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2-04-07 19:51崔友平
中共党史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驱动战略科技

崔友平 屈 婷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把创新驱动发展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2页。,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2)《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3页。创新(innovation)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语,原有三层含义,包括更新、改变和创造新的东西。今天的创新涵盖更广的领域。从经济学角度看,创新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之策

习近平指出:“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3)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29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无比壮丽的崇高事业。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小康”“全面小康”再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带领人民抓住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牛鼻子”的关键性作用,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复杂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所遇到的风险挑战也更加错综复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是向创新要资源、向创新要动力、向创新要空间、向创新要效益的现代化。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解决发展动力这一根本性问题,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才能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这是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的重要战略决策。

(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增长更多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的现实,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培育壮大新的发展动能,推动发展动力从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依靠创新驱动。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追求速度转向质量效益优先,需要坚持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转型,需要依靠创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从传统能源转向绿色低碳能源,需要通过创新突破实现“双碳”目标;面对颠覆性创新将带来传统产业的“归零效应”和新业态新产业的爆发式增长,需要推进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习近平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4)《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人民日报》2021年5月29日。党中央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深入研判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把创新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的当然之举

当前,世界正经历加速演进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生产力层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成为影响全球竞争格局和大国兴衰的重要变量。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深度演进,相互交织,正临近重大突破的“奇点”,形成跨学科创新的“链式反应”,涌现具备强大成长潜力的新业态新模式,前所未有地推动生产生活方式、企业组织形态、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规则的深刻变革。在生产关系层面,经济全球化调整和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收缩甚至阻滞断裂,大国博弈加剧了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全球分工格局和治理体系加快重塑。新科技革命同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历史性交汇,为我国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增长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带来了重大机遇。在此历史机遇期,我们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创新是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历史经验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5)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113页。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呈现全球化、多极化、数字化、新工业化等发展态势,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国家力量对比。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关键动力,成为影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变量之一。习近平以战略家的恢宏视野明确指出:“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6)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82页。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重大决策部署,必须坚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将发展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实现人民高品质、充足化、多样化生活的必然之选

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和出发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当前,我国发展还面临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等问题,这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创新要锚定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紧紧围绕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把出成果和用成果统一到高质量发展上,加快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有机结合,科技成果更多赋能实体经济,使人民获得更多收益。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还要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深层次要求。科技创新要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实际需要紧密衔接,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创新的重要方向。充分发挥创新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方面的独特优势,全面提高文化、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优质资源的覆盖范围,促进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让全体人民共享创新发展成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充足化、多样化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深刻总结中华5000年文明历史经验,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新发展理念,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蕴含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成果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类社会进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特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扩大再生产、生产力、生产要素等经济发展理论。一是将创新作为发展的基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习近平强调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符合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促进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的观点。这在本质上指明了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道路,即通过创新驱动提升产出质量、效率和效益,不能继续走过多依赖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路径。二是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矛盾运行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以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的矛盾运行为机制推动社会发展。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实质上是通过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工具技术含量,使劳动者创造并掌握更先进的生产工具,进而创造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符合劳动者和生产工具矛盾运行的新的时代特点,有利于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三是将科技创新作为全面创新的核心,将知识、技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内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作为“三大生产要素”。随着时代发展,生产要素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将知识、技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要求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市场评价贡献机制。知识、技术、数据与传统生产要素相结合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内涵,将不断创造可持续的增长点,极大开辟了经济增长的新空间,从制度上为创新创造提供了条件。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总结和思考中华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结论

习近平指出:“在绵延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8)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6月1日。“近代以来,我国逐渐由领先变为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错失了多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9)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82页。中华民族一直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民族。16世纪以前,我国的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位置,这与当时我国科技发明和创新密切相关。据统计,这一时期我国重大发明和发现对世界的贡献远超同时代的欧洲,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我国占173项(10)参见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82页。。我国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学等众多科技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引领了世界发展的进程。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中评价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11)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67页。。明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与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末,西方科学家牛顿等在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带来第一次科技革命,中国科技发展开始大幅度落后于西方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清政府彻底切断了与西欧的科学交往,中国再次与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发展失之交臂,错失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据统计,中国在16至17世纪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占比高达54%以上,到19世纪骤降至0.4%。(12)《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2020年,第10页。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国门,中华民族从此陷入了风雨飘摇、任人欺凌的悲惨之境,这与中国因科技和工业逐渐落后导致国力衰弱有着直接的关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是在对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科学总结和近代中国民族屈辱命运的深刻思考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基于新中国科技发展成功经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创新引领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早在1949年9月,“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就被写入被誉为“新中国临时宪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6年,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发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出台《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拟定了57项科技重大任务。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按照“十二年科技规划”的目标要求,我国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体系,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是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邓小平在会上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等重要论断,指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的“左”的政策。1988年,他进一步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按照党中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我国启动“星火计划”“863计划”“丰收计划”“火炬计划”等,在生物技术、光电子技术、核能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就,逐渐迈入世界科技大国行列。(13)李晓红:《感悟我国科技发展历程走好科技事业新长征路》,《学习时报》2022年7月22日。1995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江泽民指出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伟大复兴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14)《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5年6月5日。,将科学技术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2006年,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成就和成功经验,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开启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一是创新投入大幅提高。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年8月公布的数据,从2012年至2021年,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增加至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高至2.44%,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从4.84%提升至6.09%。二是创新生态不断优化。“揭榜挂帅”“赛马”攻关机制不断健全,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等稳步推进,科研学风作风持续改善,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得到激发。三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能级持续提升,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跻身全球科技集群前10位,首批国家实验室挂牌组建,科技领军企业发展壮大。四是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在中微子震荡、铁基超导、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重要突破,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成功问世,自主第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投入商业运行,C919大型客机研制成功并获得型号合格证,“海斗”“海螺”深海装备研制成功,“深海一号”钻井平台研制成功并正式投产,高速铁路列车初步建立起完整的自主技术体系。载人深潜、深地探测、国产航母、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纳米催化、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等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北斗导航系统开展全球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逐步形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5G基站超185.4万个,占全球总数超过60%(15)何立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光明日报》2022年8月24日。。五是科技增进民生福祉成效显著。科技支撑抗疫取得重大成果,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高端医疗装备研发应用进一步加快,生物技术产业、制药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取得系列成果,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新助力。网上购物、电子政务、远程医疗等使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更好满足。可见,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已经跻身于创新型国家行列。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践要求

2022年9月6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27次会议时强调:“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16)《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人民日报》2022年9月7日。。习近平关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论述,形成了从思想到战略再到行动的完整体系。这些论述从新发展理念高度深刻阐明了创新驱动发展的丰富内涵,深刻指明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要求、实现路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我们必须把握好其基本要求,全面推动习近平关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论述落地见效。

(一)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7)《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第25—26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形成我国发展新动力源,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18)《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第50页。。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通过引进国外二手技术逐渐过渡到引进同步技术实现了经济迅速发展,而今西方国家已经将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定海神针”“不二法器”,我国无法依靠引进高新技术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坚持自主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和攸关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充分利用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举国体制,增强创新自信,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各领域自主创新,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第二,要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真正的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当前,虽然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成就显著,但关键核心技术基础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仍然突出。对此,习近平深感忧虑,形象比喻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巨大隐患,“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19)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4月26日。。必须在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上继续下大功夫,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压茬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既注重全面布局,也讲究重点突破、非对称发展的科技布局,聚焦重点“卡脖子”问题配置资源集成攻关,部署体现国家长远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形成梯次接续的体系化、集群式系统布局,深入实施已启动的“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能力。(20)《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第44页。加强基础研究需要完善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强化原始创新策源新动力。国家要适度超前布局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前瞻引领型、民生改善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充分提升基础研究创新策源能力,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解决我国基础研究缺少“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问题,加快落实基础研究十年规划重点任务。基础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前沿方向。坚持需求牵引,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链接的快车道,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

第四,坚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创新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要大力强化高水平开放创新与合作,积极主动整合和利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习近平鲜明指出:“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只有跟高手过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21)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4月26日。他要求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22)《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第49页。。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对世界科技创新贡献率越来越高。我们要充分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依托重大科研设施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主动发起全球性创新议题,聚焦气候变化、能源环境、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开展基础理论和产业创新合作,让中国日益成为全球创新资源的集聚地,为持续创新引来源头活水。

(二)以深化改革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制度保障,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以深化改革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解决资源配置重复、科研力量分散、创新主体功能定位不清晰等机制体制障碍,促进科技成果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23)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29日。尤其是作为战略科技力量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创新主体,要担负起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使命,加快形成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建立新型运行机制,打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化通道。

第一,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建立权威的决策指挥体系。2022年9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明确要加强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要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24)《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人民日报》2022年9月7日。。

第二,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解决我国科研和经济“两张皮”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深化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衔接融合的创新体系,采取正向激励企业创新,反向倒逼企业创新,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推动企业成为高水平人才施展才华的主阵地,塑造人才驱动发展新优势。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牵头建立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再到经济强的畅通渠道;中小微企业要发挥应对技术路线变化的独特优势,通过市场甄别筛选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新兴产业创新发源地。

第三,优化科研布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构建协同攻关的组织运行机制,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基础所在,是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要加强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有组织科研,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国家实验室建设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抓手,要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围绕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国家实验室,使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顶级创新基地形成系统合理布局。国家级科研院所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根据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与态势,优化科研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增加公共科技供给。按照遵循规律、强化激励、合理分工、分类改革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25)《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人民日报》2021年4月20日。。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突出学科建设重点,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研发三位一体的创新水平。

第四,推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充分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持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和辐射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围绕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部署了5个重大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战略: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调支持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要着力推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要围绕建设一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成为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其他各省区市要研究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在知识产权、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国际合作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打造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

第五,大力鼓励和促进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国家要出台政策促进电子信息产业、互联网经济、生物经济蓬勃发展,大力推动民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产业创新发展,努力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创新型领先发展,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发展绿色环保低碳节能产业,推动运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技术等新产业新业态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三)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根本支撑,牢牢把握积聚人才大举措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习近平强调:“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26)《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第122页。。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需要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敢于承担风险、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作为根本支撑。必须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同时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和培养人才上下功夫。

第一,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一是用好科学家,特别是战略科学家。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灵活性,路径多样性的特点,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27)《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第120页。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以更大力度实施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改进战略科学家和创新性科技人才培养扶持方式。二是重点用好科研人员。广大的科研人员是创新的主力军。用好科研人员,既要用事业激发并尊重他们创新的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其必要的物质激励,使他们“名利双收”。(28)《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第121页。要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支持科研人员从所属单位转化科技成果中获得应有收益。三是用好企业家,保护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世界上知名企业家大多都是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要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要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长期激励措施。要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打造高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第二,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为世界人才提供机遇。要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广泛吸收各类创新人才。国家及科研机构要制定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汇聚全球人才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要完善健全国外人才引进机制,尊重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引进国外人才合法权益,尊重国际人才流动规律和惯例,更好地发挥用人主体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等能动作用。扩大来华留学规模,优化外国留学生结构,发挥社团的群众性、高知性、统战性的优势,使之成为党联系广大留学人员的桥梁纽带。扩展人才对外交流渠道,创立国际人才合作组织,把国际交流合作作为聚集一流学者的重要平台。用好全球创新资源,通过建立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建设创新环境优越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吸引汇集创新人才。

第三,全方位培养人才。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要将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全社会都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之风,重视科学精神,形成符合国家重大战略所需的人才成长梯队,加快“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要围绕国家核心领域、重点产业,重点支持战略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培养人才。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研究型大学要长远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重视原始创新人才培养,建立融合交叉学科,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人才的主战场。企业要主动把培养环节前移,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对接企业,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科技人才。要更加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优先向青年人才倾斜,让青年科技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当前,随着全球创新浪潮的汹涌兴起,主要国家都在加快科技创新前沿布局,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领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国迫切需要紧跟时代,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夯实科技创新物质基础,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通过深化改革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培养掌握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大动力、提供战略支撑。

猜你喜欢
驱动战略科技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战略
科技助我来看云
战略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