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讨论辅助知识讲授的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探索

2022-04-07 20:27郑元元李晓蓉熊杰白露于新凤金增亮
药学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汇报药理学知识点

郑元元,李晓蓉,熊杰,白露,于新凤,金增亮*

1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2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 100069)

药理学是临床医学生很重要的一门基础专业课,旨在介绍临床常用药物的基本作用机制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基础理论知识。通常包括各种常用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及机制、不良反应、禁忌证、体内过程等。药理学课程内容繁多,知识点庞杂,药物的作用机制复杂,且综合性及实践应用性很强,常涉及其他医学背景知识,如生理学、病生理学、生化学、免疫学,乃至化学等学科知识[1-2]。在紧张的教学进度和繁重的学业压力之下,很多学生往往选择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知识点,甚至用大量做题的方式来记忆知识点,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这不仅会使学习变得十分枯燥乏味、事倍功半,也有悖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基本目标,难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深入地理解并记忆药理学的众多知识点,做到举一反三,掌握精髓,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笔者以讲授知识点为主导,学生专题式文献阅读讨论课为辅助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前沿应用相结合、被动听课与主动自学相结合,使知识点更为清晰透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达到学能知其所用的目的。医学文献是传递药理学领域新理论和新发现的重要载体,通过有针对性的阅读和文献归纳,学生可以紧跟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更好地掌握其知识体系和研究思路,是学习药理学的基本途径之一,教师有必要将其引入药理学教学的课堂,让学生尽早掌握。

为了探索该教学形式的可行性,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有85%以上的长学制临床医学生希望药理学的授课方式为理论联系实际;78%的学生希望课程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或方法;83%的学生希望加强与同学、教师讨论的方式获取知识;77%的学生希望得到课本外更多的专业知识补充;81%的学生认为期末成绩的评定应包括平时作业、学习活动及期末卷面成绩。由此可以判断,学生普遍希望能主动参与教育教学,这为“文献讨论辅助知识讲授”的实施提供了良好基础。

1 文献讨论课前的准备工作

1.1 学生专业层次和文献内容的选择

文献阅读讨论课目前是研究生课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3],即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指导学生自主查找并阅读一定数量的相关专业文献,以综述的形式在课上对文献进行汇报(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全体学生对汇报的文献进行学习、讨论,教师答疑解惑及总结。笔者首先尝试在长学制临床本科药理学的授课中引入这种教学方法。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层次的学生进行尝试,是因为长学制临床学生相对其他专业的学生,基本知识更加牢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强,而且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他们对文献查找和独立科研的需求也更加迫切[4]。尽早开展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药理学前沿动态的深入了解,更能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培养他们对药理学及其研究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本科阶段这种方法只是作为主讲课程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5]。关于文献讨论课所占总学时的比例以及具体内容的选择,笔者按照药理学教学大纲及课时安排,把文献讨论课内容专题主要设定在心血管系统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化疗药物三个方向,选择这几个方向中发病率高或前沿进展迅速的重点章节疾病相关药物让学生进行文献查找阅读。比如心血管系统的抗高血压药、内分泌系统的口服降糖药、化疗药物中的抗恶性肿瘤药物等。笔者对以上具体的疾病提出设定,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药物药理学临床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

1.2 文献讨论课前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内研讨

根据每种疾病相关药物的具体作用机制,笔者对药物进行分类,同时对学生分组(以小班形式进行文献学习,每个班大概分为5~6组进行汇报,每组学生不超过6人),让每组负责其中一类药物的文献查找和汇报。每小组再具体分工,比如负责文献检索、阅读提炼重点、制作汇报的PPT、进行文献汇报、汇报时的答疑解惑等等。小组每名学生都应积极地参与小组讨论,为整个团队的成果做贡献。在集体讨论之前,每个学生应先自学文献,做好讨论准备工作。小组成员可按如下思路,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讨论:①此类临床常用药物都包括哪些?②这些药物共同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③此类药物中近些年新上市的有哪些?它们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④此类药物还有哪些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分别是第几期临床试验?优缺点是什么?在集体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适当地做些记录,有助于理清思路和加深印象。集体研讨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辩论学习,正确地思考和理解学习内容中的难点,摸索文献阅读归纳的方法。本科生文献查找的技能以及英文文献阅读能力相对薄弱且参差不齐[6],教师可根据特定疾病的药物分类从国内外权威杂志获取一些经典的综述性文献,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结合教科书和自己查找的文献进行充分的内容扩充并进行文献阅读讨论。学生需学会使用CNKI、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等英文数据库。学生查找的文献类型可包括综述、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研究(trial)和荟萃分析[7]。文献要求尽量选择近五年内的,且要包括影响因子高的英文文献。

2 文献讨论课的组织实施

2.1 学生文献汇报讨论

文献汇报以PPT的形式呈现,具体内容包含精选论文的核心内容,以图表为主进行展示,结合小组学生的学习认识进行集体讨论后,最终作出知识方面的总结;每组汇报时间约15分钟,回答问题约5分钟。教师必须提前强调,小组内的分工是必要的,但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外,同时这也是一个集体的学习机会和任务,学生在课堂汇报前,须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集体精选出文献展示内容,最终集体对该部分的文献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和展望。此外,为了更好地达到增强基础知识教学的目的,学生讲解文献内容时,要结合教科书上相关章节的基础知识,选择文献时尽量偏重课本中重点药物类别相关的知识进行拓展。为了确保课前所有组员的积极准备,课中所有学生的认真参与和学习,创造一个组间相互竞争的良好学习氛围,每组学生汇报文献完毕后,其他组学生对所汇报的内容进行提问,这可以有效保证学生听课的质量,并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学生提问的范围主要包括所涉及领域药理学的基础知识,文献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不理解的内容。在课堂讨论中,发散性的交流可能会触类旁通,激发灵感[8]。

2.2 评分标准

为了给学生一个合理的成绩,笔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打分,根据小组内具体分工和问题回答情况,调整个人分数。集体打分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基础知识的复习讲述是否清晰,文献汇报内容是否完整,逻辑性如何,总结提炼是否到位,对其他组学生提问的解答是否准确,团队合作是否默契等几个方面。为了发挥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小组分数由其他组学生以组为单位给出;以此分数为基准和根据,教师再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予适当的调整,最终给出一个合理的分数。此成绩将作为平时成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体现在期末总评成绩中,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对文献讨论课的重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3 指导与总结

文献讨论课除了学生汇报、提问解答与讨论外,更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点评和总结[9]。这一部分教学时间应该至少占到文献讨论课的1/4。教师要有掌控文献汇报和讨论的能力,课前须将该专题文献阅读作为备课的一部分,扩充自己在该领域的知识,这远比单纯讲授课本内容要求高得多。在点评总结部分,教师也应对每一组的报告一一进行点评,具体包括学生汇报中文献的选取是否合适、全面,PPT的制作是否清晰明了,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如何,专业术语的应用是否正确,问题回答是否准确到位。同时,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汇报中的错误和偏差进行必要的修正,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需要注意的是,在文献汇报讨论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如学生在解答其他组学生提问时,教师对于不知道或回答错误的问题,不立刻说出答案,而是根据大多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启发式提问,循循善诱,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或查阅文献得出答案。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或超出药理学领域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灵活的应对能力。因此,这种教学方式表面上学生占主动,但其实对教师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文献讨论课中遇到的困难和对策

文献汇报课后,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教师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对策。首先,授课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医学本科生,他们专业英语能力相对薄弱,对大量专业英文文献的阅读自然会产生畏难情绪,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准备课程的时间。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克服语言上的困难并自觉地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积累。学生可先查阅相关的中文文献,特别是中文综述,在此基础上再阅读相关的英文文献,从而有利于理解掌握。不懂之处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及时联系教师交流讨论。为了确保文献讨论课的教学质量,文献讨论课可以配备一名研究生助教[10],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与答疑解惑。这样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授课的负担,更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在文献讨论课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应尽早告知学生课前的准备要求,以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此外,学生面对大量文献,通常不知该如何选择更贴切、恰当的文献进行归纳提炼。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些经典的文献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需要查找文献的范围和标准。此外,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教学服务,所以文献的选择也应尽量贴近课本内容。教师在给每组学生规定的药物分类上要注意平衡合理(有的类别药物进展快而文献多,有的药物类别进展慢而文献很少)。在正式的文献汇报过程中,学生汇报的内容常会出现条理性和逻辑性相对不足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讨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引导学生改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点评时间应尽量多一些,教师除了对学生的问题要加以指出和循循善诱,对重要知识点的总结也应当尽量全面。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文献阅读,通常不善于对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甚至可能只是照着PPT念,不但没有给别人讲解明白,可能连自己都没有理解。这主要是完全照着英文文献翻译,没有自己思考消化造成的。在听课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地打断汇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献进行讲解。这样的培养模式十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好地汇报科学研究成果和进展。

总之,文献讨论辅助知识讲授的教学形式可有效打破以往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法,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问题的训练。新的教学模式是真正的“授人以渔”,该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医学本科生对药理学的兴趣,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最终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程的内容。文献讨论课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术文献阅读查找的相关技能,提高他们医学专业英语的水平,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表述,加强学术交流和应答的能力,加深他们对相关疾病领域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前沿进展的认识。通过查找文献、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汇报和答辩过程,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这将大大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其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汇报药理学知识点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艺术药理学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