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拓宽学生视野的重要途径。品读智慧精华,书写美丽人生,让阅读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让阅读成为老师传道授业的左膀右臂,让阅读架起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王陈斌,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岩溪中心小学。
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一把帮助学生开启英语世界大门的钥匙。阅读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是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丰富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增强语感,增加词汇量,给学生插上了解世界、丰富心灵的翅膀,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获取语言信息、处理语言信息,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自由翱翔于知识的天际。那么,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阵地,引导学生阅读语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阅读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Reading for pleasure.”,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学生探究的推动力,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课程应当成为一门孩子们喜爱的课程,授课形式应当生动活泼,教学内容应丰富有趣,巩固学生基础,并适度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这样学生们才能长期保持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因此,阅读前环节的目的是运用趣味性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存储,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非常必要。在此环节中,教师主要围绕语篇的主题及难点词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阅读前活动,帮助学生解决语言理解上的障碍。
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歌谣等音乐元素能有效开发右脑,使学生左右脑同时配合使用,促进智力开发。歌谣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契合活泼好动、善于表现的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因此比较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并让学生带着这份好奇和兴趣积极投入到本课的语篇学习中去。
如在学习闽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Food and Health” Part B这个语篇之前,笔者在导入时安排了这样的歌谣材料:“Do you like fast food? Yes, I do. Do you like it, too? I don't like chicken. I don't like cheese. No more, please. I like fish. I like rice. They're very nice.”,教师与学生一起拍手唱歌谣,既能复习英语词汇,也能调动课堂的活跃氛围。通过这一朗朗上口的歌谣,不仅巩固了几种有关食物的单词,而且也为下一步的语篇输出做好了铺垫。
二、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以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小学生没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中经常遇到困难,影响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因此,在阅读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導,通过对阅读材料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培养学生略读、寻读、精读的能力,以此提高阅读效率,保证阅读质量。
(一)略读,整体感知
略读是为了解文章大意而进行的选择性阅读。它并不要求读者逐词逐句地进行阅读,而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有选择地抓住主要信息,而略过一些次要信息。
小学英语阅读文章中的个别生词通常不会影响学生对整体内容的把握,学生在略读中只要对文章有一个总体的概念和印象,可以有意识地略过一些词语、句子,学会按意群阅读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
(二)寻读,理解要点
在寻读过程中,学生只需把握文章的基本框架,根据问题去寻找文章中的某些特别信息。寻读是非常集中的,目的明确的,学生可以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时有意识地搜寻重要内容,记住文章中的信息位置。
(三)精读,关注细节
在宏观把握了阅读内容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精读,务必用脑筋去想,记住问题,留意细节。阅读时要善于充分利用文章中语言的种种表象,抓住这些能帮助理解文章的信息和语境,如时间、地点、人名、数字等关键词语,深入挖掘深层细节,引导学生边阅读边用点线勾画等符号做标记,以帮助记忆。
三、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正如英国语言学家韦斯特所说,“通过阅读学会阅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出来。
阅读后的巩固和运用环节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和深化。美国心理学家James J. Asher提出的TPR教学法提倡在轻松的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耳、心等感觉器官,在练习和拓展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材料的理解。
如在教学小学新标准英语第七册第一模块第二单元“I've got a new friend”这个阅读篇章时,笔者根据本课的重难点、学生年龄特点,采用TPR教学法,创造性地改编教材内容,将知识融入生活中,设计了以下活动。
1. Guessing Game:被猜者定位为身边的同学、老师,请学生根据提示所给的人物特点和爱好猜猜他是谁,一步步播放提示语句,最后展示照片,通过活动学习描述人物特点及爱好,为下一步写作打下基础。
2.看一看,尝一尝:通过图片和视频呈现Mexican food, Mexican boy, Indian girls, Indian dancing这些短语,学生一目了然,很轻松地理解这些内容。考虑到学生对墨西哥文化比较陌生,笔者特意准备了墨西哥风味薯片,请学生尝一尝Mexican food,解决教学难点。
3.“纸条编信”活动:运用TPR教学法,学生一边听信件一边自己动手,把这封信件的零碎句子重新组合成一封完整的信件,粘到相关信件正确的位置上,再将几名学生的作品通过实物展台展示并朗读出来。接着是写信环节,PPT给出相应句型提示,请学生按照英语信件格式,自选句子完成信件,提示可以小组讨论或请教老师。
4.绕口令:根据教学难点,一个是国家名称和相应国籍名称这两类单词的区分,另一个是对于句子“Children from... are...”的朗读和理解。笔者通过展示国旗和国家的代表人物图片解决这两个难点。先给出例句和相关国旗、国家人物的图片,请学生结合图片完成其他句子。把歌曲中的四句话编成“绕口令”:“Children from China are Chinese. Children from England are English. Children from America are American. Children from Russia are Russian.”比一比,看谁读得快、看谁读得好,再展示完整的歌词,播放并学唱歌曲。这样的绕口令活动令人耳目一新,孩子和教师一起比速度,看谁说得又快又好,在轻松愉快的比赛氛围中完成读的训练,化解了教学难点。押韵的儿歌,运用于英语教学中便于帮助学生记忆,而且朗朗上口,记忆效果事半功倍。
通过设计这些灵活多样的阅读形式,教师将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能力提高有机统一,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注重思维方式的训练
一个教师应该懂得如何使用教学方法,就如一个魔术师,要懂得如何利用手中的魔术棒,催开学生灿烂的思维之花,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必须要先学会思考。
小学英语课本,一般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对话、丰富多姿的句式、言简意赅的段落。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做充分的预设,大胆留白,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设计,而是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为学生创设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注重对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心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师往往在学生简单地阅读课文后就开始急急忙忙地讲解学生没学过的单词和句型。这种忽视培养学生语篇分析能力,把词汇和语言点从上下文分离出来的做法,使学生一节课下来只注重单词、句子,不注重文本的理解,变得“见木不见林”。因此新课文伊始,遇到生词拦路虎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并利用精心设计的提问,通过启发、引导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教师要发现和提出问题:Who is he? What is he? What's he like? What does he do?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技巧,让它为教材新知的处理、课外知识的延展做好铺垫。学生自主提问和回答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火花激烈碰撞的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老师的启发和自己的体悟,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知识,更是深入将所学语言知识融会贯通,转化为“智慧”,即获得语言知识的能力、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如在学习闽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2 “Teachers'Day” Part B这一课时,笔者打破了以往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通过预设时的“留白”,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设计采用“五步阅读法”:
第一步请学生在第一次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文本中的生词,要求学生通过上下文和图片的提示猜测生词,表扬猜对的学生,训练学生通过关键词捕捉文章大意的能力。
第二步在学生第二次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开展Ask and Answer Time活动,学生结合每句中的难点或生词主动提问,会的学生抢答,不会的生词再由教师重点讲解,扫清阅读障碍。
第三步采用Discussion Method(讨论法),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理解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What's Sally's present? (2)What's Yang Ming's present? (3)Does Peter take a photo?
第四步在全班开展“小老师:你问我答”接龙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Cooperating Study(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复述课文。通过复述,激活学生的长期记忆,强化理解和记忆,培养概括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Happy _____ Day, Miss Gao! These are . They are for you.
Oh, thank you. They are_______! This is my new .
It's a for you. Thank you. It's a nice .
Let me a . One, two, three! , please!
第五步創编英语小短文。阅读的过程也就是模仿写作的过程。在阅读课堂上学生应深刻地理解作者表达的各种信息,揣摩词句背后的深层含义,丰富语言表达,体会写作的技巧。例如,本课中笔者要求学生把对课文的学习过渡到实际交流中,通过语篇框架的提示引导学生写一个小短文,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灵活运用。
Thank you
I want to sing a to my teacher on Teachers' Day.
I want to say to my teacher on Teachers'Day.
Thank you for your working hard.
It's a for you. Let me a .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课的丰富、有趣。学生上阅读课就好像是吃一顿丰盛的大餐,能畅所欲言,充分调动起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总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重视英语阅读教学,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英语学习打好基础,让阅读课堂成为一个“真实”的生活空间,一片“丰厚”的生态田园,一段“通透”的生动历程,一处“温暖”的生命港湾。
参考文献:
[1]陈晶晶.生源多样性需要教学多元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J].山西教育(教学),202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