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照片真实性检验方法

2022-04-11 02:49:40郭晶晶刘光尧晏于文李志刚
刑事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检材真实性纸质

郭晶晶,刘光尧,黄 威,晏于文,李志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100038)

1 纸质照片

纸质照片是相对于数码照片而言的。在数码相机问世以前,照片都是利用感光纸张在胶片曝光后冲洗出来,负载在物理的纸张上面来显示图片效果的。纸质照片作为一种记录影像的重要载体,在档案记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纸质照片的输出方式也逐步更新迭代,其功能性逐渐被弱化。而数码照相因具有即拍即现、查看方便、存储方便、后期处理方便等优势,发展迅猛,与此同时纸质照片的需求越来越少。

但是在法庭科学领域,一直都有纸质照片真伪检验案件,部分案情敏感,社会影响力大,但其检验难度大、方法少,因此有必要系统地对纸质照片真实性检验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市面上常见的相纸包括日本的富士相纸、三菱相纸、柯尼卡相纸,美国的柯达相纸,德国的爱克发相纸,以及国产的乐凯相纸等。通过相纸背面的不同LOGO,可以迅速区分相纸品牌。每种相纸又包含光面纸、珠面纸、细绒面纸、粗绒面纸等不同类型。

1.1 纸质照片的特点

纸质照片以物理形式存储,而数码照片以电磁信号形式存储。纸质照片相对于数码照片更加形象、保存富有情感因素。纸质照片具有使用方便、不可更改、部分信息缺失等特点。一般纸质照片的输出方式有传统手工冲印、打印、热转印等,几种方式的特点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照片输出方式特点对比Table 1 Paper-substrate photo's output modes and their features

1.2 常见照片伪造方法

照片造假的方式多种多样,最早提出篡改类型分类的Farid教授[1]将照片篡改行为分为6种:合成(composited)、变种(morphed)、润饰(re-touched)、增强(enhanced)、计算机生成(computer generated)以及绘画(painted)。周琳娜对Farid的分类方式做了改进,增加了二次获取图像和用于隐蔽通信的携密图像篡改两类[2]。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修改照片是为了美观、排除一些背景干扰等。而在实际案件中,造假的照片所表达的意思与原始照片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照片造假者往往都带有目的性,想掩盖关键信息或者改变信息,比如骗保案件中当事人提供的伤情照片是经过处理后夸大受伤程度的,招摇撞骗类案件中嫌疑人伪造和领导人合影照片进行诈骗,敲诈勒索类案件中嫌疑人合成受害人不雅照片而进行敲诈等。通过对以往实际案件进行梳理,常见纸质照片的伪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删除。将照片的某些关键人物或物品删除。

2)替换。将照片中人或物品用背景或其他人或景物代替。

3)处理。调整照片的色阶、颜色或剪裁照片等处理。

4)合成。将另外一张照片中的人或物品合成到原始图像中。

1.3 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对于纸质照片真实性检验的需求,大多是公安机关在办理实际案件中遇到的,因此相关研究比较少,主要有以下几篇文章报道:

1)文献[3]指出,伪造照片是指经过工具软件图像处理技术对原照片进行挖补、修改、拼接、添加、删减等方法处理过的照片。经过伪造处理后的照片,其图像内容、图像真实性均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但伪造照片中的元素在原照片中其拍摄时的构图、用光、调焦、景物透视关系等等都是遵循照片一体性的特征,文章从拍摄角度、光线合理性、景深关系、画面比例大小等方面对照片真伪性的辨别进行研究。

2)文献[4]指出纸质照片因丢失了隐藏的拍摄信息,无法利用计算机软件检验是否进行过编辑修改,只能根据照片所反映的影像内容来辨别,主要方法有:自然规律检验法、透视规律检验法、光照原理检验法、景深原理检验法、比较对比检验法等。

3)文献[5]指出检材照片检验需要掌握的方法:影像和绘画知识,基础人体比例、解剖及透视知识,细致观察,以及“一处”否定等方法。

2 纸质照片真实性检验

2.1 检验方法

鉴定人员受理纸质照片真实性检验案件时,应向送检单位详细了解案件背景信息,重点关注纸质照片的存储方法、获取方法以及照片的提供者,同时应明确检验要求,确定检验周期。

纸质照片的真实性检验,一般分为初步检验和扫描数字化检验、对比检验和综合评断。

2.1.1 初步检验

1)照片介质分析

观察纸质照片的形成过程,区分纸质照片的输出方式——传统手工冲印、打印、热转印,并根据照片形成的年代做合理性推断。近些年手工冲印的相片越来越少,使用打印的相片越来越多。热转印的照片保存时间最短,也可以分析褪色情况与拍摄年代是否合理。

2)成像规律分析

依据光学成像的透视关系、光照一致性、比例大小关系、景深关系等进行分析,据此判断照片中的人物、车辆、景物等是否合乎成像规律。

3)合理性分析

照片中人物、物品等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有无违背常理的现象。同时对于摆拍、场景造假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判断。例如轰动一时的华南虎案件,其结论为“该40幅影像作为华南虎存在证据属性的影像是不真实的”。

2.1.2 扫描数字化检验

将纸质照片进行高分辨率扫描得到数字图像,再对数字图像进行检验,一般存储为jpg格式。纸质照片数字化以后,一部分检验就转化为数字图像的真实性检验,可以使用相关数字图像的真实性检验方法,进行图像信号分析和边缘痕迹分析。需要注意应该考虑纸质照片输出后再扫描的降质特点,同时对于污渍等痕迹进行辨别。

1)图像信号分析

可以借助数字图像真伪检验的工具软件,对图像进行重采样检测、CFA插值检测、图像二次JPEG压缩检测等,具体方法可以参考行业标准。如图1a是网络上一幅“猫狗握手照”,被眼尖的网友看出来是摆拍,利用图像噪声检测的方法可以看到狗的腿是被吊起来的,如图1b。

2)边缘痕迹分析

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放大可疑区域的边缘,仔细观察是否有涂抹痕迹、复制印章痕迹等。

一般的案件中,嫌疑人伪造照片都具有目的性,要么换人脸,要么更改照片信息。因此在纸质照片真实性检验之初要确定可疑区域,再利用软件对可疑区域边缘进行放大处理,进行边缘痕迹分析。

2.1.3 对比检验

有一些案件,纸质照片有对应的数字照片,因此可以根据纸质照片与对应数字照片的差异进行检验分析。还有的案件尤其是名人政要敲诈勒索案,可以依托互联网的“以图搜图”的功能,寻找可能的原始图像,进行照片溯源检验。

2.1.4 综合评断

综合以上初步检验、扫描数字化检验和对比检验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纸质照片的真实性检验方法如图2所示。

2.2 检验标准

案件检验中,常参考的公安行业标准有:《图像真实性鉴别技术规范—图像真实性评价》(GA/T916—2010)、《图像真实性鉴别技术规范—图像重采样检测》(GA/T917—2010)、《图像真实性鉴别技术规范—图像CFA插值检测》(GA/T918—2010)、《图像真实性鉴别技术规范—图像JPEG压缩检测》(GA/T919—2010)、《视频图像真实性检验技术规范》(GA/T1022—2013)等。司法部也有相关标准:《图像真实性鉴定技术规范》(SF/Z JD030201—2015)。国外有美国SWGDE组织颁布的标准:Best Practices for Image Authentication。

2.3 检验结论

2.3.1 肯定性结论

1)检材照片经过编辑处理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检材照片存在某一种或几种异常的情况,综合判断后认为检材照片是经过人为编辑加工的,鉴定结论表述为“检材照片经过编辑处理”。

2)检材照片未经过编辑处理

在检验过程中,未发现检材照片的异常情况,综合判断后认为检材照片未经过人为编辑加工的,鉴定结论表述为“检材照片未经过编辑处理”。

2.3.2 倾向性结论

1)检材倾向经过编辑处理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检材照片存在异常,综合判断后认为检材照片有很大可能是经过人为编辑加工的,鉴定结论表述为“检材照片倾向经过编辑处理”。

2)检材倾向未经过编辑处理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检材照片存在异常,但这些异常基本能够得到合理解释,综合判断后认为检材照片经过人为编辑加工的可能性小,鉴定结论表述为“检材照片倾向未经过编辑处理”。

2.3.3 无法判断

对于客观条件无法满足检验要求的或检材照片存在异常无法判断是否经过人为编辑加工的,鉴定结论表述为“无法判断检材照片是否经过编辑处理”。

3 讨论

3.1 检验难点

纸质照片真实性检验难点需要考虑以下情况:打印在普通纸上的照片、塑封照片、年代久远的照片、有破损和污渍的照片以及被水浸泡的照片等,需要区分是图像本身的差异还是由于客观条件造成的差异。

档案核查类案件中纸质照片经常加塑封膜,塑封膜的纸质照片数字化宜使用扫描仪,使用相机转拍时可能会有反光。如果对照片本身影响不大,可以考虑将塑封膜拆掉后再进行扫描。如果年代较长,塑封膜会与照片形成粘连,则仍选择直接扫描。

敲诈勒索类案件中检材一般为以相纸为载体的受害人不雅照片,也有的检材为普通打印纸,嫌疑人为了消除伪造的痕迹多次复印或打印后扫描再打印,造成模糊的效果,给鉴定带来难度。此时依据人物头部的光影异常、比例异常和分辨率不同异常,很容易鉴别。

招摇撞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伪造与领导人合影,经常使用新闻媒体报道中领导人的照片进行合成,在检验时可以发现甄别。例如可以使用互联网“以图搜图”的功能,找到原始照片,就能够加以区分。

3.2 司法实践

纸质照片的真实性检验鉴定,缺乏完整的法庭科学理论体系。图像经过修改,但是否是恶意修改图像所表达的信息,其实在法律范畴中并不容易区分。现在美颜类App很多,经过美颜的照片只能认为是经过了修改,但不能认定为篡改。如果不改变图像内容本质,传递的信息没有被曲解的时候,认定为图像经过修改可能会改变案件的走向。只有那些图像内容有本质变化的篡改才能真正影响图像的真实性。

本文对纸质照片的真实性检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分为初步检验、扫描数字化检验、对比检验和综合评断。纸质照片的真伪检验还有非常多的难点需要突破,应该充分考虑纸质照片与数字照片的不同点,这就需要鉴定人员实际办案过程中,多积累,善总结,充分掌握纸质伪造照片的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打击招摇撞骗、敲诈勒索、骗取保费等案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检材真实性纸质
广告的真实性
疑难生物检材DNA的检验探究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4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Coco薇(2016年1期)2016-01-11 03:00:59
微量接触类生物检材的游离DNA问题分析
直接扩增法提取脱落细胞DNA
海峡科学(2015年11期)2015-09-19 06:48:18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3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2015年22期)2015-07-18 11:04:06
科技手段在优质检材获取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5期)2014-02-27 1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