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

2022-04-07 08:2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2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专业课研究生

魏 钢

(重庆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

0 引言

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1]。为了实现高等教学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应使高等院校中所开设的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相互融合,相互配合[2]。因此,亟须在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和实践中融入思政教育,通过教师课堂教学使学生逐渐明白人生的意义是不断努力奋斗,成长为对社会与国家有意义的新时代人才。在思政课程不断受到大众关注的背景下,电子信息专业作为一门技术沉淀深厚,掌握前沿科技的课程,不能落在时代后面,要主动践行课程思政。

1 专业课在育人方面的缺失

1.1 部分专业课教师缺少思政意识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许多高校在教授专业课时,缺少思政元素的融入,专业课与思政课都是分开进行,处于“各扫门前雪”的状态,专业课只负责教授专业技能知识,不能与思政课程相呼应,无法形成合力,协同育人的理念更是无法落实。专业课教师可能陷入思想误区,片面地认为传授完专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即可,殊不知将传道授业解惑与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分割开,这种行为无法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有一些工科教学人员内心认为本专业不如人文社科类含有大量的思政元素,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大的局限。

1.2 思政教学在专业课中的资源不足

专业课的教授有其自身规律和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每位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是课程教学大纲。但是许多专业课所规定的专业课的教学大纲中只规定了该学科的教学内容、要求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对思政教育缺少明确的规定。在教科书方面,暂无与课程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配套教材,这就使得教授专业课的老师自行提炼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梳理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思路和教授方式,这无疑加大了教师的任务量。尽管近些年来“三全育人”理念不断地被提倡,许多教授专业课的老师逐渐认识到传授知识与价值引领的重要关系,但是相关资源的缺失,使得部分工科专业的思政课程出现一些问题,例如选取的案例不合适,强行塞入思政元素,使得课程讲述十分不协调,效果大打折扣。

2 思政元素融入理论教育课堂

2.1 学校层面

学校层面要结合自身办学目标与定位,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思政教育课程与理论研究方向,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思政课程管理制度,挑选优秀的教师组成思政教育团队,制定教育目标与评价标准与奖励激励机制,定期开展思政课程交流,收集学生与教师的意见,不断修改与完善课程内容。

研究生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大众化,在急功近利的氛围下,部分研究生没有培养出社会责任感,部分进行学术不端,例如有偿代写论文,还有一部分研究生进入校园后“躺平”,消极悲观,不珍惜在校园学习时光,只想“摸鱼”,混一张文凭毕业,这些心理都是值得我们警惕的[3]。思政元素融入理论课堂,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理论和实际的难题,帮助研究生群体保持心态健康,引导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4]。

2.2 专业课层面

专业层面要“整体覆盖,融合发展”,各类专业课要与思政教育课程平行进行,教师可以根据专业课的特点,将培养目标融入课程中。思想政治方面要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基础课和专业课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加入节能环保、安全用电的知识讲解,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用电观念、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在课堂中,可以将知识与实事相结合,讲解和专业相关的社会重大问题,例如我国科学家几十年科研攻关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掌握特高压培技术,由此来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路径

3.1 与专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电子信息是一门非常重视专业实践的专业,“课程思政”要散发出新的生命力,与专业课相结合不失为一个新路径。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学生亲身参与的实践中,在专业实践中,要求学生们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力求做到完美。如今,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深度发展,创新已经是发展当中的重点。我院为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提高双创能力,为科技兴安提供人才支撑,实施“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计划”,开展了“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学术论坛”等专业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专业实践活动不局限于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学和考核形式可以灵活多变。教学环节嵌入行业价值引领教育,多注重领域内前沿技术,实践环节嵌入行业认同度教育,教导学生团队实践中注重从企业需求,社会需求,工程实际中提炼问题[5]。专业实践活动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学术交流能力,培养爱国情怀及职业素养。

3.2 融入科研活动

科研活动是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科研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为社会提供创新型人才方面有极大的帮助。科研活动不仅能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还对学生的撰写论文报告的能力进行考查。融入思政背景的科研活动鼓励学生走出实验室,多与企业技术人员、现场运行人员沟通交流[6]。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尖端技术的发展,了解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如何开展科学研究。让学生感受科学研究严谨的态度,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通过专业知识的教授,不断探索思政元素,与国家大战略相结合,挖掘突出人物的优秀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创新意识、社会担当、守法敬业等优秀品质,引导学生脚踏实地,不断开拓进取。(2)将实际在进行的工程案例引入课堂,锻炼学生的系统工程思维,培养学生恪守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多方面考虑到公众利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3)要使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处理生活和学习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做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5 结论

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多元化社会形式下,各个行业发展欣欣向荣。电子信息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亟须德才兼备,于家为国的新时代人才。“课程思政”是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课程和思政课程相结合的重要渠道,也是为电子信息行业提供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对“课程思政”融入理论课堂、专业实践活动、科研活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可为教师在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一些借鉴。“课程思政”目标的最终执行和实现的还在于教师。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专业课研究生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