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翠凤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语文教学的课堂架构,也是如此。长时间的合,学生无法深入;长时间的分,认知无法聚拢。只有经历“聚则统整”“分则细化”“通则串联”“融则提升”,课文才能彰显出“语言能力”范例和载体的效能。笔者以统编版《蟋蟀的住宅》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看法。
一、聚则统整:明确抓手,“拎起”整篇
学生对于新课文的感知,要经历整体把握、深入部分,然后再回归整体的思维历程。随着课文篇幅越来越长,亦步亦趋地提问,只能让文本的内容梳理陷入机械问答的泥潭。教师要从内容的铺陈特点入手,或紧扣表达中心,或提炼行文思路,或依托结构层次,明确统整文本的抓手,一下子“拎起”文本的框架,起到提领而顿的效果。
《蟋蟀的住宅》一文,主要从住宅特点和修建住宅两个方面凸显了“蟋蟀住宅的伟大”。学生初读课文,已经接触到了“住宅伟大”的字眼,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内心,就真正认识到了“伟大”之处。此时,如果教师贸然提问,从哪里可以看出蟋蟀住宅的“伟大”,则完全超越了学生当下对文本的感知程度。即便学生“搬运”出课文中的部分信息,以回应老师的问题,也仅仅是任务逼迫下的“赶鸭子上架”,并不代表学生真正体认到蟋蟀住宅的“伟大”。我们不妨降低问题难度,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设问:读了课文,你对蟋蟀的住宅有了哪些印象?学生基于自己的阅读留痕,迅速提取贮存在脑海之中的信息。此时的交流相对零散,这是初读课文的必然阶段,也是学生学情发展的正常现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信息的归类,以便于最后学生能顺理成章地将自己交流的信息归类于“住宅特点”和“修建住宅”两个部分。
纵观学生的交流和教师的归类,在匹配学情的主问题支撑下,合并成为两个方面,且对应了作者创作的构思。虽然并没有直接涉及“伟大”,但学生感性“证据”的汇总、聚合,不仅让学生思维在文本中走了一个来回,强化了学生对蟋蟀住宅的关照,更为后续深入感知“住宅的伟大”奠定了基础。
二、分则细化:品味语言,“复现”观察
文本准确生动的表达,的确源自高超的文字技巧。但归根结底,更源自作者细致、持续的观察。因此,语言是观察最终的成果,更是观察过程的再现。
“蟋蟀的住宅”究竟是怎样的?这不能停留在初读板块时的泛泛而谈上,而需要紧扣文本的语言,细致品味,并相机“复现”作者的观察。
先以描写“住宅特点”为例。描写住宅的“外部环境”时,“慎重选择住址”“排水优良”“温和阳光”,可见蟋蟀对于住宅环境的选择精益求精,作者高处俯瞰、整体远看的观察视角,也蕴藏其中。描写住宅的“整体结构”时,“九寸深,一指宽”的细致与精准,“就像一扇门”“收拾得很平坦”“在平台上弹琴”,完全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蟋蟀住宅以人类起居的气息。作者近处细看,察中想象的状态,也能从语句中窥得。描写“内饰装修”时,“墙壁光滑”“简朴清洁”“卫生平整”在表达上的简洁与干练,作者煞费苦心、近处端详的观察状态,更直观地映入学生脑海。
再看“修建住宅”,仅举例一处。作者以一連串动词,描写了蟋蟀用身体修建的过程:前足扒土;钳子搬土;后足踏土;后腿上的锯子推土,铺土……作者选用的动词不尽相同,全方位介绍了蟋蟀身体的协同劳动,不同劳动的分工。
从介绍住宅特点,到展现修建过程,虽然描写内容的维度不同,但学生经历品味语言,浮现观察的历程,分而不散,自然地落实了语文要素。
三、通则串联:理清逻辑,“打通”关联
作为描写“蟋蟀住宅”的有机整体,作者将文本所分列的两个部分,集中地指向表达的主体和中心,看似有表达顺序上的先后之别,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将课文“住宅特点”和“修建住宅”两个部分,贯通起来阅读,学生就能从中发现其中原本不易察觉的“藕断丝连”。
比如:“即使有骤雨,也立刻会干的”,就是前文中“一定要排水优良”最直接的体现;“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则是前文中“慎重选择住址”的有效佐证。再比如:蟋蟀用身体部位协同劳作的过程,就验证了蟋蟀内饰的“简朴、清洁、干燥、卫生、平整”,正是这份执着、敬业,才建成了这一令人敬佩的“伟大工程”;蟋蟀感到疲劳,就会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与“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对应。依循着这样的认知,对“蟋蟀住宅”的描述,并不纯粹是传递特点的信息,同时也为介绍“修建住宅”提供了认知的基础。
纵观这一案例,教师并没有从机械生硬的视角,以完全割裂化的思维,将原本有机贯通的整体,切割成为两个片段,而是以“蟋蟀住宅”这一共同的描述对象为基点,紧扣“伟大工程”的核心归旨,明确了“断藕”之后连着的那根被忽略掉的“丝”。
四、融则提升:统整资源,“印证”主题
细节分化后,如果始终零散分布,学生的认知则难以形成升级。这就需要在“分”“通”后,以“融”的方式,引导学生将零散的信息串联起来。串联,就需要一个统一的抓手,或者一条认识的主线。由此,课文的中心句“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就可以成为串联和介绍的抓手。基于这篇课文内容特点和训练要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换视角,以“作者”口吻,来介绍蟋蟀的住宅以及修建住宅的构成。教师不妨从三个维度进行融通、串联。
其一,串联信息。首先是住宅特点。包括选址优良,排水,向阳;外部倾斜,隐蔽;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其次是修建过程。包括工具:前足、钳子、后足、两排锯;动作:扒土、搬掉、踏地、推到、铺开;时间:不大一会儿、两个钟头、长时间的修整。
其二,整合语言。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直观性。组织学生介绍时,要关注这些语句表达的原意,并在介绍中,与文本的语言风格保持一致,组织学生思考“唱歌”“住宅”“平台”“弹琴”“工作”是指蟋蟀的什么。
其三,关注顺序。教师组织学生契合作者在行文中的观察顺序,对住宅进行介绍。比如整体俯瞰时,可以使用过渡性语言:大家快来看,这里就是蟋蟀的住宅,你们一定很好奇,这里哪有什么住宅啊!这就说明你们被蟋蟀欺骗了,因为蟋蟀选择住址都比较隐蔽……近处细看时,可以使用过渡性语言:跟我一起走近了看,那条倾斜的隧道……深入观看时,可以使用过渡性语言:更精彩的还在后面呢!现在跟随我一起,走进蟋蟀住宅的内部看看吧!……信息有统整,语言有新意,过渡有保障,原本躺在纸面上的文字,就成为学生可以信手拈来的运用资源,学生也就在统整信息中历练了思维,在遣词造句中历练了语言,在过渡推进中历练了结构意识……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课堂教学经历了合、分、通、融的聚焦和放手,形成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结构设置,为推动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生长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江苏省启东市新安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