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探析

2022-04-07 20:17:00邹焕梅李巍萌张广彬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资政学史党史

邹焕梅 李巍萌 张广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学习党史、党史学什么、怎样学党史”这一主题,对党史学习教育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许多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这一重要论述坚持以党史是“必须修好”的“必修课”为价值导向,以“学史明理”为逻辑重点,以“资政育人”为基本功能,以“唯物史观”为根本方法,以为人民“办实事”谋福祉为根本目的。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对于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党史是“必须修好”的“必修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把党史形象地比喻为“最好的老师”“清醒剂”“营养剂”等,并在201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和2021年2月20日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两次把学习党史看作是必修课,并特别指出:“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1]是“必须修好”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如此重视党史,把党史看作是“必须修好”的“必修课”,是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的。

首先,学习党史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需要。我们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通过学习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践行初心使命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能够使广大党员干部清醒看待我们党的百年艰苦奋斗历程,从而深刻铭记初心使命,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

其次,学习党史是坚定信仰信念的需要。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执着、对“可爱的中国”的深情呼唤以及“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无怨无悔,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坚定的信仰信念。通过党史学习,可以唤醒广大党员干部的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

再次,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需要。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党的自我革命史。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可以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这一最鲜明的品格,从而进一步增强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

二、“学史明理”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逻辑重点

注重理论学习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把“学史明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2021年2月,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学史明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要求加以强调。随后,2021年3月25日在福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2]这就为党史学习教育确定了逻辑重点。

首先,“明理”有助于“增信”。政治的坚定来源于理论的清醒。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艰苦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学习,就能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深刻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内在逻辑,从而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

其次,“明理”有助于“崇德”。通过党史学习,从党的优良传统、红色基因中领悟什么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和道德准则,懂得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尚境界和表现方式,能够“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3]

再次,“明理”有助于“力行”。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有助于我们践履知行合一,不断提高把握大局大势、应对风险挑战、推进实际工作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学史力行”。

三、“资政育人”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功能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问题的相关论述可以发现,让党史照进现实,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贯穿其中不变的主题。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再次明确指出:“资政育人”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功能。

首先,用党的成功经验资政育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为了推进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为了应对这样那样的风险考验,为了实现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在治党、治国和治军各个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都是说服人、教育人的宝贵财富。正因为这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4]

其次,用党的优良传统资政育人。我们党在100年来的奋斗、探索中,锤炼和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就一定要珍惜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紧密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推动这些作风和精神的创新发展,并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中。2015年7月18日,他在吉林考察时就强调指出,把抗联历史发掘好、研究好、宣传好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抗联历史的资政育人作用。

第三,用党史人物和党史事件资政育人。党的历史是由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和一个个具体的重大事件连接起来的。鲜活生动的党史人物和事件能够发挥增加人们的“红色记忆”、凝聚人们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认同、培育和引领崇高风尚的作用。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发挥党史人物和事件在资政育人中的作用。

四、唯物史观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方法遵循

党史学习教育,方法论很重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全面辩证地看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一直遵循的原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一贯立场。2021年2月,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指出:“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5]对于如何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坚持唯物史观,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深刻阐述。

首先,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的完整过程。纵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诸多论述,他特别强调要从整体上把握党的历史,要把我们党的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看作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完整的历史过程。针对前些年社会上一些人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认识分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都是不能否定的。

其次,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并对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第三,要辩证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原则。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应该与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联系起来,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与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功于个人。

五、为人民“办实事”谋福祉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目的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所强调的那样:“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6]对于如何通过学党史,实现为人民“办实事”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也专门作过多次重要论述。

首先,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履职尽责为民办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进行伟大斗争的力量之源。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党史,必须站稳人民立场,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忠实地为民办事、为民造福。

其次,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带领群众过好日子。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党史,牢记初心使命,必须体现在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行动中。他多次指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党史学习,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全心全意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等实际问题,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第三,必须增强使命担当,接续奋斗攻克难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学习领悟党史作为增强使命担当、接续奋斗攻克难关的重要途径。党史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的探索、奋斗与发展,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瑰宝。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讲话指出,我们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

猜你喜欢
资政学史党史
宋 文彦博 行书与安抚资政启帖
中国书法(2023年2期)2023-07-17 09:29:56
第一次学党史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③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11-26 11:50:54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④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10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①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08-13 08:53:28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22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普洱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档案资政服务能力的提升研究
中文信息(2021年8期)2021-03-27 09:48:31
党史上的今天
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 03: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