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燕,王小琳,何晓静,甘秀妮,罗仕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 400010)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传统教学模式正逐渐改变,“互联网+职业教育”已成为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1]。老年护理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同时又具有其独特性的综合性护理学科,护生通过老年护理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从而获得老年护理的基础知识和老年照护的实践能力。如何更新传统护理本科教育理念,探讨和构建适合老龄化社会发展的护理专业教学模式,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是一项亟须解决的难题。超星学习通是针对移动互联网学习者推出的信息化、专业化的在线教学平台,可将先进技术、前沿理念与实际的课程教学需求充分融合,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2]。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线上教学平台,它通过运用MOOC技术平台和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兼顾课堂的前、中、后3个教学环节,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充分融合[3-5]。我们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基础,联合SPOC教学模式初次应用于2019级护理学专业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2019级护理学专业的225名护生为研究组,其中男15人,女210人;以2017级护理学专业的227名护生为对照组,其中男18人,女209人。两组护生年龄20~32岁,均为护理学专业专科起点升本科护生。两组护生的年龄、性别、入学成绩以及前面所学课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材均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老年护理学》(胡秀英、化前珍主编的第4版),其中教学大纲、授课学时与教学计划均一致,授课教师均为本校护理学院老年护理专升本课程组教师。本课程在大三第二学期(春季)开设,周末班,共32学时,4学时/周,课程内容涉及老年护理绪论、老年人的健康评估、老年期保健与照护、老年期常见疾病与护理等8个章节。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线下课堂教学模式,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借助PPT、黑板板书、教具模型等对护生进行课堂理论教学,并通过提问互动、知识小结、课堂练习等方式了解护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课后教师利用QQ群平台对护生进行集中答疑辅导。
1.2.2 研究组 采用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SPOC教学模式,即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依托,老年护理学本科教育课程组的教师提前进入平台建设SPOC课程。设有作业、考试、管理、统计等功能模块。教学平台维护以后,课程组的教师通过App上传老年护理学相关的教学内容,包括主题讨论、病例分析、随堂考试、课后作业等。护生输入学号可随时进入App,关注教师发布的相关信息,根据自主时间查阅学习资料,完成作业、测试等打卡任务,具体方案如下。(1)知识导入阶段(线上学习):开课前2周,授课教师利用学习通App上传老年护理学的开课通知、教学目标、PPT、网络教材、参考网站、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料[6]。授课前1周将与该章节相关的预习作业、线上讨论的议题和作业测试任务及时上传。护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App即可进行课前预习,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打卡任务。针对教学疑难点提前进入教师提供的参考网址链接,查阅专业文献获取老年护理最新研究进展与专家共识,课前提前了解课中知识。
(2)知识内化阶段(线下学习):教师在课中根据教学进度实时抽查护生回答问题,带领护生对前期导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回顾复习,并要求护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展开组间讨论并互相点评,护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热情得以充分调动。教师也可通过回答护生疑问、延伸平台发布的话题讨论以及对小组间相互点评所暴露的问题进行剖析等,促进专业知识的内化吸收。
(3)知识巩固阶段(线上学习):单元课程结束后,护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学习通App完成课后的思考作业。教师及时审阅护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并进行线上点评,将优秀作业发布到班级群进行展示,并纳入形成性考核评价的日常加分奖励,激发护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强化护生对课中所学知识的理解。
1.3.1 考试评价 (1)随堂测试:以教学内容的实施进度对两组护生进行随堂测验,从题库选题,共50道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30分钟。考查范围包括老年护理绪论、老年人的健康评估等前面4个章节。对照组通过纸质试卷进行随堂测验,研究组采用超星学习通App进行线上测验。具体操作:在考试前,教师将考题录入试卷库,对考题、选项进行随机设置,统计分析两组成绩。(2)期末测验:全部课程结束后,组织教师结合老年护理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对期末测试统一命题,从题库选题,两组均采取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试题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其难易程度分配比例、考试题型占比一致,笔试为课程组教师集体阅卷,比较分析两组成绩。
1.3.2 结局指标 (1)护生线上课程参与情况: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导出大数据,其中包括总访问量、发表讨论数、总讨论数、回复讨论数、视频观看时长等。(2)反刍比:反刍比是指在发布的单个教学视频中,护生观看视频时长占该视频总时长的比例。(3)学习效果:比较分析两组护生随堂测试与期末测试的平均成绩、考试优秀率(≥90分)、及格率(≥60分)等。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总访问量、发表讨论数等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于期末考试成绩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优秀率、及格率的比较进行连续性校正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课程自建立使用以来,研究组总访问量为73 350次,人均访问数为326次;其中参与发表讨论的人数为206人(91.56%),未发表讨论的人数为19人(8.44%);发表讨论数为0~80(63.21±15.27)次;人均总讨论数为 23~167(59.37±32.16)次;回复讨论人数204人(90.66%),未回复讨论的人数21人(9.34%);观看教学视频时长 78~702.35(63.58±135.39)min。
本课程平均反刍比为135.61%。反刍比较高的学习视频主要集中在老年冠心病的护理、老年高血压的护理、老年COPD的护理等相关教学视频,见表1。
表1 反刍比前10位的学习视频
研究组的随堂测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考试优秀率、考试及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学习效果比较
在我国所有护理学专业课程中老年护理教育起步相对较晚,部分内容与护理学基础、内科及外科护理学等专业课程重复[7]。而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的护生与全日制普高护生又有所不同,大部分已参加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由于部分护生已组建家庭甚至有了小孩,开始承担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与在校的全日制大学本科护生相比,学习时间有限。因此,传统的课堂讲授已无法满足这部分护生的需求。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SPOC授课形式不同于以往的集中授课,而是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智慧化手段,将学习空间由原来的教室拓展至社会中每个便利场所[8]。网络课程资源被教师发布至平台以后,护生就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利用碎片时间对某章节的特定内容反复学习,并自我调控学习进度。另外,对于整个学习流程的实时监控,如每个护生的学习进度、知识点掌握情况、学习行为产生的数据等,教师可通过该平台的统计模块进行自动量化分析。以本课程为例,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反刍比的计算,发现护生反复观看学习的视频主要集中在老年期常见疾病如老年冠心病、高血压的护理,而对老年人的健康评估、临终护理关怀等章节的内容观看学习时间短。因此,授课教师在课前应及时调整教案设计,对实施方案、上传的视频进行优化改进,课中更加科学、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课后与护生在论坛或平台上进行线上交流、反思评价,打造高效互动课堂。
智慧化建设推动了传统行业的发展与融合,同样也促进了医学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创新[9]。从表2可以看出,在随堂测试以及期末考试中,研究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成绩(P<0.05),说明利用学习通平台的SPOC教学模式可以改善护生的学习效果。该模式的使用充分体现了以护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护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10],其学习行为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护生通过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监控与分析,有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参与性,落实行动计划,提高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此外,在本课程建设期间,利用学习通平台建立课程习题库,在课堂上定期组织递进式随堂测验、智能阅卷,教师进行即时评价和反馈,以督促护生进行针对性复习,帮助护生强化巩固专业知识[11]。因此,学习通的使用不仅可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助推MOOC、翻转课堂等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元化、智慧化教学模式的变革。
课堂互动形式一方面可以很好地考查教师的教学技巧,另一方面也是客观反馈教学效果的关键。传统的线下授课由于受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互动多为教师点名提问、护生被动回答的模式,考核形式也比较单一,导致护生对知识难点不能及时消化,教师对于学生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与内化吸收无法全面了解,导致教学效果无法真实、及时、有效反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SPOC模式教学,实现了课堂互动形式多样化,效果反馈也更为精准化、人性化。教师不仅可以借助学习通的活动模块随时组织护生展开线上知识抢答、小组工作坊、随堂测验、作业布置、主题讨论,还支持线上及时调阅每次测评分析,包括成绩分布走势、平均成绩、平均耗时、百分制各区间的人数以及每个题目的满分率等,从而多维度地评价教学效果。护生之间也可通过线上主题讨论、小组工作坊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主动探索知识的前沿进展。
综上所述,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SPOC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使教学互动更加多样创新,评价体系更加优化完善,提高了护生学习效果,也是顺应“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存在前期课程建设经验不足、课程教学团队薄弱、软硬件设施的配置等问题,还要在后期的使用和建设中不断弥补相关不足,不断提升老年护理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