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见西周早期铜尊铭文试析*

2022-04-10 02:03黄锡全
汉字汉语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宗庙旗杆明文

黄锡全

(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提 要 新见一件青铜尊铭文,未见著录,属于西周穆王时期;经与有关器物比较,铭文可释读为“韩逑作妊庚尊彝。氒史”。笔者对后面三字提出两种解释,供学术界进一步研究参考。

近年,笔者见到一件西周时期有铭铜尊的器形及铭文图片(见图1)A2015年12月18日友人发来图片。,未见著录,器物不仅完整,花纹清晰,时代明确,而且铭文及内容也很有研究价值。为不使重要材料遗失,现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图1 新见尊

此尊器形、纹饰与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穆王时期的丰尊类似。丰尊体形不大,通高16.8厘米,腹径14.6厘米,口径16.8厘米。下腹外鼓,侈口,圈足。腹饰大鸟纹,分尾,巨冠前垂。颈及口沿下饰鸟纹,颈中部有兽首,以雷纹为地。腹底铭文有5 行31字(见图2)A陕西周原考古队(1978);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1996:第5 册160 器,“图版说明”48)或将“豐”隶定从“亡”称为“尊”。。

图2 丰尊

相互比较,就器形、纹饰、铭文风格等特点来看,将此尊确定为穆王时器当无大问题。此尊有铭文2 行10 字,识别及理解还有一定难度,需要做些分析。

右部不是很清晰,似“每”而又非“每”字,可比较下列每、诲C容庚(2009:32 每、140 诲);陈斯鹏等(2012:71)。:

考虑到尊铭右旁下方左右还有笔画,应与下列所见铜器铭文类似:

图3 浙博藏尊

2.吴镇烽《金文通鉴》02426 著录一件韩伯丰鼎(见图4),据介绍为西周早期器,出土地不详,为某藏家藏品。通高18 厘米,口横12.3 厘米,口纵9.5 厘米,腹深6.8厘米。长方体,窄沿方唇,口沿上有一对立耳,平底四柱足,四隅有扉棱。四壁各饰阴线云纹,足上部饰兽面纹。未著录。内壁到内底铸铭文51 字:

图4 伯丰鼎

不难看出,它们应该就是同一个字,左旁相同,只是右旁有别(上部应是从“㫃”)。浙博所藏器铭右旁下部左右无小竖笔,伯丰鼎及新见之尊右旁左右有小竖笔。新见尊铭右旁当由、省变而成。由于一时无法验证原物,推测上部原可能作“”。倘若仅有“旗帜”或“飘带”,没有上面的“”,当如后列甲骨文及下列金文从“㫃”(省形)之旂、旅、稻等字A见董莲池(2011:862 旂,867、868 旅,877 稻)。:

总之,三形当为一字。

上列前二器中的这个字,谢明文(2015:70-72)曾分析为从(土)从倝,即垣,读为韩。其在“后记”中提道:“刘洪涛告知,他在一篇未刊稿中认为《集成》05906 之‘’可能是当姓氏讲的‘韩’字异体。”谢明文又在文中谈到苏建洲曾转述刘洪涛在其《金文考释两篇》中的意见,认为“倝”字的字形构造象旗杆之形,其字下部后来裂变为“也”字形,“也”字形所从的“口”变为圆形就成为“子”字形,“子”字形的圆中加点就变作“早”字形。谢明文对刘洪涛的意见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刘洪涛主张“倝”字的字形构造象旗杆之形无疑是对的,但金文“倝”字应该就是旗杆之“杆”的表意初文,其间的圈形是指示符号,指示旗杆之所在,或在圈中加小点。

刘、谢二位均认为此字从“倝”当读为“韩”的意见是正确的,但对字形的分析还可进一步推敲。根据上列前三形,右旁的“倝”之上部为“㫃”,象飘游的旌旗。“㫃”的下面部分当为旗杆之插座形,下有支撑,是“倝”本象旗杆立于插座之上高悬之形(主要起稳固作用)。右形下面的左右小竖,可能是趁隙加点,也可能有其他含义(固定)。后来的字形均当由此演变。《说文·倝部》:“倝,日始出,光倝倝也。从旦,㫃声。”其显然是据讹变之篆书为说解。近见张维持(2017)之文,其认为甲骨文的为“倝”之初文,颇有道理;并联系上举金文,指出下部所从为鐏或镦,即釬,读者可以参阅A参阅王博(2020);谢明文(2017:270)提到门艺《“倝”字形义考》,请读者留意,笔者未见到此文。。其(或偏旁)演变关系大体如下:

此字右旁较为特别,当是“女”形,只不过两手未交叉,作分开状,并反手在后。反手在后与倗生簋盖、薛侯匜的“妊”字“女”形类似。“女”形分叉与下列子媚爵之“媚”字所从“女”类似E容庚(2009:803 媚)。:

图5

2.河南平顶山市所出4 件邓公簋,两件有盖,两件无盖。盖、器均有相同铭文“邓公作应嫚媵簋,其永宝用”(邓公为嫁至应国的嫚作器,邓国嫚姓)。盖铭此字均作,器铭均作,可见二形乃繁简之别C张肇武等(1981)(1 件无盖); 张肇武(1983)(1 件无盖);张肇武(1985)(2 件有盖)。。

可以看出,上列之字右均从比。左边应是一种器皿形,从囟、从缶、从卤,或从金,为意符,表示容器或金属。“比”为声符。周忠兵(2014:61)认为,“在文字构形中,卤有时候可用来表示容器意,如鈚从囟,比声,其意符囟即像某种容器。而这种作为意符的囟也可以写作卤形。”裘锡圭(2012:12)曾认为此字就是从囟从比的,借它表示器名“鈚”。“鈚应该是一种主要供背、挎、提携用的盛液体的容器”,时代多属春秋,也许可以早到西周晚期,但尚未见到晚至战国的。朱凤瀚(2009:240-243)将鈚分为A(扁圆鈚)、B(方鈚)二型,认为由于其形与壶近似,推测其用途当与壶相近,主要用于盛酒。

第一,谓此尊供陈列宗庙。

氒(厥),代词,相当于“其”,义指这件尊。“史”与“吏”可通,似可读为。《说文》“:,列也。从鬯,吏声。”作册夨令簋“:用尊史于皇宗。”唐兰(1891:81)认为“:史读为,《说文》‘:列也。’皇训大,大宗是其祖庙。这是说把这种簋陈列在宗庙。”E器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84-1994:8.4300-4301)。《周礼·春官·世妇》:“世妇掌妇宫之宿戒,及祭祀,比其具,诏王后之礼事,帅六宫之人共齍盛,相外内宗之礼事。”郑氏注:“比,次也。”意即:“世妇掌管宫中女役的斋戒,到祭祀那天,检查应陈设的器物,告知王后应行的礼事,率领六宫的人供奉祭祀用的粢盛F夏剑钦(1994:439)。。”(夏剑钦,1994:439)《墨子·天志下》:“是以差论蚤牙之士,比列其舟车之卒。”比列,并列。

如尹姞鬲,两件,铭文相同,8 行64 字A过去多称鼎,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84-1994:1.754、755)。:

穆公作尹姞宗室于

繇林。唯六月既生霸

乙卯,休天君弗望穆

格于尹姞宗室繇林。

君蔑尹姞历,赐玉五

品,马四匹。拜稽首对扬

“天君”,一说即“天尹”,官名,为周代主要执政大臣别名。一说“天君”即“天子”(王文耀,1998:41)。我们倾向于陈梦家(1956:119)的意见,“天君”当指周王之后,即王后,在此指“先王”之后。器属昭王,先王指康王,天君即为康王之后。“望”假为忘。圣,意为通达。粦明,陈梦家认为“与圣皆指耳目聪明”。又以为即(《方言》十三“,晓明也”),“与明皆指明白”。“粦明”又见于师鼎(用刑乃祖考粦明紷辟前王)、墙盘(粦明亚祖辛),于豪亮(1982:97)解释为“神明”。

《尚书·多士》:“王曰:‘多士,昔朕来自奄,予大降尔四国民命。我乃明致天罚,移尔遐逖,比事臣我宗多逊。’”孔疏:“令汝远于恶俗,比近服事,臣我宗周,多为顺道。”(参看阮元校刻,1980:220)鬲铭“事”,可能就相当于《尚书·多士》“比事臣我宗多逊”中的“比事”。比,相近、贴近。

尹姞鬲铭文大意为:

周王朝贵族穆公为其夫人尹姞在繇林作了家庭宗庙。六月乙卯,美善的天君(王后)不忘穆公通达精明比近服事先王,亲自到繇林尹姞的宗庙,表彰了尹姞的功绩,赏赐尹姞美玉五种,良马四匹。尹姞拜谢答扬天君的赏赐,用作宝器纪念。

“穆公”可能是“先王”的近臣,服事先王左右,故王后不忘其辅佐之功。也可能宗庙落成,王后前去庆贺,宠络臣僚。

那么,上列两种可能的解释就是:

1.韩逑为妊庚作了这件用于祭祀的铜尊,用其比次陈列于宗庙。

2.韩逑为妊庚作了宝尊彝器,用其比近服事(服事尊长或服事左右、个人)。

两相比较,若从媵器的角度考虑,第二种可能接近事实。

此尊是难得一见的新材料,不仅器物完整精美,而且铭文少见,对于研究有关问题有重要价值。所述是否允当,不敢肯定,聊供进一步研究者参考。

猜你喜欢
宗庙旗杆明文
论电影《一一》中的儒道生死观
迎接新学期
旗杆到底有多长
老战士
东汉初的礼制建设与政治合法性建构
试论辽朝太祖时期的宗庙制度构建
天空之城与地球引力
奇怪的处罚
奇怪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