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福刚 赵宇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日益猖獗,成为当前所有刑事犯罪占比最高的一类犯罪,呈现出发案高、损失大、打击难的特点,成为严重威胁人民众财产安全的“毒瘤”“公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习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联席会议也提出了反诈防范为先的工作理念。预警劝阻工作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最有效的途径。但受技术手段限制、队伍劝阻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预警劝阻工作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预警失败案件的占比居高不下等难题。笔者结合日常工作,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预警劝阻工作提出些许思考。本文介绍了“人工+数据”相结合的预警劝阻模式,其有效避免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保护了当事人财产免受损失,全力守好老百姓“钱袋子”。
北碚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预警劝阻工作经验及做法
重庆市北碚区常驻人口80万人,有西南大学等高等院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6所、中学18所、小学47所、幼儿园120所。近年来,北碚区公安分局主动融合创新反诈载体,强化大数据预警,取得了良好的预警防范效果。特别是 2021年以来,不断完善“党政主导、公安主力、部门联动、街镇共抓、全民参与”的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劝阻工作格局,强化大数据预警,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共预警17.5万人次,日均劝阻预警500人次,首次实现发案同比下降的良好局面,全年电信网络诈骗发案1726起,同比下降26.68%,通过预警劝阻为群众挽回潜在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
坚持高站位精心谋划推进
引进反诈利器。北碚区高度重视电信网络诈骗预警防范工作,启用安巽科技公司“金钟罩”、东风大数据、“反诈狙击手”、成都无糖等多个预警系统,并针对辖区实际,拓展大数据应用功能,构建疑似诈骗信息“分局、派出所、社区、群众”四级同步预警劝阻机制,实现“宣传+预警+劝阻+反制”的精准防控。
组建宣防同盟。将预警劝阻工作上升为“一把手”工程。制定全区宣防方案,聚焦预警劝阻系统注册及使用人数上升、案件发案及经济损失金额下降的“两升两降”目标,推出开设讲堂、物建专业队、固化阵地、智能反制、常态通报等工作措施,压实全区部门、街道、社区工作责任,形成“党政主导、公安主力、部门协同”的预警劝阻格局。
严明奖惩制度。在区级层面,将预警劝阻工作纳入平安建设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考核,对预警劝阻推广不力的各区级部门、街镇进行绩效扣分;在区公安分局内部,对社区民警预警劝阻工作进行量化评估、扣分考核,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社区民警予以表彰奖励,已累计评选24名“反诈之星”。
坚持高效率精准预警防范
精准开展预警劝阻。当群众接到陌生号码、登陆敏感网址、可疑APP时,预警程序后台通过大数据比对,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及时同步推送至用户本人、社区民警、派出所、区公安分局反诈骗中心“四端”开展劝阻,并针对多次接收到诈骗信息的群众开展“点对点”预警宣传;引进深圳百应智能反诈语音呼叫系统,开发“杀猪盘”“刷单诈骗”“冒充熟人”等18种“固定劝阻话术”,通过智能语音提示第一时间对受骗群众进行劝阻宣传,解决了传统人工电话预警沟通易疲劳、情绪不稳定、思考打字易遗忘等问题,有效弥补了警力的不足。
精准投送反诈信息。依据辖区群众的年龄、性别、兴趣、区域及职业进行标签化分类管理。依据群众标签通过线上向群众推送有针对性、高质量的反诈宣传文章,实现反诈宣传精准滴灌,从而提升宣传效果及“入脑”效果。每月提供多篇高质量公共推文,面向所有服务号粉丝进行推送,提高群众防诈意识和识骗能力。
精准研发战法应用。以准受害人数据为基础,通过对预警数据深度挖掘QQ、微信、电话、短信、网站、APP等诈骗通联工具项,获取海量诈骗预警数据,深入研究各类技战法应用模式,为反诈止付、破案打击提供更加全面的技术支撑。
坚持全覆盖立体宣传推广
打造专兼结合劝阻队伍。制定全区公安机关预警劝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潜在被害人工作规范,全区所有街镇建成“派出所民警+综治干部+村(社区)干部+社会力量”的反诈预警劝阻专(兼)职队伍,依托“楼院哨兵”“平安志愿者”、网格员、社区工作者、小区物业管理员等人员组成的反诈预警兼职劝阻队,对劝阻队员进行现金奖励,强力推进该“金钟罩”等预警劝阻程序的宣传推广,2021年以来已兑现奖励金额10万余元并融合网格化管理,延伸预警劝阻触角;联合快递公司,组建快递员宣传队,向快递员颁发“反诈先锋”荣誉证书,快递员按照配送区域每日在辖区流动开展反诈宣传。
加强重点群体宣防。2021年,全面启动“无诈学校、无诈企业、无诈社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民反诈、你我同行”系列反诈宣传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推广“金钟罩”等预警系统,共开展讲座200余场,利用校讯通发送防诈宣传短信20万余条,实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家长反诈宣传全覆盖,提升教师等重点人群防范能力。
拓展反诈宣传阵地。选取全区人流量大的69个公交站牌,投放为期3个月的含“金钟罩”反诈微信小程序二维码的等反诈公益宣传海报;联合区科协、区妇联、区融媒体中心成立线上线下“反诈大讲堂”,进一步拓展宣传阵地。并联合西南大学组建志愿反诈预警队,以小品、舞蹈、游戏等多种方式宣传。與文旅委开展“梧桐书语文化沙龙”反诈网络直播节目。
当前预警劝阻工作存在问题
但电信网络诈骗“发案高、传播广、危害大、防范难”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以重庆北碚为例,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占全部刑事发案的44.34%,日均发案4.73起,仍是第一大刑事犯罪,群众经济损失9161.83万元,同比上升4.38%,日均损失25.10万元,特别是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失败案件172起,占全部立案的10%,预警失败率为0.10%。面对当前严峻形势,跟全国各地一样,在预警劝阻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协同理念待提高
公安机关“单打独斗”情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严重的制约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预警劝阻水平的提升。个别单位或个人认为打击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事情,防范犯罪也是公安机关的主责。在预警劝阻过程中或配合不积极、或单打独斗各自为阵,没有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劝阻力量薄弱,难以及时应对,导致受害人被骗,劝阻效果欠佳。各街道(镇)、村(社)没有形成以志愿者、网格员、楼栋长等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劝阻队伍,电话预警劝阻不能接通时,不能第一时间通过基层组织联系上劝阻对象。
预警数据滞后、信息不准确
对于预警劝阻工作,时间就是金钱,晚一分钟预警,当事人被骗的可能就加大一分,及时、准确预警是劝阻工作能够取得效果的前提和关键。在实际预警工作中,有些预警在当事人接到诈骗电话几个小时后才推送,即使反诈民警能够第一时间联系到当事人,其中一些防范意识低的受害人也早已完成了转账,预警滞后严重影响了劝阻成效。而且,一些预警信息不准确,当事人正常通话被识别为诈骗电话推送下来,反诈民警处置这些无效预警也延后了其他预警指令处置的开展。以2021年重庆市北碚区共发生5起100万以上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为例,其中3起为受害人被骗后预警系统才预警,2起是各预警系统均未对受害人预警。
预警劝阻能力欠缺
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预警的不断加强,各类预警数据和信息越来越多,但一些劝阻民警接触预警劝阻工作时间不长,缺乏主动劝阻的积极性,劝阻措施、话术单一,仅仅停留在电话、短信劝阻的层面,难以说服当事人,同时因为缺乏劝阻经验,不能根据说话语气、逻辑等细节识别出被深度洗脑的当事人,出现劝阻失误。
心理干预能力有待加强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过程中,公安机关联合其他机构运用“96110”预警电话、短信系统以及上门劝阻等预警方式,针对大概率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向潜在被害人发出危险警示,劝阻其不要向诈骗团伙转款。但在一些场合下,即使劝阻人员“面对面”向潜在被害人讲解其所遭遇的新型骗术,一些被害人仍然表现出不信任、抵触,甚至抗拒,直至转款被骗后才恍然大悟。究其原因,潜在被害人已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诈骗话术剧本的“洗脑”。诈骗团伙实施的“心理控制”让被害人对预警干预产生了一定的“免疫”。犯罪分子使用诈骗话术对被害人实施“心理控制”,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从而自愿将资金转给犯罪分子。当前,预警劝阻人员欠缺心理学知识,不能针对不同人格特征的潜在被害人调整劝阻策略。强化预警劝阻人员的心理干预能力,使预警劝阻活动向心理辅导发生转变,才能实现预警劝阻“反洗脑”功能与诈骗话术剧本“洗脑”作用的抗衡。
预警劝阻工作建议
有效的预警劝阻可以成功避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保护当事人财产免受损失。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预警劝阻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多种途径提升预警劝阻工作成效,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安全。
坚持科技赋能 不断提升预警深度和广度
公安机关要推进警企合作,加强同通信管理局等有关部门、通信运营商、金融机构和阿里、腾讯、百度、360等互联网公司以及无糖科技、安巽等科技公司的合作,依据预警原理,加大预警系统研发,建立本地大数据情报资源池,搭建分析模型,提升技术预警发现能力,对各种涉诈后台的数据进行渗透获取,深度挖掘QQ、微信、电话、短信、网站、APP等诈骗通联工具项,汇集海量的涉嫌电信网络诈骗“黑名单”,通过AI人工智能自动比对、自动研判,不断增加预警数量,扩大预警信息的覆盖面,增强预警信息的全面性,做到及时准确进行预警。
强化队伍建设 不断提升预警劝阻能力
做精做强公安机关专业劝阻预警队伍,针对频繁出现的“杀猪盘”、刷单兼职、冒充熟人等诈骗类型,不断总结其诈骗手法及作案规律,梳理总结成功劝阻经验,根据不同的诈骗类型,制定相应的劝阻流程及劝阻话术,编写预警劝阻工作手册,定期举行业务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比武等多种形式,提高民警辅警“能劝”“会劝”能力水平。同时,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组建社区干部、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预警劝阻队伍,做好人、财、物保障,建立配套奖励工作机制,建立亲属、朋友、社区、派出所、反诈骗中心等社会多方共同联动和分级预警处置模式,分级分类进行刚性上门劝阻,不斷提高劝阻成功率,全力降发案。
加强心理研究 不断提升预警劝阻效能
常规预警活动对于被害人的劝阻具有局限性。预警劝阻主要是以揭穿骗术的方法提示被害人及时切断与犯罪人之间的通讯往来与资金转入的交互通道,以避免财产损失。通常情况下,潜在被害人被成功劝阻或被骗一次之后,就会对诈骗话术剧本发生“免疫”,不再相信类似的诈骗手法。但是,也有例外,比如一些特殊被害人反复受骗,因为骗术揭穿和防骗指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除诈骗话术的“洗脑”作用,但改变不了被害人的认知偏差、否定性思维及其背后深层的情感需求。要进一步增强预警话术中“反洗脑”心理控制术原理应用,强化受害人心理研究,以对抗诈骗话术的心理控制,能够在预警解除过程中准确判断被害人的反映特征,在短时间内建立被害人对预警人员的身份认同感和信任,并且给与“一击命中”的说服。劝解的关键是要打开诈骗话术中层层联接的条件暗示所形成的“枷锁”,停止被害人资源与虚构情景相联结、配合的错误意识及其继续向前发展的反应势头,以出其不意的穿透性关键词诱发被害人的错误认识发生逆转。同时根据被害人心理反应及其表现,采取强度不同的上门预警、见面干预措施,必要时采取技术切断措施,终止被害人转账行为,增加预警劝阻的深度和方式。
强化部门协作 不断凝聚预警劝阻合力
着力推动相关行业部门落实监管主体责任,督促金融、通信、互联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前移管控关口,形成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的整体合力。深化互联网整治,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网上涉诈有害信息,营造清朗干净的网络空间,积极会同网信办等部门,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联合监管,完善公民信息安全防护机制,进一步堵塞漏洞、防范风险。要加强同各单位各部门的紧密联动,借助电信、网络、科技公司等各方力量,积极开展对街道、乡镇党政干部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培训,做到精准施策,梳理本地常见电诈类型,精心编制《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及案例汇编》,提升防范举措的针对性。密切同通信运营商、金融机构的联动劝阻,对于电话通话时间较长、手机设为飞行模式或呼叫转移、不相信劝阻民警提醒等被骗可能性较大的潜在受害人,要果断采取保护性停机,为民警当面劝阻赢得时间。
分级分类劝阻 不断规范劝阻流程
紧盯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刷单、贷款等常见诈骗案件,结合年龄性别、从业情况、生活情况、被骗特征等因素,分类搭建易受侵害群体分析模型,融合网络数据、行业数据和通信数据,建立疑似被骗人员、重点关注人员、特定行业人员三个主题数据库。引入风险评估,针对低危险等级可采用自动短信劝阻、自动语音劝阻,中危险等级采用96110人工电话、网络劝阻,对于高危险等级采用辖区民警手持终端一对一上门劝阻以及主动关停阻断和其他保护性止付等措施,尤其要形成一套规范的见面劝阻的流程等。对发现正在遭受诈骗的,通过96110反诈热线进行电话劝阻,或由派出所立即出警见面劝阻;对已经进行转账汇款的,对涉案账户进行止付冻结;对已与诈骗分子建立通联关系的群众,要指导其卸载安装的赌博类、股票期货类、虚拟币交易类等非正规APP,退出在微信、QQ、钉钉、易信等即时聊天工具加入的股票群、投资群、刷单兼职群;对以交友婚恋为名正在被诈骗的群众,要发动其亲友协助开展劝阻工作。
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中,公安机关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先,扎扎实实加强人防、技防、意识防。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依托科技信息化手段,加强大数据分析研判,精准识别疑似线索,及时预警发现潜在受害群众,逐步形成了“人工+数据”相结合的有效的预警劝阻模式,避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进一步筑牢防骗拒骗“防火墙”,保护当事人财产免受损失,全力守好老百姓“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