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玉
(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100)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为临床上患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且中老年人群为该疾病的常见患者[1-2]。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引起患者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冠状动脉呈现粥样硬化、血小板异常聚集、心肌缺血缺氧或患者冠状动脉出现痉挛等。当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发作时,病情较为严重,患者生命体征明显下降,须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3]。同时当患者接受急诊抢救时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抢救难度升高、危险系数较大,并降低救治效果,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4]。因此如何提升抢救的安全性与效果、增加患者依从性为抢救护理的重点[5]。为此本文将着重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急诊抢救时,采用常规护理及全程护理的护理效果,及二者的优缺点。
为保障实验顺利进行,并降低对医院的影响,经与院方多次商讨后,最终将实验开始时间定为2020年1月1日,并于2020年12月31日结束,实验开展时间共计一年。选取该时间在我院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并接受救治的80名患者充当实验对象,并按照随机数据表法将参研患者进行分组,分为A、B两组,每组人数相同(40名),并分别给予A组和B组患者常规护理、综合护理。A组包含男性患者27名、女性患者13名,患者年龄范围为50~79岁,均值(64.50±2.34)岁,患者患病时间为1~19年,均值(10.00±1.65)年;B组包含男性患者15名、女性患者25名,患者年龄范围为49~79岁,均值(64.00±2.86)岁,患者患病时间为1~20年,均值(10.50±1.27)年。详细比对患者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发现两组数据具有较小差异(p>0.05)。
参研标准:①患者病情符合临床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②患者病情较为稳定。③患者在本院的治疗资料齐全,可随时进行临床查阅。④患者神志清醒,并为自愿参与本次实验。
排除标准:①患者自身病情不符合临床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②患者身体素质较差,且有重大疾病史、如患有全身血液疾病、肝功能不全等,对本组试验不耐受。③患者临床资料缺失,不能提供临床查阅。④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或存在精神病史。
临床判断标准:①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且经临床检查发现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含量明显增高。②心电图ST短压低,且变化时间小于12h。③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应加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或负荷超声心动图。
A组: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规护理。
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全程护理,具体如下:
①记录患者病情信息:患者就诊后,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状况、患病时间、外界影响等及时询问,对得出信息进行记录,并将上述资料整理成电子档案,以便临床取用。同时评估患者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对治疗中的心理变化和情绪起伏进行记录,并根据以上资料,为患者制定富有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②组建专业的抢救护理小组:应由该实验的发起人或护理经验丰富、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较高的护理人员(护士长)担任护理组长,带领所有护士成立专业的护理小组。组长应对组内成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组内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护理技能,并明确护理方法和护理流程。同时定期对组内成员的抢救知识与护理技能进行考核,对考核成绩不理想或存在较严重错误的护理人员及时给予处罚与指导。
③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应由实验负责人或小组组长制定与颁布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方案中应明确规定全程护理的护理流程、护理方法、医护人员实施准则等。同时对组内的护理人员进行分工安排、规定其每日对药品和医疗设备进行清点与检查,若存放药物出现瓶身破损、药物失效等现象应及时进行安全处理,并向医院申请全新药物,同时若医疗器械出现失灵、损坏等现象,也应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处理。
④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当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发作,并进行抢救时,患者常常会因病发突然和病情较为严重而感到不安、紧张等情绪,对后续的治疗与护理造成了阻碍。因此医护人员应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情况,及时转移患者注意力,如询问其年龄、职业、病情状况、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等,增强对急诊抢救护理的信任程度。
⑤对患者科普疾病及抢救知识:大部分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年龄较大,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甚至部分患者对该疾病还存在一定的误会与曲解,配合度较低,导致抢救难以进行与开展。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该疾病知识的宣传与科普,如疾病的危害、抢救流程与时间、术后恢复效果等,消除患者偏见,使其正视不稳定型心绞痛,提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并积极配合抢救与护理。
⑥规范患者饮食:患者在接受抢救护理后,自身免疫力大幅下降、营养物质流失,因此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免疫力状态、饮食喜好等,为其制定富有营养、便于实施的饮食计划。饮食计划中应明确规定每日摄入的主食量,确保营养搭配得当、烹饪方法安全适宜、每日摄入充足的维生素,优质蛋白质等。
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和医治效果,若最终比对结果小于0.05,则证明该项研究有意义。
护理满意程度评分准则:应由该项实验发起人或小组组长制定与分发问卷,问卷包含护理人员态度较差、护理体验较差、医治效果不明显等5大评分项目,每一项目评分为20分(问卷总分为100),并采取积分制。患者依据自身护理体验进行打分,最终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该护理模式越满意。其中最终得分在80以上为非常满意;总分介于60分和80分之间为一般满意;总分在60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每组人数-不满意人数)/每组人数×100.00%。
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准则:两组患者运用焦虑评分量表(SAS)和抑郁评分量表(SDS)进行自评,两张量表总分均为50分,患者最终自评统计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差。
医治效果评分准则:患者经抢救后冠状动脉造影和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正常,相关症状消失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自主能力大幅提升为有效;患者症状无变化或明显恶化、焦虑抑郁程度显著增加为无效。医治效果=(每组人数-无效人数)/每组人数×100.00%。
试验各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检验,卡方比对计量资料(%)率;t值比对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如组间数据有差异(p<0.05)。
B组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二者数据差距较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对比(n,%)
经比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可知,B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且二者数据差距较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分)
B组患者整体医治效果为85.00%,显著优于A组(57.50%),数据差距较大(p<0.05),见表3。
表3 两组医治效果对比(n,%)
心绞痛为常见的冠状动脉疾病,是由患者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6]。相关资料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每年患有该疾病的人数显著增加,并逐渐成为导致我国老年群体死亡的一大原因[7]。心绞痛的种类较多,根据病情的稳定性可分为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前者的病情较轻、临床治疗难度较低,而后者的病情不稳定,发病时机不固定,患者极易产生心脏骤停、心肌梗死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猝死,需要立即对其进行抢救,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8]。但常规护理的效果较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不明显,为此医护人员提出了综合护理。
相比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将患者作为护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记录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基本信息、组建专业的抢救护理小组、加大护理人员的训练力度、制定严格的护理准则、尊重并依据患者的实际需要与病情状况制定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科普、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并为患者制定合理有效的康复饮食计划[9-10]。
经本文研究可知,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并进行急救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有利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大幅提升,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在增强医治效果方面作用显著,患者对抢救及护理的信任度与配合性明显增加,有利于后续治疗的开展。
综上所述,临床抢救中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全程护理,在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增加医治效果方面有显著作用,对患者帮助更大,具有推广与应用于临床治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