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藏清代满汉合璧《成语汇编》稿本及其价值*

2022-04-13 09:25张瑞英
民族翻译 2022年1期
关键词:汉文部首词组

⊙ 张瑞英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 100062)

国家图书馆藏《成语汇编》为满汉合璧成语类词典,主要辑录清代各部院衙署处理日常公务中所形成的常用语和专用词汇。该词典只有稿本流传于世,应是孤本。目前在满文图书目录中有著录[1-2],少量著作中有基本情况的简单介绍[3],尚无详实的专门研究。笔者在详细采集该词典中全部满汉文成语信息的基础上,考证大致的成稿年代,具体分析梳理词典内容,阐释词典特点及其价值。

一、《成语汇编》成稿背景与年代考证

《成语汇编》稿本是满汉合璧形序词典,它的成稿符合清代中后期满语文逐渐衰微,操汉语的满族官员学习满文、缮写公文,以处理日常衙署公务需要的时代特征。

(一)《成语汇编》的成稿背景

有清一代,满洲统治者为了保持满洲之根本,十分注重“国语骑射”,定满语为“国语”、满文为“国书”。为了学习、规范和传播满语文,形成了大量的满文词典。词典的产生、发展和传播与政治、文化以及语言环境密切相关。清朝入关之初,大多数旗人操满语、只懂满文,彼时国家重要文书多以满文起草,然后翻译成汉文,词典主要方便满文翻译成汉文,因此以音序词典和分类词典为主,如《大清全书》《清文备考》《同文广汇全书》《御制清文鉴》等。入关后,满族统治者积极学习、吸收和借鉴汉文化,加之旗人和民人之间不断交流、融合,满语文不断受到汉语文的冲击,致使旗人社会出现“入则讲满、出则讲汉”现象,旗人运用满语的能力也逐渐衰退。清廷规定承办宫廷、八旗、边疆、陵寝等事务的满蒙官员,必须以满文缮写文书,如若私自使用汉文,轻则训斥,重则受罚。满族官员不得不学习满语、满文以处理日常公务,这样一来,大量为操汉语的旗人学习满文、缮写公文之用的满汉合璧词典应运而生。

满汉合璧形序词典以汉字形体的笔画顺序编排,符合汉字检索习惯,方便操汉语的旗人学习、翻译满文,成为清朝中后期十分重要的工具书。这类词典编纂成稿年代普遍在乾隆朝以后,例如《清文典要》是现今有时间可考的最早的满汉形序词典,乾隆三年(1738年)由秋芳堂刊行。《成语汇编》与其他满汉合璧形序词典一样,编纂于清朝中后期。

(二)《成语汇编》成稿年代考证

《成语汇编》稿本是满汉合璧形序词典,满文为“toktoho gisun be isabuha bithe”①,套题签为“翻译成语汇编”,无跋无序,编纂者和成稿年代不详。通过梳理词典内信息,试推定其成稿年代。

第一,依据“钦定新清语”词汇考证年代。词典内大量词汇是经乾隆朝钦定的“新清语”。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亲自规范满语并发上谕推行,此即“钦定新清语”。据现有史料分析,“钦定新清语”始于乾隆十二年,终于乾隆一朝。词典内职官、衙署等汉语借词多是经乾隆帝钦定意译后的,例如:“知县”为hiyan i saraci②,“吏部”为hafan i jurgan,“船”为jahvdai,等等。“钦定新清语”相关上谕,最后一条是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发出的,规定:“kuku一字理应写作kvke……应行改铸之印及关防俱改铸kvke hoton。再,kuku noor(青海)亦著改写作kvke noor”[4]47。该词典中戌部“青海野番”译为kvke noor i bigan i fandzi、“青盐”译为kvke noor i dabsun,词典中“kuku”一字皆按照“新清语”标准写作kvke,可以推断其成稿晚于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

第二,依据清代帝王陵寝名称考证年代。帝王陵寝为帝、后、妃、嫔的葬地,大部分在皇帝生前便开始修建、命名。词典中记录年代最晚的陵寝为咸丰帝的定陵,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定名。未记录在内的最早的陵寝是同治帝的惠陵,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定名。词典可能成稿于咸丰十一年十一月至光绪元年二月之间。

第三,依据慈安、慈禧两位皇太后的徽号考证年代。词典中出现两宫皇太后——慈安和慈禧的徽号,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以恭上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徽号礼成,颁诏天下”③,词典成稿应在同治元年四月之后。

第四,依据稿本明确纪年之处考证年代。稿本第二册丑部有一段满文:toksoi sadun hoton de dosika,temen be sabufi gvwacihiyalaha,ara ere ai jaka,beye uttu den bethe uttu muwa,meifen jaci gahvngga,juwe huhun tarman de banjiha,ara ere ai jaka,dule sahuhakv jaka be sabuha.yooningga dasan i uyuci aniya juwe biya.这段是该稿本中出现的唯一明确纪年:同治九年二月。该页上除了这段满文外,还有一个词组:士民—xusai irgen。这段满文像是一篇随笔,半页5行,词组半页10行,相对词组来说书写工整,字体端正,字形更大,且无对译的汉文。虽然从字体、字行、书写规范来看,随笔与词组关系不大,但可以推断该稿本成稿在同治九年之后。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推断《成语汇编》稿本成稿于同治九年(1870年)二月至光绪元年二月之间。

二、《成语汇编》内容概况

《成语汇编》以汉文词组第一个字部首笔画繁简进行编排,笔画少者在前,多者在后。部首的选定、编排和分卷均与《康熙字典》基本一致,且按照繁体字编排,一共分181个部首,6292个词组。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分12卷,封面书汉文书名、卷次和汉字部首目录。

线装,页面22.8×14厘米,无行格。正文半页6至13行,行数12册不统一,上下双栏,书写满汉两组词组,每个组词上列汉文,下列满文。

《成语汇编》主要收词组、短语和少量语句,字数1到11个不等。这些词组和短语大部分是清代各部院衙署公文中常用词汇,属于官方用语,大致可分为公文成语、人名、地名、职官名、折奏固定用语、文书、书名等,下面就主要部分逐一分析。

(一)公文成语

公文成语是该词典最重要部分,体量大、内容涉及广泛、一词多译现象普遍,且时态不统一。

1.公文成语体量大

公文成语是词典收词量最大的部分,占总量的一半以上,主要是二字和四字公文成语,如:

安插—icihiyame tebumbi

收还—amasi bargiyambi

不分畛域—uba tuba seme ilgarakv

地丁银款—usin hahai menggun i hacin

一律如式—emu adali durun de acanaha

完粮积弊—caliyan be wacihiyara silkabuha jemden

2.公文成语内容涉及广泛且有侧重

公文成语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包括任官、钱粮、赋税、刑罚、教化、工程、盐务、漕运、农事、水利等各个方面。其中与盐务、漕粮相关词汇相对较多,这从侧面反映了盐务与漕粮在清代末期政治中的重要地位。

在信息采集中,与盐务相关词组有80多个,如果没有一定研究基础,单看汉文很难准确理解其含义,而满文就表达得比较清楚。例如:商纲—mukvn i dabsun i hvdai niyalma,即负责运销纲盐的商人;灶丁—dabsun fuifure hahasi,即专事熬盐之丁,这些汉文词意需要借助满文来理解。

3.公文成语一词多译现象普遍

《成语汇编》一词多译包括两种情况。

(1)汉文不同,满文相同,列在不同词组内。如“痼疾”和“废疾”对应的满文都是jadagalaha nemeku,因汉文不同,分为两个词组。

(2)汉文相同,满文不同,列在同一词组内。这种情况相对前者更多。因为词典为多人撰稿,所以一词多译的区分规则并不完全统一,大致采取4种方法。

第一,并列书写法。即多种满文解释并列书写,若几种满文解释有相同部分,将相同部分并作一列,不同部分分列书写。如“提行弁兵”两种满文释义分两列书写,左列为hafan cooha ganame bithe yabubumbi,右列为bithe yabubufi hafan cooha ganame。

第二,标点标识法。满文标点符号比较简单,一般用单点表示逗号,双点表示句号。一词多译情况下,在每种满文解释后加双点,表示解释完成,如“合龙门”有—juwere ujan be acabume weilere和sulabuha angga be sire两种解释,后面各有双点,表示两种解释。

第三,图形符号标识法。满文一词多译的词汇前添加图形符号“○”或“△”,以表示不同释意间的并列关系,如“商民两便”—hvdai niyalma irgese gemu tusa ofi△bahafi,表示ofi与bahafi两词通用;“循吏”—nomhon hafan○sain hafan,两种解释用“○”隔开。

第四,直接用“又”“或”区分。它与图形符号标识法相似,只不过将图形符号换成汉字。如“饬令”—takvrafi又afabufi又ulhibufi,三种释译用“又”区分;“开设戏园戏庄”juculere或jucun puseli jucelere kvwaran neime ilibufi,用“或”表示jucelere与jucun两个词可以通用。

一词多译,说明满文公文用语在运用的过程中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发展,为公文翻译、传递提供最大便利;也从侧面反映了清末满文渐衰,满语学习僵化,难以灵活运用的状况。

4.公文成语动词时态不统一

公文成语的使用一般有固定的语境、情形,所以动词的形态也相对固定,为了在日常应用中更加方便,动词形态并未全部划一,而是根据句子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出现的形态呈现。既有现在时,也有过去时、将来时,还有命令式等。比如:“咸皆喻晓”,译为gemu ulhime sara de isibukini,是一种上对下的命令,所以用-kini结尾;“早谷刈获”,译为fulu jeku be hadufi bargiyaha,在实际公文中一般是陈述收获早谷的既成事实,以过去时结尾。这说明词典注重实际应用的便利化,而轻规范化。

(二)地名

词典出现的地名大约有50个,根据地名名称的由来、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采用音译、直译、意译、增译等多种翻译方法。

地名负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中国古人在表达地名和区域时,往往基于其语言习惯和文化认可,用地名的简称或代称,如用“燕”代指河北、北京一带。用满文表达地名时,如果直接音译地名简称,容易造成歧义和混淆,如“燕”,满文音译为yan,而满文中yan是量词单位两的意思,所以词典中地名的简称满文音译都用全称,如“鲁”译为xandung。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翻译方法,列表举例如下:

表1 地名翻译方法

续表

(三)职官

清朝职官体系既借鉴、吸收汉族传统官制,又有自身民族特点,具有“多元化”特征。《成语汇编》词典稿本中出现的职官大约80个,大部分单独以词组形式出现,如:协领—gvsai da,但有小部分官职名称是在句式中出现的,例如:实授陕甘总督—xansi cgan su i uheri kadalara amban de jingkini obume sinda,应用性强,不拘泥于形式。词典中官职大致包括职衔、爵位、中央与地方文武职官以及少数民族部族头目等。

1.职衔、爵位

议政王—dasan be hebexere wang

扬威将军—horon be badarambure giyanggiyvn

公爵—gung ni hergen

2.中央职官

奉宸院卿—dorgi belhere yamun i aliha hafan

署理翰林院掌院学士—bithei yamun i baita be alifi kadalara hafan

3.地方职官

盐政—dabsun i baita be baicara hafan

防御—tuwaxara hafan i jergi janggin

陆路千总—olkon jugvn i minggatu

试用知县—cendeme baitalara hiyan i saraci

4.少数民族部族头目

噶布伦—cgabulun lama i hafan i gebu 阿奇木—akim

东科尔—dungckor lama i hafan i gebu 土司—aiman i hafan

(四)折奏及公文固定用语

折奏及公文固定用语是在公文缮写中起框架作用, 实用性很强。 例如: 理合恭折具奏—giyan i gingguleme wesimbure bukdari arafi wesimbuci acambi,咨部查核—jurgan de unggifi kimcime baicabume等,都是任官必须掌握的公文折奏句式。

(五)人名

人名不属于成语范畴,一般很少出现在成语词典中。该词典中录入了鄂顺安(uxungga)与伯彦诺谟祜(boyannomohv)二位大臣。鄂顺安(1793—1874年),满洲正红旗人,自道光二年(1826年)至咸丰元年在朝为官,其政治生涯贯穿整个道光朝。伯彦诺谟祜(1836—1891年),博尔济吉特氏,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僧格林沁长子,同治四年袭封亲王爵,先后任御前大臣、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九门提督、崇文门监督等要职。

三、《成语汇编》的稿本特征

《成语汇编》稿本特色鲜明,有大量涂改、勾画、校对痕迹,保留了原始的文字修改信息,且错漏之处颇多。

(一)词典为多人合力编纂,各册情况不同

十二册的纸张、字体、文字大小、行数、书写规范等各不相同,十二册应由多人编纂,最终合成一部。最初书写在不同大小的稿纸上,为了保证装订后十二册大小规格一致,第一、三、四册和第七册第21面等由于稿纸太小,经托裱后装订,第六册稿纸太大,裁掉了部分文字信息。十二册中第六册与其他几册差别最大,字体更大,书写更工整,行数、栏数更少。

除了装订外,十二册在校对、书口处信息、索引等方面各不相同。校对方面:第一、二、三、四、七和十一册共6本用红笔修改校对;第八、九、十和十二册用黑笔校对;第五、六册没有校对痕迹。书口处信息:前四册书口处有汉字部首,后八册没有。索引:第一册和第五册在正文前一页有部首目录,下列词组首字索引,其他十册没有。

(二)稿本内容不规范、不严谨,错漏之处颇多

稿本是体现修改、补充和完善过程的文本。文本中所存在不规范、不严谨之处也是其特色之一,且该稿本成稿于清朝后期,当时精通满语、满文的人越来越少,满语文水平较低,出现的错误比较多。

1.词组排序错乱,入部首混乱,重复出现

第一,词组排序错乱,主要表现在同一部首内词组排序没有明确规则和规律。总体是汉文词组首字相同的排在一起,但有很多不规律排序的词组,所以很容易出现词组重复,重复的词组在校对发现后标注“重了”“重复”“重出”等字样或者直接划掉。

第二,词组入部首混乱。汉字为表意文字,部首的选择因对汉字结构的理解不同或者汉字写法不同而有差异。如“正”字部首是“一”还是“二”,“聖”字部首是“耳”还是“口”,因对汉字结构认知不同而不同。同一汉字写法不同,入部首不同,如“盐”字,译作满文都是“dabsun”,但繁体字有“塩”和“鹽”两种写法,前者入“皿”部,后者入“鹵”部。可以通过解读稿本中所保留的部首重复和修改信息,来分析编纂者对汉字结构的认知和部首分类的考量。

2.书写不规范,满文书写错误

满文的字头、字牙、圈点都是十分重要的符号,缺一处、多一处或者书写位置变化,词意都会改变。该稿本错误主要包括:字头错误、多牙少牙、多点少点、多圈少圈、字牙太长、圈点混用,等等。由于十二册由不同人书写,所以错误情况各不相同,错误最多的是第九册申部,第六册巳部错误较少。

3.内容不规范、不严谨

第一,部分汉文词组无对译的满文,除了少数在校对中补充的,大部分尚未补充。

第二,不相关的两个词因汉文有相同的部分,合在一起书写。如伯爵和伯克两个词组,合并为一个词组,“伯”字合用,“爵”和“克”单写,满文单写。伯爵—be i hergen为世袭爵位之一,伯克—beke是清代对新疆地区基层统治行政制度,两者并无关联。

第三,部分满语并未按照“钦定新清语”标准书写。例如,“钦定新清语”规定:“kuku一字理应写作kvke……应行改铸之印及关防俱改铸kvke hoton。”[4]47该稿本中“归化绥远”的满文译作huhu hoton goroki be elhe obuha hoton,并未严格执行“新清语”标准,这也从侧面说明“钦定新清语”贯彻并不彻底。

(三)稿本反映词典内容增减删改信息

一部词典的修纂,大多不可能一稿成形,需要不断修改、完善才能最终成稿。该稿本编纂过程中的大量补充、删减、修改、校对信息被保留下来,值得深入探究,这是刻本和抄本所不具有的。

第一,誊录过程,书写错误处直接涂画修改或粘糊新纸重新书写。除这两种外,还有一些会在错误处涂上不知铅粉还是雌黄的材料,相当于用“涂改液”涂改错误,如书中“延案拖斃人命”的“毙”字书写错误,在原字处涂抹掉错误部分再重新书写。

第二,校对过程,字头、字牙、圈点书写不清楚的地方,直接用红笔在原词组处在书写清楚,或者在原词组旁边重新规范书写一遍。多点之处会将点往上一提拉长,表示划掉。校对过的词组开头或者结尾处画一点表示已经校对。

第三,运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缺漏部分会在缺漏旁标注“+”,然后写上需添加部分。需删除部分用圆圈圈掉,长的句子用线划掉。

第四,用黄色长方形纸签书写需补充添加的词组,夹于书中。

四、《成语汇编》的价值

《成语汇编》稿本是清代末期比较有特色的成语类词典,在版本学、文献学和语言学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第一,在版本学方面,稿本部分反映编纂过程,提供更多纂修信息。稿本具有唯一性、真实性和原始性特征,可以解读出更多书稿信息。通过纸张、字体、文字大小、行数、书写规范,可以分析出多人合力编纂状况;通过词组排序错乱,入部首混乱情况,可以了解到编纂过程中的字形、字义的认知与考量;通过书写错误以及不规范之处,真实了解纂修者满语文掌握情况;通过勾画、涂改痕迹,解读清末文字修改、校对方法等,这是刻印本和传抄本所不具有的精妙之处。

第二,在文献学方面,为清代中后期其他形序词典提供资料补充。清代中后期编纂的满汉形序词典,极少有刊刻发行的,大部分以抄本为主,且根据实际应用范围不同,词汇侧重点不同。例如《清文典要》《成语字典》《上谕成语》等。除《清文典要》刊发外,其他多为抄本,讹误较多且成稿年代不详。《成语汇编》与其他词典内容有相同部分,且一词多译的情况多,可以与其他词典信息互相补充、校对,还可以通过内容对比、分析,判断各形序词典成稿年代先后顺序。

第三,在语言学方面,为满语文研究和学习提供更多参考。历史文献的学习和研究工作,离不开历史词汇,很多词汇涉及典章制度、政令法令或者历史典故,如果单从字面理解极易出现偏差。词典中大量公文成语,内容涉及广泛,主要是清朝各衙门行文中常用的固定词汇及专用术语,由清人所书,更加贴合语意,保留了当时的语言特色,为时人提供参考的同时,也为后世满语文学习、文献翻译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注 释:

①本文中的满文依据《满文档案著录名词与术语汉译规则》(DA/T 30-2019)附录B进行拉丁字母转写。

②本文内例句所引用满汉词组,全部来自于《成语汇编》稿本。

③清宝鋆,沈桂芬,等.大清穆宗毅皇帝实录(卷二六)[M].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文献数据库·大清历朝实录。

猜你喜欢
汉文部首词组
浅谈契丹小字石刻资料引用的汉文经典
系在绳上的“冬”
沈阳故宫门额考
浅谈如何提高南疆维吾尔族学生汉文写作能力
同部首的字
副词和副词词组
哪些能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