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古道遗产廊道构建框架及策略

2022-04-11 14:18樊莉娜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廊道古道遗产

◎樊莉娜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a.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区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b.豫西智慧旅游研究所,河南三门峡 472000)

崤函古道是指历史时期连接长安与洛阳的主要通行于陕州(今三门峡)和其临近区域的交通要道的总称,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成为其干线路段之一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过境迁,崤函古道已失去了交通功能,成为一条典型的文化线路。[1]作为一项线性遗产,其整体价值超过有机组成部分的任何单一类型的文化遗产,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现行文化遗产保护架构在线性遗产保护方面的局限

当前,我国诸多高品质的线性遗产及其所依附的环境系统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我国遗产保护体系中对线性遗产架构的缺失是这一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在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渐趋完备。但对于跨度大、范围广、要素多元、内涵丰富的线性遗产来说,作为其构成部分的某些单体或段落可能会被列入某一保护体系①保护体系是指我国的文物保护单位制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制度、传统村落制度。进行保护,其整体却面临破碎化、片段化的困境。因此,这一体系难以适应线性遗产的保护要求。

(二)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新趋势和我国遗产廊道研究的兴起

近年来,随着保护意识的强化和保护理念的更新,遗产保护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主要表现为:从强调单体遗产的保护到既关注单体遗产同时又重视群体遗产、从强调静态遗产的保护到既关注静态遗产同时又重视活态遗产。[2]采用系统保护方法对文化线路等线性遗产进行整体保护,效果比分散的点状保护更好。[3]在实践层面,许多国家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尝试,其中源于美国的遗产廊道模式尤为突出,作为一种兼顾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综合保护措施和战略方法,为线性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4],顺应了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新趋势。

20 年来,国内学者在将遗产廊道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尝试中,倾注了诸多努力和心血,从理论引入到研究深入再到研究对象不断扩展,已对大运河[5-7]、茶马古道[8]、南京明城墙[9]、大西安“八水”[10]、渭河水系[11]、齐长城[12]、中东铁路[13-14]等遗产廊道的构建进行了理论阐述和方案设计,一大批线性遗产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推动了其研究的深入,这些卓有成效的尝试对我国线性遗产的保护、管理与利用的研究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崤函古道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亟须引入新的理念和视角

崤函古道文化线路作为一项线性遗产,是由沿线区域内与古道在空间、时间以及文化维度存在某种关联的文化遗产和自然要素构成,包含种类丰富的遗产类型,而且其整体价值远高于各处遗产相加之和。然而,对这一文化线路的保护目前采取的是点状的、分散的方式,不利于其整体价值的发挥。要保护利用好这一线性遗产,必须引入区域化、整体性的保护理念和保护体系,挖掘和提升其群体价值。

二、崤函古道文化遗产的类型和总体特征

(一)崤函古道文化遗产类型构成

崤函古道是一个水、陆兼而有之的交通体系。[15]水路即三门峡黄河漕运航道,长约150千米,兴起于秦汉时期,隋唐时达到高峰,宋金以来随着国都迁移和陆路交通的改善,漕运量逐渐减少,走向式微。陆路西起陕西潼关,东至河南新安、洛宁,长约200 千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形成和兴盛于周汉隋唐,北宋以后逐步衰落。

崤函古道绵延数百里,存在数千年,文化遗产星罗棋布,沿古道水路、陆路形成两大带状的文化遗产集群。其中,水路文化遗产集群包括栈道遗迹、仓储遗址、古渡口、阏流堆台遗迹(古代导航设施)、摩崖题刻、漕运诗文、黄河号子、大禹治水神话传说等;陆路文化遗产集群包括以三门峡仰韶村遗址、庙底沟遗址、三里桥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以石壕段遗址为代表的道路遗存,以虢国墓地、虢都上阳城遗址为代表的虢国遗存,以潼关、秦函谷关、汉函谷关为代表的关隘遗址,以陕州古城为代表的古城遗存,以空相寺、安国寺、鸿庆寺石窟、温塘石窟、宝轮寺塔等为代表的佛教胜迹,以唐诗为代表的古道文学以及行宫遗址、驿站遗址、村镇和其他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崤函古道文化遗产的总体特征

1. 从产生时间来看,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崤函古道文化遗产各个历史阶段均有分布,不仅承载了崤函古道的发展与变迁,而且见证了古道沿线区域的发展进程。

2. 崤函古道文化遗产包括古道在历代修凿、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交通功能直接相关的遗存,因古道商贸或文化传播等间接出现的遗存以及与古道无明显直接关联但“空间”距离相关的其他遗存。[16]从构成来看,崤函古道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点和多彩的景观格局,展现了丰厚的地域文化。

3. 崤函古道文化遗产不仅从整体上来说内涵丰富,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而且许多遗产节点也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影响力。例如:

在三门峡诸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仰韶村遗址和庙底沟遗址、三里桥遗址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其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使三门峡赢得了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圣地”这一赞誉。

虢国墓地和虢国都城上阳城遗址集中展现了虢国文化发展的水平与特点,通过出土的文物,使人们可以一窥延续4 个多世纪的、西周春秋时期最具典型性的诸侯国虢国的历史与文化,被选入“20 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

唐代崤函古道交通繁荣,往来文人墨客围绕沿途景观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不乏顶级诗人与名篇佳作,与崤函地区山川田园、名胜古迹、风物典故相辉映,形成一条独特的“唐诗之路”。

秦函谷关的设置是出于军事目的,并且在秦统一六国及秦汉时期发挥过不可磨灭的作用,是秦国与关东六国争夺的战略要塞,这里曾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丰富了函谷关的文化内涵,其位于崤函古道的关键地段,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关隘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是全国中心地带为数不多的名关之一,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

西张村镇庙上村被公布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还有14 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三门峡地区乡村民居和村镇中的典范,是广大人民在动态适应下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因素协同互动中形成的,其所拥有的独具特色的民居展现了历史风貌及演化进程,运用的选址规划方法蕴含着传统的因地制宜布局理念,传承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该区域的民俗风情与乡土风貌,遵循的“天人合一”法则和精神推动了中华农耕文明的生生不息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持。

三、崤函古道遗产廊道构建框架

在崤函古道这一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中,引入遗产廊道理论,将较大尺度的山原丘陵、河湖水系、城镇绿地、乡村田园等作为背景,通过绿色廊道、游道等线性组织方式有效串联文化遗产点,搭建区域性遗产保护网络,有助于多元目标的实现,是推进崤函古道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遗产廊道的概念及构成

1. 遗产廊道的概念

2001 年,北京大学的王志芳、孙鹏等引入了遗产廊道理论,开启了国内遗产廊道研究的先河。遗产廊道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4]。可见,遗产廊道具有突出的“线性景观”属性及经济、旅游、生态等功能。

在线性遗产的保护中,遗产廊道运用的是区域的方法,其优势较局部点的方法十分明显,不仅强调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保护,而且关注经济的发展与振兴,是一种谋划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经济发展、教育审美等多元目标的、区域化、整体性的保护体系。[4-5]

2. 遗产廊道的构成

关于遗产廊道的构成,目前较为流行的看法有王志芳等对美国遗产廊道构成的介绍以及俞孔坚等对大运河遗产廊道构成要素的分析。从空间上来看,遗产廊道是由绿色廊道、游道、文化遗产以及解说系统等要素构成的线性文化景观。[4]从内容上来说,遗产廊道包括三大系统,分别是自然系统、遗产系统以及支持系统。[16]

(二)崤函古道遗产廊道构建框架

1. 崤函古道遗产廊道的范围与层次

范围的确定是遗产廊道构建的基础和首要步骤。崤函古道遗产廊道构建的主要目标是对古道遗产进行整体保护与活化利用,因此其范围涉及崤函古道经行的主要区域:潼关、灵宝、湖滨、陕州、渑池、义马、宜阳、新安等市(县区),未来在规划和建设中再深入研究如何结合相关定量方法确定具体范围。由于区域跨度较大,可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保护层次,具体见表1。

表1 崤函古道遗产廊道层次、范围及保护与活化利用重点表

2. 崤函古道遗产廊道空间构成

(1)绿色廊道

简言之,绿色廊道指的是具有自然或半自然植被的通道。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文化遗产的衬托和连接作用,可以为呈散点分布的文化遗产塑造连续、统一的背景和基底;不同段落有着不同的地位;可因地制宜确定其宽度。[4]

崤山山地和黄河地形构成了崤函古道的地理基础,主要路段或行黄河谷地中,或经崤山山原上。绿色廊道的建设应遵循“基于山水骨架”和“尊重城市文脉”的原则,结合三门峡地区自然条件和物种状况,通过生态恢复等手段营造绿化景观带,增强各处遗产的连接度;维护生物多样性,优化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增加乡土植被,提高绿化率;突出本地原生特色物种,与廊道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氛围相适宜。具体可依托黄河湿地、崤山山地、青龙涧河等黄河支流、城市内部人工绿地网络、村镇农田等进行绿色廊道建设。三门峡在建的黄河生态廊道中的绿道项目将促进沿黄河百余千米的绿色廊道的完备,对于美化环境、衬托遗产、维护生态安全具有积极意义。而崤山的林地和以农田为主的乡土景观同样构成了绿色廊道的基质,城镇绿地、农业园等绿色斑块亦增加了景观多样性。

植被是廊道“绿色”之源,不同的植被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植被采取“保育”方式,例如入选第三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灵宝川塬古枣林,可按此原则进行延续;烘托环境及文化遗产的群落采取“放任”方式,例如由于漫长的开垦与砍伐,崤山山地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可减少干扰,任由其自然生长,提高森林覆盖率;破坏环境氛围或有损于文化遗产的种群采取“更替”方式。

(2)游道

是具有保护、游憩等多样性功能的慢速交通路线,可以在陆地也可以在水域;主要有三类:历史时期就已经存在的运河、公路、铁路等历史性路径,廊道内各重要组成部分的连接线,与周围区域的慢速交通线路;游道的设置既要适应自然条件、不破坏自然景观、便于人们欣赏美景,又要充分利用历史性路径,将主要遗产点连接起来。[4]

崤函古道沿线地区游道系统的设置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宏观层面,完善古道沿线区域公路、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体系。虽然这些并非慢速交通路线,对遗产、丘陵山川、平畴沃野、河湖湿地等多样性景观的体验及其他休闲活动具有较低的兼容性,但能提高系统内各地区间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在最低限度影响山区环境和村落机理的前提下,加快沿线村镇、山区交通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可进入性。

中观层面,慢行体系是重要的观景体验设施及线路,包括游步道和骑行道或两者混合的游廊,崤函古道遗产廊道的慢行系统主要有城市休闲型和郊野游憩型。与绿色廊道的建设相结合,通过步行道等形式的慢行系统的设置与完善,加强文化遗产点之间及遗产点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连通性;以黄河生态廊道规划中绿道项目及防护绿带为依托,因地制宜设置慢行道;位于山地、村落的区段主要借助乡村道路、盘山道路将文化遗产、自然风光充分联系起来,并保持山水格局及村落机理;统筹考虑各交通节点的衔接、各种交通方式的切换,在一些关键的交通节点设立集散中心或综合服务中心、驿站,并与自然环境、历史氛围协调一致。

微观层面,构建文化遗产点或自然景观“最后一公里”的绿色交通体系,注重环境氛围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区段能够凸显自身特质,每个区段反映不同主题、形成一个闭合环,人们能够选择某一段或整体进行体验。例如,以陕州故城为基础开辟的陕州公园,可视为崤函古道遗产廊道节点建设的典范。作为崤函古道枢纽的陕州故城,具有3400 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原地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957 年,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始兴建,陕州古城由于地处设计中的淹没区,逐步搬迁,城内大部分建筑不复存在。后来大坝蓄水高程调整,古城未被淹没,多年来已逐步建成主要包括陕州古城、沿黄生态林带、双龙湖天鹅观赏区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绿化覆盖率达92.5%,新景观与古城墙、宝轮寺塔、石牌坊、太阳渡等历史遗存交相辉映,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成为三门峡市重要的游览区和河南省最大的城市园林。

(3)崤函古道文化遗产

崤函古道文化遗产是廊道框架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不同级别、不同种类的文化遗产,应采取不同的保护策略,见表2、表3。

表2 崤函古道遗产廊道文化遗产分级保护策略表

表3 崤函古道遗产廊道文化遗产分类保护策略表

(4)解说系统

解说系统是利用一定的媒介和方式,传播特定信息,使人们领悟“相关事物的性质和特点”,从而实现教育、区域形象塑造与宣传等目的。[17]遗产廊道的解说系统是对绿色廊道、游道、文化遗产的综合及具体解释,其关键是对文化遗产内涵、特色的阐释。解说主题是解说系统的重点之一,不同遗产廊道突出的主题各不相同,同一廊道不同区段也有所差别;解说手段是解说系统的又一重点[4],方式和手段日益多样化。

崤函古道遗产廊道内所有的文化遗产共同见证了古道及其沿线地区的兴衰与变迁。其解说主题的确立是由遗产的核心特征、文化特质和自然环境等共同决定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全方位对主题进行解说,将文化遗产的丰富价值充分展现出来,讲好崤函古道故事,使公众在审美的同时提升认知体验,对文化的多样性及多元化产生直观、深刻的认识。根据空间线索及文化遗产集聚情况和特质确定解说内容,见表4。

表4 崤函古道遗产廊道解说内容表

崤函古道遗产廊道解说手段的选择应有助于公众深层次体验崤函历史文化,提高对保护对象和保护策略的理解进而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之中。为此,要重视创新创意和高科技手段的运用。首先,借助数字技术、新媒体技术,建设智慧解说系统,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平台,提供完善的自导式解说。例如,运用电子语音解说和线下完善的标识系统(标识牌、宣传手册等),并加大数字化开发步伐,采用AR、VR、裸眼3D 等技术,强化信息的渗透感、现实感。其次,培养高素质的导游员、咨询服务等专业解说人员,配备高水平的、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向导式解说。第三,依据解说主题,策划高品位的文化创意产品,创新旅游产品的形式、功能、营销等内容,例如修学考察、实景演出等,提高游客的体验品质和获得感。

(三)崤函古道遗产廊道构建策略

1. 空间上,推动廊道格局的结构性强化

整体性保护是“遗产廊道”战略工程和保护方法的根本目标和内在要求,从空间上来看,实施整体保护战略,必须强化廊道格局的结构。首先,综合考虑崤函古道与沿线区域的关系,两者间难以分割的空间特性要求不同层面、各个节点的通达性和紧密的联系性;其次,整合郊野山林、城市绿地系统,完善游道系统,将文化遗产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构筑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而非遗产点的简单集聚。

2. 文化上,促进区域文化的展示与彰显

崤函古道遗产廊道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战略工程,具有展示和传递丰富的文化信息、唤起地方认同、传承共同历史记忆等功能。因此,崤函古道遗产廊道的解说系统要形成立体的解说层次,既要关注物质层面的观赏,还要注重区域文明进程的展示与彰显。

3. 经济上,实现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科学融合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统筹兼顾、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业的繁荣,从而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是崤函古道遗产廊道构建非常重要的目标。因此,综合文化与自然等多种要素,科学有序利用文化遗产,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将其全方位价值发挥出来,设置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游憩系统以及解说系统,从而发挥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多元化的功能,以最小化的空间代价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振兴。

4. 管理上,构建有序、协同、高效的管理机制

崤函古道遗产廊道的构建是基于区域层面的整体战略和系统工程,必须依靠政府部门、科研平台、企业、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构建有序、协同、高效的管理机制。这一机制的关键包括:

一是政府主导,构建自上而下的约束机制,其核心是借助制度、政策、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协调、组织各方力量,将宏观调控的能力和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使资源配置达到或接近最佳状态。

二是社区参与,创新自下而上的参与机制,社区居民在遗产保护、发展旅游、传承历史和创造未来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些研究者也注意到了公众参与在遗产廊道构建中的意义,但要避免参与流于形式,激发其内生动力,必须从“参与”走向“增权”,提高其参与的能力,激发其参与热情,使其主动投入遗产保护中来。

三是横向协同,探索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为提高效率,降低沟通协调成本,无论是地方政府部门,还是企业、科研机构等都应该建立起密切的横向合作关系,形成合作网络,在战略协同、利益平衡与补偿、交通、信息、人才培养、营销等方面沟通协作,实现共赢。

猜你喜欢
廊道古道遗产
走古道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遗产怎么分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千万遗产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