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的新闻标题翻译

2022-04-14 19:37肖芳芳
公关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语言特征目的论翻译策略

肖芳芳

摘要:.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人们对其他国家的新闻比以往更加关注。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和灵魂,其翻译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翻译出一个优秀的英语新闻标题在传达信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对《经济学人》中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翻译该类新闻标题时的一些可行策略。

关键词:英语新闻标题 语言特征 翻译策略 目的论

引言

新闻在国际信息交流与沟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人们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新闻标题是对整则新闻信息的高度概括,起着最重要的导向作用。作为新闻的灵魂和眼睛,新闻标题的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好的翻译不仅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交流,还可以帮助不同语言的读者相互学习。当前,英语新闻标题汉译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有些新闻标题的翻译符合良好的翻译标准,而有些新闻标题则使读者感到困惑,甚至误导读者。由于汉语和英语使用者在语言、思想、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并非易事。近年来,目的论被广泛应用于新闻标题翻译中。

一、目的论

20世纪70年代末,翻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开始流行,而以行为理论为基础的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目的论强调“更具社会文化性的翻译视角”。弗米尔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传递语言代码的过程,也是一种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人类活动。

目的论包含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这三条规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必须以翻译目的为核心,表达原文的含义时不拘谨于一字一句,保证译文达到原文想要表达的目的才是重中之重。三原则中,目的原则是首要核心原则,其余两个原则均要遵循目的原则。目的原则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连贯原则主要是指译文要符合语言连贯的标准,译文要能为读者所理解,要在目的语文化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连贯原则追求句子通顺,语言流畅,逻辑清晰,符合译入语语言习惯,具有适读性。连贯原则要保证不与目的原则冲突。在遵循连贯原则时,译者往往需要考虑到观众的具体情况,如文化程度,生活背景,语言习惯等,确保译文负责大部分人的口味。要在保证原文翻译目的达到的情况下,对句子进行适当改动,保证观众或读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串联全文。忠实原则指翻译应该忠实于原文,译文和原文之间要有语际连贯,但翻译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了忠实的程度和形式。

二、新闻标题的功能和特征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简短摘要,是每则新闻高度概括和集中、再创造的最有价值的内容。标题写作的主要目的是提炼新闻的要点,描述新闻的主题和主要内容,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标题被认为是新闻的“眼睛”,以一种吸引人的方式呈现信息,吸引读者继续阅读文章的其余部分。纽马克认为语言具有四大功能,即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审美功能和传递功能,这对英语新闻标题的研究具有启示作用。

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编辑会使用缩略语或首字母缩略词,而不是繁琐的单词和短语,这样既可以减少新闻标题的字数,又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例如,“Lib”(解放)和“Hos”(医院)是英语新闻标题中常见的缩写。BBC和EEC是英语新闻标题中常见的缩略语。此外,在使用句子作为新闻标题时,为了节省篇幅,编辑通常会省略句子中的虚词,或使用表意功能强、信息容量大的名词。很多时候,新闻事件已经发生,但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融入情景氛围,编辑经常在英语新闻标题中使用现在时态。在英语新闻标题中,还经常使用简洁、短小、精练的语言,以及押韵、排比、对偶、夸张、讽刺、双关语、典故等修辞方法,以增加新闻标题的可读性、情感性和艺术性。例如,标题“Climbers Hold Summit Talks”(登山者举行高峰会谈)使用了双关语;新闻标题“To Save Or Not To Save”(救还是不救)借用了莎士比亚的名言。新闻标题“Accusers Accused”(指控者被指控)则采用了幽默的手法。

三、目的论三原则在英语新闻标题汉译中的应用

1.目的原则的应用

目的论在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决定翻译行为。译者必须时刻谨记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以目的原则为指导,明确表达原文信息,考虑目标读者的受教育程度[ 1 ]。例如:“Farewell to cheerleader”(The Economist 2010-02)译为“永别了纽约城的喝彩者”,为了让读者获取新闻内容,采用了增译策略,将“cheerleader”翻译成“纽约城的喝彩者”;“Better, stronger, faster” (The Economist 2018-04)直译为“更好,更强,更快”,“A war brings flood”(The Economist 2007-10)也采用了增译策略,译为“阿富汗战争招来如潮争议”,便于读者通过新闻标题获取原文信息。以上例子均反映了目的原则对新闻标题的指导作用。又如:“Football wealth”(The Economist 2018-02)译成“足球俱乐部财富排名”,“Apple Capital LIC”(The Economist 2018-11)译成“苹果资本有限责任公司”。以上两则标题中没有提到“俱乐部”、“排名”、“有限责任公司”,但在新闻标题中加入了这些信息,从而传达了新闻的主要信息。

当描述相同的内容时,由于英语和汉语语言规则的差异,发音的词语不可能相同。因此,为了获得真实的信息,最好加上补充说明,让中文译本最接近原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为目标读者所接受,实现翻译的目的。

2.连贯原则的应用

在遵循连贯原则时,译者往往需要考虑到观众的具体情况,如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等,确保不会因文化冲突而造成不必要的语句不通顺等。英语新闻标题涉及方方面面,经常出现流行语和文化负载词。为了确保目标语与源语言的一致性,译者要考虑到目标语的文化应用。此外,还需要使用必要的策略,以确保译文既有意义,又能反映交际目的。例如,“Paying no mind”(The Economist 2018-01),中文翻译为“心不在焉”,而非 “不理会”,在语言结构上和原英语标题保持了一致,实现了语际连贯。就效果而言,该中文翻译不仅让人印象深刻,也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心。“Faster growth is not a silver bullet”(The Economist 2010-10),译为“增长更快并非灵丹妙药”。在英语世界的民间传说中,“silver bullet”(银子弹)通常是抵抗狼人、女巫或其他怪物的唯一有效武器,这个词一般隐喻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在使用这一术语时,如果将其直译成“銀子弹”,中国读者可能难以理解其内涵,而“灵丹妙药”则更会让读者迅速理解其题中之意。

因为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汉语四字格经常出现在新闻标题中。一些汉语短语与英语短语意思相似,可以直接使用它们。例如,“Going with the flow”(The Economist 2014-08)译为“随波逐流”,“Step Change”(The Economist 2014-04)译为“一跃而起”。新闻报道中的习语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在经济类新闻中同样很受欢迎。只要报纸使用的语言足够有趣,就会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欢迎。

从连贯原则可以看出,译文必须在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同时被目标读者所接受。换句话说,在新闻标题的翻译过程中,译文不仅要在语言上与原文保持一致,在思想内涵上也要实现一致,贴近目标读者的文化。

3.忠实原则的应用

忠实原则指的是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忠实原则保证在进行翻译工作时,文章整体含义不偏离方向。当原文的翻译目的改变时,忠实原则保证译文的翻译方向会随着原文改变,向读者呈现出原文所想要表达的意思。诺德认为,“在能够达到译文预期功能的情况下,译者应尽可能保持译文与原文在语言特色上的一致。”[ 2 ]也就是保证不同文化的语感,让观众充分体验到异国文化的同时不至于偏离原文含义。同时,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Negative justice” (The Economist 2018-03)译成“负利有理”,“Inside Buffett’s deal machine”(The Economist 2018-03)译成“探究巴菲特的并购机器”。

尽管上述英语标题中的词都具有多重含义,但是,只要有一个词与经济相关,译者就需要格外注意。“negative”有“消极的、负面的,阴性的”等含义,“deal”有“处理”的含义。但在这里,这些词义显然都说不通。因此,要考虑其在经济学领域的含义,“负利”和“并购”是译者的正确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常用词汇不仅在经济新闻中频繁出现,而且很难翻译。在不同的情况下,既可以是一般的含义,也可以是经济相关的含义。翻译人员应该结合新闻内容,决定是按一般意义翻译还是按经济相关意义翻译。选择最合适的词义是译者的基本素养,在新闻标题的翻译中,译者应该综合考虑每个词的深层含义以及经济形势。例如,“Global investment-banking revenue” (The Economist 2017-09)译为“全球投行收入”。虽然“investment-banking” 是“investment bank”的形容词形式,但这两个词的意思是一样的。区别在于,“investment-banking”通常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investment bank”则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因此,investment-banking应该译为“投行”,而不是“投行的”。

新闻标题的翻译也要求译者遵循目的语的规则。在某些情况下,原文中的功能词,如介词、连词,甚至名词和动词可以被忽略,因为如果将它们保留在目标文本中,可能会显得画蛇添足。而译文中一旦省略了这些多余的单词,就会变得简洁明了,对中国读者更具吸引力。

“ECB cuts interest rates” (The Economist 2014-04)译为“欧洲中央银行削减利率”,不僅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还完整地反映了原文的语言结构,遵循了忠实原则。然而,忠实原则缺乏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连贯性,在翻译过程中,也无法百分百地保证原汁原味。译者应该在三原则的指导下,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尽可能多地使汉译的新闻标题具有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审美功能和传递功能。

四、结语

经济新闻翻译在国际贸易与国际交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当前对经济类新闻标题的翻译研究相对较少。与普通文本不同,新闻标题具有其独特鲜明的特征,如实效性、提纲挈领性和简洁性。英语新闻汉译的目的是吸引中国读者,并让中国读者准确获取新闻内容。根据目的论,译者在满足读者的阅读目的和需求时可以灵活运用翻译策略。翻译首先要考虑读者的需要,其次要考虑原文的意思。目的论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目的原则是最高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需服从于目的原则。通过以上论证,可见目的论及其三原则在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中具有适用性和有效性。根据目的论及其三原则,译者必须以新闻标题的翻译目的为核心,并据此确定翻译策略,灵活使用直译法、意译法、增译法、减译法、归化和异化等多种策略。

同时,在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研究中,目的论也起到了指导和完善作用。一是在跨文化传播和新闻信息传播中,让更多的跨界读者和潜在读者有了更好的视野。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英语新闻标题的整体翻译质量。其次,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可以对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更系统、更恰当的翻译方法。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多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如语料库、调查等,使研究更加客观可靠。

【参?考?文?献】

[1]廖志勤 (Liao Zhiqin).英文新闻标题极其翻译策略.中国科技翻译,2006(2):44-47.

[2]李勇 (Li Yong).从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角度论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语言特征目的论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物流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
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