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琴
课堂练笔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教育形式及手段。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以课堂练笔为切入点,依次分析与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练笔的概念、切入点及策略,旨在通过对课堂练笔的探讨,促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高质量开展,进而推动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与协调发展。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的一门基础公共课程,对培养学生扎实的语用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学习及其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如何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及其质量便成了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教学难题。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宜的、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以追求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在这一长期探索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课堂练笔的恰当引入与组织能使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注意力更加集中,能更好地收获对所学语文知识的深刻认知与理解。以下,笔者从自身的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出发,对随堂练笔的概念进行界定,也将结合具体实例详细阐述小学语文课堂练笔的重要切入点及其具体实施策略。以期推动语文课堂练笔教育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完善,与此同时,在随文练笔的过程中带动小学生阅读素养、写作素养等在内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一、课堂练笔的概念界定
课堂练笔也称为随文练笔,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从所教学的语文内容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拿起手中的笔以写作的形式进行练习与记录的一种活动。课堂练笔的实质是语文教师将阅读与写作这两项重要的语文教学活动有机整合到了一起,学生边在课堂上学习语文阅读文本、锻炼与发展自身的阅读水平及其能力,并在课堂适宜的时机进行语文写作的练习,以推动自身写作素养的发展与进步。课堂练笔不是学生单一素质的培养,而是将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提升视作目标,这是课堂练笔区别于其他语文教育手段最鲜明,也最突出的一个特征。
二、课堂练笔的切入点
在明确了课堂练笔的概念及其内涵之后,笔者将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与探讨小学语文课堂练笔的有效切入点,这是本文研究的重要部分。
(一)课堂练笔练感悟
在结束了对一篇阅读文本的学习后,学生都会有自身的认识与看法。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他们同样会收获诸多的阅读感悟与启示。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小练笔中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会,其实质上也是引导学生宣泄情感,从而加深自身对所学阅读文本深刻认知的一个过程,可以同时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两项能力的均衡发展。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这一阅读文本时,不少学生便对其中鲜明的人物形象有着独特的认识与看法,对此,笔者便鼓励学生进行课堂练笔,将自己的阅读感悟进行文字形式的呈现与表达。学生纷纷拿起手中的笔进行书写与记录。有的学生在小练笔中写到“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蔺相如,他爱国,在国家面对利益的威胁时勇于挺身而出;他聪明,用自己的智慧维护了国家的利益;他宽容,面对廉颇所表现出的敌意,他从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不曾放在心上……蔺相如是一个我们都值得去学习的人物,他的身上有很多的闪光点”;还有的学生在小练笔中写到“很多人认为廉颇是一个自私的人,他嫉妒蔺相如,这是廉颇身上的一个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廉颇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与错误后,敢于负荆请罪,争取蔺相如的原谅,这是很多人都不具备的敢于担当责任并积极去改正的一种宝贵品质”。廉颇更像是我们普通人,有缺点,但是也愿意去改正,他的这一品质也是值得我钦佩的……就这样,学生用语言文字去描述与宣泄的过程中,其实质上又经历了一番对所阅读文本细节的梳理、审视与反思,这除了有助于深化他们对《将相和》这一阅读文本认知的同时,还切实以小练笔的形式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与发展。
(二)课堂练笔练技巧
部编版所选取的阅读文本都是教材编写者精心挑选并予以收录的,其经典性较强,不少更是能给小学生以无限的写作启迪。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应有意识地落实以读促写的理念,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所阅读的文本中学到的技巧,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写作中,以推动写作水平的逐渐提升与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堂练笔中尝试进行写作技巧的模仿与练習无疑便是践行上述观念的一种有力体现。对此,笔者的感受颇为深刻。
例如,在教学《四季之美》这一文笔优美的散文时,除了要感知作者笔下四个季节不同的美与韵味外,学生还从中学会并掌握了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这便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写作技巧。在学习了这一写作技巧后,笔者便鼓励学生在课堂练笔中加以写作的练习,用手中的笔按照时间顺序这一描写方法对一件事、一处风景等进行细致的描绘与刻画。有的学生从雨前、雨中、雨后的时间顺序入手,对一场雨带给人们生活的变化进行了描绘“下午天气突然变得阴沉沉的,乌云越压越低,小孩子们看见了都赶紧跑回了家,大人们也赶紧收起了晾在外面的衣服与被子……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一场大雨呼啸而来,大大的雨点拍打在玻璃上、落在地面上,溅起了一朵朵调皮的水花,雨越下越大……雨停了,太阳出来了,看到天上挂起的一道彩虹,人们都走出了家门,兴致勃勃地观看着,孩子们也穿着雨鞋在积起的水坑中开心地踩着,别提有多热闹了……”就这样,学生将在课堂上新学到的写作技巧加以娴熟地练习与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写作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三)课堂练笔练想象
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项想象力十足的活动,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才能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看,进而将细腻的情感升华,并形成一篇篇情感真挚的高质量文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这是推动小学生语文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鉴于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进行续写、扩写、改写等练笔活动便显得至关重要。
笔者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堂练笔中练想象,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反馈。例如,在教学《穷人》这一阅读文本时,鼓励学生尝试将桑娜拉开帐子后发生的事情进行写作。这一课堂练笔任务布置下去后,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进行续写的热情,大家积极拿起手中的笔进行写作。从《穷人》原文的内容来看,渔夫及其妻子桑娜两个人虽然物质上非常贫困,但是他们的心灵却非常富有,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人,这是一种基于原文且进行升华的正常续写,在锻炼了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也让其关于《穷人》这一阅读文本的认知得以深化,自身的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发展,达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教育效果。
三、课堂练笔的有效策略
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小学语文课堂练笔中教师恰当的指导策略,其将确保小学语文课堂练笔最大限度上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与作用,推动小学生以练笔为载体实现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一)紧扣文本,以教材文本为依据
课堂练笔区别于写作最大的一个特点便在于其“课堂”二字,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课堂练笔时,一定要注意紧扣课堂所教学语文文本内容,让课堂练笔为文本阅读教学服务。例如,在教学《爬天都峰》这一课文时,课堂练笔便应当有明确的对象,即学生练笔的内容要围绕这一课文的相关细节来展开。又如,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一简短的古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笔,练笔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扩写,可以是续编,可以是写读后感悟,但无一例外都应紧密围绕《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一阅读文本进行。这样的语文课堂练笔才能更好地彰显出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特点,能有效发挥教师的作用,推动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也将教材文本教学的目标有效落到实处。
(二)包容兼具,鼓励学生多元表达
“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早已被大量教育实践所证明了的客观规律。而其在小学语文课堂练笔中也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即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课堂练笔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扰与限制,而应持有包容兼具的理念,允许学生个性化表达、多元化表达。这样的语文课堂练笔才会绽放出多维的火花,也才能让学生在书写不同的内容以完成课堂练笔的过程中切实锻炼自身的语文素养及其实际能力。
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而读书》这一课文时,笔者注意到班上不同学生在课堂练笔中的着力点有着极大的不同,有的学生以少年周恩来为榜样,表明了自己也要树立这样长远的目标,认真学习、努力读书;也有的学生以那个时代的历史切入,表明了“落后就要挨打”,认为只有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避免这样的问题;还有的学生对谄媚的那部分特殊人进行了鞭挞,认为做人应有傲骨,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就出卖国家的利益……不同的学生的着力点不同,但却很好地体现了多元表达的特点,也让我们本次小学语文课堂练笔有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而这恰恰才是有效地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堂练笔,推动其更好进步与成长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三)融入感情,让学生的文笔更加生动
当前小学作文的一大问题就是缺乏感情的融入,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如同流水账一般,很难体现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感情。因此感情的融入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方向之一。例如,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写出心中的感悟,不要给学生设置条件,只需要学生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例如,在学完《两茎灯草》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对文中吝啬鬼的看法,同时也要让学生结合生活来表达对吝啬的感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勇于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而再鼓励学生将感情融入写作中。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会习惯于将感情融入写作中,进而丰富作文的内容,让作文富有情感和灵魂,让学生的文笔更加生动。
(四)注重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的写作不仅仅是要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叙述,同时也要加入一定的思想。小学生的特点是想象力丰富但思维和表达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利用想象力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例如,在随笔写作中,教师不应该只拘泥于学生对现实题材进行写作,应多鼓励学生写一些虚拟的题材,例如,对喜欢的动画或童话故事进行改编等,从而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学习,引导学生学习修辞手法,让学生在随笔中进行记录和积累,积累优美的词汇以运用到作文中。同时为了开拓学生的眼界和体验,教师也可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对当地的风景名胜或者公共场所进行一定的观察和体验,并且鼓励学生进行随笔练习,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思维,并且可以有效给学生提供写作题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及时反馈,提升学生练笔热情
当学生完成了课堂练笔的内容后,教师还应及时予以反馈与评价,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写的内容是有意义的,是有价值的,这对激发小学生蓬勃且持续的练笔热情将产生积极且突出的影响。笔者在自身的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就很好地落实了这一理念。例如,将一些写得好的学生的练笔内容进行展读,可以是学生自己读,也可以是由教师来读。此外,笔者还会将这些写得好的内容积累起来,张贴在教室,这样对于这部分写得好的学生来讲便是一個极大的鼓励,也能对其他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吸引他们在日后的随堂练笔中再接再厉,以便也能展示自己所写的练笔内容。可以说,来自教师的小小反馈,都会让学生的随文练笔积极性得到极大的维持,而这将为他们踊跃地融入随堂练笔的练习中产生至关重要的推动力量。
综上所述,课堂练笔的恰当引用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得以有效组织与开展,小学生对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认知更深刻,掌握得更扎实,写作水平也在一次次的小练笔中切实得到了锻炼、提升与优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立足教学实际情况,树立语文核心素养的新观念,重视课堂练笔这一环节,将其与阅读教学进行充分地融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赋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更多的新意,也让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三融’习作:统编教材视域下语文习作教学新样态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jgzx20-141)的研究成果。
(邱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