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曲艺的现状及传承研究
——走进国家级非遗项目兰溪摊簧

2022-04-07 17:57王政萍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兰溪曲艺

王政萍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 321007)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源远流长。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能彰显民族灵魂,“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1]。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高度的文化自信和繁荣兴盛的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2]作为镌刻民族历史印痕、传递民族情感、凝聚民族智慧、展现民族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国家历史和地区发展的活化石,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浙江大地上积淀了著名的“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3]。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省的项目数量位居榜首。其中,民间曲艺兰溪摊簧先于2005年被列入浙江省“非遗”名录,后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一、兰溪摊簧的起源、发展和创新

(一)起源和发展

兰溪摊簧出自民间。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官家一师爷出公务,闲暇之余,召集商贾子弟在兰溪城关传授摊簧曲调,以此自娱自乐。其脚本文辞典雅、唱腔金声玉韵,既为文人雅士所欣赏,又为百姓大众所喜爱。之后,由于其独特的唱腔迷人的节拍韵律,很快被婺剧音乐所吸收、共融。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坐唱形式成立的摊簧班社相继在当时的兰溪城关出现。

摊簧出自民间,文人记之,有“滩簧”“弹簧”“滩王”等不同记载[4]。一般来说,“摊簧”有“前摊”和“后摊”两支。“前摊”即“南词摊簧”,以“南词本调”(金华一带称“平板”)、“弦索调”等为基本唱调;“后摊”则使用“起平落”结构唱调,该唱调源于“唱新闻”的“串客”,为避免与《打花鼓》之类的“戏弄”相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中称其为“唱说摊簧”。“南词摊簧”与“唱说摊簧”的共同点有三:一是活跃范围都是江南吴语地区,二是两者同是“唱说”文艺,三是演唱取材大多是符合民众情趣的伦理关系、男女情事等。二者的差异集中在音乐结构和艺术表现这两方面:“南词摊簧”的音乐结构为“头-腹-尾”,“唱说摊簧”的音乐结构为“起-平-落”。

兰溪摊簧的唱调及部分曲目通常以代言体形式活跃于民间。清末,戏曲“乱弹”“徽戏”等诸调兴起[5]。兰溪摊簧受其影响也自然被用在场上扮演,成了独立的戏剧及剧唱,代表作有《翠屏山》《僧尼会》《断桥》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民间艺人逃难至乡下,摊簧也随之传入兰溪周边乡镇。抗战胜利后,艺人重组“咏春会”。当时演唱兰溪摊簧的艺人成分较为复杂,摊簧班成员一般为中上层人士,包括商人、其他中产阶级人士等,因此,建国初期,坐唱形式的兰溪摊簧曲艺被迫基本停止活动。随着表演形态的不断改良,兰溪摊簧在戏曲舞台上才逐渐展示艺术魅力。

兰溪摊簧文辞典雅、曲调委婉,一直为文人雅士所喜好。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政府大力扶持、培植摊簧艺术,兰溪摊簧以风格独特而自成一体。浙江省婺剧团、兰溪市婺剧团相继演出了以兰溪摊簧谱曲的折子戏《僧尼会》《断桥》《芦林相会》《苦菜花》等剧目,剧情说明书和字幕里更是注明“婺剧兰溪摊簧”。这些经过反复加工、提炼的折子戏,经久不衰,逐渐成为婺剧的保留曲目和经典之作。

(二)兰溪摊簧的现代创新

新中国成立后,坐唱形式的兰溪摊簧日渐衰落,兰溪文艺工作者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吐故纳新,积极融入改革大潮,从演唱风格、词曲创作、舞台表演形式等方面进行革新,一方面融入现代艺术的元素,将坐唱发展成形式更加丰富的独唱、重唱、轮唱,再到说唱加伴舞、有情景伴奏等不同风格的艺术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创作并展示富有时代气息且形式多样的摊簧新曲目,使兰溪摊簧得以久旱逢甘露,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1996年9月,《杨梅红艳艳》(李雨、肖家林、吴一峰作词,吴一峰作曲,杨丽萍演唱)在浙江艺术节全省曲艺新作展演中获得最佳表演奖和创作二等奖,同年该节目被选送参加全国曲艺“群星奖”比赛,获得优秀节目奖。该节目在表演形式上将快板与唱腔有机结合、交替进行。在快板表达、唱词语言上采用普通话,在既说又唱的快慢节奏变化中彰显故事情节,张弛有度,更富感染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杨梅红艳艳》在编演上的大胆尝试,使兰溪摊簧表演形式的发展创新有了良好开端。

2001年7月,《见面礼》(肖家林、郑克冬作词,吴一峰、朱根富作曲,杨丽萍演唱)采用单人说唱、乐队伴奏的形式,以婺州方言为旁白,展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该节目喜获浙江省曲艺新作大赛创作一等奖和表演二等奖。

2002年6月,一曲《兰花吟》(陈永源作词,吴一峰作曲,杨丽萍演唱)囊括了浙江省首届曲艺杂技节“钱塘曲荟”专场演出的五个大奖,即节目一等奖、优秀表演奖、优秀创作奖、音乐设计奖和组织奖,引起专家和评委的高度关注。《兰花吟》创造了“新摊头”“叠板”等新板式,在舞台上一改单人独演的场面,由几名舞蹈演员手执摊簧主打乐器——胡琴、笙、箫、琵琶、笛子,使舞蹈造型与主唱演员遥相呼应,时动时静,既丰富了舞台内容,又烘托了现场气氛,在一袭缀有嫩绿色悠悠兰花图案的玲珑剔透的曳地长纱的衬托下,舞台艺术效果美得如诗如画。《兰花吟》更成了兰溪摊簧传承、发展、创新的代表作。

2004年6月,儿童曲艺节目《出卖时间的孩子》(肖家林编剧,吴一峰作曲,杨丽萍导演,黄作涛、毛以闻等人表演)获浙江省第二届曲艺新作大赛创作、表演两个二等奖,这是兰溪摊簧首次以少儿节目形式出演的一次新实践。

2006年12月,《含羞草》(陈永源作词,吴一峰作曲,杨丽萍导演,许永芳、陈咪咪演唱)采用男女双人搭档,用轮唱、伴唱加伴舞的形式表演,获浙江省第二届曲艺杂技节和浙江省第三届曲艺杂技新作大赛暨“群星奖”选拔赛创作、表演两个二等奖。

2005年,兰溪摊簧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兰溪摊簧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兰溪摊簧进入保护传承的新阶段。

二、兰溪摊簧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兰溪摊簧的演唱风格

兰溪摊簧唱腔优美文雅、灵活多变,唱词剪裁巧妙、叙述性强,接近口语,颇具特色。其角色中生、旦、净、末、丑与传统唱腔中金、木、水、火、土完美交融:老生对“木”,吐字时要有爆破喷口;小生对“水”,用声带喉头发声;旦对“金”,用真声集中音色,如金属般透亮;净对“火”,要求用大音量,吐字咬字要粗犷;丑对“土”,音色要直线干净。总之,表演兰溪摊簧时讲究字清腔纯、字正腔圆。

(二)兰溪摊簧的表演形式

早前表演兰溪摊簧多以坐唱形式呈现,演员人数为六到九人之间,表演者持不同乐器围坐在桌子四周。表演时,乐器与行当要相对应,如吹笙的多半唱小生,弹弦子的多为老生角色,敲撞铃的一般唱丑角,弹琵琶的唱旦角等,唯独鼓板和主胡不兼角色要求,主唱者也无需演奏乐器。表演者因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温文尔雅的气质,享有“摊簧先生”之称[6]。

(三)兰溪摊簧的演出程序及场地

兰溪摊簧一般不进行经营性演出,通常是为礼仪庆典、祝寿等喜庆活动助兴。演出有固定的流程:第一步“知单”,即活动方托亲友递上写有活动地点、内容、日期的应邀单,按长幼尊卑依次写上被邀者的姓名;第二步“受单”,即被邀请者若应允,则在单下签上一“知”字,表示会应邀按时出场,决不食言;第三步“备演”,即邀请者在演出前要去搬运乐器及道具,以确保能准时演出。演唱开始时先闹头台,总时长一般为两个小时,休息后奏《大过门》,最后续接后半部分内容。演出场所以往多设在应邀人家的空旷小院、厅堂,以及殿宇厅堂、敬神献佛的庙宇等,如今则向舞台、礼堂、广场等拓展。

(四)兰溪摊簧的服饰、道具

兰溪摊簧的服饰一般为长袖大襟的长衫,颜色不限。起初坐唱时摆有四边等宽两方桌,将其合为长方形桌,桌围披之;主唱手执黑纸扇、醒堂木,其他附唱者手执丝竹等乐器;桌上放琉璃灯两盏,中间摆设珠砌,四边有椅子,演出时演员在桌子周围坐下。如今,服装和道具会根据剧情需要准备得更加丰富,舞美效果与时俱进,更加完美地烘托舞台效果。

(五)兰溪摊簧的说白

兰溪摊簧中的常规角色讲金华话,辅以中州音韵。“苏白”和“婺州方言”由丑角主讲。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兰溪摊簧的表现形式才有了较大变化,此时的表演形式不再局限于坐唱,独唱、重唱、表演唱、说唱等丰富多样的演唱方式应运而生,在保留原有金华书面话的基础上,有时也会采用普通话形式表演。另外,伴奏乐器也有了新的变化,撞铃和笙已基本不用,取而代之的是扬琴、大提琴等。

(六)兰溪摊簧的唱调

兰溪摊簧唱调由“主干”“辅唱”“辅腔”成“套”串联而成。其中,平板唱调多用于主干部分,辅助唱调由“弦索”“紧板”等元素连成“套”。唱调是文与乐的结合,兰溪摊簧唱调的文体主要为“齐言对偶句体”,在实际演唱中大多以“二、二、三”分逗的“七字句”为正格,也可用“三、三、四”分逗的“十字句”,而“弦索”的唱辞文句,其句数、字数皆无定式且十分口语化。

(七)兰溪摊簧的伴奏乐器

兰溪摊簧的伴奏乐器大致为一把二胡(定弦范围C-G)是主胡的伴奏乐器,两把二胡(定弦范围AE和G-D)是副胡的伴奏乐器,同时加上笙、琵琶、弦子、撞铃、鼓板等乐器,过程中用丝竹为主,基本不用打击乐器,但对乐器质量及演奏技巧有很高的要求。兰溪摊簧的器乐有“曲唱器乐”和“场头器乐”两部分,各种乐器所奏的旋律时分时合、时强时弱、时进时出、时简时繁,形成“支声”,其简繁花杂交错的变化织体和各种起伏不同的线则形成了某种带有自然形态的“支声”复调效果。兰溪摊簧一般不用打击鼓点,锣鼓只少部分用在开头的闹台和开唱前的气氛渲染上。

三、兰溪摊簧的现状与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消费观念的转变,一些珍稀曲种已逐渐走向消亡,兰溪摊簧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同样危机。

(一)兰溪摊簧的濒危状况

兰溪摊簧虽文辞典雅,但传承和发展受到局限。“摊簧自从清乾隆年间传入兰溪,受昆曲影响,其因文辞典雅、唱腔优美、字正腔圆,一直为文人雅士所爱好”[7]。坐唱班中又以自命风雅者居多,素有“摊簧先生”之称。“由于兰溪摊簧坐唱对曲艺底本、内容、人声演唱的较高要求,加之需要技巧完美融入表演,同时要求表演者必须具备一定曲艺唱念做打的基本功,因此给创作、表演和普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清末,兰溪成立“余庆社”,后易名为“群乐会”,会中民间艺人只有十四五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摊簧坐唱曲艺几近绝响。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化部门重新挖掘并整理兰溪摊簧说唱曲目,《兰花吟》《杨梅红艳艳》等优秀作品脱颖而出,但受曲本作词、作曲及出色演员缺乏等制约,兰溪摊簧的传承和发展缓慢,难以实现推广和普及。一个优秀艺术曲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继承和延续,而兰溪摊簧传承人队伍面临数量岌岌可危的难题。近年来,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兰溪摊簧传承人的培养,但目前参与摊簧曲目表演的人员只有杨丽萍等几人,且他们大都年过半百。兰溪摊簧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传承人寥若晨星、传承工作青黄不接的局面。

为此,笔者专门走访了兰溪摊簧传承代表人物之一的杨丽萍,与其共同探讨兰溪摊簧传承存在的核心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向。杨丽萍,原籍浙江诸暨,1955年出生于兰溪,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曲艺家协会理事、金华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任兰溪市文化馆馆长。1970年,杨丽萍考入兰溪市婺剧团,主演过许多传统戏和现代戏,并开始接触兰溪摊簧,演唱过以兰溪摊簧谱曲的《断桥》《僧尼会》《报童之歌》等曲目,1984年又调入兰溪市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她多次与陈永源、吴一峰合作,组织、编排、演唱了兰溪摊簧说唱形式的《杨梅红艳艳》《见面礼》《园丁颂》《兰花吟》等新曲目,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各类比赛中获奖。2002年,她演唱的《兰花吟》获浙江省首届曲艺杂技节优秀表演奖(总分排名第一)、全国老年文艺调演曲艺类银奖,同年《兰花吟》代表浙江曲种参加全国第四届曲艺节展演,获得了新闻媒体和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作为使兰溪摊簧重现曲艺舞台的主要组织者和演唱者,杨丽萍认为兰溪摊簧传承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兰溪摊簧这一民间曲艺进行专业化提升。兰溪摊簧目前虽然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但代表性传承人还只是省级层面,因此层级的提升迫在眉睫,需要更多优秀弟子来传承和发扬兰溪摊簧。为此,她建议地方政府与专业院校开展联合培养,如在音乐学院戏曲系中开设“非遗表演”课程,学生若达到该课程相应考核要求则可取得相应学分,作为认定其具备从事当地群文工作的条件之一,从而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途径,提升民间曲艺的专业性,最终使民间曲艺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大众认可、喜爱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兰溪摊簧延续数百年,但由于兰溪摊簧曲目大多是艺人口传心授,后又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相关的文字、录音、图片等资料残缺不全,当年使用的乐器、琉璃灯、服装、道具等更是无法修复。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传统文化活动逐步被现代文化活动所替代,兰溪摊簧的活动范围不断缩小,往常在厅堂、庭院、寿堂进行的演唱越来越少,展示平台也逐渐萎缩,加之兰溪摊簧保护传承的专项经费严重短缺,使得研究实施、曲目创作、人才培养、活动开展等方面都受到制约。可以说,兰溪摊簧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惊喜与忧虑参半、传承创新任重道远的局面。

(二)兰溪摊簧的保护措施

兰溪摊簧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兰溪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这一珍贵的乡土文化艺术,将抢救和传承保护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制定了保护规划,有目的性地落实各项保护措施。

第一,为兰溪摊簧抢救与保护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市政府牵头组织专项非遗项目保护工作小组,由市领导亲自挂帅、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文联等有关部门共同负责抢救兰溪摊簧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落实兰溪摊簧抢救与保护的责任单位,要求全社会关注这项工作,从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到兰溪摊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中。同时将保护经费用于日常的资料完善、作品创作、作品舞台展示,全面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

第二,规划切实可行的抢救方案。市政府专门制定兰溪摊簧五年保护计划,由兰溪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组织实施,兰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管理、督导,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和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检查、监督。首先是静态保护,进一步全面、细致、深入地开展普查工作,摸清兰溪摊簧传承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曲目传承人、流行区域及艺术价值等;将普查资料进行分门分类,整理归档,建立资料库,编印出版兰溪摊簧丛书;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建立兰溪摊簧研究基地,把研究成果编写成书出版。其次是动态保护,在城区及各乡镇建立兰溪摊簧坐唱班,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编印兰溪摊簧地方音乐教材,供全市中小学音乐课教学使用;利用好社区、乡镇文化站等平台,每年组织一次“兰溪摊簧大家唱”活动,每三年组织一次兰溪弹簧优秀作品汇演;建立说唱文艺演出公司,将民间艺术融入到文化产业中。

第三,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兰溪摊簧的人才队伍建设可采取两条措施:一是在兰溪市婺剧团、兰溪市聚仁学校建立兰溪摊簧传承基地,从市婺剧团的中青年优秀演员中挑选唱腔、咬字、表演技巧优秀的演员进行重点培养,承担起兰溪摊簧的传承。在市聚仁学校向中小学学生开展兰溪摊簧启蒙教育,利用学校业余时间学唱兰溪摊簧,同时编写地方音乐教材,以扩大兰溪摊簧的教育面。二是发挥兰溪摊簧旋律优美、演技精湛的优势,每年有重点地创作曲目,鼓励演员积极参加各级汇演,逐步扩大兰溪摊簧的对外影响。同时创作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利用兰溪摊簧“说新闻”的特点,深入城市广场和农村演出,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达到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兰溪摊簧传承与发展的目的。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9]。全社会应加大对兰溪摊簧的保护、传承的力度,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充分发动社会力量,“以名录保护为重点,以基地传承为载体,以特色队伍为纽带,深入查清资源,落实保护措施,创新开发利用”[10]。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精神食粮,它给予我们勇立世界潮头的底气与信心。只有挖掘这片热土深处的养分,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兰溪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畅游“水乡古镇”
兰溪模式 从“云里雾里”到“胸有成竹”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新时代的治水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建造“生命共同体”
最美母亲河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基于Flash技术的曲艺动画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