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系统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相关工作

2022-04-08 02:55封竹兵吴常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辅导员管理工作

封竹兵,吴常梅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用人单位、社会、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出现了变化,现阶段,应用型人才更受用人单位、社会的欢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数量逐渐增多,办学规模扩大,招生规模也随之扩大[1]。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出现了学生思想观念差异大、综合素养水平降低等问题,传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学生管理作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具有复杂性、烦琐等特点。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管理水平及社会发展稳定性。怎样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并将学生培养为高素质、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管理者需重视的问题。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新公共管理理论,可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自主性、民主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目标。

1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分析

1.1 基本情况

某高职院校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为社会、用人单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校占地面积近800亩,“质量立校,特色立业,医德立身”是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素质、专业能力的培养,为用人单位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现阶段,该校有500多名教职工,副高以上职称160人左右,且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90%以上,学生数量达9 000人以上。基于就业导向,该校十分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制订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另外,学校与医院、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以提高学生工作能力。目前虽然学生管理工作逐渐完善,但学生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1.2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

1.2.1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配置合理,人员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承担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年龄分布(n=50)

调查结果显示,承担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年龄以23~35岁为主,其次为36~45岁。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呈年轻化状态。辅导员、班主任大多为年轻行政人员及专职教师,且部分为刚毕业的教师,这些教师年龄较小,与学生年龄差距也较小,易于与学生沟通。但是,由于这些教师年龄较小,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因而其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受主观意识影响较大。另外,年轻教师遇到突发事件时易慌乱,进而影响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现阶段,怎样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综合素养及工作能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需深入探析的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学生技能、行为规范、寝室管理、体育锻炼、第二课堂活动等,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工作量较大、工作压力较重[2]。部分辅导员表示与学生相关的事情都属于自己的工作范畴,辅导员需要第一时间处理、协调学生的问题,部分问题已超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不能仅由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负责。心理辅导工作对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更愿意与辅导员、班主任沟通交流,而不是选择与心理咨询师沟通,如此不仅会增加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压力,还会影响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此外,高职院校需安排就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1.2.2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分析 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相似,一般由党委副书记全面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由学生工作部、团委负责指导,将各项学生管理工作任务分项传达给各系落实[3]。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全面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由团总支书记指导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落实学生管理工作,由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执行学生管理工作。

近年来,高职院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学生数量增多,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不足已成为影响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发现,每名辅导员需要负责4个班级,若每个班有45名学生,每名辅导员需要管理180名学生,辅导员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进而影响学生管理工作质量。高职院校更重视教学、科研工作,未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由于学生管理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工作人员薪资不高,导致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学生管理工作质量。

1.2.3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灵活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及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通过对教师、学院管理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结果评估其工作质量、了解其工作状态及存在的问题,为高职院校的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因而,科学、全面的绩效考核体系可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及教学质量[4]。目前,高职院校选用的教师量化考核表项目较多,且考核过于细化,教师很难达到考核要求。

1.2.4 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处、团委等学生管理部门承担着建设校园文化的责任。部分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过于重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度不足。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作,部分高职院校前身是中专学校,这些院校建校时间不长、文化底蕴不深厚、发展时间较短,因而这些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时更加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忽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5]。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未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理念,未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2 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优化策略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商业管理模式、市场竞争方式、顾客至上,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用人单位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任务。在教育事业改革逐渐深化、学生思想改变的同时,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增加。以往采用的学生管理模式、学生管理理念已不适用,因而高职院校需引进新公共管理理念和新管理方式,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推动高职院校持续发展。

2.1 提升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综合水平

高职院校中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和实施者,也是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重要成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不仅承担着落实学生管理工作的责任,还需加强与学生的沟通[6]。辅导员需负责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及问题,因而急需提高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及综合素养,保证辅导员、班主任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最终达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目的。

2.1.1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考核制度 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辅导员、班主任考核机制,加大对辅导员、班主任的考核力度,同时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和班主任聘任、评比、薪资待遇联系起来,以提升辅导员、班主任责任感,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对于考核结果较差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一定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考虑解聘;对于考核结果较好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给予精神、物质方面的奖励,将其树立为他人的学习榜样[7]。采用此种方式,可为辅导员和班主任营造良性竞争环境,激发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2.1.2 提高学生管理工作人员选聘要求 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多方面内容,且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压力较大,因而高职院校在聘用辅导员和班主任时,需要重点考虑竞聘者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及专业能力水平。高职院校可选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理学专业、教育学专业毕业生担任学生管理工作人员[8]。此外,高职院校在选聘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时,需优先考虑高学历者,相较于低学历者,高学历者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更高。为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落实,高职院校需配备足够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另外,高职院校可适当调整工作经验丰富、中青年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比例,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2.1.3 组建一支稳定的学生管理团队 受到工作量、工作压力、福利待遇的影响,辅导员、班主任流动性较大,进而影响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为解决此问题,高职院校需要组建一支稳定的学生管理团队。为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急需提高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增强其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另外,高职院校要求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制订自身职业规划,保证优秀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得到晋升机会,以有效降低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流动性。

2.2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2.2.1 树立以学生为主的管理理念 高职院校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管理理念,确定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保证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9]。教师要尊重学生,秉承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及生活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高职院校要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如学生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勤工俭学活动提升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参与社团活动、班级活动,提升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通过参与技能竞赛,提升实践能力及心理素质。

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根据教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10],长此以往,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主体意识产生负面影响。为解决以上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融入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及互动,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中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学生将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引导地位,这对提高教学效果十分有益。

2.2.2 搭建扁平化网络式学生管理工作组织结构 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安排学院党委书记、分管学生工作副院长、学工处、院团委负责学生管理工作,此种直线型学生管理工作组织结构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融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11]。在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下,为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需搭建扁平化网络式学生管理工作组织结构,缩减组织层次,对加强师生沟通、信息共享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缩减组织层次可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教师对学生实际需求更为了解,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的目的。

2.2.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众所周知,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为其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生管理工作人员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水平;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提升学生责任心,增强正义感;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提升学生自信心;组织多元化校园活动,增强学生创新和进取意识。

2.2.4 建立科学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 为保证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工作机制。高职院校应依据学生特点、办学目的及办学理念,完善学生管理机制。虽然高职院校学生规模较大,但学生管理工作机制不能符合所有学生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对现行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进行优化、完善。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同时,高职院校需要不断优化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尽量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12]。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可依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管理工作机制进行优化、完善,逐渐形成完善、严谨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高职院校需在学生管理工作机制中融入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下,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学生管理工作,推动学生管理工作向着服务学生方向转变,形成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及管理关系。优化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及管理工作模式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及推动高职院校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2.2.5 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建设空间则是校园,其涉及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13]。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渗透性等特征,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高职院校文化水平和学生文化素养十分有益。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涉及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4个方面,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及思维模式、综合素养的培养,因而,高职院校急需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做好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另外,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学习和借鉴优秀的企业文化、产业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2.3 采用目标管理法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目标管理法可使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化,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目标。

2.3.1 科学确立目标 高职院校在确立学生管理工作目标时,可采用目标管理法。学校可依据管理目标、学生实际情况、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学生管理工作目标,以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在确定学生管理工作目标时需保证目标的合理性,严禁学生管理工作目标设定过高或过低。同时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目标清晰、明确,使学校管理层、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均可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目标实现过程。

2.3.2 确定实施主体权责 为保证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实施,需要确定目标实施主体的权责,将学生管理工作目标详细划分,由不同人员负责完成细化目标。高职院校需要明确校级负责人、院系责任人、学生工作处、团委、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在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避免出现推诿责任现象。

2.3.3 控制目标实现过程 目标实现过程中需要做好目标控制工作。高职院校需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制订预防方案,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处理;若发现学生管理工作目标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要及时进行调整;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增强自身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及作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3 结语

在我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对我国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等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以往高职院校采用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已成为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高职院校需要对学生管理工作机制进行优化。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而高职院校需要将新公共管理理论融入学生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推动高职院校稳定、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辅导员管理工作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带领中队辅导员做好少先队工作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