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德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而且数量多达18个。其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一学习任务群贯穿着高中语文学习的始终,可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内容。从宏观角度来看课程标准设计这一学习任务群,是有其现实背景的。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蓬勃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壮大,媒介信息对大众的生活和工作影响越来越广,人们阅读和交流的兴趣、方式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因此,媒介素养的培养引起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迁移到教育中,迁移到课堂上,就带来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有效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一学习任务群的落实。
很显然,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具体的教学策略。从当前的实践来看,已经有不少教师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梳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可以发现绝大多数探究的重点,都落在如何实施上。这符合一线教师追求“可操作性”的思路,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说理论的缺失、实践的盲目、反思的缺位等。笔者以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一学习任务群,本质上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其理解不能过于经验化,即使无法做到从理论上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起码也应当做到初步的理论认识,要通过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既符合理论认知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之路。
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思路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前者可以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从而具有一定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而且随着这一能力的增长,可以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后者可以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成长。从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后者在教学中演绎的空间更大,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工具性问题往往不是主要问题,人文性的体现却有着无限广阔的演绎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新课标提出的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可以增强文本内容对学生的影响力。很显然,这种影响力是体现在人文性上的。
基于这样的理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并且让这一学习任务群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教学思路。对此笔者的理解有二。
一是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要准备丰富的媒介,让学生接受多通道的信息输入。大量的事实与教学经验表明,同一性质的信息,如果采用单一的输入方式,那么学生就会有重复感,如果采用多通道输入的方式,那么学生就会有新鲜感。再加上多通道信息输入的时候,必然会存在信息的溢出效应,学生在获取目标信息的时候,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其他信息,这就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及内容都处于多元化的状态。在这如此特征的跨媒介基础之上,学生的阅读会更深入,交流会更广泛,因此也就可以将学习任务群中的多个文本进行更好的综合与演绎。
二是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路径。总体而言,跨媒介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手段丰富多样的表现,阅读与交流则是一个学习任务群功能实现的方式,其最终的目的,仍然是语文知识体系的建立以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在通过多种媒介呈现学习内容的时候,还是要以听说读写为基础,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核心,通过学生的思维加工来达成审美鉴赏素养的落地,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实现。
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
明确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思路,其后要建立的就是具体的教学策略。有同行在摸索的过程当中提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活动课题确立、活动目标预设、活动实施过程、活动成果展示、活动结果测评。笔者以为这样一种划分,一定程度上符合日常的教学经验,但是没能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在这一基础之上,笔者总结出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策略是这样的:认真研究学习任务群中的文本,初步预设学生的学习过程,判断文本内容的呈现方式与学生的思维加工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然后确定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具体方式;随后在学生基于跨媒介进行阅读与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最后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进行反思。
例如,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中,有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这首诗无论是在标题上还是在内容上,要想进行顺利的阅读与理解,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要化解这一困难,就可以采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思路,具体可以设计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一是让学生就课本进行朗读。这是基于纸质媒介进行的阅读,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最习惯的信息输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二是用事先准备好的课件,让学生聆听配乐诗朗诵。这是基于音频进行的学习,其优点可以让学生在音乐信号的刺激之下,在第一步纸质媒介阅读的基础之上展开想象,这样就可以开辟第二个信息输入的通道,从而让学生对课文形成新的理解。这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过程。
三是只提供背景音乐,让学生基于对音乐的理解去朗诵这首诗。郭沫若的这首诗言语朴实,但是意境高远,需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仔细揣摩。比如说诗的第一句: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当学生阅读的时候,要能够想象出“白云的怒涌”与“北冰洋的情景”,尤其是要赋予其诗情画意。这样诗的意境也就能够为学生所感知所领悟了。
四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媒介,然后去制作诵读音频或者视频。这是一个演绎过程,伴随着的是学生對诗歌与媒介的理解,追求的是两者的融合,最终的目标则是对这首诗歌的深刻领悟。
三、“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思考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运用到了多种媒介,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度阅读。这符合教学预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发地进行交流,会将自己的理解与他人分享,因此整个课堂所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很好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形态。
在上述策略运用的过程中,笔者也进行着不断的回顾与思考,收获非常多,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作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与方式,在追求其效果落地的时候,本质上所进行的实际上是教学方式的创新。多年积累下来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有很多是应当坚持的,其不会因为教学理念的更新而发生变化;也有许多是需要创新的,创新的依据就是学生的学习规律,这个规律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也就是说包括学生文本解读兴趣的激发,以及深度学习的体现。很显然,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的运用,能够实现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总而言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客观上贯穿必修(高一)、选择性选修(高二)和选修(高三)三个阶段,贯穿了高中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这样一种地位决定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其价值,挖掘其价值,要将其教学策略作为教学研究的重心,这样才可以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作者简介:山东省寿光市寿光渤海实验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