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幸梓
摘 要:语文教学上,任何一个班级都会有学困生的存在,帮助学困生转化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只有重视并做好辅差工作,学困生才能得到进步,班级才能更平衡发展。为探究如何有效地进行辅差工作,笔者大胆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找茬式学习;二、追溯式学习;三、自述式学习;四、听力式学习。同时,在辅差的过程中,我们更要重视学困生的能力提升和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学困生;创新辅导;语文
教学上,任何一个班级都会有学困生的存在,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所谓的“学困生”就是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他们一般都存在这样的困扰:记忆力差,畏难心重,专注度低。老师只有重视并做好辅差工作,学困生才能得到进步,班级才能更平衡发展。但是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是个教育难题。教学中,最常见的辅差方式就是“老火靓汤式”泡时间,老师们常常花大量时间陪着学生抄啊写啊,读啊背啊。即便造成学困生成绩低的因素有很多,有一些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但我们可以尽我们所能辅导学困生,减轻他们的学习心理负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才是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因此,笔者大胆提出以下创新辅导语文学困生的建议,并浅谈它的奏效性。
一、找茬式学习
语文学习较其他科目来说就是文字多,而学困生的认知和辨认能力低,识字量跟不上其他同学,连字也不认识,何以谈阅读。因此,解决学困生的识字问题是提高语文成绩的首要目标。“找茬式学习”,就是让学困生能在篇目中找到要学的生字,实则考查他们的认知和辨认能力。学困生只有对要学的生字有所了解,才可能在篇目中找出来,且训练的时候时间要逐步缩短,难度要逐步提高,由看一个找一个过渡为看几个就找几个且不回看。他们要做到更快的速度就必须要想办法以更快的速度去记住生字。要学困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我们就要给这一学习方式赋予趣味性,引导学生把这一学习方式当作一场竞技游戏,对手是时间,获胜的可以继续闯关,达到终极关可以获得奖励,达不到将重新开始。一般来说,学困生都会“重新开始”,那么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寻找的他们是否会更熟练呢?这是辅导老师需要关注的,如果他们比上一次时间更快更熟练,那证明他们的专注度提高,辨认度和记忆力也在加强,至起码,他们对这个“游戏”还持有兴趣。经过多次重复得到的胜利他们肯定会很开心,同时,他们也会给自己定下自己目标,下次要更加快和准。这一训练还可以改良一下,如“美中不足找错字”、“同一篇目找异字”等,同时这一学习方式还可以迁移到“阅读理解”中,阅读理解答题往往要找关键字词、关键段落,长期训练的同学对文字的敏感度和目的性会高于其他同学,相信他们能以自己最快的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字词。
“找茬式学习”适合识字量较少,基础较差的语文学困生,因为“找茬”并不难,他们能胜任,能给他们学习成就感,且解决他们的识字问题是打开他们语文学习大门的钥匙。
二、追溯式学习
学习最怕就是“只往前看”。我们不能丢下所学的不去复习,而只追求新知,没有旧知的基础,我们在学习的路上就不会走得远。语文学困生记忆力差,学习习惯也不好,没有养成复习的好习惯,他们也很怕回想,因为他们害怕会想到一些他们不能理解的问题,他们最害怕就是伤脑筋。
学困生总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安排和教导,对于他们来说,老师给他们提供的方法都是强加给他们的石头,他们破不开也放不下,如果辅导的时候再次给他们投以石头,他们只会更加厌烦和苦恼。而老师要做的是帮他们“清理障碍,疏通脑路”。既然在课堂上讲过一遍了,该懂的都懂了,不懂的依然不懂,那就不必急于再讲一遍了。我们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追忆今天所学的内容,能记多少是多少,而我们就引导他们把这些记忆碎片重归于好,追溯到根本问题的时候,让他们努力去想想到底怎么解决,追忆一下老师课堂是怎么讲的,或者有提到过哪些关键词,能记多少是多少,不管对错。他们会顺着我们给定的思路和方向追溯回去,尽管他们能记起的也许不多,甚至没有,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有了主动思考的机会和过程,他们逐步养成反思、追忆的习惯,对学习来说是很好的。如果他们真的能说出某些关键点,那他们肯定很开心,他们也会认为要是上课多认真听讲也许能想起来更多,那么这一念头就会驱使他们更认真听课。
“追溯式学习”适合只追求答案不主动思考的语文学困生,他们欠缺“过程”意识,喜欢“不劳而获”,所以一旦解答不出,他们宁愿承受“不会”这一结果也不会去思考。所以这类学生适合长期做“追溯式训练”,强化他们学习要注重过程和思考的意识,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可以让他们的学习走得更远。
三、自述式学习
语文学习当然离不开语文作业,没有作业,知识就得不到巩固,但总有一些小家伙是不完成作业的。这类的学困生一般都是前期有点小聪明但却成了小聪明的“牺牲品”。他们比普通的学困生有较高的学习基础,但长期荒废学业,最终沦为“暂时性”的学困生。他们跟普通学困生一样,记忆力较差,专注度低,或许他们比普通的学困生玩性更大,才会致使他们转化为学困生。他们不喜欢完成作业,他们不会做,也“不屑”去做,他们总觉得只要他们肯动脑筋肯定做出来,没必要做。他们不知道,长期荒废的脑筋也有不灵活的一天。三番五次地守着他们完成作业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效率太低,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太被动了。因此,我们需要重握主权,化被动为主动。当这类语文学困生不交作业、不完成给定的任务时,我们就不必强求他们再次尝试完成,我们给他们换个作业吧!如今天布置抄写第一课生字词,12个生字,每个一行,共12行,没有交作业,那就换成写12行的作文自述一下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昨天把完成作业的时间用来干什么去了,老老实实交代清楚之后,把这12行的生字词补回给老师。就算数学没学好的学困生来说,都能感受到不完成作业的代价有多大。
“自述式学习”不但能治偷懒不完成作业的学困生,而且也能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如果长期不完成作业,那他们的写作锻炼机会想必会比其他同学多很多,就算不会自述也变得熟能生巧了,如果因为害怕自述而不敢不写作业,那他们的基础知识应该打得比较稳当了,因为他们会完成作业了,那还用担心他们的写作水平会差到哪里去吗?
四、听力式学习
专心听讲是任何一科目学习的法宝,如果专注度不够,听课质量必然会差。“听力”贯穿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而语文学困生就像语文学习中的一名“失聪者”。当我们遇到总想逃避问题的语文学困生,我们可以采用“听力式学习”的方式。这种辅导方式较以上几种辅导方式难度要大,因此我们要“玩”起这种学习方式,才能吸引学困生。这种学习方式适宜当作“前菜”,放在辅导的最开始。老师读一段小短文或古诗词,以选择题的形式問里面没有或有出现过哪个字或词,学生作答。回答正确可免去当天辅导内容,回答错误就照常进行学习辅导。学生肯定都喜欢玩这样的游戏,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没有惩罚条例,如果认真一点或幸运一点还可能免去辅导负担,何乐而不为。他们为了争取答对,便会竭尽全力、聚精会神地关注老师的所念的每一个字词,长期训练下去,“听力”肯定会加强。老师在设计的时候,选择的文章不能太长,否则难度太大,学生难以捕捉信息,训练效度不理想;但难度不能太低,要留给他们进步的空间;必要时候,提问的时候还可以把要提问的词换成它的同义词,如果学生能回答正确,证明他们有认真听清楚,不会受老师的“蒙骗”。
这种学习方式稍作改良还可以当作惩罚辅导时间偷溜者,对付偷溜者,他们必须接受这个“听力式训练”,回答正确就如常辅导,回答错误要把该短文抄写一遍再进行当天的辅导。“听力式学习”不在于及时补救学困生的知识漏洞,更多的是培养他们一种学习习惯和能力,提高他们的专注度和反应速度。
参考文献:
[1]蔡宁宁.提高初中班级学困生转化效率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3(24):200
[2]陆筠.小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
[3]郭水莲.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4]费春雷.浅议语文学困生合作学习误区的转变策略[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14.
[5]陈乾.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学业情绪探究[J].课外语文(下),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