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开放式材料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2022-04-06 08:25麦颖婵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8期
关键词:幼儿

麦颖婵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意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供适合幼儿的、操作性强的、丰富多样的、符合科学探索需求的、更能引发幼儿产生科学探索行为的开放式材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发展初步的探索能力。

【关键词】幼儿;开放式材料;科学探索;兴趣满足

在科学区中,教师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激发起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产生兴趣。但笔者渐渐发现,幼儿在科学区开展操作实验过程中,在很短的时间内不断更换了实验。进一步观察,笔者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幼儿按实验步骤的提示操作了一遍,并完成记录表,而他们认为这就已经是完成这个实验了。若再做这个实验,就只是重复地操作,既没有新发现,也没有继续探索下去的必要。

幼儿从教师提供的科学实验中学会了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获得了科学知识,但如何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持续的探索行为,这是笔者思考的问题。《指南》中说到,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对周围事物有着本能的探究欲望。对于了解某一科学现象,掌握某一科学知识,与获得探究的能力相比,能力更体现持续发展的动力。封闭式的科学材料,有固定的玩法、有程序式的操作方法,有既定的答案,它能够引起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让幼儿学会如何进行猜想、实验验证、记录、交流发现,为幼儿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打下基础。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当前的探究材料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探究的行为也会停滞不前,难以引起进一步的探究。

让科学探索成为幼儿的一种持久兴趣,让科学探索成为幼儿的一种习惯,我们除了提供封闭式的科学材料外,还要提供开放式的材料。渐渐地,幼儿的科学探索意识便由此生根、发芽和发展。下面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开放式材料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的兴趣。

一、提供多样性的科学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科学材料能引发幼儿通过问题、猜想、实践与验证进行探究活动,进行动手操作,以及引发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去发现、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因此,选择丰富的、多样的开放式材料是至关重要的。丰富的开放式材料能够更好地实现有价值的科学目标,优化学习过程,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教师在科学区设置了“自选区”,收集并提供了多种开放式材料:各种科学游戏图书、各种废旧材料(如,各种纸、各种线、纸筒、塑料瓶等)和各种常用的工具(如,剪刀、尺子、订书机、滴管、量杯、小铁钳、螺丝刀等)。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科学游戏图书的科学游戏,也可以作为探索活动的补充材料,使探索活动更深入和丰富。如,为了比较不同纸张的吸水性,教师在材料中提供了效果对比明显的宣纸、报纸、卡纸、牛皮纸等四种纸。幼儿进行操作后,还想尝试别的纸张的吸水性,于是到自选区寻找别的纸张进行实验。他们在自选材料区找了各种材料,发现将纸放在塑料袋里然后再放水里,纸不会湿;发现给纸贴上透明胶后,将纸放在水里,纸也不会湿……幼儿兴奋地在记录本上记录下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并在活动小结时与同伴交流分享。最后,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决定用透明胶制作不怕水的图书。自选区里多样的材料和工具营造了一种探究的环境和氛围,使幼儿思路更开阔。可见,让幼儿自由选择特定范围内的材料来尝试解决问题,可以达到形成科学经验的目的,并在制作中逐步养成不怕困难、敢于尝试的学习品质。

二、提供生活化的科学材料满足幼儿探索的欲望

设计和选择贴近幼儿发展的,源于生活的开放式科学操作材料。教师在科学区的一角放置各种如纸筒、盒子、木板、纸板、篮子、瓶子等材料及在工具架上分类摆放放大镜、电筒、尺子、绳子、剪刀、橡皮筋等工具,支持幼儿动手探索。幼儿在观看科学图书《原始摩登人》后,发现长纸筒很像树桩,于是模仿原始人搬运东西,在纸筒上放上满满的图书,用滚动的方法试图把图书运过去。在运的过程中,幼儿又发现才那么几个纸筒,只能滚很短的距离。这时,幼儿陷入思考,不久想到了一个人负责推篮子,一个人负责不断地把后面的纸筒补充到前面的方法,这个方法能连贯地把篮子推过去。幼儿经历了借鉴、尝试、解决困难、想出办法、再尝试的过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如,幼儿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后,选取绳子、瓶盖、叶子、棉布、吸管等工具,尝试利用工具帮助乌鸦喝水,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猜想,筛选出可行的办法。这些身边的生活材料,让幼儿学会运用多种工具解决问题。挖掘并提供开放式的生活化材料,使幼儿能够动手动脑,满足幼儿探索的欲望。

三、可操作性的科学材料激发幼儿主动操作的兴趣

幼儿对新事物,喜欢拼拼拆拆、好奇摆弄。可见,幼儿的学习离不开动手。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不能只是拿来当摆设。此外,教师还需要提供能操作摆动的物品,放在幼儿容易关注、方便幼儿摆弄的柜面,吸引幼儿能够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索的教育活动中去。教师在科学区的墙饰上可布置有关科学小知识的图片。如此,幼儿就随时随地融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柜面上摆放大家收集回来的形态、颜色各异的小石子、植物的种子。幼儿自由地随手摸摸看看,或者利用放大镜、电筒等工具仔细观察每一颗石头的花纹,发现都有所不同,并发现了七彩的贝壳原来是染色的,发现除了把贝壳放在耳朵能听到海风,原来盒子都能……教师积极地为幼儿提供贴近生活、丰富多变的可操作的材料,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使幼儿思维的快速发展。

四、实验性、探究性的科学材料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

投放实验型、制作型材料,侧重让幼儿进行猜想,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最后进行迁移、制作活动,促进幼儿利用抽象逻辑思维迁移已有经验,从而丰富自身的有益经验。

教师在科学区投放沙漏的实验材料。以往,幼儿会通过观察教师制作的沙漏来判断是什么影响沙漏的流速。现在,提供材料,则可以引发幼儿猜测怎样的瓶盖能让沙漏漏得快,然后动手操作装彩砂或小米、大米等材料进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亲身操作了解了瓶盖的洞的大小与沙子流速的关系。也通过选择不同的大小接口和装入瓶的材料“制作比沙漏A快/慢的沙漏”,进一步感知装入材料的大小与洞口的大小对沙漏流速的影响。由于接口的洞的大小不同,装入瓶的材料也有不同大小,所以当幼儿选择的洞太小、材料又过大的话,就无法制作成功,从而使材料更有试误性和挑战性。幼儿乐此不疲地操作、自制沙漏,感受了探究的乐趣,并提高了猜想、实验验证、记录等探究能力。

通过实验性和探究性材料的投放,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学习需要,促进幼儿获得同一科学概念的各种经验,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

五、挖掘开放式新材料引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科学资料区中,教师投放了各种科学小实验的书籍。教师从书中选取一些趣味性强、简便易行、较短时间内能见实验效果的科学游戏,通过图文、解说的方法向幼儿介绍,激发幼儿的兴趣。在科学区中提供相关的实验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需要自由选取。如,实验“鸭子喝水”,幼儿根据书上的要求收集了材料:黄色纸、笔、一盆水。在黄色纸上按图描出鸭子的形状、嘴巴和眼睛,剪下后将鸭子的脖子向后折,然后放进水盆里。幼儿观察到,一开始鸭子是昂起头的,纸吸水后,鸭子的头低下来了,好像喝水一样,非常有趣。同样是纸的吸水性实验,幼儿找到了各种不同的纸做成莲花,同时放进水里,发现有的花开得快,有的花开得慢,原来不同质地的纸的吸水速度不同,所以开花的速度也不一样了。并用数字给纸花排队,用喜欢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方便与同伴分享。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同质地的纸,幼儿都很积极地收集回来,然后试试它们的吸水性是否一样,产生了继续探索下去的欲望。教师在科学区提供了各种幼儿实验用书,筛选出合适的实验并在书页上做好标记,方便幼儿翻看、寻找。

科学区域活动提供开放式實验材料,不仅能使幼儿获得初浅的科学知识和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动手动脑、大胆尝试,激发了幼儿乐于探索的精神,形成收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OL].http://wenku.cyjzzd.com/a/1300001829.

[2]张敏芳.幼儿科学探索兴趣的激发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8).

[3]徐丹丹.投放适宜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5).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