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语学科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打好英语知识基础,掌握英语的学习技巧,在实际生活中准确使用英语,这也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重点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特点因材施教,积极创新教学手法和改善教学理念。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认识到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关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在初中英语学习阶段,不仅要求学生对英语基础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还要求学生提升自身英语应用能力,所以如何使学生深刻吸收英语基础知识、提升英语应用能力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想要做到上述两点,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研究探索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要涉及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只有在英语课堂上将英语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结合教学
作者简介:李莉(1978.06-),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初中部,中级教师,教育管理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
在初中阶段,英语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学习难度较高。英语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会通过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来展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来突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行,英语学科的教学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倡导积极创新和改进。单独的板块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写作和阅读相联系成为大势所趋。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深入挖掘文章所采用的写作结构,通过分析其写作方式、逻辑结构、字词句篇,能够帮助学生将写作技巧运用在自己的写作当中,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通过阅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词汇和句型进行背诵,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从而提高写作质量。总而言之,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将两者结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语言学家对英语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的解释
20世纪60年代,英语学科领域的研究学者经不断讨论及研究后,提出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是编码与解码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不可缺少且不可分割。两者的相同点是教师在运用两种方式进行教学时都要对教材体现的教学重点内容进行仔细的加工和精密的设计,探索出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两者的不同点是,阅读教学是通过学生的阅读行为来锻炼其分析、理解、总结文章的能力;而写作教学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写作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之后,其阅读理解能力自然而然有所提升;学生随着阅读效率的提高,也会积累到大量的写作素材。
(二)英语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英语学科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即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写作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增加自己的英语阅读量来提高对英语文章的理解能力,并且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会积累大量适合运用于写作的高频词汇,将这些词汇运用到写作中,使学生的英语写作连贯自如、句句通顺、结构完整,支撑学生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对其英语理解和掌握能力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即能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二、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现状
(一)缺少相应的情境
英语学科在本质上是语言学科。对于语言学科的教学来说,环境对语言学习起重大作用。因此,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时,应尽量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学习。这样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也能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推动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如果仅仅靠传统的应试教育进行教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英语这门学科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抗拒学习和厌学情绪。这样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相反在学生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学习压力。所以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相关情境,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给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二)学生的课前预习缺乏有效性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会给学生设置预习课文的作业,但是这种作业模式的有效性有待考量。学生对于这种类型的作业没有足够重视,甚至部分学生会忽视这项作业,因为教师根本无法检测学生的完成情况,导致教师的教学设计跟学生的学习步伐不统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有所欠缺,对课文中重点单词的记忆不深,最终学生即使学到了精彩的短语和语句,也不能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大大降低了写作质量。面对这种问题,教师应该创新预习模式,保证通过预习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知识储备,提高写作能力。
(三)缺少文章结构的系统教学
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往往会出现逻辑不清晰、结构不完整的情况。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在于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并没有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没有主题意识,或者缺乏提纲和素材便进行写作,甚至部分学生在写到一半时出现没有内容可写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应该积极革新转变教学模式,要着重关注如何提高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并将其渗透到阅读教学中,以此帮助学生储备更多的写作话题。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策略
(一)加强学生的英语阅读,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根据目前情況来看,大多数学生在英语阅读时普遍遇到的问题是词汇量不够,总是遇到陌生单词。随着陌生单词的增多,学生对阅读的热情也不断减弱,这是学生不喜欢英语阅读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单词,不仅效率低下,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记忆单词的正确方式和方法,例如,在阅读时,教师要求学生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单词时将其圈起来,并查阅词典认识这个单词,再背诵。这样学生每阅读完一篇文章,所认识到的单词有所增多。通过阅读文章的积累,学生的单词量也会得到提升。相对而言,学生的词汇量得到提升之后,其阅读兴趣也会不断提高。
(二)加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二者的衔接性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给学生布置作业,这样就有效地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对学生总结文章能力的提升也有帮助。比如,教师在讲授“Save the trees”的内容时,由题目学生可以猜想到这节课所要讲述的重点内容是保护地球或者保护家园。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与“The environment”有关的词汇和语句,给学生的写作做铺垫。在学生学习文章之后,再次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深刻地理解文章。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对类似主题进行写作,或根据文章向学生提出“What can we do for the earth?”等问题来帮助学生拓展写作思维。通过这些相关问题,学生会意识到将文章内容和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进行结合,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写作中来,从而提高写作质量。
(三)在深度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开展写作教学
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将两者结合起来。首先,要求学生带着目的进行阅读。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其中心思想。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总结文章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站在文章主人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剖析文章,用第一人称把文章的主题思想阐述出来。例如,教师在讲解“Sports”时,学生首先通过课文中的图片来判断这篇文章所讲述的主要内容。通过图片,学生不难猜出文章的主题是体育活动。之后,再用相关主题进行写作。但是顺利写作的前提是对文章所讲述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所以教师先要求学生吃透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的理解也会随之深入,学生写出的文章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在逻辑上都会更胜一筹。通过长时间的锻炼,学生会慢慢形成在阅读中思考、在写作中阅读的习惯,再继续逐步引导学生如何深层次地阅读和提高写作能力。
(四)创设生动的情境
语言要在一定情境中运用,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供学生积累素材,推动学生在情境中进一步了解语言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传统的阅读教材内容改为对教材的分析,使学生对教材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What things do you love collecting”时,可以把全班学生分为三组,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收集事物的喜好,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就会对自己喜欢收集的东西进行激烈的讨论),还可以要求学生在下节课时候将自己喜欢收集的东西拿到教室与组员分享。通过短暂的讨论之后,教师要求每个组派代表来展示小组的讨论结果,有的学生“I love collecting stamps.”,有的学生说“I love collecting pens.”。这不仅加强了学生对“What things do..., I love...”句型的掌握,从而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转变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通过阅读并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再让学生将这些内容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这样就可避免出现学生因为不理解文章内容而写作跑题的情况。
(五)创新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可以先预测这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并且事先了解文章中出现的陌生单词。但由传统的课前预习情况来看,这个教学环节并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学生课前预习方式,改进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预习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预习和推测课文的重点,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讓学生学习词汇部分。可以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文的开头,然后推测后面的内容。同时在增加学生单词储备的基础上,避免学生在拼写单词时出现错误。
(六)指导学生略读文章
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时,需要学生的配合。这就要求学生除了有一定的词汇储备量之外,还需要有分析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先锻炼学生阅读文章的能力,再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以此推动学生在写作时条理清晰、结构完整。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大概的阅读,即略读,之后要求学生总结每段的意思。学生总结文章段落大意的过程就是在为自己日后写作提供素材、积累素材的过程。教师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朗读记忆内容,之后再对其进行总结。
(七)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
学生在英语写作时,还会出现没有相关素材做支撑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日常忽视边阅读边积累,往往是单纯地阅读而并不对相关高频词汇进行记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将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教学,要在学生的脑海中灌输阅读文章是为了日后的写作作铺垫的意识,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去阅读文章。同时随着阅读文章数量的增多,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会增多,这样就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字词和句式来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同时还能确保写作的质量以及运用字词语句的准确性。比如,教师可以采取将阅读内容进行复述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相关语句的记忆,通过复述,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记忆随之加深,学生在进行相关主题的写作时也能避免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教师通过让学生复述所读内容的方式,将阅读和写作进行结合,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联系起来。英语学科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阅读和写作对此都起着重要作用,将两者结合起来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汇和句式,或者根据阅读内容进行仿写,拓展阅读思维,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初中英语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教学进行整合还有助于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琼.浅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89-90.
[2]张国雄.探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J].考试周刊,2016(92):101.
[3]陈小群.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252.
[4]王娟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2(2):61-65.
[5]何玲玲.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6):131-132.
[6]赵玮.探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133.
[7]张玉荣.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探析[J].中学生英语,2016(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