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巧艳 布日古德
(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各民族传统音乐是其组成部分之一。民族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中,不仅能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而且提升其综合能力,为实现民族高等教育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与思考》;徐平《在深化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北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为例》;高永久、赵志远《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刘会柏《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乌小花、郝囡《践行守望相助理念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论与实践》;乌琼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的乌兰牧骑精神传播——基于〈红色文艺轻骑兵〉叙事特征的分析》;刘春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符号认同》;郝时远《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王荣《互嵌与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区个案研究》;杨亚雄《铸牢西北边境地区民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路思考》等。以上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多方面、系统化的阐释,为创新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民族高校音乐教育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赵塔里木《少数民族音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博特乐图《高校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传承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传承班的探索》;汪莹《试论把本土音乐资源纳入本地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课程的必要性》;肖学俊《对新疆艺术学院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回顾与思考》;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推行 “民族音乐本土化教育”的特色及优势》;萨日娜《内蒙古地区专业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范斌《贵州大学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专业教学的回顾与展望》等。以上研究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民族院校音乐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对其他高校进一步推行民族音乐教育具有借鉴作用。
从前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院校音乐教育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可见,前人的研究还尚未把“民族院校音乐教育研究”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起来进行学理研究。“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国内学术界研究更多的还是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而以 ‘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关注度还不够高,自然有关研究成果也就不多”。[1]通过开展特色化的民族传统音乐教学和实践,开发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等方式,探索民族院校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优化音乐人才培养,以填补这一学术空白,这也是本课题的创新意义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教育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音乐教学需求,可以邀请劳动模范、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等典型代表性人物走进学校和课堂,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深刻体悟党和人民进行的不懈奋斗,及时讨论所遇到的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感染力。另外,可以运用网上云课堂等形式,充分挖掘整合社会育人资源,发挥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作用,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赓续红色基因,探索融会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思政铸魂、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三位一体’的‘红色’思政铸魂体系。”[2]让学生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增长才干,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音乐人才。
2016 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高等院校应该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的音乐人才,努力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今天,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高校教师要以前所未有的责任感担负起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培养接班人的重任,践行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内在辩证关系和核心内涵,才能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高校的时代重任。立德才能树人,立德和树人之间不是并列关系,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基础,也是树人的首要内涵。立德既是对教育者的要求,也是受教育者要实现的首要目标,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放在第一位的共同追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以及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民族杂居地的民间音乐活动对于各民族间的团结与互动,以及创建和谐社会有着直接的联系。作为共创中华历史的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高度契合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内涵要求。从各民族民众日常音乐实践可以看出,地方性的音乐实践已经成为文化认同和社会文化意义的承载者,且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带有长期性和根本性特点,在融洽的民族关系中,各民族之间共生共长、互助互通,保持着和谐共处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
我国悠久文化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通过民族间音乐文化交融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对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通过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将中华文化传承浸润进高校音乐育人全过程,加强各民族青年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打造底蕴深厚、开放包容、相互认同、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精神高地,厚植爱党爱国的情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青春力量。“学校始终坚守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社会服务价值导向,从服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到服务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人才支撑。”[3]
高校音乐教学要以实践课程为核心,重视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设置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等方面的课程,拓展音乐专业人才的知识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文化多元的民族高校音乐教育中,通过接触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艺术,使学生文艺知识得到互补和提升。并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和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人民为中心,用明德引领风尚,作为音乐学院各专业学科践行新时代文艺使命的重要引领和遵循,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更多的优秀音乐创作和实践,在创新中培根铸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真正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我国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文化作品,构建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科学论断,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关系的确认。”[4]民族音乐教育要注重对我国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民族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补充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内容,把握各民族音乐的风格特色,重视我国本土音乐文化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加深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直观感受,了解民族音乐所蕴含的文化艺术特征,激发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通过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让民族风土人情和民族精神,在民族高校得到更好的传承,并引导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文化探索,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其音乐精神素养。对民族音乐的学习也是对民族独特文化的一种了解过程,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音乐创作的灵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其爱国情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研究试图将中华优秀传统音乐艺术为当今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服务,对民族地区品牌文化无形资产迅速增值提供咨询,推进民族团结和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社会精神文明进步,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另外,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国家高水平音乐人才的培养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艺术,是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入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势在必行。它不仅可使自身音乐资源得到保护和发展,而且也能更好地推动民族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民族高校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的构建,进一步完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院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实践路径提供理论支持。
民族院校音乐教育作为培养民族音乐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除了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以外,还应突破学科本位主义的局限,从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体系、人文内涵和文化功能层面入手,以民族院校音乐教育为个案,阐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意义。进而结合学科特性与文化保护传承,以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为视角,讲述中国音乐文化,使学生形成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观,立足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和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树立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主体性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本土音乐文化情怀,增加文化自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