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建
摘要:甲鱼味道鲜美,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经过处理后能够成为美味佳肴,而且还具备较高的药用功效。现如今,人工养殖甲鱼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病害。因此,本文针对生态高效养殖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甲鱼养殖水平。
关键词:甲鱼;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甲鱼别名团鱼、鳖,是一种两栖爬行动物,一般常在水底泥沙中生活,主要以动物饵料为主,包括一些鱼虾等小型动物,配合青草、谷物、果皮屑等辅料。近几年,人工养殖甲鱼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但是养殖过程中暴露出的病害也越来越多,导致甲鱼养殖成本越来越高,价格低迷,在这样的情况下,养殖户只有不断的降低成本,尽量减少病害,才能够保证甲鱼养殖的品质。
甲鱼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爬行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甲鱼一般多栖息于水质清澈的江河、湖泊、池塘等水域,用肺呼吸。因此在甲鱼养殖过程中周围或中心的位置,一定要留有足够的沙滩面积,这样也能够方便甲鱼进行陆地活动,甲鱼的生活习性可以总结为三喜三怕,也就是喜洁怕脏、喜阳怕风、喜静怕惊。甲鱼在生活过程中对于周围环境非常的敏感,只要周围稍有动静就能够迅速潜入到水底,因此甲鱼养殖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周围环境的安静,一旦受到惊吓很有可能会影响到甲鱼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在生长过程中甲鱼主要是使用肺呼吸,一旦水温低于15℃甲鱼就会潜入到池底进行冬眠,这时会使用腮状组织的辅助器官进行呼吸。一般来说,每年11月初到翌年3月中旬是甲鱼的冬眠期。
2.1 池塘建设
就目前甲鱼养殖的实际状况来看,土塘养殖比较多见,但是土塘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也进一步加大了养殖过程中疾病出现的概率,降低了甲鱼的成活率。因此,我们应根据甲鱼实际生活习性以及特点,选择合适的池塘位置,由于甲鱼具有喜阳怕风、喜静怕惊、喜静怕脏的特点,应根据这些实际特点选择一个相对比较安静,而且背风向阳,保证水源充足且干净的环境。池塘建设过程中,还应在池塘内修筑水泥地面,在池塘口使用石棉瓦进行安装固定,确保甲鱼不会逃跑,养殖的池底部可以使用9~19毫米的淤泥,能够有效起到防污染的功能。池塘建设完成以后,还需使用生石灰对整个池塘进行消毒,甲鱼的投料台一般会使用木板建设十字结构,也可用作晒背台,其规模119厘米×59厘米,利用绳索安装在池底的排污口附近,这样建设的池塘能够有效隔绝外界环境的污染,降低疾病的出现概率,从而有效提高甲鱼养殖的品质。
2.2 苗种放养
放养甲鱼苗时,如果是甲鱼种,可以让其贴着水面随意游走,如果是未开食的水甲鱼苗,需要直接用手捧起撒在池中。一般养殖的规模为3~5厘米,放养的密度为3500~4000尾/亩,如果甲鱼苗相对较小,可以适当增加其放养量,同一池塘甲鱼苗的规格一定要整齐一致,而且放入到池塘以后需要停喂1~2天,再配备合适的饵料进行养殖。
2.3 饲料投喂
甲鱼养殖过程中以配合饲料为主,同时混合约10%的蔬菜,添加10%~30%的螺肉,鲜料的添加量需要控制在10%~40%,添加鲜料的时候,需要经过消毒处理,并且需要做到现配现用,防止出现腐败变质的情况,与配合饲料一同放入绞肉机形成糜状,然后再搓成团,马上进行投喂。使用天然饵料进行甲鱼投喂能够有效节约成本,而且还能够弥补混合饲料的不足,在混合饲料质量不稳定的时候,还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加快生长速度,盡量减少疾病出现的概率,在喂料之前需要提前将饲料摆好,水位应刚好到饲料板的边缘,离水面2~3厘米,饲料团蘸一点水,使用2~3个钉或者小木条固定在饲料板上,防止被甲鱼推入到水中。由于甲鱼的胆量相对较小,所以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甲鱼产生的干扰,如果是在夏季进行投料,一定要在日出之前或者日落时再开始投喂。
2.4 水质调节
根据外界环境的气候和水温来调节池塘的水位,进行定期的冲水,而且一次的变化不能够过大,只能够在小范围内进行调节,每次换水量不能够超过总体水量的1/3,防止出现水位忽高忽低的现象,使甲鱼受到应激反应,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有条件的养殖户还可以使用微水流,也能够有效提高养殖效果。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漂白粉、强氯精、生石灰、二氧化氯制剂对整个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一般在放药以后的2~3天在池塘内泼洒光合菌制剂,也能够对池塘的水质起到有效地调节作用,每个月进行1~2次调节即可。
2.5 水面种青,搭建晒背台
甲鱼养殖过程中还可在饵料台的附近种植水葫芦,由于水葫芦的根系相对比较发达,能够有效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进一步净化池塘水的质量,而且还能够方便甲鱼隐藏晒背。在放入到池塘之前,也需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使用竹棍固定在进水口的位置,数量不能够过多,如果水葫芦生长过快或者发现有死亡植物时,一定要及时捞出保证数量。如果是边坡地较少的养殖池,还可以在池中央设置2~3个晒背台,这样也能够帮助甲鱼休息或者晒背,一般来说,可以使用毛竹或者竹箔制作晒背台。
2.6 越冬管理
当每年11月份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甲鱼就会进入到冬眠状态。如果甲鱼的体质相对较差,在冬眠过程中很有可能会死亡,即使勉强越冬,也很有可能会感染疾病,导致甲鱼死亡。因此,在越冬之前一个月需要将投放的饵料调整为动物饲料和配合饲料比例为4∶6,同时在饲料中添加2%~3%的维生素,这样也能够有效提升甲鱼内脂肪的囤积,确保能够满足甲鱼冬眠过程中能量的需求。越冬的水位应控制在1.5米左右,一旦温度上升,可以使用二氧化氯对池塘进行消毒,保证池塘周围环境安静,防止甲鱼受到惊吓而消耗能量影响其冬眠效果。
2.7 做好病害防治
针对甲鱼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疾病,需要定期做好预防措施,控制池塘中浮游动物和植物的数量,调节水质。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在饵料中定期添加中草药制剂、抗菌药、抗应激制剂等防范药物,同时对池塘进行定期消毒,清池分养的时候也可泼洒一些降应激药物进行预防,在池塘内还应定期使用底质、水质改良剂,对水质进行有效调节。另外,甲鱼养殖过程中,还应定期对池塘的甲鱼的生长状况进行抽检,根据进食状况确定甲鱼群体是否感染了疾病,一旦发现出现疾病的甲鱼,立即隔离确诊病症,并且采取有效地治理措施,对整个池塘进行药物或者药物预防,防止疾病传染。如遇天气突变,换水后养殖环境出现变化,也应该使用降应激药物进行预防,能够有效降低甲鱼出现的应激反应,保证甲鱼的正常生长。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现如今水产行业相对比较混乱,有一些没有丰富养殖经验的人员从事药物销售,为了销售药物也经常会灌输一些不科学的养殖技术,导致原本的落后的养殖技术更加混乱。一般甲鱼养殖者的年龄相对较大,而且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其本身的养殖理念也比较落后,也不具备创新型思维,仍然按照以往的养殖方式进行管理,这也进一步影响了甲鱼养殖行业的发展。因此,面对这些现状,我们一定要普及科学的养殖方式,正确使用药物,提高甲鱼的养殖品质,促进养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整个养殖行业的调控力度,规划出专门的养殖基地,进行规模化、集中化的统一管理和调控,同时还应该针对水产药店进行有效地管理,积极宣传正确的养殖理念,定期安排专业的养殖人员对养殖户进行指导和培训,从根本上提高甲鱼养殖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