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尚辉
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理念与模式均发生了很大转变,尤其是有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方法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从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来看,主要有讲练结合方法、任务驱动方法、主题教学方法。本文重点对这三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作较为系统的分析论述。
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说,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是尤为关键的,这也是教师不断探索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可以推广应用的教学方法更多,且得到师生的认可,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均大有裨益。目前来看广泛应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方法包括三种,即讲练结合方法、任务驱动方法、主题教学方法,均有着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因此,在实际应用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务必理性看待与科学应用,尤其是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联合起来使用。对此,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论述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应用时的利与弊,期望可以为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方面的建议。
一、讲练结合方法的应用
讲练结合方法一直都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现阶段讲练结合方法依然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在应用讲练结合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先向学生讲授或演示一个操作,而后再由学生实践操作。此时教师可以在一旁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但是一直以来,讲练结合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反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被视为一种落后的教学方法,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讲练结合方法的发展。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讲练结合方法时,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比如,要认清楚讲练结合方法的操作性强、快捷性、足够简明的特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讲练结合方法的不足这一方面来说,讲练结合方法会过于机械化,课堂气氛无法活跃起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往往无法得到集中的凸显,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深度学习能力会有较大的不利。另外,教师在应用讲练结合方法时会过分强调操作技能,学生多是进行单纯的技术练习,无法开展综合性的练习应用。因此可以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易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需要很长的时间。
针对讲练结合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教师在实际应用时要始终立足于学生,确保讲练结合方法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具体来说,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性的操作知识或难度较大的技术知识时,教师可以优先使用讲练结合方法,既可以在课堂上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内嵌到任务驱动法和主体教学法中。另外,在应用讲练结合方法的过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先学后教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知识点,可以使用边教边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较高难度的知识点。相信通过不断优化讲练结合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可起到培育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
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发挥讲练结合方法的优势,在教学实践展开的过程中对讲练结合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优化和改良,使之更好地契合现阶段教育需求,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任务驱动方法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是广泛的,甚至一度成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首选方法,发挥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早在2004年时,教育部便已经提出了有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建议和指导,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同时确保学习任务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各种学习任务巧妙地内嵌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具体来说,在任务驱动法应用时,教学环节包括提出任务、任务分析、学生探索、完成任务、交流评估与归纳。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值得推广应用。
从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这一角度来说,可以很好地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可以让学生紧紧围绕学习任务进行课堂学习。学生可以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足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全程参与课堂学习,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意识与能力、深度学习能力均大有裨益。但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存在明显的弊端,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时会首选任务驱动法,似乎只有任务驱动法可以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这是任务驱动法应用时的最大误区;二是教师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设计中存在误解,一些教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过于简单,不具有探究性,无法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三是任务驱动法注重凸显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有较多的教师会过度参与学生的课堂学习,导致学生自我探索的空间减少,无法更好地培育独立学习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
针对任务驱动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教师要始终秉承创新意识和精神,对任务驱动法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作不断完善与创新,以求发挥任务驱动法的最佳优势。结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教学》的相关要求,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时要重点把握好“任务”的特定含义,务必确保任务富有趣味性、可操作性、情境性,并且任务的大小要适中和具体,可以吸引学生参与任务的完成,以此帮助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
现阶段的教育强调在教育展开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和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是较受欢迎的,在现段实践教学应用的过程中应用频率相对较高。教师要认识到任务驱动法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所能达成的效益和影响,结合教育内容学科特征和受教育主体特征,对任务驱动法作出有效的调节,让任务驱动法与实际教学需求更为契合,以此为中心,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主题教学法的应用
主题教学法虽然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所应用,但应用广泛性是不及任务驱动法和讲练结合方法的,不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主题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频率正在增加,值得进一步研究。具体来说,主题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一些趣味性的主题,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并在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信息采集能力和加工技能。目前来看,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主题教学法时,一方面是将一节课中的教学内容作为主题,继而进行主题开发与设计,另一方面是将学生某一个学习阶段的教学内容或单元内容作为主题,均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主题教学法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教师对教学主题的划定不合理、选题不准确。再如,主题教学法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思考,没有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所选择的学习主题缺乏可操作性,脱离了课堂教学的本质。
针对主题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不足,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教学主题的确定,要更多地着眼于现实,打破主题教学法中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同时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确定是否使用主题教學法,确保发挥主题教学法的最大优势。
主题教学法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考量以下几点问题,进而有效地避免现阶段主题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首先教师要认识到主题教学法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和认知。为此,教师在主题确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受教育主体的特征,包括受教育主体的兴趣特点、能力特点、认知规律等,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突出综合的考量和分析。其次教师的主题确定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上文中也有所提及,主题教学法相较于其他教学法应用的频率相对较低,且可适用的范围相对较为狭窄,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整体教学的进度和教学所能带来的效益和影响,教师就要立足于教材内容,结合整体教学需求对主题是教学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以此为中心,让主题教学法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所能达成的效益影响进一步提高。
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以对分课堂为例
通过分析讲练结合方法、任务驱动方法、主题教学方法这三种教学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劣可以发现,三种方式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无法实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结合新课程改革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所提出的诸多要求,教师应该不断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理念与模式,多使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以此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对分课堂是近年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有着较多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一)对分课堂的理念
从本质上来说,对分课堂是以讲练结合方法为基础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法,更加强调课堂上的讨论与讲授,同时凸显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具体来说,教师在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法时,要将讨论作为核心,将课堂教学的时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留给教师讲授知识点,剩下的一部分时间则由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通过应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课堂学习可以更加主动,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总的来说,对分课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教师在课堂讲授、学生吸收与内化知识点、进行课堂讨论。在课堂讲授环节,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基础知识点,但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比如,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点联系,继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在内化吸收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课后学习任务,让他们在课后时间按照自己的学习风格与需求进行深度学习,以此进一步内化知识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向学生提供指导与帮助,确保他们可以全面学习,并充分理解知识点。对课堂讨论来说,需要学生再一次回归课堂,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让他们探究有难点的知识,尤其是可以探究自己课后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相信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可以进一步加深,学习质量自然可以得到提升。
(二)对分课堂实际运用时的教学设计要点
在应用对分课堂这一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分为第一课堂讲授环节与第二课堂讨论交流环节。
在第一课堂讲授环节中,教师要带领学生重点完成三个环节的学习任务,一是课前准备,二是讲授知识,三是课下复习。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主题,努力让教学主题有足够的讨论性,确保学生可以深度思考。另外,教师要帮助学生设计具有指导作用的习题,确保习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注意一点,在设计生成性问题时,教师必须确保生成性问题足够具体和有深度,可以很好地启迪学生的学习思维。在讲授知识这一环节,教师要帮助学生建构整体的知识框架,简明阐释知识点。在课后复习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一些生成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应用互联网手段解决,在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
在第二课堂讨论交流环节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完成四个环节的学习任务,一是分组讨论,二是学生发言,三是提交作业,四是教师总结。在分组讨论中,教师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讨论具体的问题。讨论可以采取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在完成分组讨论后,每一个小组可以指派代表发言,简明阐述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在班级上分享和探究。在完成所有的课堂教学任务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确定每名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对课堂学习质量未达标的学生,教师要指导他们继续自主学习,同时要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效,开展赏识教育。在教学效果总结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本节课知识与下节课知识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课堂教学始终可以顺利开展,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五、结语
讲练结合方法、任务驱动方法、主题教学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均是值得肯定的,可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由于每一种教学方法实际应用时存在一定的不足,今后教师要进一步加大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力度,掌握讲练结合方法、任务驱动方法、主题教学方法实际应用时的更多专业知识,并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信息素养。
(邱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