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环节,渗透“分类”素养

2022-04-07 09:07浙江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学校310000余敏霞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5期
关键词:算式图形分类

浙江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学校(310000) 余敏霞

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是渗透分类思想的启蒙课堂。分类思想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数学各知识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现状探析:见微知著,溯其根源

教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后,笔者提问:“这里有3 个珠子,想一想,填一填,可以得到哪些数字,为什么?”在学生学会3个珠子的摆法后,再让他们自主探究7个珠子的摆法,调查结果如图1。

图1

(一)纸上谈兵——解读少整体,分类无方向

分类思想渗透在教材的各个单元,如果教师没有对教材进行整体解读,就会忽视分类思想渗透的途径,导致分类思想的教学变得没有方向性,学生感悟浅显,从而缺少用分类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糊里糊涂——环节无渗透,素养难培养

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只是从表面上理解分类,并不能抽象出本质进行分类。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缺少挖掘,没有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巧妙渗透和内化分类思想。

(三)丢三落四——评价缺引导,能力缺发展

学生会用分类思想,但是过程没有条理性,结果也不够全面。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教学分类思想的认识较浅显,只关注知识点的落实情况,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条理性、全面性地思考问题,导致学生思考问题不周密,缺乏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实践探索:知行合一,重建课堂

基于以上现状分析,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深”入调研、“巧”设环节、“多”维评价三个方面深入探索小学数学低段分类思想渗透的策略(如图2)。

图2

(一)“深”入调研,把握“分类”方向

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导向,对分类思想的目标进行定位。同时深入教材,梳理分类思想的知识分布,厘清低段分类教学的脉络。还要通过研读学情,知道学生“在哪儿”以及“要往哪儿去”。

1.细究课标,精确定位

细究课程标准能帮助教师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为此,笔者从大方向出发,仔细研究课程标准中关于分类思想的目标,进而细分低段学生关于分类思想的到达程度(如图3)。

图3

课程标准中关于分类思想的目标涉及四个方面,且第一学段的目标往往定位于一些简单的数据、常见的基本图形、贴近生活的现象、掌握基本的方法等。由此可见,低段的分类思想教学应以渗透为主。

2.梳理教材,厘清脉络

深化教材解读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分析教材内容,在头脑中建立整体的印象,把握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为此,笔者根据低段目标,对教材中分类思想内容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整理(部分整理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通过整理发现,分类思想的运用贯穿于整个低段教学,涉及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

3.研读学情,瞄准目标

了解学情,能界定分类思想内容渗透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分析学情,能为教学内容的取舍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指明方向。由此可见,研读学情是渗透分类思想的出发点。笔者从低段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和知识经验储备两个方面进行研读(如图5)。

图5

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只能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形象直观的活动认识物体的基本特征并进行简单的分类。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分类有了一定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是浅层的,对分类的内在本质还不甚了解。

(二)“巧”设环节,层渗“分类”素养

通过分析教材,笔者发现在四个领域中可以分别侧重渗透分类思想的观察、分析、归纳和应用能力。

1.数与代数:层次递进,引观察

“数与代数”领域存在大量抽象的数的运算,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通过观察直观地发现算式的特征。因此,观察是分类思想的第一步。

【案例一】二年级上册“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

笔算:26+3 16+80 18+9 16+48 20+39

师:仔细观察这些加法算式的计算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生1:“18+9”“16+48”的 个 位 要 满 十 进 1,而“26+3”“16+80”“20+39”的个位没有满十进 1。

师:根据算式的这个特征,我们可以将这些加法算式分成“进位加”和“不进位加”。

【教学启示】

(1)观察对比,思辨意义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征,让学生感受到算式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而学会利用观察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在思辨中进一步渗透分类的意义。

(2)总结感悟,深挖本质

教师适时点拨,引领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总结,深挖分类思想的本质,让学生感悟在数与代数领域中可以通过分类思想来观察算式的特征。

(3)整理建构,感受价值

教师通过巧妙提问,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对笔算加法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逐一厘清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点,逐步构建起完整的运算体系。

2.图形与几何:三式引领,思分析

“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素材比较形象直观,对此,教师在丰富分类标准(如形状、颜色、大小)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的分析能力。

【案例二】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

师: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图6 中的这些角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图6

师(小结1):像②⑤这种比直角小的角叫作锐角,像④⑥这种比直角大的角叫作钝角。

师:请将这些角分一分,可以分成几类?

师(追问):你为什么这么分?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师(小结2):按照角的大小,我们可以把角分成锐角、直角和钝角。

【教学启示】

(1)动手操作,寻找本质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操作,直观感受角的大小,体会角可以根据张开的大小不同进行分类。

(2)引思启智,深挖内涵

在操作活动中结合提问,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分析角的分类标准,感悟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可以通过多种分类标准深入认识图形,感受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

(3)分析思考,厘清标准

教师引导学生在图示中分析图形的特征和相互关系,深入认识图形,掌握图形概念,让学生学会通过分析思考,从实际出发明确分类标准。

3.统计与概率:环环相扣,深归纳

分类是归纳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基础,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全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分类思想进行归纳整理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统计中的重要意义。

【案例三】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

师:观察图7,你看懂了是怎么分的吗?(学生反馈,理解含义)

师:图8 是通过什么标准将这些气球进行了分类?你发现其与图7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沟通联系,挖掘本质)

图7

图8

师:图9中都是增加1个星形气球,怎么两次记录的方式不一样呢?(变与不变,沟通本质)

图9

师(小结):看来,我们分类的时候要看清标准,注意增加了1个和增加了1类的区别。

【教学启示】

(1)任务驱动,多样展示

教师设计了学习单,以此驱动学生思考分类方法,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通过交流互助完善多种分类方法。

(2)对比沟通,优化表征

通过教师的适时提问点拨,学生学会分析对比多样的分类结果,从中体会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优化分类结果的表征形式。

(3)变式碰撞,深化认识

学生在学习中除了要关注“是什么”“怎么办”,更要关注“为什么”。通过加入“黄色星形气球”,打破思维定式,引发学生深入剖析。在变与不变中沟通知识的本质,深化认识分类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4.综合与实践:巧通知识,拓应用

“综合与实践”的实质是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分类思想明确解决方向,让学生感受分类思想的应用价值。

【案例四】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

师: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分类,请你帮助爸爸妈妈把衣柜里的衣裤进行分类,并用图示或者表格的形式整理记录下来吧。

师(小结):我们可以根据季节(春、夏、秋、冬),人物(大人和小孩),衣裤(上衣和裤子),颜色(黑、白……)等不同的分类标准对衣服进行分类,让衣柜变得干净整洁,从而快速地找到需要的衣裤。

【教学启示】

(1)整合主题,提取信息

综合与实践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强调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探究整合主题,将分类思想与教材内容结合,让学生感受分类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2)丰富形式,凸显价值

教师应当设计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如同桌讨论、小组探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适时引导学生通过分类讨论将复杂的问题分块解析,逐一突破,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3)拓宽视角,创新应用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课堂延伸到生活,让学生应用分类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了分类思想的应用意识,让学习走向了实践。

(三)“多”维评价,递增“分类”能力(略)

三、反思前行:不断求索,任重道远

分类思想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知识梳理工具。在小学低段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教材中体现分类思想的教学内容,将分类思想寓于平时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多维评价使学生思维更具条理性、全面性,进而萌发初步的分类意识。

(一)从零碎到整合,深化教材理解

数学分类知识绝不是孤立的。教师要立足大单元视角,把握知识的前后联系,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因此,在教材分析中,教师首先要总览全册教材,厘清知识脉络,如此才能准确把握单个课时中学生的知识起点及课时教学目标。

(二)从浅表到深入,更新教学方式

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课堂中的实践探究不能仅仅是动手操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入思考。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避免教学内容的简单叠加,要合理巧妙地设计探究环节,调动学生思维的有效参与。

(三)从单一到多元,发展应用能力

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既要抓住契机采用多样机制评价学生,也要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如何有效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依旧是教师值得深入追寻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算式图形分类
分类算一算
怎么写算式
分类讨论求坐标
好玩的算式谜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分图形
找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