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梅,吉晋兰,苗海霞,王海刚,张双斌,董江河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城 048026)
产教融合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2018年2月5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制定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了校企合作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在晋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2019年9月以中德合作双元培育项目为契机确定煤化工技术专业作为试点专业,展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迈出关键一步。
中德双元培育项目采用双主体合作机制:教学对象有在校学生和企业学徒两种身份;教学主体教师由学校教师(考官)和企业生产指导人员(培训师)承担;考试形式包括理论文化考试和实习实训考核。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双元”交替学习,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又有稳定的实践周期,学生可以将新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其特色鲜明,使培养人才更具有针对性,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下面就以煤化工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化工单元操作”为例,探究在职业教育双元制视域下校企合作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双元制是将职业基础性教育(学校)和职业专业化教育(企业)相结合,强化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方式,改变传统2+1的培养形式,将企业实习分配贯穿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开发现代的考试系统,持续改善质量管理体系。打破学校与企业的界限、打破学科界限、打破课程界限,以行动为导向,系统培养,使学生一毕业就具备基本的职业行动能力,满足生产岗位需求,真正实现“育人”而非“制器”的目的。(见图1)
图1 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模式是以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合作为基础,打破了原有的学校授课局限。学校与当地企业展开校企合作,校内及实训基地培养时间约占2/3,企业培养约占1/3,二者相互交替,紧密结合。教学实施的主要流程见图2。
图2 教学实施流程
学校教育以行动为导向,教授专业知识,同时利用校内的实验室和实训室,通过实践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企业实训则是借助实际生产过程使学生了解工艺生产并应用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规范操作,找出问题、差距,然后再进行学校教育,两者交替进行,达到培养目标要求。
双元制模式从企业生产实际出发,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结合专业、方法、社会和个人四个维度,将能力的培养融入不同的行动领域中,打破了原来以课程教学为界线,将知识内容整合,依据煤化工技术专业的岗位分析,将整个授课任务分为不同行动领域,具体划分见图3,其中“化工单元操作”属于企业生产工艺技术部分的行动领域。
图3 煤化工技术专业行动领域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作为煤化工技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在化工原理系列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其内容涵盖了化工生产装置中几乎所有的单元操作,课程以章节的形式展开,包括流体输送、传热、蒸馏、吸收、干燥等不同单元操作的学习,内容更加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
双元制模式下“化工单元操作”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分析地方典型的工艺流程,确定岗位工作任务,归纳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目标,突出课程职业能力培养,并与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鉴定要求相衔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有效整合原来分散在化工制图、化工仿真、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等课程中的相关知识,设计贴近工作实践的学习情境,从物料出发,依据物料的性质,结合生产工艺任务的要求,将课程划分成不同的学习情境,包括物料的输送与存储、物料的加热与冷却、物料的粉碎、物料的分离及混合等。
下面以晋城地区典型的合成氨生产工艺中最常见的工作任务——物料加热与冷却为例,从不同方面探讨双元制模式下的课程改革(见表1)。
表1 课程改革前后比较
通过课程改革前后的比较对照,进一步分析归纳:
(1)传统的课程沿用章节展开教学内容,双元制模式通过企业调研分析,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托,确定岗位行动领域。
(2)传统的学习目标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直观清晰地说明教学要求;双元制模式从工作任务出发,学生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最初是学习职业经验性知识,最终是基于经验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3)传统理论教学基本沿用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模式,目的是在规定的学制内使学生获得与教师同样的知识和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容易遗忘,毕业后无法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企业需要二次培训上岗。
双元制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方式组织教学,编制学习情境任务书、工作页、指导书。理论课堂教学先设置典型的工作场景,以工作任务按行动导向的方法组织经验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并融合必要的理解性知识;实训课堂教学从实训条件出发,设计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实训任务,将理论、仿真、实训、实习有机结合,每一个任务具有完整的行动模式,每个环节以过程发展为导向,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自我构建真正属于个人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4)传统的教学评价比较单一,教师进行过程和结果评价,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双元制模式建立以能力为主的多向评价体系,突出过程与成果结合评价,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突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方式。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是基于双元制模式进行的教学改革,横向对比分析,其实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素养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职业整体框架感提高,对个人的职业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
(2)将完整的实际生产过程作为桥梁,将不同的单元操作串联起来,使学生对行业认知水平上升,授课模式与内容及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
(3)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以行动领域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很好地提升了专业知识贯通与迁移能力。
(4)每一次工作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成果的展示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种形式能够使学生个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教学模式的改革包括各个方面,课程改革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实施、方法和手段等都需要不断地实践、修正,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