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情绪自我管理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4-08 01:33陶文娟
健康之友 2022年7期
关键词:用药护理人员血糖

陶文娟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 山东 烟台 264003)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老年患者较多,主要以二型糖尿病为主。糖尿病也是威胁我国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血糖水平长时间处于较高的状态,容易诱发多种疾病,甚至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需要注重对老年患者的血糖管理教育和心理护理,以加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老年患者的糖尿病的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与患者的年龄、饮食以及内分泌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老年人在血糖控制质量不理想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护理人员给予重视[2]。老年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往往容易出现极端,部分患者得知血糖水平高之后,容易出现严重的恐惧心理,甚至产生消极情绪。但部分患者也存在对糖尿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患者的依从性较差,进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对患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我院为了进一步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运用了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的措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现将研究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9年7 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参与了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已经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患者的年龄符合研究的要求,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临床表现等指标满足临床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听说读写能力尚可,能够接受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全身系统性疾病用药较多者,正在服用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药物,例如:抗焦虑、抗抑郁药等。为了满足研究需要,将患者分成两组,患者均自愿选择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初始临床资料之间存在微小差异,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见下表:

表1 研究患者的基础资料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护理、饮食和运动指导等护理内容。

观察组50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措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均采用集体讲座+个体化干预联合运用的措施,护理人员均具备中级职称,并且在研究之前已经接受过糖尿病基本知识以及心理护理技术等内容的培训。集体健康讲座的内容如下:对糖尿病的定义、临床表现以及主要干预措施进行介绍。介绍糖尿病的主要分型以及主要危害,帮助患者建立对糖尿病的正确认知,针对患者常见的知识误区进行针对性的纠正,帮助患者更正不正确的认知和干预方式。 运用案例分析等多种模式加强患者对糖尿病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分析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案例,让更多的患者学会运用科学的方式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在疾病干预当中过于极端。同时,运用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改善患者对疾病的焦虑和恐惧感,提升患者获得理想治疗效果的信心。科室内放置糖尿病知识科普读物,运用电视等设备播放疾病知识的相关视频,通过医院、科室的公众号宣传疾病相关知识,开放患教平台等。 结合患者的实际需要给予针对性的疾病知识介绍,例如:对存在用药误区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误区纠正,对用药相关知识给予针对性介绍,特别是教会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用药遗忘等情况的正确处理方式,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和生活、饮食不良习惯制定个体化干预计划,例如: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对疾病的看法以及对疾病治疗的期待和疑问等,护理人员耐心倾听,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避免患者在饮食方面和心理方面过于极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集体的运动项目和娱乐活动,采用多种方式帮助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在护理过程中,积极解答患者的问题,针对患者的行为、心理方面的问题,积极予以心理辅导。

1.3 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 EORTC QLQ-C30) 测量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等多个维度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得分呈正比例关系。

运用SDS、SAS量表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进行评估。SAS得分在50分以上表示患者存在焦虑,分数与焦虑程度呈正比例关系,如果患者的得分在70分以上,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睡眠情况,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等措施。SDS主要用于抑郁程度的测量,得分在50分以下说明不存在抑郁,分数在70分以上需要密切的监护患者,严格预防患者出现自伤、自杀等行为。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前,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组建存在微小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检查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显著影响,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与护理内容相关,具体数据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烦渴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疾病,目前医学界尚未找到理想的根治方法,因此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如果血糖控制效果不够理想,容易导致糖尿病足等多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3]。

笔者在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时发现,老年患者群体是并发症发生较多的群体,很多患者对糖尿病饮食、用药等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认知,这些错误认知可能会带来多重风险,因此需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4]。例如:部分患者盲目采用节食、不吃主食等方式控制血糖,殊不知这些错误的做法并不利于患者的健康。部分患者喜欢比较治疗用药,甚至盲目的听信他人的不正确的用药意见。部分患者喜欢从抖音等网络平台上获取疾病知识,但是多数患者由于本身对疾病知识不了解,对疾病知识的科学性缺乏甄别能力,盲目的相信偏方、错误的用药方案等,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后果。因此,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知识水平至关重要。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例如:针对的给予用药指导和药物知识介绍有利于更正患者的误区,对于用药效果和安全性保证均具有积极作用。

老年糖尿病患者受到疾病治疗效果、年龄以及心理特点的影响,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以及依从性差的问题,老年人具有固执的心理特点,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因此,对患者加强引导,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针对性给予指导至关重要,老年患者的听力和理解能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执行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耐心[5]。当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够理想时,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不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同,依从性和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需要护理人员给予针对性的生活、饮食和用药指导。针对血糖控制质量不理想的患者,需要积极帮助患者找出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从药物使用、饮食习惯和运动情况等多个维度查找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新的干预方案[6]。

部分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记忆力不佳,容易出现遗忘的现象,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运用心理学的方式加强对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记忆,同时告知患者用药的时间和漏服药物的补救方法,避免患者盲目处理产生严重后果。笔者的观点与既往赵冬梅等学者的观点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认为心理干预对于患者的血糖控制质量和依从性具有重要影响,并且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血糖控制质量的影响[7]。从饮食、用药以及运动3个方面给予患者实质性的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质量,同时在进行护理干预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性化需求,避免给予模糊不清的指导。例如:格列美脲、二甲双胍以及阿克波糖片需要在餐中服用,需要告知患者与第一口饭一起嚼服,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加减药量,如果出现饥饿感、头晕、冷汗等表现,提示低血糖,患者需要随时准备糖果或者糖水,出现上述不适时,及时补充糖分,然后及时与医师沟通。同时,结合老年患者的实际需要,还可以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例如: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成功案例分享等多种措施,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避免不良情绪导致患者对治疗师失去信心甚至出现极端的错误行为[8]。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均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的与患者沟通,运用患者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疾病控制措施进行指导。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血糖水平,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

猜你喜欢
用药护理人员血糖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