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村镇聚落形态测度及空间体系结构研究*

2022-04-09 05:14王文卉朱雷洲黄亚平郑有旭WANGWenhuiZHULeizhouHUANGYapingZHENGYouxu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镇区村镇斑块

王文卉 朱雷洲 黄亚平 郑有旭 WANG Wenhui, ZHU Leizhou, HUANG Yaping, ZHENG Youxu

0 引言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及国土空间改革的背景下,村镇聚落面临转型与重构,构建适度有序的村镇居民点体系、引导村镇聚落发展与重构是当前村镇建设的发展目标[1]。要合理引导村镇聚落的转型和重构,对于形态类型以及结构体系的基础研究也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基础[2-4]。

聚落根植于当地的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中,其形态分异特征具有强烈的地域特点,村镇聚落的选址、规模、分布状态和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和其格局随时间变化而演化的特征代表着处于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人与地互动的轨迹[5]。聚落体系结构是由村镇聚落的规模、职能及地域空间结构构成,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各种不同规模、职能的村镇聚落的空间分布结构形成了村镇聚落体系[6-8]。合理的村镇体系对村镇发展起到推动和引导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布局,为村镇地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9-10]。因此,关注村镇形态类型以及体系结构特征对促进村镇地区协调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宜城市为例,从市域、镇域两个尺度测度其村镇聚落形态类型及空间体系结构特征,并分别提出相对应的形态优化及结构优化对策和建议,为推进我国村镇聚落重构发展提供切实有用的指导,为未来与村镇聚落建设相关的研究打下基础。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宜城市位于湖北省中部,隶属襄阳市,东距湖北省会城市武汉332 km,境内东西长76 km,南北宽53 km,国土总面积2 115 km2(图1)。宜城市位于襄十随产业发展轴与襄荆发展轴交汇处南部,处于湖北省经济布局核心点襄阳大都市区的经济辐射圈层之内,是襄宜南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辖两个街道办以及八个镇。本文研究范围分为宏观全域尺度和中观典型乡镇尺度,宏观层面以宜城市域所辖10个乡镇级行政单元为对象。中观层面选取南营街办以及板桥店镇两个典型乡镇进行研究。

图1 宜城市区位图Fig.1 location analysis map of Yicheng City

1.2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包括空间矢量数据、统计年鉴数据及相关规划文本资料,其中村庄聚落斑块面积、空间坐标、村庄边界等空间数据提取自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乡镇及村庄社会经济、人口等数据来源于《襄阳市统计年鉴2018》《宜城市统计年鉴2018》及各乡镇统计报表等数据。另外,村镇职能类型,功能定位等内容源自《宜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等规划及政策文件。

1.3 研究方法

1.3.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依据宜城市用地矢量数据及村镇统计数据,提取全域村镇聚落建设用地斑块属性指标、镇村行政边界及人口数据,运用ArcGIS10.2软件,区域尺度采用平均最临近指数、核密度测算、空间热点探测、高低聚类检验以及形状指数等方法测度村镇聚落斑块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测度村级聚落单元尺度建设用地规模、形态特征,并将二者在镇(乡)尺度上进行聚落形态要素指标估算汇总,运用SPSS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得出主要空间形态类型集合,从而确定村镇聚落形态类型。主要定量指标分析方法如下。

1.3.1.1 聚落斑块平均最临近指数

平均最临近指数是用来测算聚落斑块几何中心点与最邻近点对应的平均距离,用以判断村镇聚落斑块分布特征是随机分布、均匀分布还是集聚分布。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dmin代表每个聚落斑块的中心点与最邻近点的平均距离;(E)dmin是模拟随机模式下聚落斑点中心点间最邻近距离的期望平均值,A为聚落斑块总面积,N为聚落斑块总数目。当ANN的值位于0到1之间时,研究范围内聚落分布模式为集聚分布,且ANN值越接近0,表明分布的集聚程度越高;当ANN的值大于1时,聚落分布模式接近随机分布模式。

1.3.1.2 聚落斑块高/低值聚类分析

高低聚类检验是用来测度村镇聚落在全局视角下的空间分布模式的指标,其结果的表现形式是高值集聚或者低值集聚。其公式为:

公式中d代表距离,Wij(d)是Xi与Xj点之间的距离的权重。Xi和Yj分别代表空间要素在空间单元位置i和位置j的检查值;当G(d)的值为正数时代表存在高值聚集,G(d)的值为负数时代表存在低值聚集。

1.3.1.3 聚落斑块热点探测分析

热点探测分析一般用来检验在一个大的区域内的局部区域是否会出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高值、或者低值集聚的现象[7]。其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d,Wij(d)和Xj的含义与上式G (d)中相同。

1.3.1.4 聚落斑块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测算是用来测度村镇聚落空间分布密度的工具。其公式如下:

式中f(x, y) 为位于(x, y) 位置的密度估计;n 为观测数值;di为(x, y) 位置距第i个观测位置的距离。

1.3.1.5 聚落斑块形状指数分析

形状指数测算聚落斑块形状复杂度的原理是通过计算聚落斑块形状和与之等面积规则图形间的差异度来代表该聚落斑块的形状复杂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G1指聚落斑块的周长,λ指斑块的长宽比,A为斑块的面积;形状指数值越大,代表聚落斑块形状越复杂、越不规则;形状指数值与1越接近,说明聚类斑块的形状与正方形越接近。

1.3.2 分形维数、中心性强度及场所空间分析方法。

选取宜城市村镇聚落空间形态类型的典型乡镇样本,采用分形维数及中心性强度分析方法,识别其村庄人口规模层级、职能关系;再采用场所空间分析方法识别其空间体系结构特征,为各类村镇聚落空间的体系结构优化奠定基础。

2 市域村镇聚落形态测度与类型划分

2.1 区域尺度的聚落集聚度与空间分布特征

村镇聚落的集聚特征体现了聚落斑块空间分布是否具有集聚性、离散性或者随机性[6]。通过ArcGis10.2空间分析模块分析中的平均最临近指数距离分析、高低值聚类检验、热点探测分析和核密度分析四个指标揭示宜城市域村镇聚落斑块分布特点。

根据聚落斑块平均最临近指数分析可知,宜城市域内村镇聚落斑块几何中心平均观测距离为216.70 m,小于随机模式下预期平均距离836.41 m,ANN值结果为0.57,Z值结果为-66.45,表明市域范围内产生聚类模式的可能性大于99%,即市域范围内村镇聚落斑块呈现一种集聚分布状态(图2)。

图2 市域平均最邻近距离计算结果Fig.2 calculation results of average nearest neighbor distance in urban area

根据聚落斑块高/低值聚类分析可知,观测值为0.000 010,期望值0.000 017,Z值得分为-7.46。代表县域村镇聚落分布存在低值集聚的可能,且P值为0,代表研究范围内存在小面积斑块集聚分布的概率在99%以上。即宜城市域村镇聚落斑块存在明显的小规模集聚特征(图3)。

图3 市域斑块高低聚类检验结果Fig.3 cluster test results of urban patch height

根据聚落斑块热点探测分析可知,“热点”和“冷点”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分别集中”特征。即高值热点集中分布于中部汉江冲积平原两岸的南营街道、王集镇、郑集镇等区域,而低值集聚冷点区则集中分布在西南部的刘猴镇区域,东北部的板桥店镇和东南部的流水镇村镇聚落斑块的集聚性介于高值集聚和低值集聚之间,整体呈现“小规模零散分布、大规模集聚分布”特征(图4)。

图4 市域斑块高低聚类检验分布图Fig.4 location analysis map of Yicheng City

根据聚落斑块密度分析可知,聚落斑块沿汉江冲积平原分布密度较低,在西南侧刘猴镇出现显著地高密度分布特征,整体密度分布由中部汉江冲击平原向东西两侧密度逐渐增加(图5)。

图5 市域聚落斑块密度分布图Fig.5 density distribution map of urban settlement patches

对比发现宜城市域村镇聚落斑块在高低聚类和密度分析上的分析结果存在负相关特征,即聚落分布密度较高的地区往往聚落规模较小且分布模式较为分散,而聚落分布密度较低的其余聚落规模普遍较大,且分布模式较为集中。因此可以判定,宜城市域村镇聚落主要分布模式有两种,即“低密度、集聚分布模式”和“高密度、零散分布模式”。具体表现在:中部汉江平原地区为低密度、集聚分布模式,如南营街道和郑集镇等地;东部、西北部大部分区域为高密度、零散分布模式。

2.2 村级聚落单元规模形态测度与空间差异性特征

经数据处理,确定宜城市域范围内村镇聚落斑块有效数量为6 602个,分析频率分布发现聚落斑块面积的偏斜系数(Skewness)为10.89,远大于0,但中值0.42小于平均值1.56,说明大量低值数据集簇分布,而高值数据离散分布;峰值系数为177.86,远高于3,说明村镇聚落斑块面积数据有较广离群分布的“肥尾”特征。进一步分析聚落斑块面积在0—70 000 m2范围内分布规律,此范围内的斑块数量为6 364个,取2 000 m2为频数宽度统计得:在0—70 000 m2范围内,仅是位于0—4 000 m2范围内的斑块就占全部数量的48.8%,表明聚落斑块呈明显的小规模集簇分布。

综上,宜城市村镇聚落斑块规模大小的频率分布是偏态的,以小规模聚落为主,且数据背离中心性,形态也缺乏对称性,随斑块面积增大,聚落数量逐渐降低。

根据聚落斑块形状指数分析发现,宜城市域聚落斑块形状指数整体上差异较小,中部平原区域形状指数略高于东西部岗地区域。大致反映出中部平原地区聚落斑块形状复杂程度略高于东西两侧岗地地区。分析其原因,汉江两侧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道路交通条件便利,聚落沿道路伸展,导致部分聚落为条带状形态,形状略为复杂。而东、西部聚落属于岗地和低山丘陵地形,受其影响,村镇聚落规模较小,其形态多为团簇状,形状较为简单,分布规整、破碎程度小。但整体来看,市域村镇聚落斑块形状均接近于点状、团状等规则形状(图6)。

图6 市域聚落斑块形状指数分布图Fig.6 distribution map of patch shape index of urban settlements

2.3 指标聚类及形态类型划分

2.3.1 形态指标聚类

为了对宜城市域村镇聚落斑块进行更综合全面的类型划分,本文借助SPSS软件的K-means聚类方法对样本聚落的多类量化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经过计算的数据源导入SPSS后进行14次迭代之后,实现数据收敛,得到两个性质差异相对较大的集合。根据测算结果来看,类型1和类型2最终聚类中心的距离为166.46,说明类型1和类型2差异性较大,类型相对独立。

2.3.2 形态类型划分

根据最终聚类中心表的数值可知(表1),类型一是指斑块个数、斑块密度、平均最邻近距离指数指标值较大,最大斑块指数、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形状指数指标值较小的一类;类型二是指斑块个数、斑块密度、平均最邻近距离指标值较小,最大斑块指数、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形状指数指标值较大的一类。

表1 各指标最终聚类中心统计Tab.1 final cluster center statistics of each index

将上述聚类分析结果结合宜城市域现状地形条件进一步分析可知,规模大小、空间分布的密度和集聚性、聚落边界主导形态以及地形条件是影响村镇聚落形态的主导因素,因此根据前文分析结果可将村镇聚落形态划分为两种类型。形态类型的命名上采用“规模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地形条件+边界主导形态”的规则,将这两种类型命名为小规模高密度岗地散点散布型和大规模低密度平原团块集聚型两种(图7,表2)。

表2 宜城市村镇聚落形态类型、特征及典型图谱Tab.2 morphological types, characteristics and typical atla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Yicheng City

图7 市域聚落斑块类型划分示意图Fig.7 schematic diagram of urban settlement patch type division

3 典型乡镇村镇聚落空间体系结构特征

3.1 典型乡镇选择

从形态类型考虑,南营街道村镇聚落的形态类型主要以“大规模低密度平原团块集聚型”为主,板桥店镇村镇聚落的形态类型主要以“小规模高密度岗地散点散布型”为主;从地形因素考虑,考虑到地形对村镇聚落发展的影响,南营街道位于宜城中部汉江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板桥店镇位于宜城东部,地形以岗地为主;从乡镇等级考虑,根据《宜城市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城镇体系结果,选取重点镇南营街道和一般镇板桥店镇作为研究对象,有利于消减乡镇等级因素对村镇体系结构的影响,保证研究的科学性。

3.2 村镇功能关系

3.2.1 村镇人口规模层级

采用分形维数测度方法,分别测度四个乡镇内社区(镇区)及行政村的“位序—人口规模”分维值来反映镇域内社区—村庄的人口等级规模结构[11]。先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各个村庄的位序,再运用Excel软件计算各乡镇的位序对数及人口规模对数值,绘制“位序—人口”散点图,最后对位序对数及人口规模对数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村镇人口规模的Zipf维数基对应的一元线性方程(图8)。

图8 南营街道、板桥店镇位序—规模法则回归模拟图Fig.8 regression simulation diagram of position order scale law of Nanying Street and Banqiaodian Town

计算结果显示,南营街道、板桥店镇的Zipf值为别为0.97、0.90,均接近于1,表明两个乡镇的村镇体系规模等级一定程度上服从于Zipf定律。由于分维数值D值均大于1,表明两镇村镇体系中人口分布的差异程度较小,整体上人口分布比较均衡,中间位序的城镇数目占大多数。从Zipf维数的数值大小来看,板桥店镇Zipf维数(0.90)略小于南营街道(0.97),说明南营街道的村庄人口规模相比板桥店镇更为均衡。

3.2.2 村镇职能联系

村镇职能结构一般分为“镇—中心村—一般村”三个层级,借鉴城镇中心性强度方法[12-14],采用村庄中心性强度测度方法,从规模、经济、生态3个目标层出发构建15个指标,通过熵权法确定各乡镇测度指标权重,进而求得各行政村中心性强度值(图9)。分析结果表明,两个镇都有2个中心性综合强度值高村庄(社区)点(均为镇区+乡镇企业集中点),每个镇约有4—10个生态得分值高的特色村,而镇区以外的行政村层级不明显,说明宜城多数村庄仍是以农产品种植为主,除镇区及乡镇工业点所在村庄外,镇域内缺乏承担一定公共服务职能的中心村,村庄之间职能联系弱。

图9 南营街道、板桥店镇中心性强度分布图Fig.9 central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Nanying Street and Banqiaodian Town

3.3 村镇场所关系

3.3.1 多中心线性路网农业型村镇:点轴式空间结构

南营街道以X107县道与306国道为主要发展轴线,以镇区(五连村)为中心,与土城村、万洋村、南洲村四个中心村呈带状排练在交通要道上,联系度较强。南营村作为中心村外围特色村镇区附近,其职能以农业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承担一部分镇职能。金山村作为生态农耕特色村,分布在中心村南州村的腹地,以农业种植业、畜牧业发展为主。一般村中,龚垴村、安垴村沿交通干道,分布在中心村之间;其余一般村大多沿村村通道路分布在镇域腹地,与交通联系紧密的中心村组成发展轴带。南营街道镇区—中心村—特色村—一般村四级体系共同形成“一横三纵”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又因其职能类型多以农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故将其定义为“多中心线性路网农业型村镇”。

“多中心点轴式”空间结构主要特征是分布较为集中、单个村落规模较大。这类村镇除了镇区外,一般还有多个中心村,且中心村综合实力与镇区差距不大,共同形成多个核心。镇区、中心村、特色村在职能上分布不同、且互补。空间上来看,镇区与中心村分布沿主要交通干道呈线性分布,形成空间发展主要轴带和次要轴带。一般村通常沿道路分布在中心村的腹地范围,形成居民点轴线(图10)。

图10 南营街道空间结构及多中心点轴式结构范型Fig.10 spatial structure of Nanying Street and multi center axial structure model

3.3.2 单核心枝状路网农业型村镇:星点式空间结构

板桥店镇的村镇聚落形态类型以小规模高密度岗地散点散布型为主。板桥镇中麻竹高速、306国道呈东西向从镇域穿境而过,东西向交通联系紧密。镇区(板桥村)分布于麻竹高速和306国道的交汇处,中心村上湾村、牌坊村、东湾村分布于镇域南部腹地,四个村分布空间距离较近、交通联系度较为紧密,共同形成一个大的核心,北部无中心村分布,整体来看空间结构不均衡,南部发展程度远高于北部。田集村作为特色村,分布于镇域东南部、麻竹高速与306国道之间,因其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成为交通服务特色村。其余一般村大多呈散点状分布于镇域腹地内,由树枝状的村村通道路相连,因地形原因村与村之间交通联系困难。路网形态上,因地形原因镇域道路沿等高线呈树枝状穿插在镇域腹地,形态自由灵活。板桥店镇镇区—中心村—特色村—一般村四级体系形成单核心不均衡的空间结构,且村落职能类型多以农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为主,故将其定义为“单核心枝状路网农业型村镇”。

“单核心星点式”空间结构主要特征是分布较为分散、且单个村落规模较小。这类村镇一般由镇区和多个中心村共同组成一个核心,且镇区与中心村和一般村的综合实力差距较大,村庄之间交通联系度较弱,村庄职能分化程度较低。镇区中心一般依托交通干道形成,其余村落根据地形条件自由散布在镇域腹地(图11)。

图11 板桥店镇空间结构及单核心星点式空间结构范型Fig.11 Banqiaodian Town spatial structure and single core star point spatial structure model

3.4 村镇聚落体系结构模式

聚落斑块的形态类型与其对应乡镇的体系结构类型具有一定关联性[15-16]。规模等级方面,南营街道人口规模分布均衡,表明其镇区中心核心辐射力较弱。板桥店镇在镇域南部由镇区及中心村形成镇区核心,相对来说核心辐射力较强,呈单核心特点;职能类型方面,两个乡镇职能均以农业型为主,职能类型单一;道路网络方面,南营街道路网形态呈网状。板桥店镇路网形态为枝状,形态较为自由;空间结构方面,南营街道空间结构类为多中心点轴式,板桥店镇为单核心星点式;聚落斑块形态类型方面。南营街道以大规模低密度平原团块集聚型聚落为主,板桥店镇以小规模高密度岗地散点散布型为主。分析发现可依据聚落体系结构及形态特征将其结构形态类型模式归纳为两类:弱中心网状路网团块集聚型和单核心枝状路网散点散布型(表3)。

表3 两个典型乡镇村镇聚落体系结构及形态特征对比表Tab.3 comparison of system structure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wo typical villages and towns

4 村镇聚落空间体系优化策略

4.1 县域尺度村镇聚落空间形态优化对策

4.1.1 平原团块集聚型聚落:连点成网,提升空间互动效率

对于大规模低密度平原团块集聚型聚落,主要集中在宜城市西南部、东部区域,耕地面积较多,粮食产量较高,且聚落与聚落间规模差异较小且单个聚落规模相对较大[18]。该区域发展模式应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产品加工为辅。此外,还需结合区位优势,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市域范围内聚落与聚落间的良性互动。为适应现代农业园区化的发展模式,在引导空间集聚时,应敢于突破村庄界限。打破基于历史格局路径依赖式的无序重构,将原有团块分布的村落通过道路组织,连点成网,促进聚落联系网络化,从而提高聚落间空间互动效率,将聚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良性匹配。

4.1.2 岗地散点散布型聚落:聚点成块,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对于小规模高密度岗地散点散布型聚落,主要集中在宜城市中部区域,由于地处山区,林业资源丰富,耕地面积较少,聚落规模普遍较小,在一个行政村单元中,多个村庄居民点规模不一、散落分布[19]。该类区域空间形态优化应引导村落由散点状向集聚化转变。在引导空间集聚时,应根据林地资源分布的疏密、交通区位条件的便利程度,将部分规模太小的村镇居民的向规模相对较大的居民点合并,实现村落居民点有序重构。在进行公服设施配置时,应在相对规模较大的村落集中配置,利于引导村落由散点状向集聚化重构。

4.2 乡镇尺度村镇聚落体系空间结构优化对策

4.2.1 多中心点轴式:以经济发展为动力,强化层级引导村镇产业特色化发展

“多中心点轴式”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乡镇发展能力整体较弱,人口城镇化水平低,发展层次性弱,极化与扩散效应不足[20]。规模层级方面,镇区发展能力与中心村、一般村差距不大,镇区在镇域范围内的核心辐射力弱,相应的对于人口的集聚能力弱,村镇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职能结构方面,村镇聚落职能大多以农业为主,村落自身缺乏产业特色,村镇体系内职能分工趋于一致、同质化现象严重。对于这种类型的村镇,从规模层级和职能类型两方面提出重构策略。规模层级方面,依据前文对村镇聚落中心性强度评价的方法,测度村镇体系层级性。在了解镇域范围内所有村镇聚落实力的基础上,发挥镇区、中心村的引领作用,确保镇区及中心村基本设施要素配置合理,强化镇区及中心村的中心性。

职能结构方面,根据不同村落实际情况,基于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引导农业产业特色化发展,结合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对农村产业实施积极引导,因地制宜推动农业生产复合化、特色化经营,强化村落自身产业特色。例如对于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区位优势较好的地区,通过盘活存量农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力,引导农业复合化发展;对于规模化程度不高、不适宜农业产业集聚化发展的地区,可依托休闲农业,发展生态旅游等特色化农业。

4.2.2 单核心星点式:以交通引导为动力,迁村并点形成“大分散—小聚合”格局

“单核心星点式”结构类型的村镇,其问题主要体现在镇域空间组织破碎、空间联系薄弱。究其原因是受岗地地形影响,导致镇域内道路组织不通畅,村庄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聚落之间缺乏空间联系,导致空间组织不成体系、破碎化现象严重。且这类村镇由整体来看空间结构分散,单个聚落规模较小,道路在村落内部呈树枝状串联各个村庄居民点。对于这类村镇,提出以“迁村并点”为核心的重构策略。

在村镇体系空间布局中,要以交通引导为动力,强化沿主要交通干线周边地区村落的集聚发展,引导地理距离上相距交通干线较近、且规模较小的村落,向规模较大的村落迁并。其原则是:交通条件闭塞的村落向交通便利的村落集聚;规模小的村落向规模大的村落集聚;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村落向基础设施较好的村落集聚。

5 结论

本研究从县域形态测度以及镇域体系结构两个维度对宜城市村镇聚落进行研究。具体结论如下。第一,市域村镇聚落形态类型可分为小规模高密度岗地散点散布型和大规模低密度平原团块型集聚型两类。其中空间分布方面,聚落斑块整体低值集聚与高值集聚并存,但仍以高值集聚为主,中部平原地区聚落斑块面积大、分布集聚特征明显;东、西部岗地丘陵地区聚落斑块面积小,相对团块状村落分布较为零散,呈现中部集聚、两边分散的格局;形态分异方面,呈现中部高、东西部低的特征,中部平原聚落斑块形状复杂程度和破碎程度略高于东西部岗地。第二,镇域村镇聚落体系结构类型可划分为“弱中心网状路网团块集聚型”和“单核心枝状路网散点散布型”两种。其中规模等级方面,典型乡镇人口分布整体均衡,无明显中心集聚特征,聚落形态以小规模高密度岗地散点散布型为主的乡镇人口分布差异性略大于其他乡镇,但整体仍呈均衡分布;职能类型方面,典型乡镇职能类型单一、产业类型趋同,以耕种农业为主。根据村镇聚落规模、经济及环境条件可分为镇区、中心村、特色村及一般村四级等级结构和生态农耕型、交通服务型、农业型等职能类型;空间结构方面:典型乡镇村镇体系空间结构可分为“多中心点轴式”和“单核心星点式”两种。第三,从空间形态及结构体系两个维度提出优化策略。其中空间形态维度,平原团块集聚型聚落应连点成网,以提升空间互动效率,岗地散点散布型聚落应聚点成块,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结构体系维度,多中心点轴式应以经济发展为动力,强化层级引导村镇产业特色化发展,单核心星点式应以交通引导为动力,迁村并点形成“大分散—小聚合”格局。

本文试图提出一种基于GIS技术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方法测度村镇聚落形态类型和结构体系,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相关研究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及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大背景下,村镇聚落形态及体系形成机制、聚落重构模式及具体措施等方面也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

图表来源:

图1-11:作者绘制

表1-3: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镇区村镇斑块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村镇污水治理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易地搬迁学生与镇区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差距及对策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全国村镇银行综合业务发展排行榜揭晓
全国村镇银行综合业务发展榜单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缅甸将打击若开武装
镇区规划用水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