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电信网络诈骗热点案例盘点

2022-04-13 16:03
中国防伪报道 2022年2期
关键词:汇款受害人诱导

1月 疫苗防控诈骗突出

新冠疫苗预约诈骗

1月初,各地陆续组织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不法分子趁机冒充疾控中心发送疫苗接种预约诈骗短信,诱骗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并输入身份证、银行卡、密码等信息,获取这些信息后,盗取受害人银行账户钱财。

2月 疫情下的春运诈骗

假借疫情炮制“航班取消”“火车停运”诈骗

2021年1月16日凌晨,人社部等七部门部署行动,鼓励务工人员就地过年,国家倡导公众减少出行,铁路、民航、公路运输企业相继推出免费退票措施。

不法分子发送“航班取消”“火车停运”等诈骗消息,以退费、补偿为由诱导受害人在虚假改退签网站中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进而盗取用户银行卡内余额。

3月 假借疫苗诈骗再度升级

冒充疾控人员核查“非法邮寄假疫苗”实施诈骗

冒充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利用境外号码拨打受害人电话,利用话术对受害人进行资金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境外电话与受害人联系,准确说出受害人姓名、身份证信息后,声称受害人邮寄假疫苗,要求受害人主动报警核查。之后假冒的辦案民警以资金清查为由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迅速盗取卡内资金。

4月 冒充公检法诈骗再度升级

冒充工商、市场、税务等监管部门精准诈骗

冒充公检法的电信诈骗再度升级,利用网络渠道获取国家企业、商铺等负责人、法人联系方式,群发信息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发送“法人信息、营业执照或个体注册信息超时”诈骗短信,诱导受害人点击短信中的钓鱼网站并填写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以此盗取受害人银行卡上的钱财。

5月 纪念币收藏成热点

纪念币收藏诈骗

2021年5月,全国陆续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币,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迅速变为热销甚至是脱销产品。

随着纪念币收藏交易的火爆,相关诈骗也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冒充银行或合作机构,通过短信、电话、网络等方式虚假宣传、推销假纪念币,以“藏品稀缺”“保真”“升值空间大”“可货到付款”等话术诱骗受害人联系并高价购买。

6月 年度高考诈骗戏码重演

每年高考前后是涉考诈骗案件的高发期。

高考前押题诈骗

高考前,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焦虑的心理售卖高考“密卷”,夸大其词宣传其“权威性”“押中率”,诱骗考生、家长高价购买。一旦收到钱款不法分子会立马消失,而试题的质量并无保障。

高考后志愿指导诈骗

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又打着“志愿咨询指导”的幌子诱导考生或家长添加好友或入群,以大数据精准填报志愿、通过内部关系提前查分或查询录取结果、可协助获取某高校的“内部录取指标”等为由,骗取考生或家长高额的费用。

招录诈骗

高考前后不法分子发布招录相关诈骗信息。一旦考生或家长联系,他们会以“提前录取”“有内部关系”“可降分录取”等为由骗取信任,之后再以学费、关系疏通费、指标费等为由诱导考生或家长转账汇款。

7月 毕业季里的诈骗

高校学生走出校园初入社会,缺少经验和辨识能力,成为骗子的重点目标。

注销学生网贷账户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网贷客服联系受害人,谎称受害人在校期间注册的网贷账户不符合国家政策,需配合注销,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再以清空贷款额度为由,诱骗受害人提取授信额度并向其转账。

冒充单位人事部门诈骗

不法分子在网络上获取求职信息后,冒充人事部门向求职者发送“求职简历已通过”短信,诱骗求职者联系。之后以缴纳保证金、押金等理由诱骗求职者转账汇款。

8月 网络兼职卷土重来

抖音、网站刷单诈骗

网络兼职诈骗虽不是什么新套路,但时不时会卷土重来。

不法分子迎合部分人群利用闲暇时间从事兼职工作需求,发布“抖音、短视频点赞、网络刷单”等虚假兼职消息,以“工作简单轻松、高收益”吸引受害人添加微信、QQ或下载指定的APP等,先以小额订单任务完成快速返还垫资及酬劳取得受害人信任,再要求转发、邀请好友、付费升级等为由诱骗受害人多次付款。

9月 冒充领导诈骗再次频发

冒充领导借钱诈骗

与“冒充熟人通知换号”“冒充领导叫去办公室”的骗法如出一辙。

不法分子冒充某县、乡领导,要求受害人添加其微信号,受害人回复短信后,不久就收到了该号码发来的借钱短信。

10月 十一假日高发诈骗

十一假期期间,外出旅游、购物、休闲的人数逐渐增多,不法分子趁机发送虚假消息实施诈骗。

机票车票退改签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航空、高铁工作人员,向受害人发送虚假的“航班、高铁取消”短信,诱骗受害人拨打短信预留的虚假客服号码办理退票或改签。假冒客服人员接到受害人电话后,以收取手续费或工本费为由,要求受害人汇款至指定账户。

车辆违章诈骗

不法分子发送车辆违章查询诈骗信息,诱骗受害人点击安装病毒程序,手机中毒后会被不法分子控制,向通讯录好友发送借钱信息,手机里存储的个人信息也会被不法分子窃取。

虚假商品促销诈骗

不法分子发布虚假名品促销信息,吸引受害人联系购买。一旦收到货款立即将受害人拉黑,或以货到付款方式给受害人邮寄劣质商品。

11月 购物狂欢节 诈骗不停歇

在狂欢购物盛宴的月份,针对消费者的网购诈骗套路不断翻新。

直播带货诈骗

不法分子发送带货推广信息诱骗受害人联系。之后以操作简单、提供货源及运营支撑、高回报等话术迷惑受害人,再以保证金、运营费为由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

下单异常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境外号码发送“下单异常”诈骗短信,短信中含有钓鱼网址链接,不法分子通过该网站诱导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汇款,并窃取受害人在该网站输入的个人身份等信息。

快递诈骗

假冒的快递公司客服通过电话或者短彩信与受害人联系,称因疏忽导致受害人的包裹丢失或破损,要为其办理现金赔偿,诱骗受害人添加好友。之后通过微信引导受害人进行“赔偿操作”,诱导受害人在钓鱼网站上输入银行卡、密码等个人信息,并进一步诱骗受害人轉账汇款。

12月 网络赌博诈骗年底冲业绩

网络赌博诈骗

临近年底,骗子冲“业绩”的节奏加快,设计网络赌博诈骗,给有娱乐消遣或投机心理的人“挖坑”。

不法分子违规发布网络赌博类诈骗信息,诱导客户登录钓鱼网站注册、投注,用户注册时输入的个人隐私信息均被不法分子获取。同时,不法分子还骗取客户预存定金,或通过人为控制开赌结果等方式赢取用户赌资。

警方提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要做到陌生电话、信息勿轻信;个人隐私勿泄露;涉及钱财需小心;遇到事情勿惊慌。一旦受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吉林长春防范两起电诈案 挽损655万元

2021年12月25日14时,群众张某报警称其68岁父亲疑似遭遇电信诈骗,正前往银行汇款途中,拉黑、拒接所有家人电话,无法确定其位置。接报后,长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劝阻机制,问清老人体貌特征、受骗经过、电话号码等信息,同时专人反复拨打受骗老人电话,防止在此期间诈骗分子继续对其“洗脑”。

5分钟后,民警与老人取得联系,得知其携带55万元存款乘坐地铁前往银行准备汇款。民警一方面与老人持续通话进行劝阻,一方面指令公交分局民警拦截。14时28分,多名驻站民警经过努力,终于在文化广场站找到老人,将其搀扶至警务室耐心劝导,揭穿骗子真实面目,最终使其意识到被骗事实,避免其经济损失55万元。

2021年12月27日11时37分,身在上海的王女士向长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报警,称住在长春的70岁父亲给其打电话,索要银行卡及密码,不透露原因,疑遭受电信诈骗。民警立即拨打老人电话,表明身份,对其汇款进行劝阻。老人不听劝说,情绪激动。事态紧急,民警请其将电话交给银行柜员,问清银行地点后,告知其立即停止办理取钱、转账、汇款等业务,等待民警前往处置。

接到指令后,绿园分局正阳街派出所民警2分钟后赶到现场,耐心劝导老人,并调取相关诈骗犯罪手段和方法的反诈宣传视频,揭穿真相。视频中的演示与老人亲身经历如出一辙,老人这才醒悟。原来,老人准备将银行卡内总计600万元全部转至诈骗分子指定的“安全”账户,幸亏民警及时赶到,避免了巨额损失。

猜你喜欢
汇款受害人诱导
浅析诱导公式的导向功能
玉米单倍体诱导系XKY—1和XKY—2的选育研究
家庭暴力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没有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的部分,受害人能否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问责乏力冤案变悬案?
包头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将建成
一分钱谁不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