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康复的影响观察

2022-04-08 01:33司秀芝
健康之友 2022年7期
关键词:面瘫耳穴艾灸

司秀芝

(肥城市中医医院 山东 泰安 271600)

周围性面瘫属于神经系统疾病,且突发疾病,一般在睡醒时会发生面瘫症状,如患者未能及时治疗,会有明显后遗症。面瘫主要因脉络空虚受风寒、肝肾阴虚风阳上扰、七情过激等因素引发,主要保证为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常发生在冷热骤变季节[1]。自中医角度而言,面瘫疾病主要因风邪乘虚进入机体、正气不足导致。现今临床无明确的治疗方法,对疾病无相关循证医学数据[2]。为使周围性面瘫治疗效果提升,现融入中医护理的价值做分析。

1 一般数据与方法

1.1 一般数据

医院接收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均取自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时段,并依照抽签法分组,试验人数为30例/组。参照组:男女人数比为19:11,年龄大小范围为25~71岁,均值(48.35±3.15)岁;研究组:男女人数比为18:12,年龄大小范围为25~72岁,均值(48.52±3.21)岁;根据统计学软件检验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病程等数据结果均无差异性(p>0.05)。

诊断标准:发病突然;眼睑闭合不良、患侧眼裂大、不能皱眉、额纹消失以及流泪等症状;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低并牵引至健侧。以上组织满足2条或大于2条的患者均可确诊。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含:(1)面部干预:重视面部保暖,防止受风寒侵袭,可取湿热毛巾敷脖,对破损处消毒时需高度注意,防止感染发生。(2)眼部干预:针对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需防止强光照射,外出时可戴好墨镜,避免风沙刺激。睡觉时取无菌纱布覆盖患眼,避免眼部发生感染,可取金霉素眼膏进行涂抹。(3)口腔干预:在进食后需及时漱口,对口腔中残留的食物予以彻底清除,避免口腔发生感染。(4)饮食干预:需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多摄入高热量、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尽量食用软食、流质食物。(5)心理干预:周围性面瘫患者因自身形象不佳,出现悲观、焦虑症状,需给予准备单人病房,将不必要的刺激减少,可播放轻柔音乐,并与患者实施良好交流,以关怀、体贴的态度为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指导,将治疗成功的案例介绍给患者,减轻其悲观、焦虑情绪。(6)面神经康复指导:让患者配合面肌运动干预,可让患者咀嚼口香糖,5次/日,并进行双眼紧闭、抬眉、张大嘴等训练。

研究组采取中医护理干预,主要措施为:(1)艾灸干预:艾灸方法可实现驱风散寒、温经通络以及调和气血的效果,成为面瘫主要治疗方式。医护人员需严格依照医嘱,对面瘫患者给予艾灸治疗,在艾灸之前,需了解患者的患病史,记录患者是否对烟雾、艾绒味过敏。对患侧面部皮肤进行艾灸,直到晕红为止,艾灸穴位主要包含翁风、印堂、四目、地仓、颊车等,每个穴位艾灸时间为5分钟,不可对皮肤造成烫伤,艾灸后半小时不可外出,避免受寒加重病情。(2)拔罐干预:拔罐方法可实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的效果,闪罐的效果最优。对面瘫患者给予闪罐治疗,需对患者面部皮肤状态进行检查,观察面部组织是否存在水肿、破损、凝血功能障碍以及瘢痕等情况,如存在,不可进行闪罐治疗。在实行闪罐治疗前,需对罐口周围是否存在裂痕、光滑进行检查,罐口的温度不可过高,防止对患者面部皮肤造成烫伤,定期更换火罐,需保证动作稳准快轻。在闪罐时,需避开患者毛发、眼鼻部位。(3)耳穴贴压干预:又称为耳穴埋豆,为患者选取一粒质地光滑且硬,以及大小合适的中药丸,使用胶布贴压在患者的耳穴上,耳穴贴压是疾病防治的主要方法,还具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效果,对睡眠功能予以改善。在取穴之前,需询问患者对酒精、胶布是否过敏,并评估耳部皮肤。在面瘫患者的耳垂穴位。在耳穴留埋时段中,医护人员需告知患者保持耳廓干燥,在淋浴时使用保鲜膜将耳朵裹住,防止耳穴被淋湿。耳穴埋留时间,冬季保留1周,夏季保留3天。(4)穴位按摩干预: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循医嘱,对患者实施穴位按摩治疗,在按摩前医护人员需修剪指甲,防止对患者皮肤刮伤。在开展穴位按摩前,综合评估面部皮肤,如皮肤皮损或存在出血情况,不可进行按摩,孕妇需禁用。穴位按摩操作时,需轻柔、湿度、均匀地用力,重视患者保暖。对鱼腰、太阳、四目、阳自、印堂等进行按摩。

1.3 判定指标

分析检验睡眠质量、Pormann评分、生活质量、满意度以及临床效果等指标。使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对患者的睡眠状态进行评估,其总分值为21分,分值越低证实睡眠质量越优。生活质量使用QOL量表进行评估,其总分值为60分,极差相应的分值≤20分,差相应的分值为21~30分,一般相应的分值为31~40分,较好相应的分值为41~50分,良好相应的分值为51~60分。临床效果的评定标准:面瘫症状均全部消失,面部表情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水平,为痊愈;面瘫的基本消失,面部表情功能得到良好改善,为显效;面瘫症状有所缓解,面部表情功能有改善,为有效;面瘫症状不明显,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SPSS25.0软件,以卡方形式对比(%)率计量资料,以t形式对比(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2 结果

2.1 比对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干预前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比对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睡眠质量较参照组低、生活质量较参照组高,组间数据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对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分)

2.2 比对Pormann评分

治疗前两组Pormann评分比对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Pormann评分比对参照组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比对Pormann评分分)

2.3 比对满意度指标

研究组满意度指标相比参照组较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比对满意度指标[例(%)]

2.4 比对临床效果

研究组临床效果相较于参照组高,数据之间比对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4 比对临床效果[例(%)]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又叫做“歪嘴风”,在中医中归属“吊线风”、“口噼”、“面瘫”范畴。此疾病主要因头面部受凉风吹或者受凉等患病,主要因面神经管在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影响下,发生急性面神经功能障碍,主要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生,一般20~40岁群体最为常见,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且常发生在一侧[3-4]。发病前少数患者病侧耳后有凉风吹过。西医主要症状为一侧面肌受累,双侧症状较少。发病十分突然,有一半的患者在发病前出现耳后疼痛,且向枕部扩散等症状,经数小时后可发生整侧面部偏瘫[5]。

中医学表示,周围性面瘫疾病主要因风寒入侵导致,患者机体会出现气血不畅、经络不通等情况,导致面部肌肉纵缓不收。因临床周围性面瘫疾病症状相似,中医表示对其给予护理干预后,需根据不同发病因素实施辩证护理服务,对患者实施护理指导,需向患者详细介绍患病因素和发病机制,随之实施对症护理指导[6-7]。

中医护理主要借助中医技术对患者实施特色性护理指导,艾灸方法可实现微循环改善、抗病毒、行气活血、通经活络、消肿散结的效果,使患者机体免疫力提升。因此需高度重视,因面瘫患者局部皮肤感知能力降低,需调整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不可太近,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可由另一只手放在被艾灸穴位的皮肤,感受温度情况[8-9]。火罐具有负压、热刺激的效果,使面部血液循环加速,利于水肿组织和神经炎症消失,减轻面神经受压、缺血情况,实现祛风通络、舒筋活血的效果。耳穴贴压方法主要使用磁珠、药物等物质敷贴在耳穴上,实现治疗效果,对镇静止痛、神经平衡、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功能予以提升,但具有稳定的刺激效应,可灵活应用[10]。指导患者进行早期面部表情肌训练,整体康复疗程缩短。清早可指导患者进行闭眼、皱眉、露齿、抬额等训练。穴位按摩可实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效果,可提升患者面部肌肉力量。中医学表示,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可改善面瘫症状。护理人员更多观察精神状态,让其维持稳定情绪,保证良好配合治疗,给予足够的认同感[11-12]。

综上所述,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辅助效果,可提升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利于患者快速恢复,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面瘫耳穴艾灸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隔姜灸在周围性面瘫病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