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善行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2-04-06 08:25钟焕斌刘斌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8期
关键词:社区银行评价

钟焕斌 刘斌

学校教育应该具备双重功能:一是要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学校育人的功能;二是要作为道德和精神的“高地”,照亮周边,实现社区育人的功能。现代学校的课程,应该秉持“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原则,依托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时空,为学习者提供适宜的、个性化的教育,并且能将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起来,真正实现去教师中心、去班级中心、去学校中心。下面,笔者以深圳市坪山区“善行课程”为例进行阐述。

一、“善行课程”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

(一)课程背景及拟解决的问题

一是价值观的问题。改革开发后,不少人信仰缺失,迷失了自我,以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他们的能力越强,负面的影响就越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原因是对国家了解不够、对家乡情感不深。“善行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和居民走进社区,了解家乡、了解祖国,并在综合实践中,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建设美丽家园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用爱心服务他人,用行动耕耘社区。这个过程,付出越多,他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感情就越深,对身边的亲人和同胞的留念就越多,在“知、情、意、行”的过程中实现道德的升华,完成正向价值觀的构建。无论走多远,他知道自己的根还在生育自己的家乡,还在养育自己的祖国。二是综合素养培养的问题。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转化,需要以“行动”为桥梁,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组织学生在项目式、体验式、实践性活动中提升自我综合能力。三是社区教育的问题。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提倡整合社区资源,为我所用,这其实是一种教育“大私”。社会主义特色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同时具备社区教育功能的,这种大爱教育才是真正完整的教育。

(二)关于“善行课程”

“善行”,是指秉持善良之爱心,身体力行去实践。大爱无疆,善行天下,“善行课程”以“爱”为主题,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弘扬友善文化、培养综合素养、推进社区教育、厚植爱国情怀为目标,以热爱祖国、和谐社会、关爱他人为宗旨,弘扬脚踏实地、言行一致的行动文化,培养参与者在服务他人的同时,提升自我修为和综合素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而“善行课程”正好是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二、“善行银行”是课程管理、实施和评价的技术平台

(一)“善行银行”基本栏目

为了全面而深入推进“善行课程”,深圳市坪山区自主开发了“善行银行”网络平台,包括“活动发布”“活动报名”“精彩活动”“我的银行”等基本栏目。“我的银行”,包括自我积分、家庭积分、班级等团体积分、积分排名等数据。

(二)“善行银行”运作模型

“善行课程”的管理、实施和评价,都是通过“善行银行”来完成的。具体运作模式包括:项目策划——提交项目——后台审核——项目发布——活动报名——项目执行——平台签到——服务时长录入——活动报道。

(三)“善行银行”基本操作

1.身份注册。参与善行活动的学生、教师和家长,需要在“善行银行”注册并获得合法的身份,并拥有唯一的账号和密码。

2.项目生成。项目策划,是基于PBL项目学习理念的。项目立足生活,立足问题;项目发起及策划的主体,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家长和教师。平台提供PBL项目设计工具,内容包括项目主题、拟解决的问题、任务目标、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流程、需招募成员的条件及分工等。项目发起及策划人在“善行银行”提交申请后,后台就进行项目审核。项目初审,重点关注的是项目的意义及可行性;初审合格后,再进行具体的指导,提交人修改后再提交,复审合格即可在平台发布,开始正式招募项目执行的合作团队。

3.项目执行。具体流程为一个完整的闭环:集合签到——爱的叮咛——具体分工——活动开展——分享心得——签退赋归。爱的叮咛,是由项目发起人和策划者组织,以爱语表达感恩,说明活动的要求和规则。心得分享,由参与人员交流活动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并对不足进行反思。在此环节,还特别设置了“相互点赞”环节,引导参与者多关注小组成员的优点,相互欣赏,在互相点赞表扬中增进情感,培养默契,提升团队的品质。

4.项目评价。项目评价的设计,采取多维多元评价,实行描述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个体评价和捆绑式评价相结合。具体呈现形式为“精彩活动”的报道;学员心得的分享,包括活动现场照片的呈现;参与人员“善行”时长的记录等。

三、“善行课程”综合实现了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善行课程”主题鲜明,充分利用智慧评价完成了学习的再造,创新了评价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题鲜明

凡是能让他人更幸福,让社会更美好的活动,不论校内校外,都是“善行课程”的范畴。如,学生组织的“帮助小同学维修桌椅”“我是图书管理员”“食堂光盘行动宣导”“环保酵素工作坊”“公园净园环保行”等活动;家长发起的“上学放学路队管理”“校园四节公益服务”“学校质量监测助教服务”“学校课间安全巡查”“社区环保宣导”“垃圾分类夜间督导”等活动;教师和家长联合发起的“疫情消毒大行动”“社区学校托管服务”等活动。活动以“善行”为主题,活动的全过程都是在凝聚爱、感受爱、学会爱、传播爱。活动前对发起者、策划者的培训,重在人文精神方面的指导。活动中爱的叮咛、爱的陪伴、爱的鼓励,活动结尾爱的分享、爱的点赞……爱,成为整个活动的主轴。

(二)学习再造

“善行课程”的建设,全方位实现了学习再造。一是学习环境的再造,彻底改变了传统学习的物理空间环境,不受校园围墙的限制;二是学习内容的再造,这些活动都是立足生活,并在生活中因为发现了真实的问题而自主生发的,活生生的,是校园课本上所没有的;三是学习主体的再造,不仅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家长和社区居民都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既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活动的合作者,“能者”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导师;四是学习团队的再造,学习者是来自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甚至是不同学校、不同社区的,团队因为项目任务而组建,去班级中心、去学校中心的团队是“善行课程”学习最大的特点之一;五是学习方式的再造,“善行课程”打破了校园围墙的界域,走向广阔的天地,并真正落实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知行合一,重视实践,学习者要经历项目设计、问题驱动、讨论交流、价值认同、展示交流等全新的学习过程。

(三)智慧评价

“善行银行”最大的特点,是集课程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于一体的。其评价功能全面而独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精彩活动”栏目赋予多元描述性评价的功能。看似只是新闻报道类的栏目,但强调文字和照片的记录描述功能,而且要求照片尽量要有每一位参与者的身影;在新闻的后面,会附上“活动心得”,每位参与者会分享自己的体悟,以及对同伴的感受,这些其实就是将“自评”和“他评”进行了智慧的融合。

二是将“我的银行”栏目赋予个体量化评价与捆绑式评价的功能。个体量化评价,是参与者自我“善行”时间的总和;捆绑式评价,则包括家庭、班级、年级等团队“善行”时间的综合。基于此,每学期、每学年都能很准确地评选若干“善行之星”“善行之家”“善行之班”,并举行大型的颁奖典礼。

三是实行“银行奖励”制度。为了鼓励多元“善行课程”的建设,“善行银行”对项目发起和策划者奖励60-120分钟的“善行”时间。为了保证善行课程的实施质量,对项目执行小组长也给予30分钟的奖励,对新闻撰稿人给予60-120分钟的奖励。

四、“善行课程”带来了明显的教育效益

一是发展了学生。“善行银行”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参与的热情,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参与了“善行”类综合实践活动,并且在体验中提升了活动策划、组织协调、沟通交流、团队协作、处理信息、动手操作等综合素养。

二是带动了家庭。银行积分,激励了参与者个体,包括学生、教师和家长等。而捆绑式评价,让“小手拉大手”真正成为可能。“善行之家”评价,让很多学生主动邀请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参加,因为家庭参与人数越多,家庭“善行”积分就会越高。在账号申请上,采取关联设计,如,某学生的账号尾数是001,那么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账号则是在001后面添加一个尾缀号码,分别为001-1、001-2、001-3、001-4……尾缀序号越多,说明带动的家人就越多。参与的家人越多,“精彩活动”推文的传播就越广,“善行课程”的价值影响就越大,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善行活动。

三是解放了教师。很多基于网络平台的评价,最后都无疾而终,究其原因,主要是实在难以操作。特别是让学校、教师在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上传各种资料,提交各类评语……过重的负担,让教师痛苦不堪,这样的评价,最终是走不下去了。而“善行银行”则实行项目负责制,谁组织,谁上传;谁参与,谁提交。资料和数据提交主体的改变,让教师得到了最大的解放。被解放的教师,可以成为项目的设计者、指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

四是创新了项目。因为有了“银行奖励”制度,极大鼓励了学生、家长和教师创新项目、主动设计的积极性,也鼓励了项目小组长的参与性。几乎每个周末和节假日,都有很多不同的项目在学校和社区同步开展。

五是打造了品牌。善行项目开拓出来后,策划者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持续完善,逐渐将该项目打造成为内涵丰富、影响力大的品牌项目。如,坑梓敬老院公益服务活动,策划者连续组织了两年多。每月一次,活动内容从最初的按摩、聊天、表演节目,到后来给敬老院种菜种花、宣导环保、带老人家去公园晒太阳等,再后来还和其它项目联动,整合社会资源一起来服务爷爷奶奶。

六是照亮了社区。社区教育功能实现的路径是: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区。据了解,在坪山区同心外国语学校,“善行银行”数据显示,有70%以上的家長陪同学生参加了善行活动;学区所属的深业御园成立了义工队,参与比例达户数的25.5%,有两位深圳五星级义工,有20多人成为社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明星义工”,义工队被评为“深圳十佳优秀义工队”,其事迹被深圳电视台和“学习强国”专题报道。

依托信息技术支撑的“善行课程”,改良了家庭教育的土壤,和谐了社区教育的环境,极大促进了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升级。这种良性循环,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本文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7年度专项课题“基于智能卡的FSPW评价方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究”(编号:174430040)]

责任编辑  陈  洋

猜你喜欢
社区银行评价
江西银行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影像社区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