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辅艺:大数据时代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创新研究

2022-04-08 03:11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丹江号子南阳

郭 蓓

(南阳理工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4)

南阳丹江号子诞生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南阳丹江号子的社会功能有所削弱,传播空间受到严重限制,艺术影响力呈现下降趋势。传承、保护和发展南阳丹江号子不仅是实现其学术、社会、历史等方面重要价值的必然选择,也是丰富当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客观要求。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数据”和“内容”成为重中之重。对于文艺事业来说,能否与互联网成功融合,能否借力“大数据”抢占竞争先机,将直接影响到整体上的发展趋势。

本文立足大数据背景,探讨其技术特性、思维范式及管理理念与南阳丹江号子传承发展的融合,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南阳丹江号子当代传播的新途径,使其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 南阳丹江号子传承现状调查

根据《禹贡》一书的记载,战国时期的南阳丹江就已经是舟车辐辏之地。在四千多年的发展中,丹江为南阳社会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与之相应,丹江船工的生产生活也在当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脱胎于劳动口号的丹江号子记录了船工们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世界,在南阳一带经久传唱。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加工,丹江号子的艺术色彩更为浓厚,成为当地民歌体系中光彩夺目的一朵奇葩。时至今日,丹江号子依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1.南阳丹江号子概述

南阳丹江号子孕育于南阳淅川一带,受到了伏牛山、秦岭与丹江的滋养,有着粗犷豪迈而又不失细腻的特殊韵味。

从内容的角度来看,南阳丹江号子主要反映了当地船工的生产生活。根据1981 年出版的《西峡民歌集成》,南阳丹江号子涉及的船工活动主要包括起锚拉纤、撑船行舟、装卸货物、推船扛船等。全套的南阳丹江号子包括“起锚”“上水拖号”“下水摇橹”“穿裆”“湾船抛锚”和“过街”等,能够全方位地刻画船工生产生活的形态。

从歌词结构的角度来看,南阳丹江号子主要使用自由体结构。有时则根本不使用歌词,只用“吆嚎咿”“嗬唠咿”和“嗨哧哈唠咿嗨呀”等衬词来形成节奏和音调[1]。这使南阳丹江号子有着流畅顺口的特点,音韵效果“绕梁三日而不绝”。

从音乐艺术特征的角度来看,南阳丹江号子主要采用民族五声性音阶,音调和节奏则会根据实际场景即兴发挥。在演唱时,船工们会运用腰部力量来增加胸腔的共鸣,形成了简洁质朴而又气势磅礴的风格。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南阳丹江号子在娱乐、美育、文化传承以及社会教化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功能,深受当地群众青睐。

2.南阳丹江号子传承现状调查及主要问题

为了加深对丹江号子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认识,笔者对其传承现状进行了调查,主要结果记录如下。

首先,从整体上来看,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问题已经引起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由于目前在世唱过丹江号子的老船工仅有一位,且年过80,淅川县文化部门专门从省城请回南阳丹江号子的作曲家,对之进行整理和再创作,丹江号子的完整词曲得以重现。近年来,南阳社会各界对丹江号子的关注程度有所提高,舞台艺术形式的丹江号子作品不断涌现。同时,随着戏曲表演、专家讲堂、非遗教学论坛等多种活动的全面开展,南阳丹江号子逐渐走上了“活性传承”的道路。

其次,从南阳丹江号子传承人的角度来看,目前可以称得上是传承人的艺术工作者仅有20 余人,年龄主要分布在60 岁-75 岁这个区间。他们从事南阳丹江号子传承的时间主要分布在21 年-40 年这个区间,学历均在初中以下。每位传承人所能获得的专项补贴不足400 元/月,依靠南阳丹江号子所能获得的月收入也仅在280 元左右,基本的生活条件还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南阳丹江号子非遗保护中心等类似机构在组织设置、资金支持、编制安排、人员配备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对其传承保护构成了负面制约。

再次,南阳丹江号子生存现状较为严峻。超过50%的被调查者反映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南阳丹江号子,仅有18%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曾经观看过南阳丹江号子表演。在南阳丹江号子传播渠道方面,“网络”“电视广播”“家人朋友交谈”“其他”所占的比例约为5:3:2:1。可以推测,在工业化、信息化、娱乐化的时代背景下,南阳丹江号子在娱乐及社会教化等方面的功能受到强力冲击,生存现状堪忧。

最后,对于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前景,80%以上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悲观,可能被淘汰”这一选项。在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策略上,被调查者提供的建议主要包括“设计南阳丹江号子周边产品”“开发区域特色的手机游戏”“进入学校音乐课堂”等。

根据本次调查,结合国内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可以将南阳丹江号子传承中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传承人“青黄不接”。目前,南阳丹江号子传承人平均年龄在62 岁以上,他们的健康状况、记忆力、音乐技能均不容乐观。多数传承人只有四五名弟子,这些弟子在南阳丹江号子传承方面的内容掌握不够全面,技艺也不够纯熟,能登台演唱者比例不足50%。从总体上来看,南阳丹江号子面临严峻的传承困境,这也导致相关数据的采集、整理非常困难。(2)传承模式不科学,这表现在传承方式局限于家族传承和村镇传承、传承群体内部存在无序竞争、传承秩序缺乏合理规划、传承方式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等。正因为如此,南阳丹江号子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数据主要是非结构化的数据。这些以文本、图像、声音、影视、超媒体为载体的数据没有统一的结构形式,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构成严峻挑战。(3)表演形式单一,文化竞争力有所欠缺。南阳丹江号子有着深刻的劳动和生活背景,其表演方式较为单一,对服饰、辅助乐器及其他设施的要求也很低,这对其整体上的文化竞争力构成了严重制约,商业推广较为困难。(4)资金支撑力度不够。目前,南阳丹江号子所能获得的资金支撑主要来自财政扶持和民间零星捐献,满足生存已是不易,在资料数据库打造、博物场馆建设、品牌塑造、整体推广方面的资金保障严重不足。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从主观的角度来看,当地年轻一代普遍对南阳丹江号子缺乏兴趣,学习和传承的动机较弱。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面临着受众生活方式变革、现代娱乐方式冲击、商业化程度不高等现实困难。

二 大数据对南阳丹江号子的价值和融入难点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一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方针。在大数据时代,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保护将得到空前的技术性支持,同时也需要应对艰巨的挑战。

1.大数据对南阳丹江号子传承的价值

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可以将大数据对南阳丹江号子传承的价值总结为三个方面,即技术特性、思维范式和管理理念[2]71-73。

首先,大数据的技术特性为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提供有力支持。根据国际国内学者的总结归纳,大数据相关技术主要涉及数据的采集、导入/预处理、统计/分析、挖掘等四个方面。合理发挥大数据技术上的特性与优势,可以为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提供有力支持[3]193-194。(1)从信息采集的角度来看,大数据技术的引入能够全方位地搜集南阳丹江号子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各类信息,进而通过清洗、转换、集成等手段加载到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集市等数据中心中去,为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奠定基础。(2)从信息储存的角度来看,关系数据库、SQL、NoSQL、Hadoop、Spark 等技术的引入可以使南阳丹江号子的信息数据得到结构化的、分布式的储存,这将使其生命力得到长期意义上的存续。(3)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模型预测、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算法、数据可视化等相关技术的引入可以帮助南阳丹江号子实现更精确的受众定位、受众需求分析和作品创造,这将为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大数据的思维范式为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提供新的路径。例如:在传统时代,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以自动自发为主,没有形成系统的思路和规划。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驱动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思维范式,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也因为数据信息搜集、整理、挖掘和应用而走上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再如: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更为人们所重视,这为南阳丹江号子传承信息的发布、交流、整合、维护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最后,大数据的管理理念为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提供有益参考。通过对南阳丹江号子传承历程的考察可以发现,其发展轨迹是非常平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自发自生式的发展缺乏科学管理。在大数据时代,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的管理理念可以为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提供有益参考。例如: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来对南阳丹江号子在网络上的搜索关键词、播放次数、评论内容等进行统计分析,这样就可以对南阳丹江号子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轨迹形成更准确的把握。再如:在作品创作方面,改变过去那种“闭门造车”的做法,积极利用大数据对受众进行来源地域、消费层次、审美偏好等方面的分析,进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众创作更贴近其精神需求的丹江号子作品。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网络途径邀请95 后、00 后等年轻一代受众参与到丹江号子的创作过程中来,使其创新更具受众基础。

2.南阳丹江号子传承过程中“大数据”的融入难点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来说,大数据同样也意味着不容回避的艰巨挑战,融入过程中需要面对以下难点。

南阳丹江号子传承过程中“大数据”的融入难点之一是如何跨越技术性门槛。大数据的应用有着技术密集、智力密集、资金密集等特点。换言之,大数据的应用需要跨越多个维度的“门槛”[4]。南阳丹江号子传承过程中,数据的采集及引用、硬件设施的投入、相关技术的研发推广、创作及商业运营模式的使用、人才培养都意味着严峻的挑战。

南阳丹江号子传承过程中“大数据”的融入难点之二是如何把握经济利益与艺术特质之间的平衡。在新时期,大数据并不是虚拟的“空中楼阁”。相反,围绕大数据已经出现了企业、中介组织、科研机构等利益集体[5]152-156。在商业氛围较为浓厚的大环境下,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不仅需要弘扬其艺术特质,也需要对各方的利益进行合理权衡。否则,它有可能湮没于经济及技术发展的浪潮之中。

南阳丹江号子传承过程中“大数据”的融入难点之三是如何保障其文化竞争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精神文化类产品的审美能力和消费层次也水涨船高。在大数据时代的文化语境中,南阳丹江号子面临着国际国内不同音乐文化的强力冲击。如果不能具备一定的文化竞争力,就有可能被削弱、覆盖甚至是代替。这也在客观上要求南阳丹江号子在艺术创造及技术应用上不断推陈出新,尽可能地掌握音乐文化传播方面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三 大数据背景下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创新

根据葛剑雄的研究,文化的传承包括“传(延续)”和“承(创新)”两个方面。大数据背景下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在此以此为切入点对其走向的初步分析。

1.大数据背景下南阳丹江号子的整体走向

从艺术本身的角度来看,南阳丹江号子的创作与传播都将走上技术化的路径。扬·阿斯曼曾经指出:“目前各种视频与音频技术的运用所导致的文字向‘超文本’迈进的趋势已是势不可挡。”[6]27在掌握了大数据核心理论与关键技术的前提下,音乐艺术与新技术的结合本身就构成了音乐发展创新方向。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民间音乐都面临着诸多困境。但是,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对相关问题的把握不够深入,也就难以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只有充分利用大数据及相关媒体技术,才能掌握真实、全面、系统的民间音乐传播情况与数据。进一步地利用大数据及相关媒体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文化、社会、产业等不同维度的分析归纳,有助于改善其传播困境,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技术化的发展道路。

从整体意义上的文化元素的角度来看,南阳丹江号子将成为区域发展的“名片”。在21 世纪,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等软实力元素的重要性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通过对国际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普遍规律的考察可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地成为当地社会发展的“标志”和“名片”[7]111-115。以南阳兄弟城市为例,洛阳有“河洛大鼓”、平顶山有“马街书会”、安阳有“内黄落腔”等。对于南阳丹江号子来说,其整体发展与当地城乡发展大局相辅相成。具体来说,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可以提升南阳市文化内涵,与其他领域的建设交相辉映,从而对南阳市的整体进步提供文化层面的支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挥南阳丹江号子在音乐艺术及产业方面的潜力,将有助于区域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起到服务社会、惠及全民的作用。

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必然要经历“自然状态→政府统筹引导→产业化运营→整体推进”的历程。这是一个从原始到现代、从自发演进到规范管理、从萎缩到繁荣的漫长过程,切不可急功近利。

2.大数据助推南阳丹江号子传承创新的具体策略

在大数据背景下,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既需要纳入技术的考量,更需要具备全局性的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其发展走向。在此,结合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及对实践体会,提出大数据助推南阳丹江号子传承创新的一些具体策略。

(1)建设电子数据库

根据国际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经验,建设电子数据库是一项基础性强而且非常关键的工作[8]95-97。首先,组织专业人员队伍,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南阳丹江号子的信息数据普查工作,对文化领域及市场方面的需求也要准确掌握,为数据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全面性奠定基础;其次,借鉴其他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经验,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三维及虚拟现实数据为载体,以“综述”“政策法规”“歌词曲谱”“传承人”“学术科研”“非遗保护动态”“产业开发”“信息检索”“网际互动”“网络课堂”等为模块打造分工科学、分类明确、使用便捷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最后,以南阳丹江号子基础信息库为基础,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加强地方资源数据库、专项研究数据库、普查成果库与潜力资源数据库的开发建设。

(2)打造智能分析平台

如前所述,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不仅包括对传统音乐文化成果的继承,更离不开开拓创新。因此,引入大数据技术打造智能化的信息分析平台并进行内容制作、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创新是十分必要的。例如,使用python 爬虫技术,从音乐论坛、文化新闻、微博、微信和APP 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中挖掘当代民间音乐传承发展的普遍规律,发现用户兴趣点所在,准确把握南阳丹江号子艺术文化发展方向。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南阳丹江号子传承人等受众关注的相关热点,更要深度挖掘来自网络空间的数据,加强持续而全面的检测与数据采集,准确掌握这一领域受众信息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南阳丹江号子作品创造、产业运营方面的创新奠定逻辑基础。

(3)发展立体化的人才培训体系

针对南阳丹江号子传承方面人力资本较为困乏的现状,有必要加快制定传承人培养制度、传承奖励制度,打造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在传承人的选择范围上,利用大数据技术从社区或乡镇、学校、企业、行业机构等来源搜寻合适的传承人。其次,在传承人能力的发展方向方面,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形成社会传承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文化传播能力、理论研究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文化创新能力等形成的综合体系,同时,加强内容制作、演唱演出、网络及APP 工具运用等方面的专项技能培养。最后,立足大数据平台,组织南阳丹江号子传承人在培训展览、学术研讨会、项目申报、市场经验等方面的交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态势。

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应当积极树立技术服务于音乐艺术的观念。对于大调曲子来说,引入大数据思维,设计并落实针对性的传播策略,是保存其文化价值、拓展其服务空间、提升其整体影响力的必由之路。本文从现状、外在环境、未来走向及具体策略等维度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南阳丹江号子当代传播的理论构建不无裨益。在实践中,还需要相关各方群策群力,为南阳丹江号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撑。

猜你喜欢
丹江号子南阳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丹江蓝里望故乡
丹江源探幽
唱起号子走汉江
商州之恋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丹江河畔那群人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搬运号子(龙骨坡抬工号子)
川江号子(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