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

2022-04-07 04:52尚晓丹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4期
关键词:视阈立德社团

尚晓丹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引言

社会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增强了人们了解世界的速度,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高校学生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和世界局势的影响,在理念上缺乏正确的价值观辨析,会对自身的文化观念产生动摇,由于没有对德育形成深刻的理解,会表现为缺乏文化自信。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相对较大,也会让学生的生活发生改变。信息时代,人们的思想更加倾向于经济化,注重利益,以利益衡量人与人的关系,以能力评价人的价值,而将最重要的道德修养放在了末位。立德树人是对人的根本教育,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德教人,以德育人,以德塑造人,才能让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文化自信,在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对社会环境以及复杂的事件进行客观科学的判断,即便受到外界的观念冲击,也会依然保持高度文化自信。形成自我道德标准,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影响别人,在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中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文化自信的培育意义

(一)立德树人是德育核心文化自信之源

国家的发展需要栋梁之才,推动国家建设,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增强国家科研水平,在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的弘扬上,更加需要大量的具备高尚人格的德育人才的加入。大学校园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是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的分水岭和进级阶梯。从大学走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明确的前进方向,还要有文化自信,懂得分辨是非,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要具备坚定的文化信念和道德素养。立德树人是德育核心、文化自信之源,更是中国在新时代发展中的重点教育方向。知识本身拥有无穷的力量,人学到知识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更好的发展。但在世界局势所引发的一系列复杂的多元文化影响下,社会环境也随时在改变。大学生如果只有知识而没有坚定的德育思想和文化自信,在面对多变的环境时,很容易出现判断错误、立场摇摆不定、随波逐流,甚至迷失自我的情况。高校在教学中坚持德育为先,是转变学生价值观及人生态度的最佳教学理念。德育的核心作用发挥应是始终潜藏在每个人心中的种子,让学生在关键时刻可以保护自己的思想纯净,以良好的学习心态接受国家、学校的正面教育。校园文化与学生的关系和社会文化与学生的关系虽有所不同,但在校园环境层面,更应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德育思想基础,影响学生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重视校园文化与学生成长的关系。在立德树人视阈下,要让学生的言行成为带动社会环境和风气改善的先锋力量,建立高校文化自信,在社会层面起到引领作用。文化自信是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精神文明,不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成为精神支撑和信念支柱,不仅可以感染别人,还能净化不良风气,带动社会文化向正向发展。

(二)立德树人是高校文化自信建立的关键

高校文化自信的建立要结合学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人和事进行对照,否则就无法分辨出自信的真实性和盲目性。只有在实践中检验才能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教学纠正。立德树人是高校文化自信建立的关键,学生需要懂得“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做个有德育素养的学生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建立文化自信要从培养学生道德思想开始,结合实际学情进行具体分析,了解学生目前的思想观念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切入。

目前,有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和自身的学习能力、社会压力等方面的原因,会很容易陷入某种抑郁情绪中,具体会表现为对生活和学习的无力感,对朋友、家人、同学的不关注,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会时常感觉到如巨石般的压力,或觉得自己是一根轻飘飘的稻草,不会引起别人的重视而自暴自弃。没有目标是部分学生的普遍心理,自身综合条件与优秀学生之间的差距也会让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国家培养的学生就像森林中的小树一样,如果都向着阳光的方向生长,自然会长势喜人,但若是躲闭阳光,向暗处隐藏,那这片森林即使有很多树,也少有横梁之才。之所以大学生群体会呈现这种状态,就是因为在根上没有充分吸足土壤的养分,当风雨袭来时,想到的不是舒展枝叶接受洗礼、增强自身的抗击打能力和经验,而是选择了四处躲避,被风雨吹打的毫无招架之力,部分心灵脆弱的学生甚至会因此走向极端。“德”是土壤、是根基,如果不接受德育教育,将是人生中最大的损失。国外的社会文化侵袭,让学生们追求新、奇、特,崇尚自由的心被唤醒,开始盲目的学习、模仿,以至于丧失了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而对祖国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却并不感兴趣,这是高校教育需要加以重视的。教育如果不教学生先将德立好,又何谈树人。因此,文化自信从立德开始,以德为基才能正向发展,以人为本才会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自信[1]。

二、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

(一)深入挖掘高校文化强化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文化建设要将立德放在首位,以正面的教育形式和内容、方法进行科学的文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的教学要在立德树人视阈下深入挖掘高校文化,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立德树人价值导向的传导,会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逐渐提升德育思想境界。不仅能了解校园精神文化,同时还能用自己的角度对校园文化进行阐述和宣传,加深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并形成带动效果,有利于校园文化的传播。学生在高校学习,需要通过校园文化树立并保持主流思想,时常加深与巩固。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德育思想境界,正是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教学手段,是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的有效方式。立德树人不是一纸空谈,而是要在学校中处处展示立德树人的民主意味。发挥其民主、和谐的文化特性,形成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相互尊重、互相帮助、以德为先处理人和事的价值观念。通过感受高校文化,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文明境界,并在高校中与同学、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同时,在社会环境中也能保持较高的精神文明层次,不被不良文化所影响,坚持校园主流文化,并且能够将其主动分享、加深文化印象[2]。

(二)扎根立德树人土壤坚定文化自信

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文化自信的培养要扎根立德树人土壤,才能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并且在学习与生活中、在校园与社会中,充分展现文化自信的高度。文化虽无形,但对于人的影响却不可估量,不仅能影响思维,还能主导行为。对于文化自信内涵的了解,既要让教师知道,还要让学生懂得,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根本任务,做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教学衔接,让学生了知不同环境中人的思想与行为习惯也会有差异,这不仅是源于人们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环境的不同,还从自身对于德育思想的培植以及表达上有直接关系。扎根德育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仅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充分自信,同时还能将这种精神显露出来,从而影响身边更多的人,与目前部分学生表现出的“丧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用正向教育所产生的光芒去温暖更多人的抑郁心田,使其形成转变效果,从而带动校园风气向正向发展。文化自信所引发的连锁效应是一系列的,也是因人而异的。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觉醒,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设置文化交流主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弘扬。面对外来文化渗透,学生要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有辨别能力,将外来文化的优势以文化交流的心态进行接纳,从而增强自身对于中国文化的信心,坚定文化信念。立德树人土壤中所能汲取的养分是极大的,它不仅能赋予学生文化力量,同时还有了祖国文化的持续滋养和保护。祖国的强大需要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各个领域发挥实际作用。学生要坚定文化自信,自觉主动的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成为使命和责任。高校文化自信的培育对于学生是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学生在人生转折点即将步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因此,坚定文化自信对于学生尤为重要[3]。

(三)打造书卷气校园文化环境

中国文化需要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人才进行弘扬与传承,高校培养人才,更要以国家对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标准进行教学体系的构建。“德”字在汉语的释义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行,是恩惠、是信念。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德”的重视,对于正道之行的赞叹,对于贤明之士的敬仰、对于施德者的尊重,都证明了“德”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高校教育从立德开始,各学科的文化课都要将德育内容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做人有德,做事才有章法,有德的人,人人敬重,人人效仿。高校教育打造书卷气校园文化环境,能为学生营造德育化的教学氛围,学生也会因此而感受到德育与自身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正面教育对于学生会起到引导、感化、激励的作用,这正是坚持德育为先的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的践行。环境与文化的融合是高校文化建设的目的,打造具有书卷气的高校校园环境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精力。从物质角度出发,需要基础设施、娱乐设施、环境氛围建设,体现其文化传播功能,学生在环境中所产生的正面学习感受会成为一生受益的学习记忆。在人文角度,则需要营造书卷气十足的学习氛围,不仅要保护好各类设施,使其持续发挥功能性,还要保持校园环境的优雅、和谐、安定、团结、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让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烈,起到文化渗透作用。高校培养的读书人,要有书卷气,有灵气、有勇气、有志气,学习虽然枯燥,但还是要努力坚持。当学生看到墙上悬挂的各领域学者照片、简介时,就会自动形成自我勉励效果,以物养德,让校园的书卷气成为育人的助力,发挥德育感化作用[4]。

(四)提高校园社团文化品质与行为

大学校园内各种社团组织让学生有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场所,增强了学生的团体意识,为学生步入社会做好了铺垫。学生在社团中会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式,并且根据社团的发展逐渐成熟起来。不同的学生在兴趣爱好上也会不同,在立德树人视阈下要提高社团文化品质与行为,就要让学生多参与志愿公益类的社会活动,有组织有纪律的发展社团,提升思想境界,发扬奉献精神。逐渐让学生懂得社团文化的品质决定着学生的思想高度,学生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代表的社团、是学校、也是国家新一代人才的模样。公益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奉献意识,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会在主题环境的影响下,不自觉的被感动、被引导,提高个人品质的同时,也成为了社团中一张闪亮的名片,在活动中受到帮助人也会感受到来自公益的力量和来自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不同的社团参加公益活动,都应对自身的社团发起理念进行展示与宣传,以独特的视角呈现多元化的公益形式,不仅能对社团成员起到激励效果,还能将社团自身的文化建设提升一个档次。在高品质社团文化基础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更能彰显出社团的真实力,充分建立文化自信,让每一次活动组织都为社团的发展留下精彩、难忘的记忆[5]。

三、结语

德育教育要根植于内心,形成完善的德育思想体系,在行为上能够自如运用,产生自我提升和影响他人的作用。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是在教学中将德育进行有效渗透,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学生有向善、向上的思想,才能不惧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保持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坚定文化自信。高校的种种教学策略实施,都要以立德树人为先,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因材施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进行弘扬与传承。

猜你喜欢
视阈立德社团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缤纷社团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K-BOT拼插社团
“严以修身”先立德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