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红
教师资源是幼儿园发展之本,教师资源管理与开发是幼儿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此,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第二中心幼儿园通过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探索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
一是完善的评价机制,激发教师自主成长的愿望。明确教师成长量化评价标准,对教师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团队合作、幼儿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要求,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调整。二是适度的奖励,使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得以延续。将教师评价结果与职称评定挂钩,与市区级骨干教师评选挂钩,与评优评先挂钩;在选人用人方式上积极推行竞争上岗,通过岗位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方式,逐步形成“岗位靠管理,待遇靠贡献,发展靠能力”的教师发展评价管理制度。
一是关注教师的精神引领,提高教师道德素养。组织教师学习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报告会,观看全国优秀党员干部先进事迹宣教片,开展“我骄傲,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师德演讲比赛。二是关注教师的个体发展需求,帮助教师自我成长。制定全园教师培养规划,并结合问卷与每位教师進行沟通,分析、了解他们的专业发展意向、自身特长及能力水平,帮助每位教师明确积极的、自我认可的发展定位。同时,教师可以在园务工作中自主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工作,园领导会有重点地在日常管理中对其业务能力及任务执行情况加以引导。
我园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来实现“提高保教质量,为家长、幼儿提供高品质服务”的奋斗目标。
一方面,丰富的培训内容,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我们鼓励教师参与学历进修,并尽可能在时间上给予保障;加强园本内训,根据发展需求和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普及性培训;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注重教师成长过程化管理,帮助教师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开展以满足教师个体需求为目的的特色课程培训;大力推进骨干教师培训,加快园所经验型、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另一方面,以多元化的培训形式,满足教师成长的需要。一是盘活教科研学习机制,使教师在充分的互动中获得发展。提前将培训目的告知组内成员,教师间合理分工,共同参与材料的收集整理,采取轮流主持的培训或分组辩论的形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思考,同时鼓励教师想说、敢说、愿意说,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二是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我园骨干教师不仅承担了国家级、市区级、园级课题的研究工作,还承担了新教师培养工作及新毕业生实习见习任务和手拉手园教学指导工作;每学期完成不少于2次的观摩展示活动,保证每月不少于3次的听课、评课任务。三是创造同伴互助式的学习机会,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在学习型组织建设过程中,我园通过召开论文交流会、课件展示会、说课研讨会等形式,鼓励青年教师将实践经验、点滴感悟进行分享与交流,有效利用常规检查、半日开放等活动资源,鼓励青年教师有目的地在全园任选班级、任选教师、任选环节进行观摩,博学各家之长,加速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