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玉
课后习题是语文教材的辅助系统,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忽视了教材课后习题的运用价值。课后习题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小学语文高年级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后习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唤醒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关注。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自主阅读兴趣培养、重点内容解读、提升阅读素养、拓宽阅读视野等方面做出尝试,让课后习题走进课堂,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后习题的有效运用也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在教学备课中没有好好运用课后习题,反而选择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教辅练习,拔高或者拉低了实际课堂情境下的教学实效,导致部分课堂教学不尽如人意或者没有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当前,课后习题日益引起了教师的关注,在统编版教材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很多教师关注到了它的一气呵成,关注到了它的系统性。课后习题,也是教材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通过习题设计,我们可以看出设计者的意图。在高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后习题的设计更加侧重学生能力的提升,从文本信息的整合和筛选到词语的鉴赏,从拓展阅读到比较阅读,从文本阅读到思维拓展等,这些内容都可以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服务。本文基于高年级语文课后习题使用的教学经验,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是高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基本摆脱文字障碍的学生,对于阅读或长或短的课文,都是没有压力的。同样是读,有的同学读完便深有感触,而有的同学读完基本内容都梳理不出来。这就是阅读有效性的问题。在高年级的课后习题中,重点便在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对文本情节做出最有效的判断,故而,带着课后习题去阅读,事半功倍。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后习题的前两道题作为学生初读课文的依据,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有效性,使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如鱼得水,自在愉悦。
例如,在《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借助课后习题展开课程教学活动。这篇文章中有着浓浓的节日气息,学生读起来也比较随意、自在,但是文章的篇幅较长,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习题的第一题:“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和第二题:“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看着这两道课后习题,让学生自主阅读,这样学生读起来便有重点了。文章的详写和略写的内容也一目了然,学生可以明确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也可以将作者的行文脉络加以探究和梳理,明确写作的顺序,阅读的效率也就大大提升了。而第二题,通过教材中春节的描述,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春节趣事,春节发生了哪些事情,能让学生回想全家怎么过春节的,自然而然就让人回忆起往事。因此,这样的引导阅读让学生的自主阅读欲望更强。
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语文基础能力已经不同于中低年级学生,基于课文长篇教学而言,语文教师就要考虑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的重要性,毕竟他们关于自主阅读方面也许有很多自己的理解。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地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利用课后习题中有关文本内容的信息,引导学生快乐阅读,自主阅读,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第一遍粗读文本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自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够边阅读边思索,学会把握重点。
自主阅读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要重视自主阅读环节的重要性影响和意义,发挥自主阅读环节可能带来的帮助和影响。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利用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更有侧重点、更有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形成学生的学科素养,而想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就要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课后习题和阅读文章素材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学会在自主阅读的过程当中通过课后习题来调整自己阅读的侧重点、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主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探究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突破文本重點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最有效的环节便是学生交流探究的环节。在这个环节,往往教师会为学生设计很多问题,有关文本的赏析或者是思维迁移……这样的提问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在课后习题中,我们不乏看到这样的题目,但是教师有没有好好运用呢?部分新入职的教师反而喜欢用一些市面上的教辅资料,没有看到文章后的习题,我们不仅要问教师为何还要舍近求远?直接将课后习题纳入课堂交流的话题中不是更有效?既消除了学生对于问题的神秘感和恐惧,又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这样的问题探究中获得自信。其实教材编辑者,以及参与教材编辑的各级语文教育专家,在编辑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即课后习题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它本身就体现出了教育的公平性,故而教师利用课后习题突破文本的重点,无可非议。
例如,在《腊八粥》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考课后习题的第三题展开阅读活动。在第三题中有这么一道练习题:“‘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像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这个题目其实就告诉学生如何将文本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部分提炼出来,这也告诉我们了文章的细腻写作是什么样的句式,对比其他描述不仔细的句子就能明显感受到两者的对比,从而让学生体悟语言运用的妙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于语言的分析能力,尤其对今后写作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自主寻找这样的句子,加以赏析,与同学进行交流,这也在无形中使学生把握了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当然,在交流和讨论中,学会赏析细节,体悟语言的表现力,阅读能力也就获得了提升。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理解部分,课后习题往往就能很好地体现这方面的要求。为此,教师引导学生课前预习须借助课后习题,让文本知识从繁到简,使重点内容凸显出它的价值,这又何尝不是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正确途径呢?面对当前的烦冗的课程教学内容,学生难免学花了眼,而如果让课后习题参与进来,那么,教学思路便会更加清晰,学生的学习也更加具有方向性。虽然课后习题中关于文本理解的题目不能针对全文教学内容而涉及全篇课文,但是课后习题往往采取举一反三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文本理解。
三、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在学科素养被关注的今天,教师不能忽视每个学生的素养形成。阅读素养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长期的阅读参与。教师发现,高年级的语文课后习题已经不单纯面向语言建构,更融合进了阅读素养,出现了很多拓展阅读及比较阅读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加深远,阅读的效率也更高。然而,目前很少有教师将其作为课上探究的内容,通常将其留作课后的作业,这样,学生便在随意性的阅读中被动接受,有效性大打折扣。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妨将课后习题中的这些内容作为课堂授课的一部分,那么,在这些有价值的阅读资源中,学生的素养又何愁不提升呢?
例如,在《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最后一道练习题值得我们关注,这是一道很好的红色革命主题教育的历史大题。原题为:“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李大钊、刘胡兰、董存瑞,还有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交流。”看到这道题,教师选择2021年的热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相信很多学生在家人的带领下看过部分电视剧,了解到电视剧中的一些人物,诸如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等的事迹,再加上这部热播电视剧在今年的反响,是一部非常可贵的红色革命教育题材的电视剧。有些学生看过,就让他们说一说剧中人物的革命事迹,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播放一些革命英雄的影视剧片段视频,让学生学会珍惜当下的生活,感受国泰安宁、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意义,让同学一起讨论交流,这样的讨论往往比文字阅读更有强烈的感染力。最后一道練习题,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不足的情况,教师可适当引入一些跟习题有关的当代事件的影响,《十六年前的回忆》文章是回忆李大钊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引入课堂往往更具形象性、情感性。
阅读素养培育是小学语文教学在实践开展的过程当中的重点内容和核心内容。现阶段的教育研究,强调在实践开展的过程当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成长奠定好基础和保障,而阅读素养的培养正是契合这一教育目标确定的学科目标,教师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资源的丰富,结合课后习题及课堂文本素材对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和培育,同时也通过多种资源的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语文教学本身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实现对学生更加综合全面的教育
四、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在小学语文部分课后习题中,阅读链接同样值得我们思考,这部分的阅读链接往往就是课文同主题的文章,让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文章的异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不能忽视阅读链接的文字资料,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对比思考,凸显学生的语文理解与学习能力。当然,语文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再次拓展,将这个主题同整个单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大的单元主题,落实学科要素培养需求,做好“一文到一类”或者群文阅读的主题开发,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教师的教材运用能力。
例如,还是以《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后习题中的阅读链接中的相关资料。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去阅读:“同学们,请大家自主阅读这篇课文,你有没有被其中的情节感染?在这样的情绪下,我们来读课后习题中的《囚歌》,体悟先辈披荆斩棘换来的美好生活,感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怀。这首诗与文本内容之间的情感联系在哪里?我们大家一起来寻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拓展和比较阅读,强化了学生的情感认知,审美鉴赏能力在这样的阅读中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不仅如此,学生的思想品质也得到了升华。这节课课后习题《囚歌》涉及同主题阅读方面的延伸资料,教师可以针对情况提前准备一些背景资料,促进学生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同样,《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教材原文以张思德同志为人民利益而壮烈牺牲为例讲述了共产党人如何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的阅读链接是《十里长街送总理》,周总理一生都在为人民利益而奋斗,非常符合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可以说,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的习题中的阅读链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需要教师将课后习题中与课内外阅读相关的内容纳入课程教学范畴,借此培养学生比较阅读和拓展阅读的能力,教学才能够在这样的融合中凸显出更有意义的一面。
阅读素养培育从根本上讲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将目光集中于薄薄的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立足教学内容,发挥语文教学的延展性,对教育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丰富和优化。而在教育内容丰富和优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教师的教学内容优化要符合学生的学龄兴趣,其次教师的教学内容优化要立足于教材,最后教师的教学内容优化要反馈于教材,也就是说学生在接触更多知识之后再反观教材时可以得到新的感悟和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阅读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课后习题不应该被忽视,它应该成为课程教学中闪亮的旗帜,使学生能够不断探索,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高年级语文课后习题的价值在于能够使学生在语言、思维、情感、视野等方面的能力不断发展,教师应该更加积极利用它助力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在具体的高年级语文课程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从自主阅读、重点突破、提升素养、拓宽视野等方面展开课堂教学活动,让课后习题与教学相融相生,成就多彩的语文课堂。
注:本文为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2021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后习题有效使用研究”(课题编号:DQJYKT2021-17)的研究成果。
(邱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