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斐
去南宁的时候,颇费周折。女伴们有朋友在北海,从上海直飞北海后与“地陪”匆匆会面,把酒言欢。这位广西朋友帮我们买了船票,还一路护送到码头,我们当天就坐船去了涠洲岛,打算在岛上渡过两天闲散时光再重返北海市,之后坐大巴直抵南宁。南宁当地的小吃街才是我们心心念念、满怀期待的重头戏。
我非常害怕坐船,屡次晕船的经历让我踏上船舷就开始犯晕。那天风和日丽,阳光晴朗美艳,我也破天荒地神清气爽,下船后陶陶然直奔码头排档吃海鲜。青蟹、海虾、八爪鱼,鲜甜滋味令我完全忘了还有晕船这档事。返回北海那天,阴云密布、天色黝黯,心存侥幸默默祈祷:希望这一次我不要晕船。开船后海风咆哮,大雨滂沱,一浪掀过一浪,还没来得及吃晕船药,我已经吐得人仰马翻。冷汗湿透衣衫,头晕不能自持,小伙伴们都已呕吐得说不出话。终于盼到了船定锚停靠码头,我们3 人互相搀扶着走下舷梯,那情景悲壮得就像英勇就义。
在大巴上放肆昏睡,因为终点站就是南宁。当地的朋友早已等候多时,看到我们走路踉踉跄跄的狼狈劲不禁哑然失笑:“打起精神来,南宁的小吃闻名全国,你们最想吃啥?”我们仨又冷又饿、又晕又乏,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填饱肚子。这潮气密布、湿漉漉的天气,就需要热辣辣、暖乎乎的吃食。
去了一家很有少数民族寨子特色的饭馆,服务员穿着蜡染织布的工作服,先端上来一大锅炒油茶。配碟很丰富,一圈摆开围着大锅,好似众星捧月。几个小碟里分别装着炒米花、花生米、糯米粉果、香葱和香菜叶;锅里的油茶飘溢出清爽的绿茶香,亚麻色的汤汁冒着热气。按照示意,我们每人先在碗里放入盘碟里的配料,再倒入热腾腾的油茶,加糖、盐自行调配。我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大口,这种可盐可甜的滋味,确实带来了惊诧,但也非常出乎意料:不好喝。
首先是辣,那是生姜的辣;然后是苦,那是绿茶生茶的苦;最后是蒜味的生麻。看着当地的朋友都喝得很享受, 我们面面相觑,只能皱着眉头默默啜饮。稍微适应了这种口感,又喝了第二碗,这一次后背沁出了汗,手掌心渐渐变暖,胃里的反酸也慢慢被抑制。这道广西特色的炒油茶在惊诧之后带来了惊喜,它以绿茶生茶为主要原料,和生姜、大蒜、花生一起入油锅煸炒锤打, 炒至出微焦的香味之后,再加入开水大火熬煮,直到沸腾。在阴雨潮湿的寒冷天气里,一碗暖胃炒油茶无疑就是雪中送炭。之后上桌的炒粉虫、卷筒粉、蒸粉饺,敦厚妥帖又实在,让我们做了一回地道的南宁人。
有个女友的婆家在胶州半岛,春节她们一家回去探亲,胶州海鲜吃到爽爆。回上海后一起聚餐,在上海找了吃鲁菜的馆子,她点了一道“海鲜毛血旺”喜得人心。鸭血肥肠脆毛肚、虾仁鳝背牛百叶,午餐肉、牛柳片只是常规列席,小鲍鱼、八爪鱼、扇贝、鸟贝, 都是實打实的硬货;至于什么黄豆芽打底,那是不存在的,因为真材实料才让“海鲜毛血旺”成为界内首席担当。天鹅蛋里没有蛋,它是一种贝类海鲜,但是鲅鱼饺子里一定有鲅鱼,鲜嫩肥美就是它。
成都的朋友发了张火锅照片来馋我,锅里有只“ 龙猫”,那是一块牛油。我揶揄他:“牛油锅底那可是重庆的特色。”他回:“自古川渝不分家。” 我说:“川渝火锅遍开花。”立马去上海北外滩的“熊猫老灶”打卡。门口的大熊猫就像复刻版的“冰墩墩”,憨态可掬。
我们点了鸳鸯锅、麻辣红油锅和清远鸡汤锅。鸡汤出乎意料地鲜美,半只鸡骨肉分离,鸡肉滑爽香嫩,鸡汤里加入牛肩肉、鲜豆腐,还有虾滑丸、娃娃菜,吃到了上海暖锅的精髓。麻辣红油锅并不算太辣,一股股麻香弥漫口腔, 麻得醉梦,香得致幻,鸭血、脆毛肚、羊羔肉、手打牛丸,一刹那蜀风穿越。
唯有火锅可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家耐的是一季的冻,抗的是一冬的寒,油锅上的热气就像重庆山城里的迷雾,穿肠而过的是酣畅淋漓的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