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素芳(山西省大同市农业种质资源保护试验中心)
山西省大同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以山西“北肉”进出口平台为统领,持续推进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建设,坚持走“两山一盆地”农牧循环、绿色发展之路,全市畜牧业呈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态势。2021年全市猪、牛、羊和禽类饲养量分别达174.3万头、34.3万头、362.1万只和1309.7万羽,同比增长41.88%、22.48%、4.81%和55.62%;肉、蛋、奶产量分别达20.6万吨、7.7万吨和36.2万吨,同比增长44.36%、16.94%和49.4%。
1.“北肉”平台建设的大同国际陆港。承担“北肉”平台建设的大同国际陆港,总投资10亿元的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年产值突破30亿元。总投资7亿元的二期北肉冷链加工产业园已完成10万平方米洁净厂房、3万吨全自动立体冷库、6000平方米展示展销大厅和综合楼的主体建设,成为西北、华北地区最大的肉类冷链集散供应基地,科尔沁牛业、伊赛牛肉、同风食品等企业即将入驻园区,年产肉产品20万吨,产值突破百亿,引领带动晋冀蒙地区肉类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
2.山西骏腾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肉鸡产业链项目。总投资6.5亿元的山西骏腾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肉鸡产业链项目,建成33栋鸡舍和6000万只肉鸡屠宰生产线,年肉鸡出栏可达1200万羽,日屠宰量达10万只,带动建成120个养殖单元,年销售40亿元,成为晋北地区最大的肉鸡繁育养殖加工基地。
3.先进设备引入。大同市牧同乳业有限公司引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生产线9条,年产奶18万吨,成为全市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生产的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灭菌调制乳、发酵乳和蛋白饮料五大系列乳制品备受市场青睐,新推出的炭烧酸奶、风味酸奶供不应求。
4.广灵海高乳肉兼用牛示范牧场项目。总投资3.15亿元的广灵海高1.5万头乳肉兼用牛示范牧场项目可出栏优质乳肉兼用牛6000多头,产值约2亿元,成为全省最大的乳肉兼用牛养殖基地。
5.灵丘佳农肉牛养殖项目。现存栏1万头有机优质肉牛,是全省单体量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是广深澳地区高端牛肉供应基地。
6.引入良种。天镇中地荷斯坦良种奶牛存栏1.3万头,年生产鲜奶7.5万吨,成为伊利、蒙牛等全国知名乳企业的重要奶源供应基地。
7.引入大型企业项目。正大、大伟嘉、双胞胎、首农等国内外生猪养殖知名企业落户大同市,2021年全市年生猪饲养量达174.3万头,同比增长41.88%;正大全封闭式养猪、泰源生楼房式养猪、四季牧场气囊养猪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养殖效率,在全国率先开创了“南猪北养”的新思路。
全市大力推广粪污处理模式,促进绿色循环发展。大力推广“草—畜—田”“粮—菌—畜”“畜—菜—粮”和有机肥生产等绿色生态循环模式。加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创新粪污处理利用机制。目前,全市新建、改扩建粪污收集中心5个,有机肥加工场12个,全市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
2021年大同市继续推进科技兴牧步伐,积极与中国农大、山西农大等科研院校合作。实施“123”科技兴羊工程(培育一个好的杂交组合,实现双胎,单只基础母羊增收300元)。推广普及“五项技术”(1.以人工授精为核心的良种繁育技术;2.以玉米全株青贮为核心的饲草运用;3.以TMR机应用为核心的机械化生产;4.以标准防疫为核心的疫病防控;5.以分娩隔离为核心的分群饲养),奶牛、生猪、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场人工授精率分别达到98%、95%、70%和60%以上。地方良种马身猪、画眉驴、右玉边鸡、大尾羊、青背山羊等地方良种分别获得国家、省重点保护。投入2300万元的马身猪保种扩繁场,投入1370万元的画眉驴保种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1.明确目标,落实防控责任。2021年2月,市农业农村局出台了《2021年大同市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春秋季分别召开了全市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暨春防和秋防会议,对动物强制免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猪瘟、炭疽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等防控工作进行具体布置。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市指挥部与各县区签订了动物疫病防控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级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业务部门监管责任、生产者的主体责任和动物防疫工作目标。
2.全面完成春、秋防强制免疫任务。全年共计免疫猪口蹄疫159.41万头、猪瘟159.52万头、牛口蹄疫O-A型二价灭活疫苗26.24万头、牛O型口蹄疫18.37万头、羊O型口蹄疫172.24万只、羊口蹄疫O-A型二价灭活疫苗274.72万头、羊小反刍兽疫305.15万只、羊布病198.48万只、牛布病12.54万头、高致病性禽流感1073.5万羽、鸡新城疫1073.3万羽。使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560.51万毫升、新城疫2732.38万羽、口蹄疫疫苗685.21万毫升、布鲁氏菌病疫苗258.38万头份、小反刍兽疫325.78万头份、猪瘟疫苗193.96万头份,保障了疫苗供给,各项强制免疫病种应免免疫密度均达100%。
3.动物检疫。全年共实施产地检疫870.3万头/只(其中:猪50万头、牛3.5万头、羊12.1万只、禽804.7万羽、其他畜禽0.3万头/只);屠宰生猪18.6万头、羊2.5万只、鸡1724.6万只,屠宰检疫率达100%;畜产品监测抽检样品272个(其中:猪肉16个、牛羊肉16个、鸡肉32个、鸡蛋64个、猪尿、牛羊尿144个),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100%。
4.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调。按照《2021年大同市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安排,对重点动物疫病进行实验室监测,评估分析了免疫效果,全年监测结果均达到国家、省有关规定标准。全年集中监测样品来自10个县区242个场户,共采集猪、鸡、牛、羊、驴血清样品4426份,监测猪、鸡、牛、羊动物血清样品4336份。同时,开展了动物流调工作,重点排查监测炭疽病、非洲猪瘟、牛结节性皮肤病等,对辖区内和周边外来病种的流行情况进行摸底、追踪、信息汇总,科学地进行分析研判,及时掌握周边省市动物疫情动态,确保外来动物病源不传入大同市。
5.非洲猪瘟防控。2021年以来,大同市多次召开非洲猪瘟防控会议,重点安排非洲猪瘟分区防控和联防联控工作。各县区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领导包保制、监管网格制”。同时,县区实行了行政领导和业务技术干部包乡镇、包养殖场户的网格化管理,明确政府主要领导为动物防疫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落实养殖生产经营者的动物防疫主体责任,把防疫责任落到实处。2021年共计排查养猪场户58.11万次,排查生猪6414.32万头次,检测非洲猪瘟2.21万份,未发现一例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