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平,徐碧林,夏 娟,朱近悦,沙雯君,雷 涛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内科学教研室内分泌科, 上海 200062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基于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移动学习也逐渐走进医学教育的课堂。APP(applicationg)即手机应用程序,主要通过应用市场下载,具有随身性、灵活性、互动性等特点。以APP为载体的移动学习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教学效果反馈直接、教学互动迅速便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目前,以APP为载体的移动学习已用于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的教学中,在国外的医学教学中,已用于心脏学、外科手术、药理学等多个学科教学[1-3];在国内也有多个教学实践软件应用,如人体解剖学教学[4]、医学影像教学[5],以APP为载体的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对学生成绩及应用技能有较大帮助;临床教学中,移动学习还能最大化利用医疗领域的数据资源,还原实际临床诊疗经过,以早期培养学员科学健康的临床思维[6]。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体格检查是疾病诊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全身体格检查贯穿医学生整个医学教育过程,是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从开始接触“诊断学”的见习生,到进入临床工作的实习生,再到深入临床工作一线的临床医师,都需要学习并实践体格检查。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临床教学资源不足,医患矛盾突出,临床实践中缺乏有效的实际操作机会,另一方面检查步骤细节繁多、内容抽象难解,教学模拟人陈旧死板,使得体格检查教学难度增加,影响教学效果。基于目前科技的发展和师生生活学习方式的改变,在体格检查教学中引入移动学习,非常值得尝试应用。但是,现在应用市场中并没有一款普遍适用的体格检查APP,为此我们开发了体格检查APP(心肺部分),并将其应用于2020年秋季学期本科阶段“诊断学基础”见习教学及实习学员的体格检查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研究选取2020年6—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内科教研室参加体格检查实训的学员,包括: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诊断学基础”见习学员30人,第五学年第一学期实习生学员30人,均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普陀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1.2.1体格检查APP的开发
该课题组基于教研室在体格检查教学中的长期教学实践,在课程建设的实践中,设计开发了体格检查APP(心肺部分),该应用主要技术特性包括Unity、Animation、VR、Android Studio、Python、React,采用Unity 3D引擎开发,Animation、VR实现动画与特效;Android Studio构建移动应用,真机打包测试,并采用Python、React搭建后台资源管理系统。目前,已有120多个应用下载量,支持安卓系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安卓系统apk文件进行安装,使用时不需要联网。该APP可以展示心肺体格检查的原理,演示体格检查过程,互动进行体格检查,后续版本会支持iOS平台、Pad系统,并进一步完善资源管理系统,以提供更多诸如观看教学示范视频、师生交互、数据反馈、学研对接,甚至学玩一体等功能。该APP应用下载链接如图1所示。
图1 体格检查APP二维码
1.2.2体格检查APP的功能
①演示心肺和各相邻脏器的对应关系在该APP主界面(如图2所示)选择“身体”按钮,进入解剖关系学习。通过点击左侧相应器官脏器,可以三维展示心肺在胸腔的位置,心肺与各相邻脏器的对应关系(如图3所示)。
图2 体格检查APP主界面 图3 心肺与胸腔、毗邻脏器的对应关系
②心脏体格检查的演示在主界面上点击“详细菜单”按钮,进入心肺体格检查学习,可以动态演示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以及心脏边界在体表的投影及其与肺脏的相对关系,为教师讲解、学生理解心脏的视诊、触诊及心浊音界的叩诊提供便利(如图4所示);并动态演示心脏内血液流向,心脏各心腔、心脏瓣膜与心脏相连大血管的位置关系与血液流向,互动展示各瓣膜听诊区的体表投影及原理、各瓣膜听诊区的正常心音,用以帮助心脏听诊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如图5所示)。
图4 心脏体格检查演示(一) 图5 心脏体格检查演示(二)
③双肺体格检查的演示主界面上点击“详细菜单”按钮,可以动态演示双肺、心脏、胸腔的位置关系,帮助师生进行双肺触诊和叩诊的教学,演示肺部的听诊位置与正常听诊音,帮助师生进行双肺听诊的教学(如图6所示)。
图6 双肺体格检查演示
在进行体格检查教学时,采用移动学习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培训教师及学员均提前下载安装并熟悉该体格检查APP(心肺部分),教师教学流程为:首先教师结合体格检查APP进行理论知识回顾;然后现场真人演示体格检查,通过APP讲解关键点;再由学生分组实际操作,教师现场指导,学员长期保存APP以便随时巩固复习。课程结束后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该教学软件的使用体验和对教学方式的评价。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体格检查APP的使用体验,包括需求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互动性、趣味性;了解移动学习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包括对学习兴趣的影响、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对理解理论知识的帮助、对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促进多个方面,还包移动学习在目前教学中的适用性和对提高学习成绩的信心。问卷题目均为选择题,题目为描述性,选项为等级评价,分为“非常同意、同意、中立、不同意”四个等级,统计计数后以人数(%)表示对各个选项的选择,统计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
2020年6—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内科教研室参加体格检查实训的学员,均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普陀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包括: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诊断学基础”见习学员30人(男生13人,占比43.3%),见习按教学日历分三组进行;实习学员30人(男生12人,占比40%),按教研室培训安排分三组进行,心肺部分体格检查实训教学(胸部体格检查)用时3学时(每学时40 min,共120 min)。
为了客观评价体格检查APP的使用情况,在课后对所有教学对象发放了调查问卷,1个工作日后回收,问卷不记名。经检查确认共收集有效问卷58份,第三学年见习学员30份,第五学年实习学员28份,结果如表1所示。
为了客观评价移动学习在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该研究对使用移动教学的学员在课程结束时发放调查问卷,1个工作日后回收,问卷不记名。经检查确认共收集有效问卷58份,第三学年见习学员30份,第五学年实习学员28份,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对体格检查APP(心肺部分)使用体验调查结果n(%)
表2 对移动学习和传统教学将结合的教学方式问卷调查结果 n(%)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一个多学科参与、多领域交叉的研究区域,移动学习使得学习者可以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具有即时性、个体性、协作性等优势[7],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以APP为载体的移动学习是移动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已有多款APP用于医学教学,如中药化学相关APP、掌上组织胚胎学APP、骨科解剖3D打印相关APP等,这些APP用于教学后,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成绩,并激发了其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8-10]。移动教学主要基于互联网、微信等形式[11-12],而体格检查教学的系统性和特异性较APP形式的移动教学有所差异,并没有适用的APP和APP形式的移动学习方式,因此课题组设计开发了体格检查相关APP(心肺部分),以此探讨移动学习在体格检查教学中的可行性和评价。
该体格检查APP在开发设计过程中,通过征询多位授课教师的需求和经验,反复咨询见习学员和实习学员的切实需求后,由课题组制作开发剧本,由专业软件工程技术人员开发完成。目前,该APP既可以辅助教师教学讲解,又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使用体验中,学员均表示期待有类似的APP帮助教学和学习,该APP在实用性、可操作性、互动性、趣味性方面均获得了好评;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趣味性方面需要加强。另外,目前的APP不具有游戏闯关部分,而这部分却是学生的兴趣点。将游戏引入医学教学,可以极大地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习兴趣[13]。因此,在后续开发完善过程中,拟着重增加使用趣味性体验,并开发闯关游戏,以更好地辅助学员学习。
该研究针对学生进行的关于教学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移动教学,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是在心肺复苏这样的技术类教学中[14],还是在临床思维的培养中[15],改进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学习成绩也均得到了提升;此外,有研究显示,兴趣还能激发医学生的从医选择动机,减少医学生流失,有利于其长期的职业发展[16]。见习和实习阶段是从课堂到临床的重要一环,理论联系实际是临床思维培养的基础,熟练掌握体格检查等技能是开展临床工作的开端。问卷结果显示,87.9%的学员非常认可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84.5%的学员非常认同移动学习能帮助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因此,移动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适应当前体格检查教学,值得在医学教学和医学生中推广使用。
该研究目前还具有诸多的局限性:首先,该体格检查APP细节不够完善,外形不够美观;其次,该体格检查APP仅有心肺部分;再次,此次研究未能分析学生成绩。课题组目前正在开发完善头颈部、腹部、神经系统等部分检查,拟进一步开发闯关游戏,增加学习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探讨移动学习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综上所述,该课题组开发设计的体格检查APP为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当代学生学习特点,值得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