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之“揭”与“曷”“桀”声字之词源义“高”发微

2022-04-10 02:05
汉字汉语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词源按揭谓之

李 军

(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提 要 “按揭”不是外来词而是方言词,用“揭”来构词,不仅因为“揭”有“借贷”义,还因为“揭”与“曷”“桀”声字为一组同源词,有“高”义。“按揭”应释作“抵押物品而高息借贷/贷款”,可纠正辞书释义之不当。

1.引言

“按揭”一词家喻户晓,但与外语词“mortgage”有何种关系,概有二说:

一是外来词说。俞忠鑫(1997)、魏雨(1997)等认为“按揭”是半音译半意译外来词,“抵”有“抵押”义而意译,“揭”为“gage”的音译,后来魏雨(1998)又修改了前说而认为“按”是抵押,“揭”是借贷,所以“按揭”不是半意译半音译,而是纯意译外来词;赵刚(2008)认为“按揭”是英文“mortgage”的粤语音译。

二是方言词说。姚德怀(1997)、李荣(1999)、谭世宝(2003:490-491)、崔山佳(2010)、方平权(2012)等认为“按揭”不是外来词,因为古代“按”有抵押义而“揭”有借债、举债、借贷义A《汉语大词典》“揭”已收“借债”义,引有两例,其中一例为姚雪垠《长夜》二八:“前几天人家债主逼的紧,我跑到姐家去,央着姐夫求爷告奶地又揭了十几块,拿回来把利钱还上。”自注:“揭高利贷叫做揭债、揭借,简称‘揭’。”方平权(2012)认为,“揭”的“借债”义从元、明、清到今天在河南、山东、浙江等方言中都一直存在,而“按”的抵押义在闽语、粤语、中原官话中都可以见到,其说可信。,故“按揭”是承用古源之方言词。

总体来说,“外来词说”认为“按揭”的产生与“mortgage”有关A李荣(1999)对音译说持否定观点,指出:俞(忠鑫)文记英文mortgage 用国际音标([mɔːɡidʒ]),[g]为浊音;记“按揭”广州音为[ɔngik], [g]的用法同拼音方案, 表示不送气清音,可是广州“揭”字声母是送气清音。俞文看到英文[gidʒ]跟他记的“揭”字[gik]音有点像, 就得出“按揭”译自英文mortgage,是先意后音的错误结论。其说可信。,而“方言词说”则认为无关。李荣(1999)指出:“汉语本来就有‘抵押’,何必借用英语的mortgage,意译成‘按揭’。这么说,‘按揭’必定有特定的用法,区别于一般的‘抵押’。”这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两个问题:一是“mortgage”的词义是“抵押”,是“抵押贷款”,还是“按揭”?二是“按揭”之“揭”因有何义而使之区别于一般“抵押贷款”之“抵押”?

首先,《最新高级英汉词典》(1994)中“mortgage”的名词义、动词义皆释作“抵押”,而不是“抵押贷款”,这说明“抵押”是“mortgage”的对译词;之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7)中“mortgage”的动词义仍对译为“抵押(房产等)”,而名词义对译为“抵押,抵押契据;押款”,此“押款”为“抵押借款(贷款)”的缩略。《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始收“按揭”:“抵押贷款,即以房地产等实物资产或有价证券、契约等作抵押,获得银行贷款并依合同分期付清本息,贷款还清后银行归还抵押品。”《现代汉语词典》(2005)亦收“按揭”:“一种购房或购物的贷款方式,以所购房屋或物品为抵押向银行贷款,然后分期偿还。”所以,“mortgage”的对译词是“抵押”“押款”,而不是“按揭”,且“按揭”始见于清代B谭世宝(2003:490)指出,“按揭”一词的最早出处,是在清代香港九龙已有的以“置业按揭”为名的公司,该公司有三本光绪年间的年结刊本至今尚存(见骆伟,2000:38-39)。这也旁证“按揭”为方言词,而非外来词。。

其次,今之“按揭”相当于古之“揭债”,《汉语大词典》释作“举债”,今天还有“债台高举”“债台高筑”之说,因为“按揭”不但要还本付息,还要支付高息,词义重心在“高息”“高利率”之“高”上。据1998年的银行信息港《历年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利率调整一览表(1989-1998)》(如表1)显示,与如今5%左右的贷款利率相比(即便是低息借贷,由于房贷本金多、时间长,日积月累要还的钱也会很多),20世纪90年代贷款利率大多在10%以上,确实非常高,这正与当时“按揭”一词的高频使用相对应。

表1 历年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利率调整一览表(1989-1998)

尤其是,“按揭”用“揭”来构词,不仅是因为“揭”有“借贷”义,更是因为“揭”与“曷”“桀”声字为一组同源词,有“高”义,如清人称高息贷款的凭据为“揭约”。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十八回:“王经千在腰间纸袋内,掏出来一张揭约,王中早把算盘放在桌上。邓吉士伸指拨算,算完时说道:‘原银一千五百两,累年陆续找过息银九百两。本银不动,目下连本带息,共该二千九百五十两。王二爷,且说错也不错?’”可见“揭”是有息贷款,经年累月息钱会“高”出本金几倍,它强调了“高”义,因而有别于一般“抵押贷款”。

2.“揭”与其他“曷”声字的词源义为“高”

《说文·手部》:“揭,高举也。”《广雅·释诂四》:“揭,举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揭,高举。”《文选·张衡〈西京赋〉》: “豫章珍馆,揭焉中峙。”李善注引《说文》: “揭,高举也。”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以上文例中“揭”为“高举”义。又《庄子·胠箧》:“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揭,负载,背负。”此“揭”可释作“负举”,与“高举”义相合,因为“负举”谓之“竭”,与“揭”同源。王凤阳(2011:688)认为今天的“‘揭’不限于高举,用手把物体从原来的位置向上举起、抬起或提起都可以叫‘揭’”,但“高”义未曾丢失,所以他(2011:688)说“‘揭’的目的只在于提高物体的高度而不管物体的重量”,其说甚是,如《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此“揭”即“提高(衣襟、衣服)”义A《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异体字字典》(台湾)等解释作“提起”,与“提高”义同,都是“揭”之“高”义的语境义,此义又音转读qì。。如此理解,“揭”当与“携”“挈”为同源关系,王力(1992:165)就认为“揭”(见纽月部)与“挈”(溪纽月部)同源。《战国策·韩策二》“唇揭者其齿寒”,《汉语大词典》释作“向上翻”,不太准确,可改释作“向上抬起、翘起”,因为“唇揭”之状与“嘴噘”之貌相类。又“揭揭”形容高高的样子。《楚辞·九叹·远游》:“服觉皓以殊俗兮,貌揭揭以魏巍。”王逸注:“揭揭,高貌也。”《诗经·卫风·硕人》:“葭菼揭揭,庶姜孽孽。”毛传“揭揭,长也”,其“揭揭”应释作“高貌”为宜。

《说文·立部》:“竭,负举也。”段玉裁注:“凡手不能举者,负而举之。”《礼记·礼运》:“五行之动,迭相竭也。”郑玄注:“竭,犹负载也。”《荀子·不苟》:“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若是则可谓直士矣。”王先谦集解:“郝懿行曰:‘情,实也;竭,举也。言短长皆以实称说,不加文饰,所以为直士。’……是揭、竭古字通。”这是“揭”“竭”同源通用现象。郭小武、叶青在《字源》(2012:921)“竭”中认为“尽、穷尽、用尽”是“尽力负举”的结果引申,其说可信,因为力尽而休谓之“歇”,水尽谓之“渴”,发尽谓之“”。

又“碣”指独立高耸的岩石,也有“高”义。《说文·石部》:“碣,特立之石。东海有碣石山。”《汉书·扬雄传上》:“鸿蒙沆茫,碣以崇山。”颜师古注:“碣,山特立貌。”“特”本义指体形高大的公牛,有“高”义,所以《汉语大词典》释作“独立高耸貌”,其说可信。唐司空图《偶诗》之三“一掬信陵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汉语大词典》将此“碣石”随文释作“墓碑”,应释作“高耸的碑石”,因为此处“高耸特立”义明显。又韩愈《房公墓碣铭》“既葬,碣墓请铭”,《汉语大词典》将此“碣”释作“树立(墓碑)”,乃是“高耸、特立”义的临时语境义,无须单独设立义项。又作为碣石山之名时,“碣”与“嵑”为换形旁异体,《集韵·月韵》:“碣、嵑,碣石,山名。或从山。”

《说文·木部》 :“楬,楬桀也。从木,曷声。《春秋传》曰:‘楬而书之。’”(训释语中“楬”为衍文)《玉篇·木部》:“楬,渠列切。有表识谓之楬橥也。”“楬”指特立的作标记用的木桩,有“高”义,因为木头要作标志,就要竖立。《正字通·金部》: “䥟,俗字。凡有所标识,揭而竖之。《周礼》《左传》皆作楬。旧注以铁为楬,赘作䥟。”《周礼·秋官·蜡氏》:“若有死于道路者,则令埋而置楬焉。”

又温度高(而中暑)谓之“暍”(影纽、月部)。《说文·日部》:“暍,伤暑也。”《汉书·武帝纪》:“(元封四年)夏,大旱,民多暍死。”颜师古注:“中热而死也。”《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足太阳之疟……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王冰注:“暍暍,亦热盛也。”《集韵·曷韵》:“暍,热也。”唐杜甫《雷》:“气暍肠胃融,汗湿衣裳污。”仇兆鳌注:“暍,暑热也。”

“谒”字也有“高”义,因为禀告、陈述或进见、拜见的对象是尊贵长者,所以一般用于下对上、幼对长、卑对尊。《说文·言部》:“谒,白也。”王凤阳(2011:621):“‘谒’有‘请谒’‘干谒’等为谋私利而进谒尊者或上官的意思,如:《后汉书·黄琼传》‘权门贵仕,请谒繁兴’;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谒’后来也泛指进见尊长者。”其说甚是。从训释词“诣”看,“谒”也有高义,《释名·释书契》:“谒,诣也。”“诣”,《说文·言部》“候至也”,古代指到朝廷或上级、尊长处去,学问达到很高的境地叫造诣。李守奎在《字源》“谒”(2013:169)字条也认为:“‘谒’的本义是拜访时自我介绍的名帖,其功用就是向对方‘告白’,类于现今的‘名片’。……后引申为拜见、请求、禀告等。这些行为的共同特点是卑幼对尊长。”其说抓住了“谒”的“高”义,甚是。

由“谒”作声符之“霭”指高高的云雾,也有“高”义。唐司空图《注〈愍征赋〉述》:“其寓词之哀怨也,复若血凝蜀魄,猿断巫峰。咽水警夜,冤郁霭空。日魂惨淡,鬼哭荒丛。”《汉语大词典》释“霭空”为“高空”,甚是。又因为“霭”高高在上所以引申出“笼罩”义。唐陈标《秦王卷衣》:“秦王宫阙霭春烟,珠树琼枝近碧天。”宋文天祥《发郓州喜晴》:“余子戒明发,飞雾霭郊丘。”

“遏”有“阻挡、遮蔽”义,这也是因为词源义“高”。《玉篇·辵部》:“遏,遮也。”《易·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唐孟郊《投所知》:“尽美固可扬,片善亦不遏。”所以拦水坝谓之“堨”。《三国志·魏书·刘馥传》:“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茄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以竹笼石,葺土而为堨。”宋王安石《诏奖谕知唐州光禄卿高赋》:“卿招怀饥流,垦辟荒梗,缮修陂堨,绩效具昭。”应该说,“堨”“遏”功能上的“阻止”义均来自形貌上的“高”,而王凤阳(2011:594)认为“‘遏’源于‘抑’‘按’‘压’系列”,“抑”“按”“压”都有由高到低、由上到下的形貌特征,正与上述分析相合。另外,与“揭、竭、碣、楬”等同源的还有“䅥、嵑、齃”,相关论证可参考殷寄明(2018:1014)。

其实,“曷”单用也可表“高”义。《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先生曷鼻,巨肩。”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四》“曷鼻”条:“曷读为‘遏’……遏鼻者,偃鼻也;偃鼻者,仰鼻也。《广雅》:‘偃,仰也。’故徐广曰,曷一作仰。”此“曷鼻”与“揭唇”“噘嘴”状貌相类,都有“高”义,此“曷”应释作“高”为妥,而段玉裁注《说文》认为“曷同遏,遏鼻,言其内不通而齆”,司马贞《史记索隐》认为“曷鼻﹐谓鼻如蝎虫也”,释作“遏鼻”“蝎鼻”皆未安。

3.“榤”“傑”“嵥”“滐”等“桀”声字的词源义亦为“高”

《说文·木部》:“楬,楬桀也。”(训释语中“楬”为衍文)“楬”本指特立的作标记用的木桩,而以“桀”为训释词,这是因为“桀”有“高”义。《诗经·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毛传:“桀桀,犹骄骄也。”《说文·马部》:“骄,马高六尺为骄。从马,乔声。《诗》曰:‘我马唯骄。’”故“骄骄”即高高义。然而,马瑞辰通释:“按《说文》:‘揭,高举也。’此章‘桀桀’即‘揭揭’之假借,义亦为高,故传云:‘桀桀,犹骄骄也。’”马瑞辰释为“高”,甚是,而假借说不确,应为同源关系。又《水经注·河水》“其间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桀出”即高出义。又《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焦循补疏“桀,与‘揭’音义同”,其说甚是,此“桀”当为“揭”,属同源通用,可释作“举起”“高举”。所以,王力(1992:164)认为“揭”“举”为见纽而鱼韵、月韵通转,其说可从。又宋曾巩《道山亭记》“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汉语大词典》将“桀木”释作“高大的树”,甚是。又明陆深《春雨堂随笔》“制笔之法,桀者居前,毳者居后”,此“桀者居前,毳者居后”当释作“高挺的毫毛放中间,短细的毫毛放四周”。

“桀”与“榤”为古今字关系。《广韵·薛韵》:“榤,鸡栖于杙。”“杙”指木桩。《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朱熹集传:“桀,杙。”由此观之,“桀”当为“榤”的初文,指木桩。又《墨子·备梯》“城希裾门而直桀”,孙诒让间诂:“望裾门而置楬者,所以为识别,以便出击敌也。”孙诒让将“直桀”释作“置楬”,甚是。

“桀”又泛指杰出人才,源于词源义“高”。《诗经·卫风·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毛传:“桀,特立也。”特立即卓立。郑玄笺:“桀,英桀,言贤也。”《吕氏春秋·下贤》:“恳乎其诚自有也,觉乎其不疑有以也,桀乎其必不渝移也。”高诱注:“桀,特也。”此“桀”即“卓尔不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诽骏疑桀兮,固庸态也。”裴骃集解引王逸曰:“千人才为俊,一国高为桀也。”可见,“一国之高士”方可谓之为“桀”。

“桀”又作“傑”。《说文·人部》:“傑,傲也。”《广韵·薛韵》:“傑,英傑特立也。”《荀子·非相》:“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傑也。”《诗经·周颂·载芟》:“驿驿其达,有厌其傑。”毛传:“傑,言傑苗厌然特美也。”孔颖达疏:“傑,谓其中特美者。”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夫匈奴者,百蛮之最强者也。天性憍蹇,习俗傑暴。”“傑暴”即超过一般的凶暴。晋潘岳《闲居赋》:“浮梁黝以径度,灵台傑其高峙。”宋陈师道《和寇十一晚登白门》:“重门傑观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此二例“傑”即“桀”义,属同源通用。又《墨子·号令》:“吏、卒、民各自大书于傑。”此“傑”指作标志用的木桩,孙诒让《墨子间诂》引洪颐煊曰:“傑,古通作‘楬’字。”

山高谓之“嵥”。《广韵·薛韵》:“嵥,嵥崔,高貌。”《文选·郭璞〈江赋〉》:“虎牙嵥竖以屹崒,荆门阙竦而磐礴。”李善注:“嵥,特立貌。”《汉语大字典》释作“独立高耸貌”,这抓住了“嵥”之“高”义。大概“嵑”“嵥”为换声旁异体字,《广韵·曷韵》:“嵑,嵑崔,山貌。”《正字通·山部》:“嵑,山特立也。”

水浪高出水平面谓之“滐”。《文选·木华〈海赋〉》:“盘盓激而成窟,滐而为魁。”李善注:“毛苌《诗传》曰:‘傑,特立也,滐与傑同。’”李周翰注:“滐,浪卒起貌。”“浪卒起”即浪花猝然高出水面,《汉语大字典》释作“水浪高涌貌”,其释甚是。

4.余论

王力(1992:438-441)认为“朅”“偈”“桀”与“刚、强、坚、劲”等为一组同源词。《诗经·卫风·伯兮》:“伯兮朅兮。”毛传:“朅,武貌。”《玉篇·人部》:“偈,近烈切。武貌。《诗》曰:‘伯兮偈兮。’”可知“朅”与“偈”为异文。又《诗经·卫风·硕人》“庶士有朅”,毛传:“朅,武壮貌。”韩《诗》异文作“庶士有桀”,传:“桀,健也。”《说文·去部》:“朅,去也。从去,曷声”,《篆隶万象名义·人部》:“偈,兵烈反。疾也。健也。武也。”(兵为近之讹)由此可见,“桀”“偈”与“朅”当为通假关系,而“偈”的释义“武”是其词源义“高”的语境义,与“桀”为同源关系,如《诗经·桧风·匪风》:“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毛传:“偈偈,疾驱。”陆德明《经典释文》:“偈,起竭反,疾也。”其实,联系“顾瞻周道”分析,既然是“瞻”大道,“偈”应释作“高”为妥,所以孔颖达疏作“偈偈,轻举之貌”正合文意。又“偈”有“举”义而可证其词源义“高”,《文选·宋玉〈高唐赋〉》“偈兮若驾驷马”,张铣注:“偈,挺举也。”

刘钧杰(1999:14,153-154)认为“橛”“楬”“碣”“桀(榤)”“孑”“孓”一组同源词的词源义为“短、小”,似不足取,当为“高”;“举”“炬”“䅥”“竭”组同源词的词源义为“举”,与“高”义近,可信;“孑”“傑”“碣”的词源义为“特立”,与“高”相通,可从。

殷寄明(2018:1014。1256)认为“揭”“䅥”“嵑”“齃”“碣”的词源义为“高、长”,如改作“高”更贴切;该组同源词未收“竭”“楬”“暍”字,但他认为“竭”有“止、尽”“败坏”义是“负举”义的引申A王力(1992:167-169)亦根据“竭”的“负举”引申义“尽、止”,将“竭”“渴”“歇”系联为同源词。,甚是;而认为“楬”的词源义为“短小”,“暍”的词源义为“败坏”,似不足采信;又认为“傑、榤、嵥、滐”词源义为“出”,不准确,但认为“桀”(群纽月部)声、“曷”(匣纽月部)声相近相通,可谓卓见。

另外,《说文·桀部》:“桀,磔也。从舛,在木上也。”王凤阳(2011:461)认为:“‘桀’与‘揭’同源,原指高出地面的木桩。”其说甚是。至于许慎为何用“磔”训释,尚有疑问,也许“桀”有“凶悍、残暴”义,而“磔”又指一种车裂的酷刑,故为之,比如夏朝末代君王名“履癸”,因残暴荒淫,谥号“夏桀”。

木桩之“桀”又谓“橛”,与“桀”“榤”为一声之转。“尥蹶子”之“蹶”、“撅起”之“撅”、“噘嘴”之“噘”、“蟨鼠”之“蟨”亦有“高”义,如《说文·足部》:“蹶,一曰跳也。亦读若橜。”《文选·张协〈七命〉》:“公子蹶然而兴。”李善注引《庄子》“广成子蹶然而起”,司马彪注“蹶,疾起貌”,疾起即跳起,此“蹶”即“跳”义而有“高”义。《礼记·内则》:“不有敬事,不敢袒裼;不涉不撅,亵衣衾不见里。”郑玄注:“撅,揭衣也。”“揭衣”即提高衣服。又“噘嘴”即翘起嘴唇,与前文“唇揭”义同。又前腿低(短)、后腿高(长)的动物谓之“蟨”,其命名理据正在于前低后高撅起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三·鼠》:“今契丹及交河北境有跳兔,头、目、毛色皆似兔,而爪足似鼠。前足仅寸许,后足近尺。尾亦长,其端有毛。一跳数尺,止即蟨仆,此即蟨鼠也。”所以,“橛、蹶、撅、噘、蟨”与“曷”声、“桀”声字音近义通而同源。殷寄明(2018:1488)认为“撅、嶡、瘚”的词源义为“趋高”,大致不错。另外,《说文·足部》“举足行高”谓之“蹻”,音qiāo,亦谓之“屩”,音juē,徐锴《系传》:“《史记》:‘虞卿蹑屩见赵王。’屩犹蹻,足高也。己药反。”“屩”“蹻”的“举足行高”是动词义,其名词义“草鞋”是其动词义的引申,为何引申指“草鞋”?概因其轻便利于举足行高、长途跋涉(详参王凤阳,2011:175)。“屩”这一引申规律与“履”相同,“履”本指动词义“行、践”,引申指所穿对象(鞋),此名词义“鞋”的用法在汉代至南北朝期间常用。王力(1992:258-259)认为“乔、峤、骄、矫、撟、蹻、翘”为同源词,词源义为“高”,甚是,又殷寄明(2018:1521-1523)也有详论可参。可见,“曷”声、“桀”声字与“乔”声字音近义通,词源义均为“高”。

总之,“揭”与“曷”“桀”声同源字的词源义为“高”,这正与现代银行业低息揽储而高息放贷的“按揭”行为相合。可以说,“按揭”一词既有承古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又能准确表达“高息”义,应释作“抵押物品而高息借贷”A苏杰(2000)认为“揭”指有息借贷,而崔山佳(2018:86-97)则认为“揭”并非一般的有息借贷,而指“用不动产等作抵押的有息定期贷款”,比较遗憾的是他们均未能抓住“揭”之“高”义。另外,目前贷款利率是5% 左右,远远高于0.3%-3% 的存款利率。,而“抵押”词义与之相异。

猜你喜欢
词源按揭谓之
“Sentence”:词源追溯、结构意义与术语中译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五官”一词源于五个人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顿”的量词用法的词源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论我国房地产按揭法律制度
钱本草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婚前按揭房产分别所有制的法理反思——以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释(三)第10条为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