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琪,孙 焕,2,任鑫鑫,吴家祥,黄骏逸,武双章,李裕春
(1.陆军工程大学野战工程学院,南京 210007;2.中国人民解放军31671部队,辽宁 辽阳 111000)
带截体聚能装药主要由高能炸药,外壳,药型罩及截体等结构组成。带截体聚能装药结构如图1所示:药型罩口径=50 mm,截体底径50 mm,截体顶角60°,截体顶直径5 mm,壳体厚度1.5 mm。
图1 带截体聚能装药几何模型示意图Fig.1 Geometric model of shaped charge with truncated body
选定罩锥角,罩壁厚,药顶高及截体间距作为正交设计的4因素,分别使用、、、表示,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分别用1、2、3表示,如1表示的1水平,即罩锥角取1水平。因素水平表如表1所示,各水平都在理想范围内取值。根据因素数和水平数并考虑一级交互作用,选择正交表进行试验方案设计,利用混杂有效减少试验个数,试验设计表头如表2所示。称射流穿过截体后为剩余射流,考核指标选择剩余射流断裂头部直径(简称为头部直径)和剩余射流断裂头部速度(简称为头部速度)。
表1 正交分析因素水平表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analysis
表2 试验设计表头Table 2 Design scheme of testing
采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AUTODYN-2D建立二维1/2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模型由炸药,药型罩,外壳,截锥体和空气组成,由于炸药爆炸以及药型罩在压垮过程中材料变形大,使用Euler,2D Multi-material求解器计算;为减少网格数目并获得更好的射流形态,采用轴渐变网格的建模方式;在空气域边界建立FOLW-OUT 边界条件,目的是为了模拟无限空气域、消除边界效应;起爆方式采用装药底部端面中心点起爆方式;同时还模拟了同一结构参数无截体装药,目的是对比截体对射流成型以及运动的影响;单位制mm-mg-μs。
图2 聚能装药有限元模型图Fig.2 Finite element model
除炸药外,所有材料3使用AUTODYN内置材料库中的材料。装药壳体使用Al-2024,采用状态方程SHOCK;药型罩使用COPPER,采用状态方程SHOCK和强度模型Piecewise JC;截锥体使用NYLON,采用状态方程SHOCK;空气采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炸药选用8701炸药,采用高能炸药JWL状态方程,参数如表3所示。
表3 8701炸药JWL状态方程参数Table 3 JWL equation of state parameters of 8701 explosives
数值模拟获得的典型射流形成的过程如图3所示。0时刻8701炸药起爆,爆轰波与顶外壳作用,顶外壳开始发生变形向外扩展;2.6 μs爆轰波到达药型罩锥顶,与药型罩发生剧烈碰撞,药型罩开始在爆轰波的压力作用下逐渐被压垮;7.8 μs爆轰波波阵面传到药型罩的末端位置,这时,药型罩的顶部已经被压垮,药型罩材料向中间汇聚,射流头部已经开始形成;12.4 μs时射流头部开始侵彻截锥体,并在截体内形成冲击波,射流头部由于截体的阻挡,能量和速度下降;17.3 μs时射流翼部开始撞击截体,并形成新的冲击波,加速截锥体的破坏;30.8 μs时射流穿过截体,速度下降放缓;33.3 μs时射流头部率先断裂,随后断裂为多段。如图4所示,与无截体装药形成的射流形态进行对比,带截体装药形成的射流头部平整,直径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速度小幅度下降。
图3 典型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typical jet formation process
图4 射流形态图Fig.4 Comparison diagram of jet state
完成54组试验之后将数值模拟结果见表4,指标1为,指标2为。作为对比,列入了无截体装药形成射流情况,其中为无截体装药形成射流断裂头部直径;为无截体装药形成射流断裂头部速度;Δ为射流在截体作用下直径提高的百分比;Δ为射流在截体作用下速度下降的百分比。在截体作用下,头部直径平均值为5.32 mm,头部速度平均值为4 268.7 m/s。无截体作用时,头部直径平均值为2.71 mm,头部速度平均值为5 314.8 m/s。可以看出,截体作用可以使头部直径平均提高47.29%,头部速度平均下降19.66%。说明使用尼龙作为截体材料可以使剩余射流断裂头部直径大幅增加,速度小幅度下降。
表4 数值模拟结果Table 4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使用极差法分析模拟试验数据,将交互列也看作一个因素,计算出各列极差值。极差值的大小反映了各因素对试验指标变化的幅度,某因素的极差越大,该因素对于考核指标的影响也就越大。
从表5中可知,对于头部直径这一考核指标,罩锥角影响最大,以3最佳;截体间距次之,以1最佳;罩锥角与药顶高交互作用×更次;罩壁厚与药顶高交互作用×再次;之后依次为××、××、。因此,各因素主次顺序为:、;×、×、××、××、。(分号代表前后因素极差相差较大,顿号代表前后因素极差相近)
表5 极差表(头部直径为指标)Table 5 Range table (head diameter as index)
可以看出,对于头部直径这一考核指标,交互作用×、×分别位于主要因素的第三和第四位。对于交互作用×,写出其搭配表,如表6所示,可知3×2、3×3、3×1可以获得较大的直径,因此选取3×2、3×3和3×1作为×的较优搭配。对于交互作用×,写出其搭配表,可知1×1、3×2、3×3可以获得较大的直径。因此,优化结果为3111、3321、3331(27号方案)。由于3111、3321在已有27个试验中并无试验方案,对其进行建模和数值模拟,分别命名为28号和29号试验方案。由表7可以看出,28号方案和29号方案射流直径分别为6.50 mm和6.71 mm,小于27号方案的7.29 mm。因此优选27号方案3331为最优方案。
表6 A×C和B×C搭配表(头部直径为指标)Table 6 Matching table of A×C and B×C (head diameter as index)
表7 优化方案对比Table 7 Comparison of optimization schemes
对于头部直径的最优结果27号方案,其对应的无截体装药形成的射流直径为3.50 mm,直径提高了51.99%,射流速度下降了23.44%。
27号方案、28号方案和29号方案射流形态见图5所示。
图5 优化方案射流形态对比Fig.5 Jet shape comparison of optimized schemes
从表8可知,对于头部速度(速度大为佳)这一考核指标,罩锥角影响最大,以1最佳;罩壁厚次之,以1最佳;药顶高更次,以3最佳;截体间距再次,以3最佳;之后依次为××、××、×。因此,各因素主次顺序为:;、、、××;××、×。
表8 极差表(头部速度为指标)Table 8 Range table (head velocity as index)
可以看出,对于头部速度这一考核指标,单因素的极差相较于交互作用的极差大,单因素对于考核指标的影响大于交互作用。容易得出,最优方案为1133(3号方案)。但考虑到交互作用××与因素的极差相差不是很大,这里再考虑××的影响进行分析。又、两个单因素极差远大于×,这里不再考虑二者的交互作用,只用考虑×,写出其搭配表,如表9所示,可知3×3、3×2以及2×3可以获得较大的速度,由于单因素相比×影响较大,且3最优,因此舍去2×3这一搭配方案,得到优化方案1132。因此,对于头部速度这一考核指标,优化方案有两个,即1133(3号方案)和1132。
表9 C×D搭配表(头部速度为指标)Table 9 Matching table of C×D (head velocity as index)
由于1132在已有27个试验中并无对应试验方案,对其进行建模和数值模拟,命名为30号试验方案。由表10可以看出,30号试验方案头部速度为4 999.6 m/s,相较于3号方案的5 009.1 m/s相差不大,但是头部直径明显较大,并考虑到3号方案截体间距大于30号方案的截体间距,在实际制造中会使用更多的外壳,因此优选30号方案1132为最优方案。对于头部速度的最优方案30号方案,其对应的无截体装药形成的射流直径为2.85 mm,直径提高了43%,射流速度下降了18%。3号方案和30号方案射流形态见图5所示。
通过正交优化设计和数值模拟对带截体聚能装药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 使用尼龙作为截体材料可以使剩余射流断裂头部直径大幅增加,速度小幅度下降;② 对于剩余射流断裂头部直径指标,最优方案为27号方案,即罩锥角76°,罩壁厚1 mm,药顶高30 mm和截体间距10 mm,头部直径提高51.99%,头部速度下降23.44%;③ 对于剩余射流断裂头部速度,最优方案为30号方案,即罩锥角60°,罩壁厚0.75 mm,药顶高30 mm和截体间距17.5 mm,头部直径提高43%,头部速度下降18%;④ 对于以上两个优化方案还得结合炸高实验进行判断,为后续研究冲击裸药和带壳装药提供设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