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教学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及反思

2022-04-11 21:55:59王晓英肖伟
速读·中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反思运用

王晓英 肖伟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技术不断融入课堂教学中,便利了教学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怎样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成为了当代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教学技术;历史教学;运用;反思

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的实践及意义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比如讲授《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时可以播放“丝绸之路”动画,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同时对西域的地理环境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随着直观的动画画面进入课程的学习,由直观的动画效果代替教师枯燥乏味的口述,自然过渡到“西域”的地理概念,继而进入新课的学习,用视觉的冲击提高课堂导入的质量。

课堂效率是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比如讲授《秦统一中国》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嬴政”的“嬴”与“输赢”的“赢”区别与认识,可以采用希沃白板中的“汉字”功能,既清晰又直观;为了使学生突破“确立中央集权制度”这一重点问题,教学时采用“微信群对话”方式将分封制、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车轨、度量衡等内容展示在课件之上,以此代替原来传统的勾画课本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落实“巩固统一措施”中“军事”方面这一难点问题,教学时可以出示《南征南越形势图》以及文字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南修灵渠是为了转运粮饷,继而统一岭南地区,并采用希沃白板的放大镜功能放大桂林郡、象郡、南海郡,由此培养学生识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微视频,比如讲授“推恩令”知识点时,可以制作切蛋糕的微课视频,与西周分封制对比讲解,使内容更加直观、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课堂巩固是提升课堂质量的又一重要保障。传统模式下主要是采用配套教辅资料进行练习或者PPT展示习题进行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对传统的练习方式产生疲倦,教学中必须不断引入新的模式由此吸引学生。比如讲授《百家争鸣》时,教师可以采用希沃白板中的“小游戏”以及“倒计时”功能,以诸子百家的核心观点为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其一一对应,在游戏的过程中比赛,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好,如此一来,既落实了课堂重点,达到了课堂练习巩固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又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对下一节历史课产生期待,由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随着信息2.0时代,5G时代的到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模式势在必行。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进行人工智能学习。历史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是枯燥乏味的,這就需要教师结合网络视频、图片等,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中阶段人工智能教育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录课,反复观看,查找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发扬优点,改进缺点,经过反复地录课、回放、改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教育教学艺术。

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的反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教学手段为培育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观念固化。部分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不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平铺直叙,千篇一律,无法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无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是过于随意。由于课件制作相对比较繁琐,加之网络资源异常丰富,部分教师从网络下载教学资源后,没有结合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是直接使用,脱离了学情。再有就是技术限制,教师要做出一个优质的教学课件既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学科专业素养又要求教师有过硬的计算机技术,而由于技术的限制,部分课件无法达到吸引学生、提高课堂趣味性的效果,反而由于使用课件使得授课进度受到影响,最终事倍功半;最后就是滥用现代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虽然使得课堂更加精彩,但是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审慎思考,哪些科目、哪些篇章、哪些内容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效果会更好。哪些科目、哪些篇章、哪些内容使用传统教学手段,效果会更好。而不应是“为了使用现代教学技术而使用现代教学技术”。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应该: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理念,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用对、用好、用活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好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福利”,以期构建更加精彩、更加有趣、更加高效的课堂,继而提升教学的质量。

三、结语

现代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帮手,合理的运用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不仅无法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反而会弄巧成拙、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2]冯爱珺.《传统与现代教学技术相融合》[J].教育(综合视线).2020(09).

[3]吕良燕,陆喃君.《探析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

[4]朱德超.《巧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农村学校教学的有效性》[J].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39).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反思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8:20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探析集约化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9:27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6:45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3:04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2:43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6:16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17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