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媛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与康养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卷”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重,家长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大,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形成了对冲,违背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念。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缓解家长们“工作家庭兼顾难”的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地中小学通过多种形式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满足了家长的现实需求。同时也要看到,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课后服务资源不足、教师“增负”和课程内容单调等难题亟需各方合力解决。职业教育是通过系统的技术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满足工作岗位需求的相关能力素质的教育类型,有利于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拓展学生的职业认知。
“双减”政策的出台为推动教育回归本源、治理校外培训乱象、帮助学生减负减压、服务家长现实需求提供了政策保障。各地中小学积极探索与完善课后校内托管服务,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根据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2021年9月23日数据,“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全国96.3%的学校提供了课后服务。7743.1万名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参加率为85%,其中有71.2%的学生每周五天全程参加。534.5万名教师参与了课后服务工作。教育部督促各地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落实“零起点”教学,做好幼小衔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98.03%的学校做到了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98.6%的学校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制度。98.2%的学校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92.1%的学校建立了校内作业公示制度,64.3%的学校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1]校内减负提质是实施“双减”政策的根本。随着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强化,课后服务和假期托管的课程日益丰富,基础教育呈现出了新面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双减”政策实施之前,学校放学时间基本在三点半到四点半之间,教师会利用学生放学后的时间备课、教研及批改作业。“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学校增设了课后服务课程,教师的下班时间相应往后延伸,出现了学生减负、教师增负的现象。许多学校语数外等学科类教师资源相对充足,开设课后服务课程所需的素质拓展类教师数量不足。个别学校安排班主任或学科教师承担素质拓展类课程,既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也因教师缺乏专业知识背景而影响到了课后服务的质量。纾解课后服务困境,亟待优化校内师资配置,寻求校外师资支持,健全教师减负长效机制。当下,课后服务课程大多以作业辅导和兴趣培养相结合为主,素质拓展不够丰富,提质增效不够明显。安全、高效的素质拓展离不开师资和场地设备的配套。师资的匮乏和场地的限制使得一些学校只能通过发掘家长和志愿者的力量开展兴趣类活动,但受益学生数量难以达到预期。个别学校的教师还未转变教学思路,将课后服务时间当做文化课的“加课”时间,导致一部分本来无需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因害怕遗漏知识点而被迫参与,这就违背了“双减”政策的初衷。课后服务课程的设计既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减负”与“提质”的真正平衡。为切实提升寒暑假托管服务质量,许多地方还通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缺乏父母陪伴、引导和监管的孩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假期活动。由于资源、教师和场地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活动大都有人数限制,主要面向留守儿童或孤儿等群体,难以满足双职工家庭的现实需求,覆盖面有待扩大。一些双职工家庭的孩子白天基本用于刷视频和玩网络游戏。部分家长安排孩子参加的私人家教形式的学科培训事实上缺乏监管机制,且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提高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推动“双减”政策全面落地,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使得职业教育在专业、师资、场地和设备等方面都具备反哺基础教育的优势。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决定了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教育,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职业院校结合专业特色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劳动实践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2]例如:一些职业院校将无人机专业的实践课程融入中小学的课后服务和假期托管课程,学生通过现场实践操作既拓展了知识面,增强了动手能力,又提升了获得感和成就感,端正了劳动价值取向。职业院校为中小学开展各类岗位的职业认知教育,则能通过岗位知识和技能的介绍、工作环境的体验和职业角色的扮演,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培养学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例如:一些职业院校将手工实训课程带入了中小学,通过非遗刻纸、手工篆刻等课程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巧夺天工的技艺,有效促进了职业兴趣的培养。此外,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中小学对专业师资和志愿者的需求,为托管课程提供丰富的资源。职业院校还可以与中小学建立长效资源共享机制,解决“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场地和设备匮乏问题。
职业教育的受众群体是中高职的学生,培养的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专业技术的积累,着力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课程设置上要求基础知识讲授与专业能力培养并重。而“双减”政策面向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受众群体是中小学生。中小学生与中高职学生在年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目标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基于此,职业院校在助力“双减”政策时应当进行个性化的课程设计和开发,既要有针对性地考虑受众群体的身心特点,又要融合职业教育的课程特色和专业优势,找到与基础教育的契合点。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面对课后服务师资、场地匮乏,素质拓展不够全面等问题,职业教育以其天然的优势成为一支助力基础教育减负提质的生力军。同时也要看到,虽然已有不少的职业院校开始参与“双减”政策的落地工作,但大多数是通过零散的志愿服务和文体活动等形式提供支持。志愿服务队伍以学生为主,活动包括文艺演出、体育拓展和团队游戏等。课程支持缺乏系统性,一般表现为进入中小学协助教师辅导课后作业,无法解决减负提质的实质性问题,缺乏长效的联动机制。
受办学规模的影响,许多中小学的场地和设备主要用于日常教学。文体类、科技类课程所需的场地和设备一般需要通过错峰安排上课时间使用。“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课后服务课程覆盖到全年级各班级,学生参与度高,且很难错峰安排,场地和设备难以满足个性化的教学需求。而在寻求第三方支持助力“双减”方面,经费保障和配套政策还未形成体系。职业院校师生参加“双减”工作,会产生交通费、耗材费、保险费等。中小学生到职业院校及相关企业进行职业体验也会产生相应的费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经费保障和配套支持力度。此外,常态化的现场教学和志愿服务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在项目申报、评优评先、学分激励等方面出台专项支持政策,通过激励机制促进“双减”政策更好更稳地落地。[3]
职业院校可通过党团共建与中小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成立课后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固定管理团队,建立联席会议制度[4],定期梳理课后服务推进情况和各方面的反馈,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针对师资队伍的变动,领导小组要及时进行人员的更换和调配,强化组织保障,健全联动机制,确保共建的长效性。
不同阶段的受众群体存在差异性,小学生处于职业陶冶期,初中生处于职业感悟期和职业探索期。据此,职业院校可以采取分段式结构模式,开设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由专业教师、课程研发专家等组建的“双减”课程开发团队,可以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对课后服务及假期托管课程进行设计、整合和再开发,形成集科学性、生动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菜单式特色校本课程,便于复制和推广。[5]中小学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选择合适的五育课程门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例如:职业院校的现代服务类专业可开设以文明礼仪为代表的德育课程,电气类专业可开设以无人机操控、小家电维修等为代表的智育课程,体育类专业可开设以体适能训练、趣味素质拓展等为代表的体育类课程,艺术类专业可开设以非遗文化体验、手工剪刻纸、音乐律动表演等为代表的美育类课程,轻工材料专业可开设以手工香水、手工护手霜、小小药剂师等为代表的劳育类课程。菜单式课程门类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又通过职业体验的方式促进了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认同。
职业院校可以针对不同的实践课程,安排专业教师和中小学骨干教师共同组建“双减”课后服务导师团队,选拔优秀学生队伍组建“双减”志愿服务团队。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组织教师进入中小学课后服务和假期托管课堂进行现场教学,更好地服务地方;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开发培训课程,对学生志愿者进行教学指导,帮助他们走进课堂,开展实践教学,满足中小学对专业师资和志愿者的需求。学生通过教学观摩和实践,既获得了专业学习的平台,又提升了实际操作的能力。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课后服务的覆盖面显著扩大,而设备的短缺和场地的匮乏客观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职业院校可以发挥自身在场地和设备方面的资源优势,将中小学的实践课堂拓展到职业体验劳动教育基地,在优化实践课程的同时深化学生的职业体验。
完善的经费支持机制,是职业教育助力“双减”长效化的关键。为此,地方政府、职业院校、中小学和社会需要发挥合力,加强场地、设备与人员的保障。地方政府可针对公益类助力“双减”项目,在教育经费中设置专项经费,用于支付中小学生到职业院校及相关企业参加职业体验和职业院校教师或企业相关人员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指导发生的交通、保险、管理等方面的费用。职业院校可就课题研究、创新项目等申报上级经费支持,与中小学合力保障共建项目的常态化运行。
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对在推进“双减”政策落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职业院校给予项目申报方面的定向支持,并在全社会进行宣传推广,形成榜样示范效应;同时统筹规划区域内职业院校的师资、场地资源,完善专业师资和志愿服务队伍的激励机制,激发师生参与“双减”提质增效的积极性,实现配套激励机制的长效化。职业院校可将经过教育主管部门认定的教学示范课和社会服务工作量作为教师考核和评先评优的参考标准;也可发挥校外实训基地、产教融合企业的资源优势,就其在“双减”工作中的贡献给予奖励和补贴,更加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社会责任[6];还可为参与“双减”服务的学生志愿者颁发“课后服务兼职教师”聘书,并将其表现计入素质拓展学分,作为日常评优评先和志愿服务评选的重要指标。
“双减”政策是降低家庭教育支出、制止逐利性教育行为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面对师资、场地匮乏,缺乏个性化课程等问题,职业院校应当发挥自身的资源特色,通过完善组织架构、共建师资团队、开发个性化五育课程、建立职业体验劳动教育基地和制定配套激励机制等策略探索反哺基础教育的长效机制,围绕减负提质增效扎实推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