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族与傣族传统婚俗比较研究
——以老挝琅勃拉邦老龙族和中国澜沧傣族为例

2022-04-07 07:45孟选高罗元亨林丽金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新郎新娘婚俗槟榔

孟选高,罗元亨,林丽金

1.普洱学院 东盟学院;2.普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3.老挝苏发努冯大学 语言文化学院,老挝 琅勃拉邦 06000

“婚姻”与人类的出现相伴而生。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当中,求爱、恋爱和结婚,一切都是特定的生活方式,各个方面都受到影响[1]。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婚姻是人类自身繁衍和延续的最基本活动方式之一,它既被自然地理环境制约,又受所处的人文社会环境影响。从古至今,婚姻从来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某一时期的婚姻必然要受到当时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社会礼俗、宗教信仰及文化道德等诸多要素的限制,所以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就会形成多样的婚姻方式、婚姻观念、婚姻礼仪以及婚姻习俗[2]。

中国傣族与老挝老龙族同源。“佬人与中国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以及缅甸的掸族、泰国的泰族、越南的京族等,有着密切的历史关系,同源于中国古代的百越[3]。”两者的婚姻习俗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自身的特点。课题组于2017 年2 月9 日对老挝琅勃拉邦省老龙族婚礼和2019 年2 月24 日对云南省澜沧县上允镇芒角村傣族(傣崩)婚礼观察与访谈,对老龙族和傣族的婚俗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一、老龙族传统婚俗

老龙族的传统婚俗包含提亲、定亲、成亲三个基本环节。

(一)提亲

老龙族青年恋爱自由,但定亲前不能牵手、拥抱、接吻、同居等。传说古时候有一个非常漂亮姑娘叫囊鸥,四面八方的小伙子都想娶到她。囊鸥的父亲去世后,她与养母生活在一起,养母还有个女儿长得不怎么好看。囊鸥与从小与昆陆认识,长大后两情相悦。囊鸥养母知道后很不高兴。有一天,昆陆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办事,囊鸥非常难过,他们彼此不想分开,承诺要等待对方回来。昆陆出门后,有一个长得很丑的富翁听说囊鸥长得漂亮,就派人来看囊鸥,并准备送给她贵重礼物,但囊鸥不在家,她的养母收下了富翁的礼物。富翁多次派人来看囊鸥,想知道囊鸥到底有多漂亮,每次都只见到她的养母,她养母看到富翁送来那么多贵重的礼物,就答应把囊鸥嫁给富翁,但囊鸥不同意,心里只有昆陆。昆陆听到消息后就赶回来,找到囊鸥有说不完的话。养母的女儿将此事告诉她的母亲,囊鸥遭到养母的打骂。富翁听到昆陆和囊鸥在一起的消息后很不高兴,亲自带了很多彩礼,执意要娶囊鸥,并在当天举行了婚礼。囊鸥非常悲伤,悄悄与昆陆逃进深山,在一颗大树上双双上吊自杀。自此以后,父母一般对女儿婚事不再过多地干预①。

老龙族青年男女交往多在晚上,姑娘和小伙伴在自家院子里纺纱织布,小伙子与伙伴们携带传统乐器僚笙(芦笙)到姑娘家院子里吹奏,与姑娘对唱情歌。有的白天主动到女方家帮忙,创造机会与女方接触。当双方产生感情之后,男方父母须请一位长者向女方家长提亲。提亲时要带礼品(当地特产),如果女方父母同意就让男方准备彩礼;如果女方父母不同意,男方会再请其他人再次向女方家提亲,直到女方家同意;有的遭到拒绝后就放弃。

(二)定亲

定亲是老龙族传统婚俗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节,是婚姻确立的基础。定亲当天,男方要准备银质托盘,在盘中放上礼金、佬叶、槟榔、烟、水果等。女方要准备一桌饭菜,在定亲仪式结束后一起享用。到达女方家以后,小伙子首先把烟和佬叶、槟榔敬给女方家长和自己家长②。

女方长者先打招呼说:“今天有点奇怪,是什么原因迎来这么多客人,不知道有何事呢?”

男方长者回答:“我们来自富裕的地方,我们的儿子迷路了,回到家后就告诉父母说是路上遇到一位漂亮女子,已经爱上她了,知道是这富裕家庭的女儿后就带着长者、父母和礼金来娶你们家的女儿,不知道这边会不会同意让女儿嫁给他?”

女方接着说:“我们也不知道女儿会不会同意,我们家女儿还小,还不懂事,很懒惰,不会做饭,不会做家务。让她炒菜炒得难吃,让她去洗菜洗不干净,知道这样,你们的儿子还想娶她吗?如果还愿意娶她,我们也不反对。”

男方回答:“不管怎么样,既然这边已同意了,我们儿子一定娶她为妻,她不会做饭我们会教她,她不会做家务我们也会告诉她,会像对待自己女儿一样对待她,这个不用操心,我们儿子也是,哪里做得不对就交给你们教育他。”

女方父母同意以后,男方就把礼金呈给女方父母,如果有金项链、金手镯等,小伙子就给姑娘带上。然后再选择吉日成亲。有的家庭为了方便,会把定亲时间安排在婚礼前一天晚上。有的家庭在定亲当天或者婚礼前几天,要请僧人到家里念经祈福。

(三)成亲

成亲前一天晚上,新郎和父母、长辈要到女方家吃饭,宴席丰富的丰俭程度根据家庭情况决定,但酒是必不可少的,过去人们喜欢喝白酒,现在大多喝啤酒。婚礼当天早上,女方家亲戚朋友要早起,准备饭菜招待前来参加拴线仪式的亲朋好友。新娘、新郎各自在家化妆打扮,新郎穿绸布纱笼,配绸布传统衣服。新娘穿绸布筒裙,配上披肩围巾,盘发,佩带华丽的黄金饰品。

女方家在大厅里铺上“福席”(老挝语称“琶宽”),福席上置两个束腰托盘或银钵,一个为新郎的,一个为新娘的,托盘上用万寿菊(乐观和好运)、千日红(象征爱情长久)等鲜花插成花塔(老挝语称“坎哆麦”),花塔上挂满白棉线。托盘下要放3 层糕(意为步步高升)、2 个粽子(意为永不分离)、糯米片(意为团结包容),另外还要盛放芭蕉(意为多生贵子),用芭蕉叶裹束的鲜花(老挝语称“湾”)、用芭蕉叶包裹的佬叶和槟榔,一个煮熟的鸡蛋。

女方布置洞房相当讲究,要请男方或女方家里条件比较好、社会地位高,夫妻健全,身体健康的女性长者铺床,床头不能朝向河水流淌的方向,枕头下要放一些“昆”(Khun)叶(老挝语“昆”的发音与“福运”发音相近),床面上用纸币(可以用各国货币组合)或玫瑰花摆放出象征爱情图案。新娘打扮完毕在洞房中等候新郎的到来。

新郎左手握长刀(意为勇敢坚强),右手拿用芭蕉叶包裹芭蕉芽(意为生机盎然),甘蔗芽(意为生活甜蜜)、蜡烛(快到女方家时点燃,途中不能火熄灭,意为薪火相传)、雏菊编制的花束。右肩斜跨背包,包里装有钱、米、豆等(象征新郎给新娘家带来很多财富)。男方亲朋好友提着金色和银色的槟榔(意为和睦相处)、椰子串(意为儿孙满堂)、南瓜(意为招财进宝)、冬瓜(意为幸福安康)、大米(意为五谷满仓),在其亲朋好友的陪同下边走边唱,男女青年嬉戏打闹,欢天喜地的走向女方家。

当新郎一行来到新娘家门前,新娘的好友用金腰带或银腰带挡路(意为金路银路或金门银门),给新郎出难题,拷问新郎是否会好好的照顾新娘,要求新郎喝酒等。新郎为求得快速进门,把事先准备的吉祥包分发给新娘的好友。新郎进屋前,女方亲戚中的一名少女要用“昆”叶蘸泡有鲜花瓣的清水洒在新郎的脚上,为新郎洗脚(意为驱邪清洁),新郎要给洗脚的少女赠送一个红包,然后才能进屋,进屋后将从男方家带来的蜡烛放在花塔上,面向花塔,坐福席上等候新娘出来。

新郎双手合十,手里捧着装有佬叶和槟榔的芭蕉束,牵着围围绕两个花塔的白棉线。新娘由女方家的一位女性长者用金腰带或者银腰从新房中牵着缓慢出来坐在新郎左边。新郎新娘把芭蕉叶裹束的鲜花(老语称做“湾”)献给双方父母和长辈,献花时候要将“湾”举过头顶(感谢父母养育之恩)。随后由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一般要求要当过和尚,知识丰富,知晓礼仪,德高望众),在花塔的另一边与新郎新娘相向而坐,手拉环绕花塔的白棉线念祝福词,祝福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新郎新娘的祝福。希望新郎新娘相亲相爱,幸福美满,白头到老,早生孩子之类等;二是对新娘新郎进行婚姻道德教育。要求新郎新娘结婚以后,要切实担负起作为丈夫和妻子的责任,履行家庭、社会责任。教育新娘做个好妻子,妻子主要责任和义务是做家务、做菜、照顾好丈夫、照顾好家庭、不能出轨、勤俭节约、尊重丈夫和男方家人等。丈夫主要责任和义务是照顾和保护妻子、勤劳致富,赚钱养家,赚来的钱交由妻子来管,给妻子好衣服穿,尊重女方父母和家人,帮助妻子料理家务等。祝福词念过多后,把煮好的鸡蛋拨去蛋壳,将蛋白剖为为两半,一半给新郎,一半给新娘,新郎相互将手中的鸡蛋喂给对方吃。然后长者要看蛋黄,如果没有蛋黄或蛋黄不正常,新郎新娘要做驱邪仪式,如果鸡蛋没什么问题就可以吃掉,以示婚姻完美。长者诵经结束后,将把挂在花塔上的白棉线拿下来,给参加仪式的客人,让客人给新娘新郎拴线祝福,有客人将钱绑在棉线上再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新郎新娘给客人拴线以示敬意。拴完线以后由长者用金或银腰带牵着新郎新娘进洞房,新郞新娘在床前并排跪在地上,祈求婚姻幸福,然后才双双坐在床上,至此,婚礼拴线仪式结束。参加拴线仪式的亲朋好友在新娘家吃午饭。结婚宴在酒店中进行,一般安排在下午。婚宴前由新郎新娘领舞,其父母、亲朋好友一起跳老挝传统舞蹈。

二、老龙族和傣族的传统婚俗比较

老龙族和傣族的传统婚俗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迁。

(一)相同点

1.入赘婚。老龙族和傣族历史上均盛行入赘婚,婚后男子到女方家居住,老挝语称为“奎宿”。入赘婚是佬龙族典型的传统婚姻模式,佬族家庭模式以母系扩展家庭为主,并且由女儿继承家产和承担养老义务。在当地人看来,有人来当上门女婿代表家庭的富裕和荣耀,是值得骄傲的事情,而选择上门的男子则会得到双方家庭的认可,是有能力的人[4]。傣族从妻居的现象比较普遍,具体从妻居多少年,由双方根据其家庭情况商量决定[5]。

2.媒人。媒人在老龙族、傣族婚礼过程中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媒人自提亲起,到订婚、促成结婚都起着中间人的作用,在男女双方间作跑腿、联络、协调、细节调解,营造氛围,祝福新人幸福美满,直至婚礼结束,媒人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牵线人”在男女双方家庭的情感联络和礼金、礼品等物质财富上的商谈方面都起到了桥梁的作用[6]。澜沧傣族婚前社交活动较自由,只要双方相爱,即可告诉父母请媒人提亲[5]。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再将女方家的态度告知男方父母,若女方家同意,后续的诸多环节均由媒人参与商定,如婚期、聘礼,包括婚后的居住方式等。

在老龙族和傣族婚俗中,礼金、礼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澜沧傣族用钱做聘礼,数量多少根据各自财力而定。聘礼通过媒人沟通一次性完成,即把传统的孝敬父母的“养育费”、新娘的嫁妆费、婚礼过程所开支的费用一次性支付,聘金尾数一般要带六、九等。老龙族则分步进行,每次往来均要带相应的礼物。

3.拴线礼。婚姻是组建家庭的一种基本模式,家庭和谐稳定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老龙族、傣族传统婚俗对新人美好生活的向往蕴意丰富,无论是提亲、定亲、结婚时间选择,还是聘礼的数量、包装、摆放均体现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其中在婚礼仪式中不可或缺的拴线礼,就是对一对新人美好生活的祝福的最好诠释。

4.变迁性。婚姻礼俗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地发展变迁,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如果文化不能成功地处理基本的问题,就不可能持续存在下去。文化必须为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及分配提供保证。它必须通过其成员的繁衍,为生物的延续提供保证。它必须使新成员濡化,这样他们才都能成为有用的成人。它必须维持其成员之间的秩序,以及他们与外人之间的秩序。它必须激发成员持续生存下去并参加持续生存所必需的各种活动。所有一切中,最重要的是,如果在改变了的条件下它要保持适应,它必须能够变化”[7]。老龙族尽管对传统文化保留较好,但其婚庆仪式也在不断简化,如宴请宾客,只要有条件的家庭一般会安排到酒店进行。婚后居住形式方面,澜沧傣族如果有儿子,一般会将新娘娶回家,女儿嫁到男方家或入赘均可,于是出现女婿入赘,儿媳娶入并存的家庭。如今老挝农村社会的佬族人赘婚可以分为族内入赘、跨族入赘与过渡婚。比如男方入赘之后需要在女方家里生活,通常是 3 年、6 年、9 年甚至 12 年,以此来报答女方父母的养育之恩。此后,如果女方家里同意便可以一次性给岳母一笔钱然后将老婆娶回家[4]。

(二)不同点

1.婚礼仪式不同。老龙族婚礼中,新郎进入新娘家之前,要用金腰带或银腰带挡路、少女为新郎清洗脚等;傣族却没有这些环节。老龙族的新郎新娘进入新房后,夫妻双方跪在床前祝福;傣族新郎新娘则争先进入新房,认为谁先坐到床上,谁就能当家,同时赋予婚礼更多的娱悦性。

2.入赘男子的身份地位不同。老龙族男子入赘后在第一个小孩出生的时候则要改姓,正式成为女方家庭的一员,改性后的男子在妻子死后可以再婚,也可以和子女在岳母家继续生活[4]。傣族入赘虽然得到女方家庭和村社的认同,但不改变姓氏,孩子依然可以跟随父亲的姓氏。

3.主流文化对其婚俗的影响不同。南传上座部佛教对老挝的社会生活影响较大,老龙族的整个婚礼过程中充满了宗教色彩。澜沧傣族也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但佛教文化在婚俗中的表现不是很凸显。如婚礼过程中的拴线仪式,澜沧傣族请村寨中知晓礼仪的头人;老龙族则需要请和尚或当过和尚的村寨头人。

4.婚礼的繁简程度不同。老龙族和傣族婚礼过程中均举行拴线礼。老龙族的婚礼恪守传统习俗,整个婚庆以金色基调,植物制作的婚庆物品十分精致。如精心制作的花筒③、花塔,摆放各种具有象征性的水果、美食、金银财宝乃至房产证、结婚证明等十分讲究。拴线仪式礼节繁缛,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2 小时以上。而傣族的拴线礼比较简约,拴线仪式仅用一张蔑桌,上面仅摆放2 个托盘,每个托盘里面放一定数量的货币和截成小断用手工造纸包裹的蜡烛;摆放2 小箩米,米上面放一双筷子,两支筷子之间夹上若干纸币;摆放4 包茶、4 袋盐巴、白线即可。拴线仪式持续时间较短,主要是长辈为新郎新娘拴线,拴线时按新郎拴左手腕,新娘拴右手腕。老龙族则平辈好友均为新郎新娘拴线,且没有男左女右之分。老龙族流行将纸币卷起来拴在线上,傣族则仅拴白线。

男方进入女方家庭的方式不同,老龙族注重男方进入女方的过程,如新郎及送亲队伍携带的物品种类繁多、蕴意丰富。尽管老龙族现代青年嚼槟榔的习俗不复存在,但“以槟榔为命……亲宾往来,非槟榔不为礼。至婚礼媒妁通问之初,絜其槟榔……凡女子受聘者,谓之吃某氏槟榔”[8]。客人来访以槟榔代茶表达对客人的敬重的习俗,仍从其中的槟榔串反映出来。傣族则没有繁杂的礼仪,在整个婚礼过程中,只出现茶叶,没有槟榔文化的元素出现。

三、结语

老挝老龙族和中国傣族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与自身生存环境和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婚姻习惯,并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一定效力习俗。婚礼具有多重功能,既能冲击社会结构,又能平衡社会关系;既能使新婚男女脱离原有家族关系,又能关联婆家与娘家的群体关系;既能推进双方家庭的社会交往,又能强化新群体的社会稳定;既能促使个体被赋予社会生活状态,又能转变个体的身份和地位;既能建立姻亲关系与亲属体系,又能促使性与生育合情、合理、合法;婚礼既能体现社会规范的统一性和强制性,又能体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协调性;既能促使社会各群体加强团结与构建和谐社会,又能促使个体增强责任和承担义务[9]。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民族的婚俗不断的发生变迁,但其内存的社会功能却是传统婚俗持久存在的基础。

注释:

①讲述人:Kham on CHIIPANY,佬龙族,男,68 岁;访谈人:孟选高,访谈地点:琅勃拉邦省琅勃拉邦县琅勃拉邦村。翻译:林丽金,老挝苏发努冯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教师;访谈时间:2018 年 2 月 5 日。

②在老挝传统习俗中,递烟和佬叶、槟榔,表示尊重。一般只有关系亲密的人或亲戚朋友才会递佬叶和槟榔给对方嚼。

③用一小块芭蕉叶,裹成圆锥形,里面分别放1 小枝金边柳和银边柳,1 朵金盏菊,1 张纸币。男性来宾放在左胸前的上衣袋中,女性用别针别在左胸前,以示客人之尊贵。

猜你喜欢
新郎新娘婚俗槟榔
傈僳族传统“婚后再名”婚俗探析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有利有害的槟榔
不用摄影师的婚纱照
槟榔之味《粤中见闻》:“以槟榔肉兼食,味厚而芳。”
你像领导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梦回槟榔园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