否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
巴彦淖尔市枸杞产业需要从种植、抚育管理、采摘、晾晒、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进一步改进,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依托品牌带动,加强政府扶持,推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直接扶持,对在基础研究、良种繁育、标准化建设、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合作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直接扶持。二是金融扶持,通过贷款担保、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引导基金、农业保险5种方式,在基础建设、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环节进行扶持。三是政策扶持,对新建1000 亩以上的标准化基地,在节水灌溉、主干道硬化与绿化、电力设施建设、烘干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采用“企业+农户”合作经营的模式,由政府统一流转土地,企业投资承包、育苗、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企业将种植的枸杞零成本承包给农户,农户负责日常田间管理和采摘,企业负责回收,农户既有了土地流转的收入,又可通过投工投劳获得收益。
以“合作社+农户+绿色枸杞种植基地”模式为依托,保障从田间到舌尖的食品安全,将种苗培育、水肥统管、病虫统治、枸杞统收作为枸杞产销精细化管理的规范流程。以打造高端绿色枸杞为目标,建立“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的现代新型发展模式。目前,枸杞合作社已实现集枸杞有机维护、冷藏、烘干、色选包装、销售存储于一体,建成了枸杞绿色示范基地2 处,面积达1000 余亩。
枸杞长势良好
传统的单层三大主枝、四大主枝修剪方法,上层果实易挤压下层果枝,导致通风采光不好、病虫害多、坏果率多。若采取上、下两层同时修剪的方法,则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增强发枝能力、提高结果率,且方便采摘,亩产干果可达1000 公斤。
人工采摘时,不宜在早晨有露水或雨后果面未干时作业。采收枸杞果的器皿,要用盆、桶、篮、筐等,不宜用塑料袋,以防搬运时挤压或碰撞。碰伤、挤伤、压伤、摔伤、刺伤的枸杞果,晒干后均会变成黑色,大大影响品质。将采摘的枸杞果用食用碱水喷洗,不但可以使枸杞果干净卫生,还可以破坏枸杞果表皮的蜡质层,加快枸杞果中水分的蒸发,有利于烘干,从而提高枸杞果品质。
全面实施“昭君红”系列有机产品品牌建设战略,立足“天赋河套”特色枸杞产业,创新发展思路,努力拓宽国内外贸易渠道,加快市场调研,研发深加工产品,调整产品结构。重点打造乌拉特前旗先锋村沙圪旦社、杨家圪旦社、付家圪堵社“千亩推广园”,发挥样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