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继续教育社会服务效应研究

2022-04-07 19:07桑宁霞任卓林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主体服务教育

○桑宁霞 任卓林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继续教育社会服务内容不断扩展、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提高、服务关系日渐复杂,日益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性、项目繁杂性、过程灵活性的特点。我国在继续教育社会服务中存在多元服务主体关系模糊、服务内容供需不对等、服务效益不稳定等问题。高校继续教育作为社会服务主力军,要面对存在问题充分发挥主体价值。组织、引导各界社会服务行为,平衡社会服务关系;站位于宏观战略,立足于实际需求,精确供需对接,提高服务内容质量;坚守教育使命,坚持社会服务公益性价值诉求,稳定社会服务效益。通过全面分析高校继续教育价值特点,合理探索其在继续教育社会服务中所产生社会服务效应,进一步激发高校继续教育能力输出,不断促进继续教育社会服务有序、高效、可持续发展。

一、平衡社会服务关系:协调组织多元主体

和谐的社会服务关系是社会服务有序推进的前提。社会各界在继续教育社会服务领域形成新的社会关系网络,模糊、不稳定的主体关系会影响社会服务系统运行。高校继续教育作为社会服务重要组织者、牵引者,利用沟通各方黏合性,搭建平台,协调各方利益,形成稳定和谐社会服务关系,促进继续教育社会服务有序推进。

在继续教育社会服务过程中,高校继续教育作为重要牵引者,可以联系各方,平衡社会服务多元关系,促进社会服务有序推进。随着教育重要性的不断凸显,继续教育社会服务空间不断延伸,服务内容不断扩展,服务关系日渐复杂。社会各界因教育建立起新的多元关系网络,形成继续教育社会服务共同体,政府、企业、学校及各类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服务利益相关方,在继续教育社会服务中既是服务者也是被服务者。然而,目前各个主体间在继续教育社会服务领域逻辑关系还未明朗,彼此之间尚未形成稳定合作关系与成熟运行模式,容易出现社会服务重复或空白供给等“无序”问题[1]。只有多元主体形成社会服务理念共识、明确角色定位、建立稳定关系,才能凝聚资源,形成合力,协力推进社会服务前进。高校继续教育在社会服务关系中作为重要主体之一,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引导行为、协调各方关系,将社会各界很好联结,促进其有序推进。

高校继续教育具有沟通各方黏合性,可以有效联系各方,为多元主体提供服务平台。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趋势下,主体间互助关系日益密切,形成命运共同体。共赢、共享、共存是共同的发展理念,彼此之间形成强大社会信息流。纵横交错的信息流之间,高校继续教育成为交流链顺利连接的交流中枢。高校继续教育承担社会培训、进行公益讲座,与政府、企业、社区、个体等各界主体均有沟通。长期面向社会,与社会持续稳定联系的工作性质,使高校继续教育时刻保持对社会一定的灵敏度,成为实现资源、信息流动的重要通道。置于内空间与外空间临界点的高校继续教育,以社会服务为支点,协调各方,引导继续教育社会服务行为,实现内外空间对话,构建稳定的社会服务关系网络。

第一,建立社会服务组织机构,形成固定组织实体。建立机构是社会服务过程中明晰组织架构的过程,也是社会服务行为规范化和职能化的保证。组织机构将不同层次权力集合,建立各方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信息聚合。高校继续教育牵头,在高校内外设置继续教育处和社会服务委员会,进行统筹调控,完成目标协商、计划制订并在过程中随时商讨[2]。高校内部建立组织机构,理顺不同院系之间社会服务实践关系,化繁为简,变多为一,形成强大组织内核。北京大学设立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兼顾学校和社会各方,高效处理继续教育事务,促进其顺利发展[3]。清华大学积极促成建站县成立“清华大学教育扶贫教学站领导小组”,由主管教育的县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共同指导和监督教学站工作[4]。通过学校牵头,建立学校与社会各组织之间的关系,使组织内部有分工、有合作,社会服务工作更加专业化,同时具有更加强大力量。

第二,规范组织制度,保证服务良性运行。制度具有指导性、约束性和程序性,高校继续教育通过协商制定社会服务组织制度,明确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以保证社会服务规范化、合理化运行。社会服务实践涉及多方,具有复杂性、生成性等特点。通过规范组织制度,可以为社会服务实践提供依据,降低组织沟通、时间、资源等交易成本。针对存在的管办分离、管办合一或管办混合的高校,在高校内部可通过制度规定继续教育学院和各学院角色定位及权责,规范校内继续教育工作,梳理各二级学院间实践关系。如苏州大学明确规定各二级继续教育办学单位与继续教育处之间关系及其实施教育培训相关权利与义务。不断营造清晰、明朗工作环境,提高校内整体服务能力。高校与其他主体之间以战略联盟或短期项目合作形式形成组织,建立适切组织系统发展的管理机制。通过明确组织目标、管理原则、方法及各主体的权责分配,可以形成各主体自身在体系内的清晰定位,进而对各主体行为及整个系统运行形成一定规范性和约束力,使系统运行更具程序性。如上海大学ACCA国际项目中规定上大继续教育教育学院负责招生及管理工作,合作院校与上大共同负责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计划,各主体之间目标明确、定位清晰,合作项目持续有序推进。

第三,完善协调机制,形成稳定和谐服务关系。社会服务有效推进受制于内外部环境和谐情况,而继续教育社会服务组织内部异质性差异大,和谐的组织关系,有助于避免摩擦,提高工作效率。高校继续教育妥善处理多方关于利益、心理、权力等方面关系,引导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服务环境。一方面,建立平等关系。因继续教育社会服务所建组织,组织界限模糊,以实现共同目标、获得共同利益过程为其生存期。这样的组织结构具有临时性、成果性、陌生性的特点,组织成员之间并不是传统上下级关系,靠压制、管控的方式并不可取,而需要在平等基础上形成策略性协作[5]。另一方面,平衡各方利益。继续教育服务项目类型多样,公益性与营利性兼具,各组织基于一定利益获取目的参与继续教育社会服务,高校继续教育作为牵头者,以开放的态度衡量并平衡各方权益,协定达成目标、明确各方所需,积极融合,使社会服务所带来的利益与各方所求利益趋近,实现利益共享。通过彼此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终得到各方积极反馈,形成一个良性社会服务系统。

在多元共享的社会空间中,高校继续教育基于社会服务将各主体有机衔接在一起,建立继续教育社会服务主体价值共识,明确社会服务主体角色与关系,在不同组织关系中形成自身社会服务实践逻辑。以高校继续教育为支点,扩展多样服务类型,建立不同合作关系,形成网格化、系统化继续教育社会服务体系,多元主体有序互动,形成合力,促进社会服务实践有序推进。

二、提高社会服务质量:精准对接服务内容

精确的社会服务内容供给是社会服务高效运行的基础。社会的发展对继续教育社会服务产生更多且更高质量需求,服务内容供需不对等会降低继续教育社会服务实效。高校继续教育作为社会服务重要计划、推进者,利用其教育属性和社会服务宏观视角,有针对性地实施社会服务,可以明确发展方向,优化供需对接,促进继续教育社会服务高效推进。

高校继续教育作为社会服务的计划者、推进者,可以精准供需对接,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促进社会服务高效运行。需求是继续教育社会服务持续推进的内驱力和牵引力,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对社会服务量和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社会服务需求主体多元,层次提高,内容多变,整体来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建立需求导向,将继续教育社会服务落到实处。而目前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服务供给方处于零散状态,对于如何进行社会服务缺乏方向指导,包括多数高校内部的二级学院因缺乏专业性,所进行继续教育社会服务也不稳定、不系统,难以对社会服务进行长远规划和整体定位[6]。供需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等,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社会服务供需不对等,不能规模发展,而总是散点推进,延迟社会服务事业发展速度。高校继续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社会服务直接供给者,可以明确服务方向与内容,达到供需之间量的平衡并提高质的适应性,增强社会服务有效供给,高效落实社会服务。

一方面,高校继续教育具有社会服务宏观视角。作为继续教育社会服务直接主体,相比其他社会主体,高校继续教育会首要结合社会背景,紧跟国家政策,依据政策导向,把握时代脉搏,对新形势新任务做出教育反应。其可站在全局战略视野下,做出合理规划,给予社会服务实践方向性,时刻把握实践路向,有效避免继续教育社会服务片面性和盲目性。另一方面,高校继续教育具有突出教育属性。足够的能力和知识可以促进科学、系统的决策实施[7]。高校继续教育进行社会服务的渠道主要是教育服务[8]。具有丰富教育积淀的高校继续教育对于如何进行教育培训、组织教育服务具有丰富经验,对教育资源的调取、教育内容的制定、培训效果的达成游刃有余。同时,科学研究是高校继续教育职能之一,在社会服务愈加重要的当下,高校继续教育一直在探索社会服务路径与方法。如,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清华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继续教育致力于服务乡村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先锋,能够结合理论研究为继续教育服务做出合理全面规划。

第一,建立需求导向,合理规划项目。满足服务对象所需为社会服务最终目标。高校继续教育结合内外环境、服务对象属性及需求,实现供需对接,建立目标导向,合理规划项目。社会服务需求对象多元、类型多样、范围广泛,高校继续教育立足于实际需求,站位于社会发展,充分调研,高效规划实施路线。在校内,继续教育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制订长远计划,统筹安排各办学单位继续教育相关工作,明晰服务范畴与方向,进而强化各办学单位继续教育服务能力。在校外,各界社会服务主体对继续教育的需求通常分为有明确目标和无明确目标两种。在整个社会范畴中,社会服务外延不断扩展,社会服务主体多数情况下对于服务目标并不清晰,而更多需要高校继续教育主动服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详细计划,明确预期目标,确定路径方法。如苏州大学退役军人事务培训学院为帮助退役军人尽快适应地方社会发展,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培养创业意识,提高自身能力,选准发展方向,举办“苏州市2021年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退出消防员适应性培训”。结合社会发展及服务对象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应性教育培训。

第二,实时动态调整,随时跟进项目。项目规划不会一劳永逸,随着其运行及环境的改变、需求的变更等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是必然结果[7]。高校继续教育全程跟进项目,不断磨合并处理问题。基于社会服务需求组合而成的项目组织,是一种非常规组织[9],合作主体不同、结构形式不同,结构相对松散[10]。高校继续教育作为社会服务主体,全局考虑整体目标的实现和个体优势及利益,通过建立调研机制,结合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计划,以保证社会服务效率和效益。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扶贫项目中,结合内外环境变化和教育需求,随时设立实体机构、增设相关培训、进行项目结合、调整服务方式等,力求实现扶贫项目最大化效益。

第三,确定路径与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高校继续教育社会服务职能愈来愈突出,有基于终身学习的生态教育服务、基于社会和谐的民生教育服务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教育服务[11]。高校继续教育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基于不同的服务类型选择不同的合作对象与合作方式。合作方式或为短期的多元合作,或为长期的战略联盟;合作目的或为资源互补,或为联合培养;合作模式或为双向合作,或为多方联合。高校继续教育充分考虑环境、成本、效率等因素,灵活选取最优方式,合理搭配,以实现社会服务目标。如高校与政府之间由于在教育供求方面高度契合,双方形成长期稳定合作方式;校企之间为进行科研与产业资源互补,进行产学研合作,带动产业成长,促进经济发展。

在复杂多元的供需关系中,高校继续教育站位于国家策略,立足于社会需求,侧重于发展实际,通过建立需求导向,明晰各主体继续教育服务方向与路径,选取最佳方式并适时动态调整,精确对接供需,落实继续教育社会服务,提高继续教育社会服务质量。

三、保障社会服务效益:稳定服务价值输出

稳定、高质的社会服务输出是社会服务良性运行的保障。继续教育社会服务具有市场与公益双重属性,其中公益属性是其最终价值追求,重利轻益、重量忽质的社会服务会打乱社会服务环境。高校继续教育作为社会服务监督者,利用其社会服务专业性,可以增进社会效益,保证继续教育社会服务良性运行。

高校继续教育作为社会服务的监督者,可以保证社会服务公益效益,营造良好社会服务环境,促进继续教育社会服务良性发展。服务社会、延展教育职能是继续教育社会服务实践的出发点与最终价值诉求,也是其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客观体现。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与市场衔接紧密,同时具有市场性和公益性,双重属性表明二者并进是不可逆的必然趋势。实施过程中短而快的服务节奏使各界主体总是易于忽视长远效益而追求眼前短期利益,二者难以平衡,易出现重利轻益、重量忽质的问题[12],使教育输出成为完全的市场产品,逐步偏离社会服务本质,减少社会效益输出,最终不利于继续教育社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继续教育引导社会服务价值,营造良好社会服务环境,促进社会服务良性发展。

高校继续教育具有社会服务专业性,可以保证社会服务效益,促进继续教育长远发展。继续教育社会服务项目中,高校继续教育作为教育主体,更多扮演承包者或牵头者角色,其他社会主体为投资者或参与者角色,相比其他临时加入成员,高校继续教育更加注重微观、具体[7],注重项目运行所产生的公益效益。在提供教育服务时,具有更多教育经验,对项目整体具有更高的熟悉度。高校继续教育依据教育评价标准,以专业化视角对社会服务工作进行监督与调节,通过检查、测量、分析、调节、协调等措施来纠正运行中的偏差,进行成本、时间、质量等方面的监督,保证服务工作始终保持在正常轨道,持续输出高质量社会服务。

一方面,保持社会服务公益性。高校继续教育具有社会服务职能,承担社会服务主力军角色,保持自身公益性教育输出的同时保障继续教育社会服务的整体公益性。继续教育社会服务是一项利他性的社会工作,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为根本指向。在一定经济效益基础上保持公益性是其性质之体现,实践所必须。首先,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继续教育面临转型发展,社会服务为其转型发展重要路径。高校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公益性社会服务的主动性,以满足、服务于公民的终身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同时注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其次,扩展服务类型与服务范围。社会服务外延在不断扩大,继续教育具有更多服务实践空间。在满足一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可以扩大公益性社会服务比例,形成公益性社会服务项目品牌等。如清华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开始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专项进行研究,不断开拓教育服务潜力;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面向全校学生举办非建制班日语培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能力。最后,量化盈利标准。继续教育的市场属性致使其不可避免追求经济效益,可以制定量性指标限定盈利收入。通过规章制度量化盈利标准和收入分配,以保障一定经济收入及社会服务公益属性。如华南农业大学制定继续教育办学收入分配管理办法,对于不同情况下的盈利收入分配进行了详细规定,以更好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保持教育质量效益性。继续教育社会服务是基于教育输出的一种后发性社会服务行为,为适应社会发展、提升生活水平而产生,其中,高质量教育输出是继续教育社会服务的首要标准,也是继续教育社会服务效益体现。高校继续教育结合预期目标,进行包括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的全过程闭环管理,以保证高质量继续教育社会服务。在前期,对社会服务项目进行难易程度的分析,估算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空间等各类资源,进行合理配对,实现项目供与需的最佳组合。在过程中,建立动态监督机制,随时跟踪项目实施效果。同时进行动态调研,收集服务者、被服务者等对象的意见反馈。不断调整,保证项目在预期轨道顺利行进。如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动态追踪培训学员对培训评价情况,并根据委托单位的干部管理要求进行汇总分析,为委托单位的选拔、培养干部提供参考。

在双重效益驱动的社会环境中,高校继续教育坚守教育使命,保证继续教育社会服务公益价值,并沿着教育服务本质持续输出高质社会服务,营造良好社会服务环境,稳定社会服务效益,促进继续教育社会服务可持续发展。

高校继续教育是继续教育社会服务主力军,具有沟通各方黏合性、教育属性、社会服务专业性等优势。面对社会服务的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效益失衡化等现象,高校继续教育牵头进行社会服务,协调多元组织关系,对接复杂服务内容,保障服务社会效益。本文侧重于从高校继续教育角度出发,探索其在社会服务中更多的潜力发挥,相对于各主体在继续教育社会服务中的共同作用发挥,会存在一定不足。社会各界作为继续教育服务主体,均具有独特特点和价值体现。如何对多元主体进行角色定位,更好发挥其在继续教育中的潜力和独特价值,以更好地全面服务于继续教育实践,仍需进一步展开研究。

猜你喜欢
主体服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