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口山矿田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2022-04-10 02:48陈欢明凌忠特余祖龙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水口山矿田热液

陈欢明 凌忠特 余祖龙

(湖南省遥感地质调查监测所 湖南长沙 410035)

水口山矿田位于湖南省常宁市水口山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4'~112。35',北纬26。32'~26。33'。矿田内盛产铅锌金银铜矿,其中以水口山矿区康家湾铅锌金银矿规模最大。本文就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矿田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球化学特征,浅析水口山矿田成矿机理及成矿规律。

1 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水口山矿田地处南岭成矿带中部,邵阳—郴州北西向深断裂带北侧,株洲—江永北东向深断裂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通过对湘南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研究认为,震旦纪以后地层对湖南岩浆形及其成矿不起主导作用,而对深循环热液成矿过程有比较重要的影响[1]。本区域地层中岩石富集Pb、Zn、Cu、Ag、Sb、Sn、Mo、As 等成矿元素,比地壳同类岩石平均含量高2~10 倍,说明本区域是Pb、Zn、Cu、Au、Ag、Sn、Sb、Bi、Mo、Sn等元素成矿有利地区[2]。

2 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矿田内地层微量元素变化总体上具有时代由老至新(泥盆系至侏罗系)As、Sn、W、Sb、Hg 元素的含量逐渐降低,Zn、Pb、Cu 等元素的含量由低变高,Zu、Pb、Cu等元素在二叠系粘土岩中含量最高,Au、Ag 元素含量从碳酸盐岩、碎屑岩、粘土岩、硅质岩有升高的趋势[3]。二叠系硅质岩中Au 元素高出地壳平均含量1.7 倍,Ag元素高出地壳平均含量8.3倍,而二叠系硅质岩在本矿田广泛分布,使二叠系当冲组硅质岩成为本矿田的主要赋矿层(见表1)。

表1 矿田主要地层岩石有关元素平均含量表

3 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3.1 褶皱带中主要元素分配特征

本矿田成矿与Ⅲ级次级倒转褶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Ⅲ级褶皱主要有鸭公塘倒转背斜、老鸦巢倒转背斜、康家湾隐伏倒转背斜等(见图1),矿田内主要岩体沿Ⅲ级倒转背斜轴部侵入,矿液沿褶皱层间破碎带或接触破碎带交代充填,形成工业矿体[4]。

图1 水口山矿田褶皱与成矿关系示意图(数据来源为练翠侠所著论文《水口山铅锌矿床外围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略有修改)

根据本矿田钻孔岩心采样分析结果说明,在同一褶皱的不同部位,倒转背、向斜轴部的层间破碎滑动构造带中,一些离子半径大、压缩性小、压熔性小的不稳定元素具聚集趋势,是相应岩石含量的数倍,是矿田的有利的赋矿层(见表2)。

表2 不同褶皱部位主要元素含量表

3.2 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水口山矿田断裂构造以逆冲断裂组成双层结构推覆构造为主,断裂走向为南北向或北北东向,并衍生有东西向断裂。Ⅰ、Ⅱ级断裂为南北向或北北东向,Ⅰ级断裂蓬塘—石头排(F17)推覆断层、石坳岭—康家湾(F22)推覆断层矿田内有色、贵金属矿的主要导矿构造[5]。F1、F2则对控岩控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见图2)。

图2 水口山矿田构造纲要图(数据来源于陈平波、刘继顺、宛克勇等所著论文《湖南水口山矿田与3 号隐伏岩体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略有修改)

通过对矿田内主要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分析,矿田断裂带中微量元素分异的具体表现如下。

(1)矿田成矿的多期次性,断裂带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不同程质的叠加性,叠加性越强,断裂构造与成岩成矿的关系越密切。

(2)以F22为代表的NNE向压性、压剪性断裂,元素Au、Pb、Zn、As、Ba、F、Cl等在该类性质的构造中地球化学行为表现为聚集特征。

(3)以F2为代表的NNW 向张性、张剪性断层断裂带中Ag、Pb、Zn、Sb、Ba为聚集特征。

(4)控矿断裂带(F1)内成矿元素含量很高,大大高于两侧围岩的含量,如:Zn高达4.384×10-3,Ag为8.39×10-6,具明显的聚集特征。

4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矿田出露的岩体大小有60多个,其中,1号、2号、3号、4 号岩体规模较大,并沿倒转背斜轴部侵入,且多呈超覆状、岩盆状、岩床状产出。1 号岩体为英安玢岩,2号、3号、4号岩体均为花岗闪长岩,不同岩体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6]。2号、3号、4号岩体内成矿元素Au、Cu、Pb、Zn 含量比其他岩体高出几倍,是维氏花岗岩的3~14 倍,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也略高,说明这几个大岩体含有丰富的成矿元素,这有利于矿体的形成,岩体除提供热动力源外还提供了成矿物质源[7]。2号、3 号、4 号岩体中Pb、Zn、Cu、Au、Ag 成矿元素变化系数大于1,1 号岩体中Au 成矿元素变化系数大于1,说明岩浆期后的热液活动使岩体内的成矿元素超于富集,变化系数越大,富集作用越强,含矿热液中金属离子的浓集越高[8]。

5 成矿成晕机理

5.1 成矿阶段元素分配

水口山矿田的形成具多期次多阶段性。第一期成矿为石英硫化物期第一、二阶(黄铁矿、黄铜矿、黄铁铅锌矿阶段),形成的主要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石英等。原生晕主要金属元素组合为Pb、Zn、Cu、Bi、Mo、Sn,基本无Au、Ag 元素异常,成矿以接触交代作用为主,主要形成中区、鸭公塘矿区的黄铁、黄铜、铅、锌矿体及老鸦巢矿区的黄铁铅锌矿体[9]。

第二期成矿高峰发生在石英硫化物期第三、第四阶段(黄铁铅锌金阶段),为金银的主要成矿阶段,成矿温度已明显降低,在150℃左右,形成的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自然金、辉银矿、石英等。成矿以充填作用为主,此期成矿除形成康家湾矿床外,在老鸦巢矿区表现为叠加在第一成矿期之上,形成老鸦巢金矿体。

第三期成矿形成仙人岩、龙王山类型近地表风化淋滤型、铁帽型外生金矿,形成温度低于150℃,主要矿物为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自然金、磁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异常以Au元素为主[10]。

5.2 成矿成晕机理

Pb、Zn、Cu、Au、Ag 元素始源于岩浆期后的含矿热液,且呈离子或络离子状态迁移。在迁移过程中,热液与围岩不断发生交代,致使成矿溶液为弱碱性(pH值≈7.80)、弱还原性(Eh 值=-0.89),溶液组合模式为NaCl(CaCl)+CO2+H20,此时,Au 元素所表现的亲铁性大于亲硫性,矿液中Pb2+、Zn2+、Cu2+、Fe2+与S2-结合形成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沉淀,同时形成Pb、Zn、Cu、Sn、Bi、Mo等元素异常。

由于Pb2+、Zn2+、Cu2+、Fe2+不断沉淀,使得矿液中Au1+、Ag1+浓度相对增高,呈复硫络合物〔AuS2〕-和〔AgS2〕-形成迁移。在矿液由南往北自成矿中心向外运移的同时,二叠系地层中Au、Ag 金属元素部分被热液中游离的〔S2-〕活化成〔AuS2〕-、〔AgS2〕-,随着矿液外运移,体系温度逐渐降低,并接受大气降水,成矿溶液成CaCl+CO2+H20 模式,流体变为中偏酸性(pH 值≈6.62),氧化程度有所增高(Eh值=-0.72),此时,金银的亲硫性增强。因此,在有利空间不仅形成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而且由于S2-降低,迫使金银元素的复硫络合物发生分解和化合(〔AuS2〕-+Fe2+→FeS2+Au ↓,〔AgS2〕-+Fe2+→FeS2+Ag2S↓),使金银元素沉淀成矿,金与黄铁矿紧密共生,辉银矿与方铅矿共生,与此同时,形成Au、Ag、Pb、Zn、As、Sb、Hg元素异常。

随着岩浆热液向四周不断扩散,沿薄弱部位上侵时,不断萃取地层中金、银元素,当迁移至近地表的破碎角砾岩中沉淀,但不足以成矿,后经次生淋虑富集作用,不断摄取角砾岩中金之后成矿,因而矿体中见氧化矿石(如仙人岩金矿床)。即使是在早期形成的黄铁铅锌金矿,由于其成矿后被造山运动抬高至潜水面之上,致使还原环境中形成的矿体在长期氧化环境下逐渐变化,形成铁帽型金矿(如龙王山金矿)。

6 结论

通过综合分析现在资料,初步得出以下认识。

(1)矿田2 号、3 号、4 号花岗岩岩体成矿元素Au、Cu、Pb、Zn含量较高,是维氏花岗岩的3~14倍,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也略高,岩体提供了热动力和成矿物质来源。

(2)水口山矿田成矿带为挤压带,因而,规模较大的压性、压剪性断裂是矿田构造找矿标志之一,该类断裂的局部张性地段与NW、NE 向断裂交汇处是矿化富集的良好空间。

(3)二叠系当冲组的硅质岩由于岩性易脆易碎,形成了有利成矿的空间,二叠系当冲组成为本矿田的主要赋矿层。

(4)矿田经过多期次成矿及矿化作用,褶皱轴部和断裂构造交汇处元素不同程度的多期次成矿叠加聚集,是有色、贵金属矿很好的赋存部位。

(5)后期成矿热液活动多次叠加,使得断裂带的断层或断层角砾中成矿元素表现为聚集特征,例如,F1、F22中除其他成矿元素外,Au元素也为聚集特征,因此,其控制的矿种除铅锌矿、黄铁矿、黄铜矿外,还有金矿。

(6)所有控矿、含矿断裂构造在地表都有Au异常,断裂与成矿越密切,Au 元素含量值越高,异常连续性越好,找矿的指示性越强。

猜你喜欢
水口山矿田热液
大力弘扬水口山工人运动精神
水口山为什么这样红
衡阳市:传承水口山工运精神,汲取砥砺奋进力量
诸广长江矿田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诸广岩体南缘长江矿田铀矿成矿机理探讨
耿飈:革命生涯从水口山起航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层结背景下热液柱演化的实验模拟*
热液循环助采洗井装置的分析与应用
“大洋一号”环球科考发现16处海底热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