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中。信息技术是初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但在教学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因此,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对课堂任务进行巧妙设置。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任务分层教学;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5-0070-03
引 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培养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及应用的能力,还需要使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正确认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来说,狠抓学生基本功、基本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是关键,培养参与国家建设所需的技术人才是重点。本文主要对任务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实践进行深入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力度不断加大,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并不能完全达到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要求。相较于其他考试科目而言,部分教师、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仍然重视不足。分层教学法可根据教材的要求和班级内学生接受能力与掌握知识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师可以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提供不同层次的辅导,让整个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更好地获取知识[2]。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中利用任务型分层教学法,可以有效改善传统课堂教学过分重视理论知识讲解与传授工作的现象。通过任务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教师可以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然后合理布置任务。对于每个学生,教师都要尽可能因材施教,这可以使学生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以及相互作用下得到最高效的发展与提升。这样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
作为初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信息技术课对实现现代教育目标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注重讲解和演示,学生则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练习,大部分学生的课堂态度只是应付了事,只有小部分学生按部就班地認真操作。这种课堂氛围不利于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而导致这种消极学习氛围的原因有多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取决于自身的家庭文化和经济条件。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不同,它更注重实际操作,但初中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在学习信息技术时会感到陌生,跟不上教师的脚步。此外,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表现活跃的多数是性格活泼的学生,他们的求知欲强,敢于尝试新鲜事物;而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在计算机实际操作中容易缺乏积极性,面对电脑也是单纯地按照教材完成操作,对于不熟悉的知识点他们也羞于提问。另外,兴趣和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其他学科不同,信息技术知识有较强的开放性且更新速度快。学习信息技术并不局限地点,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来了解和获取计算机知识。尤其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学生能够频繁地接触信息技术。不难发现,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还是相对浓厚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只是单纯地为了玩游戏,而并非喜欢信息技术课。传统教学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多数教师采取的系统化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鉴于此,为了提高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本文尝试将任务分层教学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以期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
三、学生要分层
分层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以及知识掌握能力进行详细的划分。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可为三个层次,即高、中及低段学生[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低段学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中段学生则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够掌握教材当中的知识技能,敢于跟其他更优秀的学生比较学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因此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自身的知识范围,不断提高自身应用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这一分层模式,教师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可以有效地避免分层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心理负担。通过分层的方式,教师可以给每一层次的学生分别布置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充分掌握学生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基础,教师可以制订具体的分层标准。例如,A组学生对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自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B组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的应用知识,虽然实际操作不熟练或差错过多,但具有一定的学习兴趣;C组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较低,基础知识生疏且学习速度慢,缺乏独立的实际操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的分层教学并非一成不变。教师需要不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的调整,如部分学生对动画制作感兴趣,部分学生对网页制作感兴趣。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及学习评价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分层教学是学生自我进步的结果和表现,也是教师分层教学更科学的体现。
四、教学目标要分层
分层任务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对高、中、低段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针对低段学生,教师的教学目标为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其能基本掌握和应用知识和技术,学会小组合作学习。针对中段学生,教师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其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能够举一反三,自行解决遇到的知识问题。针对高段学生,教师的教学目标为在完成中段学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使其主动探索新的学习知识,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帮助教师制作学习课件、视频,帮助学校或班级建立网站,定期参加各种信息技术竞赛活动,从实践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这三者之间找到合适的教学切入点,以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能力完成学习任务。为此,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美化装饰照片”这一课时,将高段学生的教学目标设置为熟练使用相关软件,使其利用软件对照片进行美化,还要使其根据教师的引导能够利用软件的某些功能对照片进行装饰。而中段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熟悉软件的界面以及基本工具的作用。中段学生还要学会利用软件的工具栏进行照片的简单处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软件的快捷面板完成照片的美化。而低段学生则需要在教师的带领及演示下完成照片的处理与美化。通过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教师可以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五、教学任务要分层
分层任务教学是一种基于课程任务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堂任务进行巧妙设置。在设置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对课堂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也要使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有效互动。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互动探索能力[4]。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设置教学任务来营造相应的学习氛围,以任务为核心带动学生学习,通过任务分层、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家庭影片初制作”这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演示一个完整的家庭影片,然后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学生知道老师的这个家庭影片是怎么制作的呢?”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布置任务,并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在学生讨论完影片的制作步骤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进行模仿制作。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共同思考“为什么你们的成品如此粗糙呢?为什么我演示的作品会那么好看呢?”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模式不断提出问题,让已经做出来完整作品的学生给予解释。教师在进行任务设置的同时,所设计的任务需要确保相关层次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按照教学目标完成任务。这样的任务分层才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也能避免所设任务完全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学生对任务的认同度与完成度皆较低。
六、授課要分层
分层授课是整个分层教学过程中最难以操作的一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最能体现教师智慧与协调能力的部分之一。在进行分层授课的过程中,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其个性差异。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体现上课的层次性,教师要通过课堂演示及相关学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而为了落实分层授课目标,教师可通过先易后难的方式来进行,达到注重基础、适当提高的效果,让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得以真正体现。对于课堂上所设计的问题,教师也要因学生层次而问,做到课堂上什么层次的学生回答什么层次的问题,真正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5]。对于低段学生,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给予特别的关注。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这一类学生加以关心与爱护,使他们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对于他们所完成的作品要加以表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对其操作进行指导,不断提高他们对计算机操作的熟练度,培养其学习能力与自信心,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
在教学第一单元“玩转家庭照片”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拍摄照片的了解程度进行课堂的分层次教学。对于经常拍摄照片的学生来说,此单元的学习难度较小;而对于平常拍摄照片较少的学生而言,教师需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利用实物加强学生的感性认知。教师要将学习目标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学习能力范围内快速适应分层教学,稍微努力一下就能有学习收获。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通过巧妙设置目标任务进行分层次教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刘春燕.巧设任务分层教学: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名师在线,2019(33):80-81.
刘彬.浅谈任务驱动的分组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08):213.
许声强.巧用分层教学,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赤子,2020(04):209.
赵立勇.分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教育论坛,2020,2(04):30-31.
苏琪璇.正视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40.
作者简介:何燕兵(1976.4-),男,安徽合肥人,任教于安徽省庐江第四中学,中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