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双齐 李大棚
摘 要:党的自我革命实践开启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党为了适应社会革命的需要对自身进行了淬火般的锻造,在不同阶段实施了强有力的自我革命,积累了丰富的自我革命经验,形成了宝贵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是:思想建设引领党的自我革命、优良作风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健全制度保障党的自我革命。现实启示是自我革命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必须与社会革命建立良性互动。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基本经验;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2.02.003
文章编号:1009-6922(2022)02-18-08
从建党百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1]。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为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在深刻塑造中国新社会的同时,也激发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中强体魄壮筋骨,使之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最强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自我革命的历史开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党为了适应革命的需要对自身进行了淬火般的锻造,在不同阶段实施了强有力的自我革命,积累了丰富的自我革命经验,形成了宝贵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回顾和探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实践图谱,总结和汲取其中蕴藏的基本经验和有益启示,对于党在新时代深入推进自我革命和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图谱
中国共产党因革命而生,勇于自我革命既是融入中国共产党人血脉里的政治基因,也是百年来我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斗争底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揭开了探索自我革命的精彩序章。这一时期,党基于艰巨的社会革命任务,坚守初心使命,在不同阶段针对国内外革命形势和党内错误路线开展了积极斗争,勇于净化、革新和提高自己,共同构成了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图谱。
(一)建党初期:自我革命是破除错误路线、拨正革命航向的尖锐利器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由于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与正确运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频频出错,“左”右摇摆不定。从建党至抵达陕北的短短十余年间,党多次出现“左”倾、右倾错误,并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这种情况下,党迫切需要加强自身建设。
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总结革命斗争经验,更善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凭借自身纠错力量实现自我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之前,党注重自我净化,通过“刀刃向内”监督执纪进一步纯洁党组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党在八七会议上集中批判了陈独秀右倾错误,及时总结经验和纠正严重错误,制定了正确的革命路线和策略。其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针对党内存在的重军事轻政治、极端民主化、非组织化等非无产阶级错误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提出了从思想建设着手,通过加强党内思想政治教育,为党的建设确立了正确方向。遵义会议上,中央主要领导人反思了第五次反“围剿”军事指挥方面的错误。周恩来同志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直接指出博古、李德试图掩盖其在军事领导和战略战术上的错误。正是我们党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勇于认识错误,敢于纠正问题,才能在危难之际有效应对危局和困境,实现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从被迫转战陕北到成为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的转变,把中国革命不断推向新阶段。
(二)延安时期:自我革命是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
延安十三年的苦难辉煌,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加强团结统一,提高领导力、组织力和战斗力的集中体现。延安整風运动是全党思想上彻底的自我革命。通过整风运动,党从思想根源上清算了土地革命时期以教条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左”倾错误以及抗战初期的右倾错误。通过批判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问题,引导全党正确领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内涵,用中国方式探索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在随后的中共七大会议上,中国共产党首次把严守党章、党纪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明确了“四个服从”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重新设立了在“党的委员会指导下进行工作”的监察委员会。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所做的报告把“向党中央看齐”确立为党的政治规矩,通过健全党纪党规引领党内政治生态实现转变。
在这个特殊时期,党通过自我革命成功祛除了党内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顽疾,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全党团结统一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为最终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夯实了重要政治基础。
(三)西柏坡时期:自我革命是“进京赶考”的得分秘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适应新的革命形势,主动调整党的工作重心与建设方针,采取灵活有效的自我革命举措,使党的建设契合时代发展主题和革命形势需要。这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全国执政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证。
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针对各解放区基层党组织滋生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苗头,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具体对解放区农村党组织进行纠治,重点解决思想不纯、作风不纯和成分不纯的问题,为土地改革和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军队也利用作战休整间隙,组织发动了以“诉苦”“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指战员的党性觉悟;此外,通过实施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有效增强了官兵民主权利,极大促进部队团结统一,为顺利解放全中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革命胜利前夕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号召全党继续开展思想革命,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正是以“赶考”的态度、“两个务必”的精神和“决不当李自成”的决心,将自身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党,为夺取全国政权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确保实现其“根本政治目的”,从不同阶段自身存在的问题入手,开展了一系列自我革命的实践探索,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自我革命方法、原则、策略和手段,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自我革命的丰富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今后从严管党治党、加强自身建设、锻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及用强健的肌体和先进的机能更好地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思想建设引领党的自我革命
1.坚持思想建党。早在建党伊始,中共中央就关注思想建党问题。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全党要切实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他还提出“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2]875。在瓦窑堡会议上,党中央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全党,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进一步明确了思想建党的基本原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创新方面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将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与提升党员理论修养作为思想建党的核心内容。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上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2]1094他在《实践论》《矛盾论》中把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提高到了思想方法与认识路线的高度,进一步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2.坚持理论强党。坚持理论强党,即是坚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让全党形成统一思想、坚定意志和强大战斗力”[3]。毛泽东同志深刻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于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指导理论。同时,他号召全党切实加强理论学习,真正提高黨的战斗力。延安时期,党中央创立了抗日军政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和马列学院等干部学校,重点是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运用水平。中共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理论自发到理论自觉的转变,开辟了理论强党的新境界。回顾这一时期党在思想方面的自我革命历程可以看出,坚持理论强党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应对各种错误路线、凝聚政治思想共识、提高领导革命能力的基本路径。
3.开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思想斗争。积极健康的党内思想斗争,是党实现自我反思与自我净化的有效途径,是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形式。开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思想斗争,促使党内不同思想在民主氛围中交流互动,让全党思想在碰撞中升华、心灵在交换中净化,从而保持党的肌体生机勃勃和充满活力。实践有力证明,党内思想斗争积极健康,党内就能形成良好的民主氛围,党就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内思想斗争淡化弱化,党内就会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党的发展也就面临危险。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开展了积极健康的党内思想斗争,有力推动了全党在思想政治上达成共识,增强和巩固了党内团结,大大提高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号召力。
(二)优良作风推动党的自我革命
1.注重调查研究,推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党的作风集中体现了党的组织与全体党员的党性原则与精神风貌。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作风之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纠正各种错误路线的重要法宝。建党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4]109的著名论断,并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全面掌握基层工农运动的发展与军队建设的实际,屡次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路径,理论联系实际是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深刻总结。只有坚持科学的调查研究,深入推进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有效破除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思想。延安整风运动中兴起的调查研究之风,就是全党反对党内主观主义错误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调查研究,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党员干部加深了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这既为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重要保障。
2.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史观的深层把握和生动实践。在建党初期,党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所展现的伟大力量,即强调开展党的工作应注意团结群众,要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革命实践中,党十分注重对群众工作理论与方法的创新,逐步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延安时期,党中央进一步深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最终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5],永远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奋斗。这是党的星星之火永不熄灭的深层原因,亦是燎原之势愈发炽热的根本所在。
3.发扬党内民主,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有标识,是党实现党内民主与团结统一的重要方式。革命早期,党的组织制度有待完善,党内民主生活还未得到根本保障,党员干部也未深刻认识到自我革命对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以致这一时期滋生的几次“左”倾、右倾错误严重损害了党的肌体。在遵义会议上,我们党才第一次真正使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成功解决了党内的严重分歧。延安整风运动充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思想武器,坚决防止和反对多年形成的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活,保证了全党思想和行动的团结统一。延安时期,全党正是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及时反省自身的缺点,从而达到纠正错误、实现自我提升的目的。
(三)健全制度保障党的自我革命
1.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民主集中制是党有效开展自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实现自我突破的根本领导和组织制度。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渐认识到,开展自我革命必须要有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而民主集中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党的自我革命奠定了稳固的制度基础。1921年7月,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就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制度。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组织章程的决议案》第一次明确、详尽地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七条原则,形成了民主集中制的具体条文规定。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对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作了详细的规定:“民主的集中制,即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6]刘少奇同志在《论党》中深入阐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加深了全党对这个根本组织原则的认识与把握。民主集中制的建立发展为党在革命时期推进自我革命和加强自身建设奠定了统一领导基础并提供了政治制度保障。
2.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党内监督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确保公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早在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在其通过的党的一大决议、报告等文件中就体现了党的监督要求,并使之作为一项重要制度被贯彻执行。随后,在领导工人运动过程中,党又开始派遣特派员到特定地方代表上级党组织开展监督指导工作,处理特定事务,这可以说是党内巡视制度的开始。延安时期,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建立了会计处和审计处,围绕“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总方针,实行全面审计监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些制度的建立有力消除了影响党的建设的不利因素,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3.建立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中国共产党是从人民中走来,并在人民群众与党外各界人士的批评和监督中成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始终坚持用科学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保障自己能够及时听到群众的声音,随时接受群众的批评指正。1931年,党在赣闽粤交汇处建立中央苏区时,就“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群众的监督权利,创建了民主选举、工农检查等新型群众监督机制”[7],有力推进了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使之成为当时国内最稳定、最民主的地区。转战陕北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指引下,创造性地建立了以“三三制”为原则的抗日民主政权。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在西北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从上到下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党内外的民主监督,最终确立了以人民为主的监督模式和党内党外共同参与的监督体系。这些监督主体既相对独立,又密切配合,形成了整体监督合力,有效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党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了坚强保证。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现实启示
审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可以深刻认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領伟大社会革命取得的结果。没有党的自觉深入的自我革命,就不可能有社会革命的成功实现。这一时期,党对自我革命实践进行了艰辛而富有创新性的探索,总结了自我革命的普遍原则、立场、方法和制度,积累了宝贵丰富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锻造最强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借鉴。
(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8]从我们党创建初期领导工人运动、大革命时期浴血北伐、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构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民党腐朽政权的决战,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在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懈斗争。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既是党的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也是党自我革命的根本要求。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的所需所求作为党勇于推进自我革命的动力和目的,把人民的满意与否作为检验自我革命成果的根本评判标准。
1.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进行自我革命。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党的自我革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9]35,要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满足什么;人民痛恨什么、反对什么,我们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中国共产党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只有以人民的利益作为自我革命的导向和标尺,自我革命才能行稳致远,并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底气。
2.以“我将无我”的决心气魄推进自我革命。一个政党只有彻底摆脱个人利益,才能真正代表人民利益,才能被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10]4。新时代,党要通过自我革命,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公仆本色、提高政治能力。坚持人民利益第一、党的事业至上,始终保持克己奉公、大公无私的情怀,始终做到甘于奉献、乐于付出。全党也只有彻底摆脱金钱利益的诱惑、脱离低级趣味的局限,才能以浩然正气、昂扬锐气涵养自我革命的勇气,真正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3.坚持不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从人民中获得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底气。“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9]16中国共产党是植根于人民的党,无论是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伟大实践,还是积极推进自我革命,都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息息相关。新时代,只有坚持不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在其支持下才能获得实现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底气。人民群众是党的靠山与支柱,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使我们党敢于进行自我革命。人民群众的积极监督使党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勇于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11]8。
(二)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中国共产党历来是一个具有严明政治纪律、崇高政治理想和纯洁政治品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先进性是党自我革命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同志强调:“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12]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10]5。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居于党的总体建设布局的首位,它决定着党的自我革命的质量效果和方向趋势,因此推进新时代的自我革命必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1.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首先必须是政治领导,然后才是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缺少政治意识,即缺少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意识,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必然软弱乏力,管党治党必然软弱涣散。”[13]当前,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坚决解决党内存在的“七个有之”等影响党的团结、损害党的权威、弱化党的领导的一系列政治问题,自觉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向党中央看齐,形成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格局,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要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强化理想信念,不断增强“自我革命”的意识。理想信念是每个党员必备的精神之“钙”。只有理想坚定、信念坚强,我们党才能更好地深思自省、反求诸己,才能以顽强的自我革命意志做到刮骨疗毒、去腐生肌。理想信念不可能自发产生,需要全党深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不断夯实坚定理想信念的科学理论基础。同时又要加强全党的实践锻造,在强化实践、服务社会中增强对理想信念的认同。
3.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政治生活是党开展自我革命的政治基础和基本前提。过去一个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和政治权力的运用曾受到过市场物质利益交换原则的侵蚀和影响,出现了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宽松软和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等突出问题,党的政治生态和执政基础严重受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加大从严治党的力度,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有机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贪污腐败,使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尽管如此,全党决不能有松松脚喘口气的念头,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意志继续推进党内政治生活走深走实,不断“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11]10,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这既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基本内容,也是新时代继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保障。
(三)必须与社会革命建立良性互动
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两个革命”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自我革命是党坚强有力、正确领导社会革命的前提和保证,社会革命则是党自我革命追求的“根本政治目的”。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正是在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良性互动中,才始终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和领路人,才不断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14]要顺利实现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目标,我们党必须要勇于进行自我革命,确保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方面,坚持以社会革命深化党的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是在领导人民推进社会革命的进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社会革命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基础和源泉,社会革命的性质和水平,决定了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容和高度。”[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铁必须自身硬。”[16]要把新时代伟大的社会革命这块铁打好,党就必须主动作为,坚决破除旧思想、旧体制的束缚,彻底祛除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顽瘴痼疾,不断把党锻造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9]48。
另一方面,通过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表明,党的坚强领导是社会革命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党之所以能成为强大的领导核心,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17]。党的自我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先導与基础,“党在什么意义和程度上实现了自我革命,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到什么水平,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就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历史高度和实践深度”[18]。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9]515只有通过自我革命,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才能有效化解社会革命带来的各种风险,从容应对国内外的复杂局面,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 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N].人民日报,2019-01-12(0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胡伯项,李宾.中国共产党理论强党的百年历史演进及当代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21(7):64.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
[5]习近平.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强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1-09-16(01).
[6]姚桓.党章历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7:125.
[7]王俊淇.中央苏区群众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J].湖湘论坛,2016(1):47.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0]习近平.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 推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J].党建,2017(03).
[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80.
[13]谭献民.改革开放以来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历史特点与基本经验[J].湖湘论坛,2019,32(01):56.
[14]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1-06(01).
[15]颜晓峰.重大时代课题与科学理论体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185.
[16]冯俊.学习新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5.
[17]刘宏伟.论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思想[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28(01):160.
[18]颜晓峰.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强大动力[J].红旗文稿,2018(07):40.
[收稿日期]2022-01-20
[作者简介]程双齐(1993—),男,山东济宁人,大连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李大棚(1980—),男,安徽蚌埠人,大连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2020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院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抗疫制度优势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L20BSZ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